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ipse下搭建NDK开发环境及入门Demo

一、关于NDK:

谷歌改良了ndk的开发流程,对于Windows环境下NDK的开发,如果使用的NDK是r7之前的版本,必须要安装Cygwin才能使用NDK。而在NDKr7开始,Google的Windows版的NDK提供了一个ndk-build.cmd的脚本,这样,就可以直接利用这个脚本编译,而不需要使用Cygwin了。只需要为Eclipse Android工程添加一个Builders,而为Eclipse配置的builder,其实就是在执行Cygwin,然后传递ndk-build作为参数,这样就能让Eclipse自动编译NDK了。

NDK全称:Native Development Kit。
NDK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C(或C++)的动态库,并能自动将so和java应用一起打包成apk。这些工具对开发者的帮助是巨大的。
NDK集成了交叉编译器,并提供了相应的mk文件隔离CPU、平台、ABI等差异,开发人员只需要简单修改mk文件(指出“哪些文件需要编译”、“编译特性要求”等),就可以创建出so。

NDK可以自动地将so和Java应用一起打包,极大地减轻了开发人员的打包工作。

二、NDK坏境搭建:

2.1首先下载MDK。

https://developer.android.com/ndk/downloads/index.html

(2)打开Eclipse,新建一个Android工程(我的取名为TestNdk),在工程目录TestNdk下新建jni文件夹,该文件夹就用来保存NDK需要编译的文件代码等。
(3)开始新建并配置一个Builder
(a)Project->Properties->Builders->New,新建一个Builder。 (b)在弹出的【Choose configuration type】对话框,选择【Program】,点击【OK】: (c)在弹出的【Edit Configuration】对话框中,配置选项卡【Main】。 在“Name“中输入新builders的名称(这个名字可以任意取)。
在“Location”中输入nkd-build.cmd的路径(这个是下载完ndk8后解压后的路径,这个建议放在根目录下面,路径不能有空格和中文)。根据各自的ndk路径设置,也可以点击“Browser File System…”来选取这个路径。 在“Working Diretcoty”中输入TestNdk位置(也可以点击“Browse Workspace”来选取TestNdk目录)。如图1
clip_image002
图1
(d)继续在这个【Edit Configuration】对话框中,配置选项卡【Refresh】。如图2 勾选“Refresh resources upon completion”, 勾选“The entire workspace”, 勾选“Recuresively include sub-folders”。
clip_image004
图2
(e)继续在【Edit Configuration】对话框中,配置选项卡【Build options】。 勾选“After a “Clean””,(勾选这个操作后,如果你想编译ndk的时候,只需要clean一下项目 就开始交叉编译) 勾选“During manual builds”, 勾选“During auto builds”, 勾选“Specify working set of relevant resources”。如图3
clip_image006
图3
点击“Specify Resources…”勾选TestNdk工程中新建的“jni“目录,点击”finish“。 点击“OK“,完成配置。 如图4
image
clip_image008
图4
到此,恭喜你,编译环境以及成功搭建完毕!

下面练习一个小Demo。

三、NDK程序demo的开发

* 1.在TestNdk工程中新建一个JniClient.class(为了调用C/C++代码),其内容如下:*

package com.ndk.test;

public class JniClient {
    static public native String AddStr(String strA, String strB);
    static public native int AddInt(int a, int b);
}

2.生成 .h 的c++头文件

我们看Android 里面 JNI层的东西总会觉得说 要写那么长的函数名是在是太麻烦咯。因此这边我们可以用javah 自动生成.h的头文件 里面包含所有函数名。

(1)用cmd命令定位到JniClient.class 所在目录,输入“javac JniClient.java“后回车,生成JniClinet.class文件(如果是用的Eclipse建的工程,在TestNdk\bin\classes\com\ndk\test目录下就已经有JniClinet.class文件了)。

(2)
我们在我们的工程目录下, 我的目录是在/workspace/eclipse_project/HelloJni/ , 在此目录下新建一个jni目录。然后 运行如下命令。

cghs-desktop:~/workspace/eclipse_project/HelloJni$ javah -classpath bin/classes -d jni com.ndk.HelloJni  

-classpath bin/classes:表示类的路劲
-d jni: 表示生成的头文件存放的目录
com.ndk.HelloJni 则是完整类名 ,即 我的包明是 com.ndk, 而HelloJni 为刚才编写的类文件名。
这一步成功需要在之前编译工程文件时候有在 bin/classes/com/ndk/hellojni/ 目录下生成了 HelloJni.class的基础之上。
之后在jni下生成文件 com_ndk_HelloJni.h。

/* DO NOT EDIT THIS FILE - it is machine generated */
#include <jni.h>
/* Header for class com_ndk_test_JniClient */

#ifndef _Included_com_ndk_test_JniClient
#define _Included_com_ndk_test_JniClient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 Class:     com_ndk_test_JniClient
 * Method:    AddStr
 * Signature: (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
 */
JNIEXPORT jstring JNICALL Java_com_ndk_test_JniClient_AddStr
  (JNIEnv *, jclass, jstring, jstring);

/*
 * Class:     com_ndk_test_JniClient
 * Method:    AddInt
 * Signature: (II)I
 */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com_ndk_test_JniClient_AddInt
  (JNIEnv *, jclass, jint, jint);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3.在jni目录下新建一个Android.mk文件,其内容如下(关于mk文件需要注意,很重要,还有c和c++文件的mk文件还不一样,此处是调用c语言的mk文件,至于其他的怎么调用,这个自己去百度吧,在此就不多说了)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TestNdk
LOCAL_SRC_FILES := com_ndk_test_JniClient.c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1. 将刚刚手动生成的com_ndk_test_JniClient.h拷贝到TestNdk工程的jni目录下(用上面生成的方法,已经在jni目录),

然后新建一个com_ndk_test_JniClient.c文件完成头文件中函数的实现,其内容如下(本来想写两个方法的,现在只讲解第一个方法,返回一个字符串“HelloWorld from JNI ”,另一个方法是一个a+b的运算,方法写到这里,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研究):

com_ndk_test_JniClient.c

#include "com_ndk_test_JniClient.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 Class:     com_ndk_test_JniClient
 * Method:    AddStr
 * Signature: (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
 */
JNIEXPORT jstring JNICALL Java_com_ndk_test_JniClient_AddStr
  (JNIEnv *env, jclass arg, jstring instringA, jstring instringB)
{
    jstring str = (*env)->NewStringUTF(env, "HelloWorld from JNI !");
    return str;       
}

/*
* Class:     com_ndk_test_JniClient
* Method:    AddInt
* Signature: (II)I
*/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com_ndk_test_JniClient_AddInt
  (JNIEnv *env, jclass arg, jint a, jint b)
{
    return a + b;
}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此刻,当编辑com_ndk_test_JniClient.c并保存后,project下的—clean 一下工程,就可以看到TestNkd工程下的obj/local/armeabi目录下将自动生成libTestNdk.so库。

Paste_Image.png

5.在TestNdkActivity.java中完成对JniClient.java中函数的调用(首先静态加载动态链接so库):

package com.ndk.test;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widget.TextView;

public class TestNdk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TestNdk");
    }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第一个方法传入的两个参数没有做操作,直接返回hello jni,不用管
        String str = JniClient.AddStr("test", "test");

        //第二个方法暂时不实现
        //  int iSum = JniClient.AddInt(5, 2);        
       // String strSum = "5 + 7 = " + iSum;

        TextView tv1 = new TextView(this);
        tv1.setText(str);
        setContentView(tv1);
    }
}

6.运行TestNdk工程,在控制台中可以看到界面输出来自com_ndk_test_JniClient.c 文件中的“HelloWorld from JNI ! “了。

NDK实例到此完成。

后续更复杂的操作就需要深入的学习NDK/JNI了,

比如C/C++与Java的数据类型转换,以及Android.mk文件的编写格式等。

小技巧:

Alt+/ 可以出现自动提示

代码已上传至Github

如有不正支出,欢迎留言交流!
我的GitHub
我的CSDN
我的简书
开发笔记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程序员学园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