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想法

**

自动测试的个人见解

**
前几天,在世界银行上线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有些问题,不得不继续加班。
问题是对test case 的存贮导致。因为前期代码是三哥的杰作,本来想将就用他们写的几千行的存储过程,但是问题不断。三哥的特点我想业界都很清楚。而主要的的差异其实对和传统的,其他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差异。
这就不得不说到个人对自动化测试的看法。

第一个是,谁是自动化测试用户。

很多人就想到是QA。
从现在的流程来说没错。但是从整体的成本考虑来说未必。有些自动化测试的逻辑很复杂,尤其是金融业务方面。按照传统的模式,QA未必懂业务,而且这样的场景在实际中比比皆是。所有,就形成了,业务—>BA—>测试需求---->QA的流程。众所周知,环节越多,出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其原因在于,每个环节需要不同的技能。如,BA是桥梁,需要了解业务,沟通和基本技术。QA则倾向编码或者编写测试用例。
那么,如果一个业务能够使用的系统是不是可以减少流程环节?或者一个平台将测试的要素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是不是也可以降低成本?
这样,自动化测试平台不仅仅是QA的技术手段,而且还实现了BA的部分功能。

第二,测试用例的重用性

当BA环节优化后,现有自动化测试平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重用。我用过UFT写了不少自动化测试脚本,但是一旦目标测试系统有些变动,对不起,那些脚本基本要修改。这对一个缺乏软件工程思想的QA来说,颇为麻烦。所以,我记得在纽约和一个大型的测试团队聊天时,他们的测试经理就抱怨,他们写了上万个测试脚本,但是经历的半年还无法实现完整意义上的测试。
这个问题几乎是所有的大型软件公司,在大型软件出厂都会碰到。要不延期,要不匆忙上马。或者QA一天工作25小时。
测试用例的重用问题主要是测试脚本能否灵活应对环境的变化。即,旧脚本如何适应新的系统,新的元素如何不影响现有脚本。
如果做了10年以上的开发,对上面的问题倒是有信心做到。而用严谨度不够的脚本语言,开发经验不做的QA要做到上诉目标就有些勉为其难。一旦测试用例无法重用,自动化测试的成本比人工测试,在前期基本是优化不了多少。甚至有可能更多。比如,做一个金融模块的UI人工测试可能只需要不到5分钟,而这个5分钟,自动化测试脚本甚至连对象都没有导出来。这时候,老板过来问,你们测试怎么样,你说还要2小时或者一天,老板心里一定十万个神兽跑过,还不如人工对吧?

还要加班,暂时搁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