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数据结构 multiset

multiset用法总结
原创二喵君 最后发布于2018-12-04 21:15:09 阅读数 9213 收藏
原创 247   粉丝 84   获赞 103   评论 24   访问 13万+  
展开
       c++语言中,multiset是库中一个非常有用的类型,它可以看成一个序列,插入一个数,删除一个数都能够在O(logn)的时间内完成,而且他能时刻保证序列中的数是有序的,而且序列中可以存在重复的数。

简单应用:
通过一个程序来看如何使用multiset: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intx;
    scanf("%ld",&x);
    multiseth; //建立一个multiset类型,变量名是h,h序列里面存的是int类型,初始h为空
    while(x!=0){
        h.insert(x); //将x插入h中
        scanf("%ld",&x);
    }    
    while(!h.empty()){ // 序列非空 h.empty()==true时 表示h已经空了
        __typeof(h.begin()) c=h.begin();
//c指向h序列中第一个元素的地址,第一个元素是最小的元素
        printf("%ld ",*c); //将地址c存的数据输出
        h.erase©; //从h序列中将c指向的元素删除
    }
}
对于输入数据:32 61 12 2 12 0,该程序的输出是:2 12 12 32 61。

放入自定义类型的数据:
不只是int类型,multiset还可以存储其他的类型诸如 string类型,结构(struct或class)类型。而我们一般在编程当中遇到的问题经常用到自定义的类型,即struct或class。例如下面的例子:

struct rec{
    int x,y;
};
multiseth;
不过以上的代码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multiset并不知道如何去比较一个自定义的类型。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定义multiset里面rec类型变量之间的小于关系的含义(这里以x为第一关键字为例),具体过程如下:

定义一个比较类cmp,cmp内部的operator函数的作用是比较rec类型a和b的大小(以x为第一关键字,y为第二关键字):

struct cmp{
    bool operator()(const rec&a,const rec&b){
        return a.x<b.x||a.x==b.x&&a.y<b.y;
    }
};
 然后将语句"multiseth ;”改成"multiset<rec,cmp>h;"这样以后,我们就告诉了序列h如何去比较里面的元素(重载运算符)

此时rec以及multiset的定义部分完整代码可参考如下:

struct rec{
    int x,y;
};
struct cmp{
    bool operator()(const rec&a,const rec&b){
        return a.x<b.x||a.x==b.x&&a.y<b.y;
    }
};
multiset<rec,cmp>h;
通过以上代码,能够建立一个集合h使得该集合能够存储和排序自定义类型

常用函数总结:
构造、拷贝、析构

操作

效果

set c

产生一个空的set/multiset,不含任何元素

set c(op)

以op为排序准则,产生一个空的set/multiset

set c1(c2)

产生某个set/multiset的副本,所有元素都被拷贝

set c(beg,end)

以区间[beg,end)内的所有元素产生一个set/multiset

set c(beg,end, op)

以op为排序准则,区间[beg,end)内的元素产生一个set/multiset

c.~set()

销毁所有元素,释放内存

set

产生一个set,以(operator <)为排序准则

set<Elem,0p>

产生一个set,以op为排序准则

非变动性操作
操作

效果

c.size()

返回当前的元素数量

c.empty ()

判断大小是否为零,等同于0 == size(),效率更高

c.max_size()

返回能容纳的元素最大数量

c1 == c2

判断c1是否等于c2

c1 != c2

判断c1是否不等于c2(等同于!(c1==c2))

c1 < c2

判断c1是否小于c2

c1 > c2

判断c1是否大于c2

c1 <= c2

判断c1是否小于等于c2(等同于!(c2<c1))

c1 >= c2

判断c1是否大于等于c2 (等同于!(c1<c2))

特殊的搜寻函数
  sets和multisets在元素快速搜寻方面做了优化设计,提供了特殊的搜寻函数,所以应优先使用这些搜寻函数,可获得对数复杂度,而非STL的线性复杂度。比如在1000个元素搜寻,对数复杂度平均十次,而线性复杂度平均需要500次。

操作

效果

count (elem)

返回元素值为elem的个数

find(elem)

返回元素值为elem的第一个元素,如果没有返回end()

lower _bound(elem)

返回元素值为elem的第一个可安插位置,也就是元素值 >= elem的第一个元素位置

upper _bound (elem)

返回元素值为elem的最后一个可安插位置,也就是元素值 > elem 的第一个元素位置

equal_range (elem)

返回elem可安插的第一个位置和最后一个位置,也就是元素值==elem的区间

赋值
操作

效果

c1 = c2

将c2的元素全部给c1

c1.swap(c2)

将c1和c2 的元素互换

swap(c1,c2)

同上,全局函数

迭代器相关函数
  sets和multisets的迭代器是双向迭代器,对迭代器操作而言,所有的元素都被视为常数,可以确保你不会人为改变元素值,从而打乱既定顺序,所以无法调用变动性算法,如remove()。

操作

效果

c.begin()

返回一个随机存取迭代器,指向第一个元素

c.end()

返回一个随机存取迭代器,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c.rbegin()

返回一个逆向迭代器,指向逆向迭代的第一个元素

c.rend()

返回一个逆向迭代器,指向逆向迭代的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安插和删除元素
  必须保证参数有效,迭代器必须指向有效位置,序列起点不能位于终点之后,不能从空容器删除元素。

操作

效果

c.insert(elem)

插入一个elem副本,返回新元素位置,无论插入成功与否。

c.insert(pos, elem)

安插一个elem元素副本,返回新元素位置,pos为收索起点,提升插入速度。

c.insert(beg,end)

将区间[beg,end)所有的元素安插到c,无返回值。

c.erase(elem)

删除与elem相等的所有元素,返回被移除的元素个数。

c.erase(pos)

移除迭代器pos所指位置元素,无返回值。

c.erase(beg,end)

移除区间[beg,end)所有元素,无返回值。

c.clear()

移除所有元素,将容器清空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二喵君」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odacoco/article/details/84798621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