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路由定义
路由: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用到设备路由器。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
路由表:路由器中维护路由条目的集合,可以用来根据路由表做路径选择。
二、路由分类
直连路由:本地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端口开启后形成路由。
直连路由是由链路层协议发现的,一般指去往路由器的接口地址所在网段的路径,该路径信息不需要网络管理员维护,也不需要路由器通过某种算法进行计算获得,只要该接口处于活动状态(Active),路由器就会把通向该网段的路由信息填写到路由表中去,直连路由无法使路由器获取与其不直接相连的路由信息。
非直连路由:不是本地接口配置地址和子网掩码,端口开启后形成路由。
非直连路由:通过路由协议从别的路由器学到的路由称为非直连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学习方式,管理员手动添加静态路由还可以自动学习但是通过路由协议学习到的
三、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一种路由的方式,路由项(routing entry)由手动配置,而非动态决定。与动态路由不同,静态路由是固定的,不会改变,即使网络状况已经改变或是重新被组态。一般来说,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逐项加入路由表。
优点:配置灵活,管理员手工配置,节省链路开销。
缺点:当拓扑发生改变时需要管理员去每一台路由器修改路由配置。
特点:管理员添加的路由传输方向是单向的。
四、模拟静态路由配置
配置前准备 :两台pc机,三台路由器。(路由器名称为:r1,r2,r3)
配置每个路由器接口的IP的以及子网掩码长度,并开启接口。
下面配置r1静态路由前,需要捋清楚如果pc1发数据给r1要与pc2通讯需要经过10.1.3.0和10.1.4.0这个网段,先经过10.1.3.0之前就要进入r2的g0/0/0这个接口才能学习到10.1.3.0这个网段才能进行下一跳,g0/0/0这个接口下的IP是10.1.2.2,由此可以得出当r1的数据进行下一跳时,10.1.2.2就是它的下一跳的接口IP,10.1.3.0这个网段就是它的目标网段,到10.1.4.0也是同理。那么r1开始配置。
路由器r2配置
路由器r3配置
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和网关
进入pc1测试静态路由是否成功
(这里会丢掉一个包因为第一个包不知道目标mac地址,会丢失,然后会发出ARP广播进行查找)
五、总结
静态路由中的下一跳指的是:路由数据转发方向的下一台路由器。其次配置时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目标网段和下一跳的接口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