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超平老师的《Scratch蓝桥杯真题解析100讲》已经全部完成,后续会不定期解读蓝桥杯真题,这是Scratch蓝桥真题解析系列教程第205讲。
第16届第1次蓝桥STEMA已于2024年10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比赛仍然采取线上形式。这是Scratch初/中级组真题,试题包括两种题型,分别是选择题和编程创作题,其中选择题5道,都是和Scratch编程知识相关的题目。编程部分有5道题,分别是小鹿移动、海底的鱼、熊猫消失、保卫地球和旋转的图形,初级组只有前4道编程题,没有第5题。
接下来,超平老师就从如下3个方面对本次STEMA真题进行解读和剖析:
-
选择题部分
-
编程题部分
-
总结
一.选择题部分
一共有5道选择题,每题10分,严禁使用程序验证,选择题不答和答错不扣分。
1. 运行以下程序后,小男孩会向( )移动?
A. 左
B. 右
C. 上
D. 下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B,考查的知识点是角色方向和移动指令。
首先是方向,90度表示向右,也是默认的角色方向。
其次,在Scratch编程中,移动指令和角色当前方向有关系,当前面向90度,即面向右方,步数100是正数,所以向右移动。
2. 用鼠标点击小鸟角色后,可以让小鸟变大的程序是( )。
A.
B.
C.
D.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B,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点击指令和大小增加指令。
点击角色才会执行小鸟变大的程序,因此需要使用”当角色被点击“指令,A、C、D都不对。
3. 运行以下程序后,角色会( )。
A. 说”bad“
B. 思考”good“
C. 先说”bad“,然后思考”good“
D. 先思考”good“,然后说”bad“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B,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如果...那么...否则“指令和比较运算。
”如果...那么...否则“是双分支指令,满足条件时执行如果分支,不满足条件时执行否则分支,二者不能同时执行。
45 > 50显然是不成立的,因此会执行否则分支,即执行”思考good“指令。
4. 运行以下程序后,变量 s 的值为( )。
A. C
B. H
C. N
D. A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A,考查的知识点是字符串运算。
字符串是由多个字符构成的,可以通过其位置来获取每一个字符,位置从1开始,这一点和Python、C++语言有所不同,需要格外注意。
5. 运行以下程序后,变量”得分“的值为( )。
A. 5
B. 8
C. 13
D. 15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D,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循环和变量。
每一次先将得分增加n,然后再将n增加1,其执行过程如下:
循环次数 | 得分 | n |
初始值 | 5 | 1 |
第1次 | 6 | 2 |
第2次 | 8 | 3 |
第3次 | 11 | 4 |
第4次 | 15 | 5 |
第4次循环后,得分的值为15,大于12,循环结束,所以选D。
二.编程题部分
编程题一共有5道,分别是小鹿移动、海底的鱼、熊猫消失、保卫地球和旋转的图形。
1.小鹿移动(30分)
编程实现:
小鹿移动。
具体要求:
1). 点击绿旗,小鹿在舞台左侧的草地上,如图所示;
2). 1秒后,小鹿向右移动,如图所示;
3). 小鹿到达房屋门口处,停止移动,如图所示。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本次STEMA初/中级组的第1题,超级简单,没有任何难度,就是一道送分题,完成时间3分钟左右,不过需要仔细观察作品的效果,把握好细节。
关于本题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小鹿移动-第16届蓝桥第1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第1题》这篇教程。
2. 海底的鱼(50分)
编程实现:
海底的鱼。
具体要求:
1). 点击绿旗,角色、背景如图所示;
2). 1秒后,舞台上的小鱼变成另一种鱼;
3). 1秒后,舞台上的小鱼变成另一种鱼。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本次STEMA初/中级组的第2题,依然没有任何难度,完成时间3分钟左右。重点需要注意切换造型的多种实现方式。
关于本题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海底的鱼-第16届蓝桥第1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第2题》这篇教程。
3. 熊猫消失(70分)
编程实现:
熊猫消失。
具体要求:
1). 点击绿旗,角色、背景如图所示;
2). 1秒后,熊猫说“请输入1~10的整数”,同时舞台下方显示输入框,如图所示;
3). 输入完成后,在舞台上显示与输入整数一致的熊猫个数(位置不限),熊猫的造型如图所示;
例如:输入4
4). 鼠标点击任意一只熊猫后,熊猫切换为趴下的造型,如图所示;
例如:点击最左侧的熊猫
5). 被点击的熊猫会持续向右移动(能看到移动过程);
6). 被点击的熊猫到达舞台右侧边缘后消失。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本次STEMA初/中级组的第3题,难度一般,创作时间约8分钟。重点关注两个细节,一是尽量让熊猫完整地展示在舞台上,二是角色点击的实现方式。
关于本题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熊猫消失-第16届蓝桥第1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第3题》这篇教程。
4. 保卫地球(70分)
编程实现:
保卫地球。
保卫地球小游戏是通过键盘控制黄色的保护层抵御飞碟入侵地球,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抵御飞碟,使其未能入侵地球,则视为游戏胜利,否则视为游戏失败。
具体要求:
1). 点击绿旗,游戏开始,黄色保护层在地球的外围,且所有角色之间无接触,如图所示;
2). 游戏开始后,“倒计时”从 10 开始,每隔 1 秒减小 1;
3). 保护层以地球为旋转中心,每按下一次键盘←方向键,左转 10 度,持续按下则持续左转,松开后停止转动(转动过程中不能碰到地球);
4). 保护层以地球为旋转中心,每按下一次键盘→方向键,右转 10 度,持续按下则持续右转,松开后停止转动(转动过程中不能碰到地球);
5). 飞碟初始向地球持续移动,如果碰到保护层,则其会朝相反方向移动;
6). 如果飞碟碰到舞台边缘则发生反弹;
7). 如果飞碟碰到地球,飞碟停止移动,保护层无法再转动,“倒计时”不再变化,而后呈现逐渐变大的“YOU LOSE”(能看到变大的过程);
8). 如果“倒计时”为 0,飞碟停止移动,保护层无法再转动,而后呈现逐渐变大的“YOU WIN”(能看到变大的过程)。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本次省赛中级组的第4题,也是初级组最后一题,难度中等,创作时间约20分钟。难点是飞碟角色反向运动效果,我们要运用归纳思维找到反向的本质和规律。
关于本作品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保卫地球-第16届蓝桥第1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第4题》这篇教程。
5. 旋转的图形(80分)
编程实现:
旋转的图形。
具体要求:
1). 点击绿旗,在舞台上出现滑杆形式的变量 r,取值范围为-1、0、1,默认值为 0,如图所示;
2). 1秒后,在舞台上绘制出一个红色正方形(边长为 60),如图所示;
3). 1秒后,呈现出一个由6个大小相同、颜色各不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6个正方形均匀分布,且6个正方形有一个共用顶点,如图所示;
4). 1秒后,出现10颗颜色各不相同的星星均匀分布在以6个正方形的共用顶点为圆心的圆周上,如图所示;
5). 拖动滑杆改变变量r的值,当值为 -1 时,10 颗星星同时逆时针持续转动,当值为0时,10颗星星停止转动,当值为1时,10颗星星同时顺时针持续转动(转动过程中每颗星星的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6). 拖动滑杆改变变量r的值,当值为-1时,正方形组合图形顺时针持续转动,当值为0时,正方形组合图形停止转动,当值为1时,正方形组合图形逆时针持续转动(转动过程中每个正方形的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本次STEMA的第5题,也是中级组最后一题,初级组没有此题,难度中等,创作时间约25分钟,难点是如何让图形持续左转和右转。
关于本作品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旋转的图形-第16届蓝桥第1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第5题》这篇教程。
三.总结
总体来说,本次STEMA初/中级组题目难度一般,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如下几个方面:
-
运动编程;
-
外观编程;
-
事件广播机制;
-
克隆编程;
-
Scratch画笔;
很多老师、家长和孩子都发现STEMA难度大大降低了,怎么回事呢?
这和赛事改革有很大的关系,从2024年10月份开始,STEMA测评已经独立出来了,和蓝桥杯比赛没有关联。除了测评,STEMA还有省考和国考,测评前60%可以参加省考,省考前10%可以参加国考。
当然,作为蓝桥的测评,其质量和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就算是不参加STEM测评,超平老师也建议你做一做STEMA真题,它可以作为蓝桥省赛和国赛的实战演练。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和转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