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出香港 IT 服务,深入OMD-C,HK 证券APP 开发

港美股交易系统开发/开户系统开发/进外盘金融系统/国际配售系统

如果了解过国内的IT服务这个市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外包服务,或者一些特有行业的to b软件服务商,都会知道不是十分好做的一个行业,主要是这个行业依靠技术人员作为劳动力,而国内技术人员的薪酬是一路飘升涨了10年,可以赚取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少,能赚到钱的无非是有大客户的积累或者遇到不懂行的土豪,但是核心的还是需要技术生产效率较高。

IT 服务商主要有几类:

1)继续外包服务做深。选择这类发展的比较少,但是会越做越大。

2)寻找优质客户合伙做产品。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我自己也曾经设计过类似的模式。

3)自研发产品。主要是从自己客户的行业经验中提取产品亮点,自行研发然后独立运营。这个方向发展如果产品是与自己核心业务或行业相应的话是不错的方式,失败的几率很低。如果是跨行业基本上都死得很凄惨。

反观在香港这个IT行业过得还是挺滋润的,他们一来收费高,二来本土IT供应商也不多,三来在港企的需求很简单,不像国内的需求与市场,想法多预算低也懂行。所以很多港企都不太满意本土的一些服务商,很多已经在北向找大陆企业进行合作。

但并非香港所有行业的IT都如此,我只是静观金融类、电商类、社交类型的如此。虽然说他们IT技术老套,思维模式陈旧,但是他们的技术底子看得出来是很扎实的,至少10年前的技术体系在现在还是RUN得顺风顺水,而且模式上也从没有考虑过变。

另一方面,关于服务,香港人“今时今日甘既服务态度点得噶”。给人感觉太冷酷,需求方面动不动就是钱,钱也就算了,服务响应时间如果换在国内基本上可以被客户爆头了,如果习惯了与国内企业合作的话,跟他们合作总是哪里不习惯。

整体来说,机会很多,无论在电商、社交、APP、微信、 各行业IT 服务等,港企都有很大的需求;在技术与服务体验上,国内的技术体感已经比那边领先至少5年;但是准入门槛高,本土文化需要一定时间熟悉。

港股APP怎么做
一个港股APP,核心要实现的就是价格与交易这两方面核心需求。 交易与数据都需要对接港交所,如何对接港交所,可以看看这个图:
对接结构
其中,BSS 服务商 与 信息服务商 是港交所授权与认证的, 只有获得授权才可以与港交所进行对接。这个有点像国内的阿里或腾讯的开发者认证,认证后才可以进行开发。 只是港交所的认证更复杂,费用更高而已。所以说,如果是没有以上两个授权牌照的技术服务商是不可以直接对接港交所的,那言下之意就是找有这2类牌照的企业合作。可见有两个牌照就可以“躺着赚钱了”。

  • BSS,负责处理交易相关的业务,所以一般会提供一套内部管理的系统;信息服务商,是对接数据相关的接口,同时也会包括新闻资讯类型的数据。以上两类企业,都会把 APP 也一起做了,提供给证券公司一套完整的方案。换个角度去看,就等于微信的小程序,微信做了开放平台,又去做小程序应用。

为什么交易与数据要分开? 这是一个很奇葩的玩法。要交易没有数据那怎么交易呢?有数据又不能交易等于自断双臂。简单总结,就是港交所的商业模式,赚钱赚到极致。哈哈,没有毛病,商业本质不赚钱难道做慈善。

对于 BSS 与信息服务商的服务与价格,我也不想点评太多,我只能说,如果你对接支付宝微信都会骂爹娘的,如果对接他们你就可以爆发小宇宙骂完一切。

除了跟他们对接,你还有一个选择:自己与港交所对接。

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做 APP ?

他们不是配套有一个 APP 解决方案吗? 是的,但是如果你用过的话你就真的会严重怀疑人生。习惯了国内用户的体验与操作后,简直是没有办法使用。

为什么他们做不好?不去做?理论上他们是很容易可以做好的,但是上文说到是“躺着赚钱”,而且香港客户没有大陆客户长期被宠坏的待遇,对操作、界面等并没有太大的欲望,所有就解释了为什么还要花力气去做,这就是根本原因。

除了 APP 、辐射到其他行业,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就如支付体系,你去香港还不敢不带钱包,在国内基本上很快会不记得钱包这个玩意,“打败你的永远不是你的直接对手,钱包的消失可能是被微信支付宝干掉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与 A 股的一些小区别

VCM机制
这个玩意就是当年 A 股股灾发生过的“熔断”的机制。但是人家港交所发生熔断后并不会直接禁止交易,只是限定交易价格,而且5分钟后回恢复正常的。看一下官方定义:

香港交易所为证券市场制订了动态价格限制的市调机制模式。在此模式下,个别证券价格如出现剧烈波动会触发冷静期。选取这种模式是由于其相对简单及可将干扰市场的风险减至最低。市调机制有助于提醒市场个别股份的价格大幅变动,让市场参与者于短暂冷静期内重新评估其策略和持仓,并作出投资决策。此机制不会暂停交易,也并非用来限制个股每日的价格波幅,且只适用于持续交易时段输入的整手买卖盘。

触发条件:在持续交易时段中,每只市调机制证券均按动态价格限制受到监测,有关价格限制为 5 分钟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的±10%。

触发处理:5分钟冷静期。在冷静期内,交易仍然可在触发时 5 分钟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的±10%范围内继续进行。在冷静期后,触发市调机制的证券将恢复无限制的正常交易。该证券在同一交易时段(早市和午市为两节交易时段)内不再受市调机制监测。

收市竞价
在16:00 后延迟10分钟收市,期间进行竞价交易,以配对到最多成交的价格收市。
交易模式
16:08 - 16:10 是随机收市时段。这个机制有点赌博性质。

股票报价收费
还记得上文说过港交所的收费点吗?交易收费、看数据收费。在大陆每个 APP 进入股票页面,只要是交易时段价格都是实时推送的,哪怕你没注册没开户,还是一样实时推送。但是港股游戏规则不是这样的。

你想要实时数据推送,麻烦先交费,否则你只能看15分钟以前的价格数据,当然比较流行的玩法是每个客户都配置一些“查询数,如200次”,每次更新股票价格都消耗一次,直到消耗完就不能查询实时数据了,然后每个月进行重置。

如果逻辑思维稍微细密一点的就会想到,APP 是客户开发的,数据怎么给是 APP 控制好了,港交所是不知道的,那港交所是如何控制每个用户是否使用了实时数据呢? 答案就是, 你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但是如果你虚报就是违规。

对接实时数据:OMD-C
OMD-C 是 OMD (Orion Market Data Platform )产品下面向证券市场的产品。其包括 SS、SP、SF三个级别。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三种级别推送不同的数据,具体使用哪一档由企业自行选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机制
OMD-C 通过实时服务、刷新服务、重传服务以完成所有数据的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时服务按照不同的 Channel 区分不同的消息,然后每个 Channel 的数据通过Line A & B 推送到同一个端口。重传服务可以用来重新获取丢失的数据包。刷新服务主要提供镜像服务,用以恢复数据。

OMD-C 包括约 20 个消息类型的数据,每天约产生 3亿条数据(SS)。

网络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需要与港交所的服务器对接,并不是通过开放性网络处理,而是要满足以下 2 个条件:

1)港交所指定的线路服务商,使用 SDnet 接入方式

2)使用指定可以对接 SDnet 的网络的机房

如果你采用其他的云服务平台,如阿里云、腾讯云等,是不可以直接通过阿里的网络到港交所的服务器的。这里就可以延伸很多解决方案:

A、委托阿里云、腾讯云整体对接,完成从港交所到阿里云的线路。

B、港交所到指定机房,然后指定机房专线到阿里云、腾讯云机房。

C、直接在指定机房的服务器部署应用服务。

程序方案
数据流向:港交所-> 应用服务器 -> APP

对应港交所推送的数据需要及时接收,然后快速消化推送到数据库或 APP 端,同时考虑到本地机房与云服务之间的网络情况。我们设计了如下解决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 Channel 实时服务 2 个通道,刷新服务 2 个通道,配置4 组接收程序、1 组消化程序、全局 1 组重传程序以及 1 组管理监控程序。

测试上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
本文为转载文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嫌侵权,请联系Weixin: DavidHello666 删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