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之栈堆

年初面试,栈堆知识点理解不足,现写一篇博客来加深自己认知.

内容摘取自

https://blog.csdn.net/u010270273/article/details/78093756

https://www.cnblogs.com/ibelieve618/p/6380328.html

 

  1. 栈                                                                                                                                                                                                        存放基本类型的变量,对象的引用和方法调用,遵循先入后出的规则,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直接位于CPU中的寄存器。但缺点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缺乏灵活性。另外,栈数据可以共享。后续补充数据共享。(PS:通过诸如int a = 3; long b = 255L;的形式来定义的,称为自动变量。值得注意的是,自动变量存的是字面值,不是类的实例,即不是类的引用。)                                                       
  2. 堆:动态地分配内存大小,Java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走这些不再使用的数据。缺点是,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较慢。堆内存和数据结构中的堆完全是两码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它会在栈中创建一个变量为a的引用,然后查找有没有字面值为1的地址,没找到,就开辟一个存放3这个字面值的地址,然后将a指向3的地址。
int a = 1;
//在创建完b的引用变量后,由于在栈中已经有3这个字面值,便将b直接指向1的地址。
int b = 1;
//返回true,因为a、b指向同一个地址。
println(a == b);

        特别注意的是,这种字面值的引用与类对象的引用不同。假定两个类对象的引用同时指向一个对象,如果一个对象引用变量修改了这个对象的内部状态,那么另一个对象引用变量也即刻反映出这个变化。相反,通过字面值的引用来修改其值,不会导致另一个指向此字面值的引用的值也跟着改变的情况。如上例,我们定义完a与b的值后,再令a=4;那么,b不会等于4,还是等于1。在编译器内部,遇到a=4;时,它就会重新搜索栈中是否有4的字面值,如果没有,重新开辟地址存放4的值;如果已经有了,则直接将a指向这个地址。因此a值的改变不会影响到b的值。

      对于包装类来说,如Integer, String, Double等将相应的基本数据类型包装起来的类。这些类数据全部存在于堆中,Java用new()语句来显示地告诉编译器,在运行时才根据需要动态创建,因此比较灵活,但缺点是要占用更多的时间。 数据类型包装类的值不可修改。如同String。String 也是一种特殊的包装类。即可以用String str = new String("abc");的形式来创建,也可以用String str = "abc";的形式来创建。

/*关于String str = "abc"的内部工作。Java内部将此语句转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1)先定义一个名为str的对String类的对象引用变量:String str; 
(2)在栈中查找有没有存放值为"abc"的地址,如果没有,则开辟一个存放字面值为"abc"的地址,接着创建一个新的String类的对象o,并将o的字符串值指向这个地址,而且在栈中这个地址旁边记下这个引用的对象o。如果已经有了值为"abc"的地址,则查找对象o,并返回o的地址。
(3)将str指向对象o的地址。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String类中字符串值都是直接存值的。但像String str = "abc";这种场合下,其字符串值却是保存了一个指向存在栈中数据的引用!*/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println(str1==str2); //true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tr1 = "bcd"; 
println(str1 + "," + str2); //bcd, abc 
println(str1==str2); //false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tr1 = "bcd"; 
String str3 = str1; 
println(str3); //bcd 
String str4 = "bcd"; 
println(str1 == str4); //true 

String str1 = new String("abc"); 
String str2 = "abc"; 
println(str1==str2); //false 

 

栈(stack):是一个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通常用于保存方法(函数)中的参数,局部变量. 
在java中,所有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都在栈中存储.栈中数据的生存空间一般在当前scopes内(就是由{...}括起来的区域). 

堆(heap):是一个可动态申请的内存空间(其记录空闲内存空间的链表由操作系统维护)
在java中,所有使用new xxx()构造出来的对象都在堆中存储,当垃圾回收器检测到某对象未被引用,则自动销毁该对象.所以,理论上说java中对象的生存空间是没有限制的,只要有引用类型指向它,则它就可以在任意地方被使用.

其次:

1. 寄存器(register)。这是最快的存储区,因为它位于不同于其他存储区的地方——处理器内部。但是寄存器的数量极其有限,所以寄存器由编译器根据需求进行分配。你不能直接控制,也不能在程序中感觉到寄存器存在的任何迹象。
2. 堆栈(stack)。位于通用RAM中,但通过它的“堆栈指针”可以从处理器哪里获得支持。堆栈指针若向下移动,则分配新的内存;若向上移动,则释放那些内存。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分配存储方法,仅次于寄存器。创建程序时候,JAVA编译器必须知道存储在堆栈内所有数据的确切大小和生命周期,因为它必须生成相应的代码,以便上下移动堆栈指针。这一约束限制了程序的灵活性,所以虽然某些JAVA数据存储在堆栈中——特别是对象引用,但是JAVA对象不存储其中。
3. 堆(heap)。一种通用性的内存池(也存在于RAM中),用于存放所以的JAVA对象。堆不同于堆栈的好处是:编译器不需要知道要从堆里分配多少存储区域,也不必知道存储的数据在堆里存活多长时间。因此,在堆里分配存储有很大的灵活性。当你需要创建一个对象的时候,只需要new写一行简单的代码,当执行这行代码时,会自动在堆里进行存储分配。当然,为这种灵活性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码。用堆进行存储分配比用堆栈进行存储存储需要更多的时间。
4. 静态存储(static storage)。这里的“静态”是指“在固定的位置”。静态存储里存放程序运行时一直存在的数据。你可用关键字static来标识一个对象的特定元素是静态的,但JAVA对象本身从来不会存放在静态存储空间里。
5. 常量存储(constant storage)。常量值通常直接存放在程序代码内部,这样做是安全的,因为它们永远不会被改变。有时,在嵌入式系统中,常量本身会和其他部分分割离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将其放在ROM中
6. 非RAM存储。如果数据完全存活于程序之外,那么它可以不受程序的任何控制,在程序没有运行时也可以存在。 
就速度来说,有如下关系: 
寄存器 < 堆栈 < 堆 < 其他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