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JDK7 HashMap并发扩容导致CPU100%原因

本文分析了JDK7中HashMap在多线程并发环境下进行扩容时可能导致CPU占用100%的原因。当元素达到阈值触发扩容,两个线程同时进行扩容操作,可能会创建循环链表,进而引发get操作的死循环。总结强调在并发场景下应避免使用HashMap,以防止此类问题发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问题

如果是在单线程下使用HashMap,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后期由于代码优化,这段逻辑引入了多线程并发执行,在一个未知的时间点,会发现CPU占用100%,居高不下,通过查看堆栈,你会惊讶的发现,线程都Hang在hashMap的get()方法上,服务重启之后,问题消失,过段时间可能又复现了。

原因分析

在了解来龙去脉之前,我们先看看HashMap的数据结构。

在内部,HashMap使用一个Entry数组保存key、value数据,当一对key、value被加入时,会通过一个hash算法得到数组的下标index,算法很简单,根据key的hash值,对数组的大小取模 hash & (length-1),并把结果插入数组该位置,如果该位置上已经有元素了,就说明存在hash冲突,这样会在index位置生成链表。

如果存在hash冲突,最惨的情况,就是所有元素都定位到同一个位置,形成一个长长的链表,这样get一个值时,最坏情况需要遍历所有节点,性能变成了O(n),所以元素的hash值算法和HashMap的初始化大小很重要。

当插入一个新的节点时,如果不存在相同的key,则会判断当前内部元素是否已经达到阈值(默认是数组大小的0.75),如果已经达到阈值,会对数组进行扩容,也会对链表中的元素进行rehash。

实现

HashMap的put方法实现:

1、判断key是否已经存在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int hash = hash(key);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如果key已经存在,则替换value,并返回旧值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