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慈悲不是行善,而是接受自己的阴影

        今天看伟伟推荐的一篇文章,吴九箴的 《真正的慈悲不是行善,而是接受自己的阴影》,有些感触。有些时候,当人的某些感触及心情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或倾诉,碰见一个人、一本书、一个电影来发现自己,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评心而论,我是个对讲道理、论心理、讲感受的书极度不感冒的人,某种程度上认为这类书充斥的无非是拾人牙慧的教条、大而不当的理论,对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来说,把时间消耗在这上面,想当的奢侈和无当,当然这也可能跟理科出身有关,表面认为这些书没有太大的实际用处,不如那些能教给人实际技能的计算机类的书籍来的实惠。但自觉还不算是个片面极端的人,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角度出发,对于新鲜书籍的阅读尝试也是正当的了解事情本相的唯一途径。

       以前的很多时候,也常常纠结在自己的阴影中,不帅,家境一般,初中表现优异,高中却成绩平平,尽各种可能让自己充实起来,但感觉总是找不到心里的目标,内心仍浑浑噩噩,大学也算一般,家庭的矛盾让我一度纠结,后来有些释然,接受自己的各种外在因缘逐渐变的平淡, 正如文章所说的。只不过在没有体现于文字的时候,对于过去的回忆总是觉的有些模糊,当在镜子中再次发现过去的自己时,是那么来的真切。

        看完后在 文章的后面发现 吴九箴 还有些其他作品,如《让寂寞来,让寂寞走》, 就档了下来继续打牙祭,作者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用颇具佛性的言语讲述了寂寞的概念、来由、分类以及 面对寂寞的办法,期间穿插各个小故事,细腻且丰富。  放下笔记本,细细回味,也颇有味道。

        寂寞是人的通病,于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现代人来讲,一点不为过。或许是交际关系的缺乏,或许是对于未来的恐惧,或许无法得到他人的肯定,或许是内心莫名的空虚....理由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归根结底,当你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接受自己、认清自己要什么,不能看清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时,一种从内心深处浮上来的气流所形成的不安和迷惘。 这种不安和迷惘,看到过许多人有过,自己也存在过。这种不安和迷惘的由来,分为外在和内在,对于由于外在因缘的缺乏(比如失业、失恋、遭到朋友误解等),可以通过提高自觉意识,发现自己的问题,修正提高自己的因缘,可以很好的排除。内在的则需要费很大周折,需要保持自身的知觉,于内心寻找那个让自己一直逃避的源头,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PS:没事就翻看手机,聊QQ,发微薄,也是内心寂寞的一种表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