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E\E架构演进的思考(1)

本文探讨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趋势,从当前的域控阶段到未来的跨域融合,介绍了如何通过高性能MCU和软件定义实现功能融合,同时揭示了面临的挑战,如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如何处理已有控制器软件的迁移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1.电子电气架构概述

 2.下一代架构面临的挑战

2.1 如何实现功能融合

2.2 整车通信的限制

2.3 如何保证融合ECU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

3.小结 


最近这段时间,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迭代的风吹得很猛烈。其中就包括国际MCU大厂纷纷对自家新推出的高性能MCU打得广告,推的软文。

那么这个电子电气架构演进,针对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会面临哪些挑战?这些挑战能否在这些新推出的MCU得到有效解决。

今天就来聊聊对于这项内容的思考。

1.电子电气架构概述

这张图在我的文章里都已经用烂了,但确实很经典。

首先为什么要提出架构的演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目前汽车对于国人来说更像是第二个家,需要交互性强的大屏幕、坐起来舒服的座椅、音质优雅的音响、给油就走的动力以及智能化人性化的配置;很显然,这些功能都是需要更多的软件来实现。据NXP统计,截止到2020年,整车上的代码量已经超过1亿行,目前正往2亿行迈进。如果仍旧沿用传统的电气架构,那整车上挂载的ECU以及线束将会是巨大的成本。

因此,需要不断优化汽车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来减少ECU和布线成本,同时保障软件功能能够不断迭代。

当前OEM定义的电子电气架构基本处在域控和域控+车身部分集中的阶段,如下:

大家耳熟能详的如: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车身域等等就处在当前这个阶段,但这种架构也有个弊端,以动力域为例,它要控制四个车轮的制动,是需要在整车四轮布线,并且经由中央网关进行数据交互,这看起来还是不够省钱。

那么有没有就在功能点附近进行部署的可能呢?毫无疑问,可以,硬件做不到,那就软件定义、硬件来辅助,这就提出了跨域融合、车云计算等架构,如下图:

可以看到,在上述架构里,X-Domain不是以功能为为导向的ECU,而是将功能集中融合到一个或者少数几个ECU中,例如将车身控制、辅助驻车、座舱控制等等集中到一个Zonal中,在当前域下挂安全相关的控制节点,例如制动、转向、安全气囊等等;

而从软件角度来讲,整体发展趋势是将车辆的功能配置往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转变,功能变得标准且模块化,在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发布了关于软件定义汽车服务API的参考文档。

那么下一代的电子电气架构架构会带来了哪些好处呢?总结如下

  • ECU个数的BOM成本减少
  • 整车线束减少
  • 简化OTA升级,对域控下挂的子节点的差分升级活要少很多(做OTA的人肯定懂这个痛苦)
  • 执行器能够更精确控制

 2.下一代架构面临的挑战

我们在上面讲解了许多优点,但是要推行下去会面临许多挑战。

2.1 如何实现功能融合

要做跨域融合,最直接的就是将不同功能融合到同一个ECU中,很明显这是需要高性能的SoC和MCU来参与的。

但是对于已经量产并经过充分认证的各控制器软件来说,是希望这个架构对自己影响降到最低,换句话讲,各控制器软件的开发者(不管是OEM自研还是Tier1)即使来到了新的架构下,它仍然认为自己独享一个ECU的全部资源。 

基于此,目前下一代MCU均提出了虚拟化的概念,如下图:

上述4个真实物理ECU,在当前架构里被优化为4个虚拟ECU融合进一个ECU里,这也可以看出OEM和供应商之间的开发生态会因此重塑。

3.小结

本文主要聊了当前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未来电子电气架构的特点,简述了即将要面临的挑战,下一篇我们继续讲述挑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yberSecurity_zha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