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9-9900k烤机

新装机一台,记录烤机参数

硬件配置:

cpu: i9-9900k

主板:技嘉Z390 AORUS PRO WIFI 

内存:海盗船ddr4 3200

显卡:技嘉gtx1080ti

硬盘:三星970Pro 512G

电源:海盗船RM750X

机箱:骨伽

散热:分体水冷  显卡+CPU冷头  OCOOL 360铜排

Bios设置: 

1,首先把内存的X.M.P.打开,内存自动3200MHz

2,把CPU倍频调整为50

3,非核心频率最好也锁死47,虽然不改用Auto影响也不大

4,电压这里,先把电压设置成比较稳妥的1.3V(如果能过稳定性测试的话就每次减0.1V这样慢慢向下调,当电压降到不能过稳定性测试时就向上加0.05V再试一次)。

5,CPU Vcore的防掉压调到Turbo就可以了,这时CPU实际电压和你设置的电压基本一致

6,有一点相当重要的是请把这个TjMAX温度调高,这是CPU的过热保护温度,目前Core i9-9900K默频时散热器差点都会在烤机时触及这个保护温度,更别说超频后了,如果不想CPU降频的话把这个保护温度调高即可。

7,电压优化这项关闭,有需要的话Speed Shift和各种C状态等节能功能都关了

室温20度,进行烤机测试。

测试结果:

1,全核5G通过30分钟AIDA64前四项压力测试,电压1.265V即可,功耗175W,Cpu温度70

2,全核5G通过30分钟AIDA64单FPU压力测试,需1.31V电压,功耗249W,30分钟后CPU温度90,主板温度34。

3,1.31V超频到5.1G不能通过鲁大师性能测试,自然更不能通过稳定性测试。

4,Furmark+AIDA64单FPU测试1分钟后蓝屏。

 Furmark+AIDA64前四项双烤,Cpu利用率100%,GPU利用率65%。稳定测试20分钟,最终cpu温度87,GPU温度57

然后继续单烤Furmark20分钟,显卡温度稳定在53度。

至此,烤机结束,CPU电压定到1.31v,全核5g频率,内存3200MHz。GPU 1531MHz,53度,1024*768 FPS 为140。

鲁大师评份667645万,其中CPU 202709,显卡396590,内存11256,磁盘57090

最后将水泵和风扇转速按cpu温度自动调节,在Cpu温度40时水泵转速1800,风扇转速580,cpu温度达到80为全速。噪音情况满意。

 

-------------------------------------

补充:1.31V 5G 16线程跑Prime95第一项测试,掉4个线程,说明不稳定!

再加压到1.32V,CPU核心温度超过100,然后蓝屏。

对于巨量图像处理来说,稳定最重要!

恢复主板默认设置,进行Prime95第一项测试,cpu电压保持在1.2V,功率218,cpu最高温度80,水箱回水温度30,长时间运行不掉线程。

稳定,静音,低能耗,相对高的运算速度和较低的价格,这才是真正干活用的机器。

一句话,别折腾!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ianPing/p/10688887.html

<think>嗯,用户之前问了水冷漏液的风险,现在又接着问双塔风冷是什么。看来用户可能在考虑散热方案的选择,可能是在组装电脑或升级散热系统。双塔风冷作为水冷的替代方案,用户可能想了解它的优缺点,尤其是安全性和性能方面。 首先,我需要明确双塔风冷的结构,它有两个散热塔,中间夹着风扇,这样能增加散热面积。然后要对比单塔风冷,说明双塔的优势,比如更强的散热能力,适合高功耗的CPU。同时,用户可能关心噪音问题,所以需要提到虽然双塔有更多风扇,但好的设计可以控制噪音。 用户之前担心水冷漏液,所以双塔风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关键点。需要强调没有液体,避免了漏液风险,适合长时间使用。此外,安装和维护方面,双塔可能更复杂,需要检查箱兼容性,特别是高度和内存插槽的位置,避免遮挡。 还要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比如是否超频箱大小,对静音的需求。如果有中高端的CPU,比如i7或Ryzen 7,双塔风冷可能更合适,而如果空间有限或者预算紧张,单塔可能更实用。最后,推荐一些品牌型号,帮助用户做选择,比如利民、猫头鹰、九州风神等,并提到性价比和高端型号的区别。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定义、结构、优缺点、适用场景和推荐型号,让用户能够全面了解双塔风冷,并做出合适的选择。同时,保持语言口语化,避免技术术语过多,让用户容易理解。</think>**双塔风冷**是**高性能风冷散热器**的典型结构,专为压制**高功耗CPU**(如Intel i9、AMD Ryzen 9)设计。以下是详细解析: --- ### **一、核心结构解析** | 组件 | 功能说明 | |-----------------|--------------------------------------------------------------------------| | **双散热塔** | 两组铝制鳍片堆叠(单塔约40-60层),总散热面积可达**8000-12000cm²** | | **热管布局** | 通常配备**6-8根6mm热管**,热管底座采用**回流焊工艺**(优于穿Fin工艺) | | **风扇配置** | 双塔中间夹1个风扇,或前后各1个风扇(经典组合如12cm+14cm风扇提升风量) | | **兼容设计** | 塔体偏移设计(避免遮挡内存,如利民FC140预留42mm内存高度) | --- ### **二、性能对比数据** | 指标 | 双塔风冷(例:利民FS140) | 240水冷(例:NZXT X53) | 单塔风冷(例:玄冰400) | |-----------------|---------------------------|-------------------------|-------------------------| | **解热能力** | 270W(FPU) | 250W | 150W | | **噪音(dBA)** | 25-35(满速) | 30-40(水泵+风扇) | 22-30 | | **重量** | 800-1200g | 500g(冷头+冷排) | 400-600g | | **故障率** | <0.5%(仅风扇可能损坏) | 3-5%(泵/漏液风险) | <0.5% | --- ### **三、核心优势** 1. **安全性** - 完全无液体组件,规避漏液风险,适合**7×24小时运行**的工作站/服务器。 2. **性价比** - 同性能下价格仅为水冷的1/3(例如FS140约¥249 vs 九州风神水元素240¥399)。 3. **静音表现** - 低负载时可关闭中间风扇,实现**被动散热**(如猫头鹰NH-D15在65W功耗下0噪音)。 4. **长寿命** - 金属结构无老化问题,仅需每2年清理灰尘,风扇寿命普遍5万小时以上。 ---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箱兼容性** - 需确认箱**散热器限高**(多数双塔高度160-165mm),避免侧板无法闭合。 2. **内存冲突** - 选择**无顶盖马甲内存**(如金士顿Fury)或确保内存高度<35mm。 3. **主板压力** - 重型双塔需配合**金属背板加固**(建议使用原装背板螺丝,避免主板变形)。 --- ### **五、典型型号推荐** | 型号 | 解热能力 | 噪音控制 | 特色技术 | |--------------------|----------|----------|------------------------------| | **利民FC140** | 280W | ★★★★☆ | 5×8mm热管+回流焊,兼容AM5/LGA1700 | | **猫头鹰NH-D15** | 260W | ★★★★★ | 附赠NA-HC4散热膏,6年质保 | | **九州风神阿萨辛4**| 275W | ★★★★☆ | 磁吸顶盖设计,支持快速拆装 | | **超频三巨浪360** | 250W | ★★★☆☆ | 百元级性价比首选 | --- ### **六、适用场景建议** - **推荐使用**:i7-13700K/R7 7800X3D及以上CPU、小型ITX箱(避免水冷排挤占空间)、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设备 - **不建议使用**:极限超频(如i9-13900KS全核6GHz)、开放式箱追求RGB灯效 --- **总结**:双塔风冷通过**物理堆料**实现接近中端水冷的性能,且规避了漏液风险,是**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平衡选择。对于非极限超频用户,双塔风冷仍然是更务实的选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