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能永存吗?先找到与AI的共存之道吧!

UCLA的研究展示了海螺记忆移植的可能性,硅谷的Nectome和Neuralink公司正致力于复制或增强人脑功能。尽管意识的本质尚不明朗,但随着技术进步,未来可能存在意识与AI共存的途径。Neuralink的脑-计算机界面研究或将深化我们对意识的理解。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640?wx_fmt=jpeg

全文共3035字,预计学习时长6分钟


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Unsplash/阿图尔·D拍摄

2018年5月14日发布的eNeuro中, UCLA的研究者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文章讲述了如何通过提取RNA将海螺记忆移植到另一海螺中。

文章传送门:http://www.eneuro.org/content/early/2018/05/14/ENEURO.0038-18.2018

硅谷创业公司Nectome称,未来将研发出一种可完全复制人脑生理结构的技术并实现人脑及其记忆的再造。

类似的公司还有埃隆·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该公司并不旨在“复制”或“再造”人类思想,而是专注于逻辑性的未来步骤:可提升人类能力的人脑与计算机交互界面。

尽管大众对人脑结构与人脑对人体的控制有一定认识,但实际上对人类“自我”的构成知之甚少。意识的本质与起源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兼涉科学与哲学两个领域。人们甚至对于意识的基础——记忆也不甚了解。

意识意味着什么?

意识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谜团。2005年,一组科学家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人类应对意识有统一的定义。

文章传送门: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list_uids=15766894&dopt=Citation

文章总结出了意识的17个特征:

1. 通过扫描有意识个体的脑电图,科学家发现大脑活动是不规律的,每秒有20至70次振动。

2. 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需要联结循环。若丘脑损伤,个体会失去意识。

3. 复杂任务的神经活动需要大脑各区域的参与。

4. 意识需要大量感官输入以进化。

5. 信息必须相当新颖和复杂,否则会很快从意识中消失。

6. 意识活动围绕当下活跃的感官刺激而进行。

7. 意识内部恒常稳定。

8. 意识像注意力和记忆力一样有容量限制。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