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记录。
- 主要分2类:光纤和铜缆。
- 常见几种光纤名字和接口
- SFP(Small Form Pluggable 小型可插拔模块)封装标准。早期支持1G、2G等
- SFP+ 10G
- SFP28 表示使用28G baud的波特率,速率25G(CX5 25G的卡使用,比如ACAT系列的)
- QSFP 四通道SFP,速率100G(CX5 100G、CX6都可以,其实都是大口子,CX5+的都能插入,只是速率限制100G)
- QSFP56 四通道SFP,56G波特率,速率200G(BF2、CX6)
- QSFP112 四通道SFP,112G波特率,速率400G(BF3使用、CX7)。属于400G光模块
- OSFP56 400G
- QSFP56 DD 双密度,实际8通道SFP,速率400G(主流)(BF3使用、CX7)。属于400G光模块
- 主要的2种调制解调方式 NRZ(1bit)和PAM4(2bit)?
- 光模块比铜线贵很多,主要是需要激光发射器等器件
- 使用DSP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进行处理
- 接插件
- MPO:multi-fiber push on (多跟光纤混合)。主要指接插件,就是线缆的插头部分。
- MTP :multi-fiber terminal push on 是MPO的升级版。是美国US conec注册的,受专利的保护。现市面上常见的还是以MPO光纤居多,MTP很少。
- 其他:
- AOC:有源光缆Active Optical Cable
- DAC: 直连电缆 高速线缆(Direct Attach Cable)
- 铜线有有源和无源。有源的是在两头添加主动电源,为了增加功率可以提高传输距离
- 铜线对比光纤最大传输距离小主要2个原因:线路损耗与抗干扰性
- 其他2:
- Nvidia GTC2024最新的GB200 NVL72,互联全部采用铜线。(可能考虑到成本等因素)
- 所谓的通道,本质就是几个lanes,类似PCIe的lane。光电口的每个lanesde数据通道式4根线:Tx、Rx并且使用差分传输所以Tx-、Tx+、Rx-,Rx+。
- 估计QSPF-DD比112普及是因为不是新技术,只用不改变体积下增加lanes的数量,提高密度,所以成本相比新技术更好。
- 光纤口技术演进趋势包括:增加通道、调制解调方式、增加波特率等
- 从物理形态上,目前常用在CX系列的有2个,一个是SFP的25G的小的,一个是QSFP100G以及更高的。 物理接口相同,只是速率不同。另外相同大小的线缆速率可以大衣等于网卡速率。比如200G的线缆可以用在100G的网卡上,前天是封装相同。要么都是大的要么都是小的
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304469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769976160754875&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1894754872775496&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