设计模式系列(十四)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组合模式就是允许将对象组成树形结构来表现“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组合能让客户以一致的方式处理个别对象和对象组合。简单来说,可以把组合模式看成树形结构的一种表示,例如平常经常见到的多级菜单,每一级菜单下面都可能还存在子菜单,以此类推,直到最后没有子菜单的选项,最后的选项就是该菜单的叶节点,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菜单系统,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树形结构的具体化。
组合结构内的任意对象都统称为组件,组件可以是组合或者叶节点,那么组合模式中的主要角色是:
(1)抽象构件角色(Component):我们可以称之为“组件”,它可以是接口或抽象类,为叶子构件和容器构件对象声明接口,在该角色中可以包含所有子类共有行为的声明和实现。在抽象构件中定义了访问及管理它的子构件的方法,如增加子构件、删除子构件、获取子构件等。
(2)叶子构件角色(Leaf):我们可以称之为“叶节点”,它在组合结构中表示叶子节点对象,叶子节点没有子节点,它实现了在抽象构件中定义的行为。对于那些访问及管理子构件的方法,可以通过异常等方式进行处理。
(3)容器构件角色(Composite):我们可以称之为“组合”,它在组合结构中表示容器节点对象,容器节点包含子节点,其子节点可以是叶子节点,也可以是容器节点,它提供一个集合用于存储子节点,实现了在抽象构件中定义的行为,包括那些访问及管理子构件的方法,在其业务方法中可以递归调用其子节点的业务方法。
组合模式的关键是定义了一个抽象构件类,它既可以代表叶子,又可以代表容器,而客户端针对该抽象构件类进行编程,无须知道它到底表示的是叶子还是容器,可以对其进行统一处理。同时容器对象与抽象构件类之间还建立一个聚合关联关系,在容器对象中既可以包含叶子,也可以包含容器,以此实现递归组合,形成一个树形结构。如果不使用组合模式,客户端代码将过多地依赖于容器对象复杂的内部实现结构,容器对象内部实现结构的变化将引起客户代码的频繁变化,带来了代码维护复杂、可扩展性差等弊端。组合模式的引入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上面的角色关系在C++中简单来说就是:
(1)Component是一个基类,它可以是抽象类,也可以是实现了默认方法实现的具体类,但是构造函数用protected属性即可,保证该类不能被外部直接创建对象,这个类中声明或者定义了所有可能用到的函数,由继承它的子类来决定具体有意义的实现,这里也埋下了一个问题,即如果子类不需要其中的一些函数该怎么办,后面我们会说到。
(2)Leaf类继承了Component类,然后实现了其中的一部分函数,这个类是叶节点,所以不会再包含其他的容器组合。
(3)Composite类也继承了Component类,然后实现了其中的大部分函数,其中一般都会包含子菜单的一个组合。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两个子类都继承自一个基类,这个基类就是组件,然后分别衍生出了叶节点和组合,但是对于用户来说,用户不需要区分到底是叶节点还是组合,用户只需要使用透明的基类即可,其他实现由子类决定。这里就涉及到刚才说的问题,即一些不需要的函数怎么办?一般分为两种:
(1)透明组合:所谓透明,就是对于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用户不需要关心和区分具体的使用,只需要统一使用基类中的方法即可,此时有可能有一些函数子类根本用不到,此时可以采用异常处理的方法,即在基类中把所有函数都实现为抛出异常,子类只实现自己需要的函数,然后使用时对异常进行处理即可。透明组合强调的是透明性、统一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