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古筝五年后的心得总结(陆续更新中)

2007年至今,自学古筝已五年有余。中间虽有断断续续,却庆幸一路愉快地坚持了下来。最近,生活琐事繁忙,无法练琴,就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吧,也算是学筝之路的一个总结与反思。注:以下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后果自负。
       一、指法掌握
        古筝的指法很多,但无非就是单一指法与组合指法两种。单一的指法,就是发出单独的一个音,只要手指能动,能拨动琴弦,就能弹出声音。但是要拨出你想要的声音、好听的声音,就得注意触弦的方式。而组合的指法则是在单一指法的基础上,更强调突出各手指的协调性——即手型,因此除了要注意触弦,更要注意可以操作性,这个就得因人而异了。以下七点,仅记录指法的共性(触弦、手型)及个别易纠结指法的个性(快四点、摇指、扫摇、轮抹、轮指)。
        1、触弦6 l: _% |6 M7 A- A# w1 Y5 @
        有关触弦,初学时认为很简单,就是把琴弦拨响就完成任务了,也没有人会去留意我到底应该怎么个拨弦才会好听,因为那时候觉得随便怎么拨,古筝的声音都很好听。也许正因为这个简单,所以古筝被认为是入门最容易的一门乐器之一。如果你只是弹响,让古筝发出声音,的确简单。但当你学筝一段时间,对音质有了一定要求、想弹出好听声音时,这触弦其实并不简单。
        那到底应该怎么触弦才能弹出好听的声音呢?“入弦浅”+“正面触弦”+“勾住琴弦”是窍门。
        (1)“入弦浅”,这很好理解。就是指甲放入琴弦侧的深度要浅,即用指甲尖那一点点去触弦,指甲入弦越浅越好。当然,要做到入弦很浅,又不会拨空琴弦,就要功力了。多练,人甲合一,境界到了,功力也就深厚了。。呵呵。。。; F" S5 Y2 @6 `1 s' {4 m$ A
        (2)“正面触弦”这四个字听得最多,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却也有很多人把其真正的含义误解了,我也曾经误解过。
        我们的古筝指甲是扁平的,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正面触弦”就是指甲平贴于琴弦去拨弦。的确,在入弦深度一样的情况下,指甲平贴琴弦,更容易把力集中用在指甲尖上,出来的声音比较结实而干净。但是,我们的大指与其它四个手指的生长方向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大指。如果大指指甲平贴琴弦触弦,其它四个手指势必无法保持平贴琴弦,也势必造成在演奏过程中,因手的摆动幅度大、多余动作过多,在指法的操作与衔接上自找麻烦。
        其实所谓的“正面触弦”是相对的正面,它一个变量。我们用的古筝指甲不是完全的扁平状,相对较扁的那一面,实际是有弧度的。一般用的都是双弧指甲。而这个弧度,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用来“正面触弦”。“弧”即圆弧,那么圆弧的切线就是琴弦,切点就是触弦点。在切点上用力拨弦,指甲不蹭弦,就是所谓的“正面触弦”,出来的音色结实而干净。举个例子,我们打沙包,可以垂直于沙包出拳,也可以侧出拳。因为你的拳头是圆的,不同的出拳,只是手与沙包的接触面不一样而已。只要把力用在实处,不是与沙包擦身而过,那么都可以把沙包打飞——即振动琴弦。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用指甲拨弦的时候,指甲扁平的那一面与琴弦是可以有角度的。在有角度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做到“正面触弦”了,我们手上的动作就少了,各种指法的操作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3)“勾住琴弦”,很多人都忽略或弹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查觉。我学筝大概2年后,才领悟到这一点。特别是在需要大力度拨弦的音,如果指尖没有勾住琴弦了就去拨弦,要么出来的声音力度不够,要么拨弦就会打滑。所以,可以用大力度拨弦的方式去检验一下,你触弦是否都正确了。如果会打滑,那一定是指尖没有勾住琴弦,就去拨弦了。
          要有勾住琴弦,指尖就不能垂直面板,更不能躺在琴弦上去拨弦。指尖要往握拳头的方向收一点,这时,手指末端那个关节一定是突起来的,绝对不是平的。这样才能勾住琴弦,指甲稳住了,拨弦时才能把力量用到实处。2 D& S! X  d- ~$ M4 O

        。。。貌似写的字有点多,不知道大家看懂了没。总之,触弦无非就是把指尖三维(上下入弦浅、左右正面触弦、前后勾住琴弦)定位好了才用力拨弦。触弦对了,力就能用到实处,最省力。而且还会有种琴弦很有弹性、很上手、很粘手的感觉,就像弹棉花、玩悠悠球、玩跳跳床、玩琴弦.........而这些效果并非一日之功、想到了就能做到的,还得练手感、练肌肉、练耳朵~~~~~


 2、手型6 y  ?* S4 ^3 w& b& B3 s( g0 x
        手型问题,只要稍微接触到点古筝,就知道它的重要性。特别是自学古筝的人,对它更是“敬重”。我初学古筝那会儿,也听到筝友们天天说手型很重要、手型练坏了将来要改不麻烦了.....但说实话,找了很多资料,也看了很多教学视频,还是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手型,然后手型变了又变、换了又换、纠结了又纠结。。。直到最近,才找到了所谓的正确手型。
        手型的确很重要,但是并不神秘,也不深奥,本能就可以解决,就一个字——抓”。但首先得明白,手型是用来做什么的。手型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看,也是不拿来做样子的。在我看来,应该先有了触弦、手指动作,才呈现出手整体的形态(包括手指、手掌、手腕、手臂),即手型。不是做了个手部的形状,然后才去想做这样的手型是要用来做什么。所以模仿而来的、生搬硬套的大帅级手型,你不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那一定不会是正确的手型。举个例子:汽车的设计,一定是使用上有这样的需要,所以最终呈现了车子这样的构造。绝对不可能说我们先想好了,做出来了之后才去想这些设计要怎么用。山寨与代工,永远不会是最大的收益者。4 Q8 ^% O7 h7 {! o
         所以,我觉得,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标准的、正确的手型,只有适合自己的手型。怎样的手型才是适合自己的?答案当然只有自己知道,因为每个人手的生理结构不一样,动作习惯也不一样。不过,毕竟是人爪,还是有些共性的。
        (1)手型要自然(操作性)。
           通常我们练琴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这个时间里如果手一直处于不自然的动作中,肯定会很累。所以,手型要处于一个放松、动作自然的状态。我们就用三维定位法,看看什么样的动作位置最为放松、自然吧。
          首先,手的上下。手臂自然下垂,即胳膊肘不抬高也不夹紧自然放于身体两侧,椅子坐的高度也必须能让手臂达到这样的效果(通常坐好之后,肚脐与1号码子最高的位置相一致就可以了)。手腕基本与手背持平,不过分吊起或下压(除非为了配合古筝面板的弧度,低音区手腕稍微吊起一点、中音区平放、高音区下压一点)。手掌半握拳、手指自然弯曲,即熟睡无意识时的形状,不捏紧也不撑开。
         其次,手的前后。手掌要前后动起来,一定是手臂整个动或身体带动,即用手臂或身体的移动来换弦弹奏。换弦时的前提是保持上面讲的手臂、手腕、手掌、手指自然的状态,不主动伸出去勾弦,最多只是指尖稍微动一动拨弦。这点非常重要,这个决定你的弹奏速度、指法转换连贯性。: u% ^% D. {2 f* T' o
         最后,手的左右。古筝21根琴弦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据说最佳的发声位置在有效琴弦靠近岳山的七分之一处,也就是说从高音到低音,手要往左边移动。这时,我们的手掌、手腕、手臂是平放、左侧倾斜还是右侧倾斜比较好?如果平放,当我们弹奏到身体左侧时,手腕势必要往左侧突出,这样不自然;如果往左侧倾斜,中指、食指、小指势必要抬高,不利于这些手指拨弦。所以,我觉得,手掌、手腕、手臂要往右侧倾斜一点会比较自然,即小指那一掌侧要放下来,小指在自然弯曲的情况下差不多要碰到琴弦了为好。这样的话,我们整个手左右移动自然的同时,还能保证各手指尖与琴弦等距,让其拨弦时间均等,这也是手掌最自然的半握拳状态。; a7 L9 O4 R& o
          只有在手型自然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用最本能去触弦,快速而省力。8 p* b. Z1 U+ U0 [, T6 M/ J; z
        (2)手型要统一(实用性)。
          手型最终是用来触弦,随心所欲地拨出想要的声音。因此,无论是勾托抹,还是摇指、扫摇、轮抹等其它指法,完成前后的手型应该是统一的。也就是说用最少的动作,最小的幅度去完成这些指法。
          初学的时候,通常是单音指法(例如勾、托、抹)一个一个手指的练。练到组合指法(快四点等)的时候,发现三、四个手指组合起来有点别扭了,于是调整手型。再练到后面的中高端指法(摇指、扫摇、轮指等),发现总是连贯不起来,和其它指法组合起来也会不自然,于是再次调整手型。。。。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也是为什么我学筝五年了,依然只专注于指法练习,不去管音准、曲子处理技巧的原因。因为我觉得只有把所有的指法都经历过了,才能找到正确、适合自己的手型。当手型问题解决了,才有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当中,才能弹出自己想要的乐曲。
          现在如果回到五年前,那么我会选择倒过来练。首先重点要练的就是轮指,它能一次性解决手型、触弦的问题,其它的指法都是在轮指的基础上单个手指或多指组合而来,即轮指是一个统一手型的指法。后面我会细致记录练习轮指的经验,大家也许就能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3、轮指
        (为了更好的表达,现在我把右手的手指做个标记:大指为1指,食指为2指,中指为3指,无名指为4指。)
         右手手指依次轮流拨同一根琴弦,均匀而快速的发出类似于摇指的音效,这种指法就是所谓的轮指。
         在没练习轮指之前,一直感觉这是最高深的指法。在练习《茉莉芬芳》的时候,不得已,终于下定决定要练一练轮指。当时是想着轮指应该可以帮助弹顺琶或反琶,《茉莉芬芳》里就有很多这些倒来倒去的顺琶反琶。事实证明,真的非常有用,而且解决了我多年未发现的一些触弦及手型的问题。最后甚至把整个手型都做了一些调整,手能放下来,自己也能控制弹奏的速度了(以前快都是没有控制的,显得非常乱而急)。算是学筝路上的又一个转折点。, j4 O$ X" ]2 v5 q" Q4 I' y
        一开始练轮指,想法很简单,就是432143214321四个手指轮换着拨弦。当然,很快就面临第一个问题,指甲触弦杂音非常大,思考并在“老变”(筝友网名)的指点下,解决办法:入弦浅,手腕手臂固定不动。这回杂音就没那么大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没练多久,手腕或手臂就有些酸痛了。酸痛代表触弦姿势、发力不自然了。那怎么办呢?练习了三四个星期,好像这个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另外,还发现一个问题,轮指出来的声音不是均匀、类似于摇指的音效,而是马蹄声,即四点一组,有明显的停顿。在一个偶然而又主观的情况下,“李晗”(不知道怎么简介,大家百度吧)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手指最难练的其实是食指。这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20分钟内轮指就能轮圆了,然后练了一段时间,轮指基本像那么回事了。当然,想要轮得更完美些,还需要练习。非常感谢老变与晗哥的指点!
         以下详细记录我学轮指的心得与建议步骤:2 u( o: S# [+ Y! J! S$ N# i9 k. f
         (1)统一触弦与手型。轮指出来的声音是均匀、类似于摇指的,所以,每个手指拨弦出来的音量与音色都要是统一的;轮指又是快速的,所以无论是指尖还是手掌、手腕、手臂,其动作都要是最小的。
           可以先做这样的练习:1234指依次放在同一根弦上,做拨弦的状态,即感觉指尖有受到琴弦的压力,然后同时拨动琴弦。请注意,拨弦时注意上面提到的触弦(“入弦浅”+“正面触弦”+“勾住琴弦”)与手型(“抓”),一切的指法,在练习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注意这两点原则。因此有关手指要怎么放什么的,省略百字......这里特别要提的一点是,食指与大指的指甲并不是平贴着琴弦去拨弦的,而是有角度的,即指甲与琴弦有角度的正面触弦。% X( ]# q1 w$ _% M! M8 K) n# @
         (2)锻炼四个手指的协调性。轮指最难解决的就是马蹄声,即轮出来的点状音不能连成长音,被分成了四个、四个音一组的音。主要是因为轮指的指序是43214321,这1到4指距离比较远,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而3指与4指一根筋,动作又太快。于是想到了两个改善的办法:单独练1指+4指、1指+4指的拨弦;单独练3指+4指、3指+4指的拨弦。但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还是解决不了马蹄声。原来问题的根本不在1、3、4指,而在2指!因为我们拨弦的直觉是指甲平面触弦(即指甲扁平的那一面平贴在琴弦上拨弦,指甲与琴弦的角度为0),但在快速拨弦、需要绝对保持一个统一手型的轮指里,我们是无法每个手指都平面触弦。特别是食指,食指如果平面触弦的话,势必会让整个手掌左右扭动,从而影响其它手指的触弦音质与速度。因此,食指的触弦绝对不可以平面触弦,而要调整为指甲平面与琴弦有角度的正面触弦,即用食指指甲左侧面正面触弦。大指亦然。。。。
          可以做以下三个练习去改变你以往的触弦习惯、改善各手指触弦的均匀衔接度:4 3 2 1 2121 2 1(空格表示停顿),这个练习会让你发现,原来自己的快速抹托是这么的笨(再次提醒,抹托触弦是有角度的正面触弦),原来轮指的马蹄声不是因为3、4指太快了,而是2指反应太慢;421421421......快速练习,这样练习的目的,是把3、4指分开一点,也就是让3指相对笨一点,同时加强练习2、1指的衔接;12341234.....快速练习,通常我们发力或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在一开始的手指,所以这样倒着练习,可以让相对反应比较慢的1、2指速度加快,从而均匀1、2、3、4指的衔接速度。


 4、快四点
          快四点是古筝初学者面临的第一个坎,很多人觉得自己怎么也弹不快,但古筝曲里,快四点又是最最常见的。那么应该怎样解决快四点的速度问题?在记录快四点的学习心得前,必须定义一下什么是快四点。广义快四点应该是指快速弹奏的四个音,至于具体是哪四个音、四个音是否有规律就很难说了。但在这里,我仅指快速弹奏八度里的勾托抹托,例如:5525,即低音sol+sol+re+sol。. x. a! e/ r& r" D
          记得初学古筝的时候,《西江月》里的那段快四点,就让我费了不少脑力。后来却在无意当中解决了,其过程在我三年前写的那篇心得里有,这里就不重复了。五年后的今天,同样的问题,看法却有点不太一样了。如果你把轮指当作是基础指法练习了,快四点其实就是手指发散了的轮指,只是轮的指序不一样而已,其它的触弦、手型都是一样的。貌似写到这里,快四点就没什么过多的好说的了,但还是写写吧。
          快四点三个字一拆解就是“快”和“四点”,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其实所有弹不快指法,我觉得都是这两方面问题造成的:
          (1)认弦。如果我们在弹奏快四点的时候,还要用眼睛去找琴弦,那肯定快不起来。要弹好快四点,首先要拨对琴弦。八度的弦距感,是古筝指法必须要练出来的,很多指法组合都是八度内的组合。大撮、勾托就可以用来练八度弦距感。一开始练的时候,就不要用眼睛去找琴弦,因为中指拨弦你的眼睛是看不到的。如果能看到,你的手型肯定是不自然的。如果哪天你弹大撮或勾托的时候,眼睛只需要看大指要拨的那根琴弦就能准确弹奏,那么你的八度弦距感就找到了。
          (2)手肌能。其实还是触弦与手型的问题,具体请回顾上面讲的触弦与手型篇。即要用“抓”的手型用指尖浅浅的拨动琴弦,由慢至快地练习快四点。“塔拉”(筝友网名)分享了一种练习方法——“二慢四快”,例如5 5 2 5 5 5 2 5 5525552555255525(注:这里的2、5是唱名,空格代表停顿)。建议把它当作练琴前的必练指法去练习,从低音到高音,左右手一起错位八度的练习。练多了,熟练了,肌肉记忆锻炼出来了,弹奏的速度自然也就上去了。至于所谓惯性弹奏,“老变”说了,那是浮云,我也赞同。一切还是练熟了,胸有成竹、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了、才能有所准备、手指变换才能快,才能指随心动。


5、摇指, G. q! i1 N- J, `
          摇指,是利用指甲在同一根琴弦上来回拨弦,从而使点状音连成长音的一种指法。它非常好听,但它也是一大坎,很多中途弃学的古筝业余爱好者,都挂在这上面了。很多人都是摇了一段时间,摇不起来放弃了;也有人摇起来了,但手臂酸累,不再坚持下去而放弃了;也有人摇起来了,但总觉得声音不好听,纠结而百思不得其解了。一开始我的摇指糊里糊涂摇起来的,已经分享在三年前那篇心得上了,具体的做法这里就不重复了。现在对摇指的认识更多了,具体的做法或练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摇指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我认为摇指难练的,也是必须要练好的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注:我的摇指是传说中的“五不象”,以下内容请慎重浏览)
          (1)稳定性,即音色、速度均匀而连续。
          音色稳定,就是音色要统一,不能一下重一下轻;速度均匀,就不能一下快一下慢;要连续,就不能卡弦,过弦、换弦都要顺利。这些看似很复杂,其实都是指尖上的问题,需要指尖很好地被控制,而这个控制力当然来自于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这时候就衍生出了两种摇指的控制手型——提腕和压腕,这两种手型里又分别有悬摇和扎桩。为什么都是腕,而不是指、臂或肩呢?因为手腕最灵活,可以前后、左右、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指尖触弦,另外手腕与指尖的距离适中,可控制指尖移动的范围适当而又不会太费力。有人可能会说,手指也很灵活。的确,所以有大指小关节、根关节快速托劈,但现代曲子貌似用得很少了。因为是关节与指尖的距离太近,虽然最省力,但可操作变换的范围也比较窄,用力及触弦的多样性也就不足,出来的音色也就偏硬或过于单一。应该不会有人说,手臂、肩膀的转动会比手腕灵活吧,对此说明省略生物、物理学方面的几百字。因此,手腕是带动指尖来回拨弦的最佳选择。9 }6 @% i% H, g7 @/ F; h& Q) Y
           提腕与压腕的共同点,也必然是用手腕去带动指尖。但请注意是“带动”,不是用手腕发力,也不是手腕整体移动(除非换弦摇),手腕需要做的只是放在某一高度前后、左手或上下“转动”。因为首先,手腕上没肌肉,不可能发力。其次,如果手腕整体移动了,那么就不是手腕带动指尖,而成为手臂或身体其它部位带动指尖了。手腕起到的只是一个转轴带动的作用,指尖能随着手腕的转动而来回拨弦,从而减少其它身体部位的动作,节省力气与时间。  S& |' K  f7 A1 Q! ]
          提腕与压腕的差别,手腕放的高低。提腕,手腕基本与手背持平或略高,让整个手的重心偏高;压腕,手腕低于手背,手的重心也被压低了。我们都知道:手的重心高,容易失重,不稳定,但视野、可操作的范围比较大,整体移动变换比较灵活;手的重心低,不容易失重,稳定性好,但视野、事操作的范围比较小,整体整体变换也没那么灵活。因此提腕摇不容易稳定,有些人练了好些年都还会卡(例如我),但摇的密度跨度可以比较大、与其它指法的衔接转换迅速(其它指法的手型其实都是提腕,就像原本就站着做事的人突然间要跑,只需要脚用力跨出去就可以了);压腕很容易稳定,花费很短的时间就能稳定地摇起来,但摇的密度跨度比较小、与其它指法衔接转换费时间(就有点像蹲着的人突然间要跑,就要多一个起身的动作)。6 S$ a! V3 _' {8 }* v
         
(2)颗粒性,即音色饱满、结实、干净。4 G6 l' z' g2 i% d' C. N* ?
           颗粒性其实就是触弦,前面已经讲过了就不重复了,即 
“入弦浅”+“正面触弦”
 。这边只提一点,不同的摇指,指甲的缠绕角度是不一样的,如果缠得不对,除了影响音质,也会卡弦。
           提腕摇,因为手腕提起,大指指尖就相对朝下,这时大指义甲就要缠得直一些,即义甲根部与大指指肚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甲尖的指向与大指尖的指向约呈30~45度;压腕摇,因为手腕下压,大指尖的指向基本与古筝面板平行,这里大指义甲就要缠得弯一些,即义甲根部与大指指肚不在同一直线上,甲尖的指向与大指尖的指向差不多呈90度。9 ~6 P# I5 d! t: `
           其实不同人手的生理结构不同,义甲缠法又会稍有差异。但是无论哪种缠法,其重点还是甲尖触弦,只要保证摇的时候甲尖入弦浅就可以了。
            ..................................................................................................................................
           以上都是理论共识,剩下的就只是怎么操作、怎么练的问题了。 这里只讲我会的“五不象”提腕摇(有人说我那是桡腕摇、也有人说是锁腕摇,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摇指,但是管它呢,能摇好听、摇舒服了就可以了):: z2 Y0 j3 A8 K3 [9 f
            (1)食指与大指要把义甲顶住了,力量集中用在甲尖。摇指需要指尖足够的受力感,才能快速而均匀的拨弦。这个足够的受力感,有点像我们用大指与食指握笔的感觉,笔握住了,还得有把力用在笔尖,写出来的字才受控制的、清晰的。摇指时的指尖也要有这样的感觉,义甲才能真正受控制。至于食指要怎么顶住大指戴的指甲,就因人而异了,因为不同人的手有不同的生理结构。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过于用力捏紧,因为就像写字一样,如果特意用力捏紧了,你的手臂就会紧张,没摇多久,手就酸了累了。
            (2)甲尖垂直于面板,在琴弦两侧最贴近的位置等距拨弦。这个与前面讲的触弦就不一样了,一般的触弦要求“勾住琴弦”才能拨出结实而干净的声音。但这样的触弦是往某一个方向拨弦,拨完之后就不再逆向反方向拨弦,所以勾住就可以了。但是摇指不同,它需要义甲来回的拔弦,这就需要指甲站在它来回路的中间,并保持这个中心点的稳定性,才能快速来回拨弦。你可以找找这种感觉:拿着一小块尖尖的东西(义甲)以最省的力来回而快速的把琴弦上的一粒粒粘得比较紧的灰尘给刮掉。
            (3)甲尖入弦要浅,与琴弦约呈45度角,划过的平面与古筝面板平行。入弦浅、与琴弦有角度的正面触弦,琴弦对义甲的阻力最小,最容易过弦,也最省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古筝面板是有弧度的,要保证甲尖垂直于面板的话,甲尖划过的平面就必须与古筝面板平行,手也就必须有个针对不同音区的前后的调整。摇低音区的时候,整个手的重心就要往前送一点,这时手腕是拱起、略高于手背的;摇中音区的时候,手的重心在中间,手腕与手背基本在同一高度;摇高音区时,手的重心应该偏身体那个方向,手腕稍微下压、较手背低。
            (4)锁腕,减少手臂的动作,以达到省力、快速的目的。 锁腕二字,我认为非常形象,就是把手腕锁上不动或者是有限制的动。另外这个锁腕也不是时时刻刻的锁,它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锁。因为锁,代表着是个非自由放松的状态,虽然说很省力,但动作毕竟不算是自然状态下的。到底什么是锁腕呢?我们的手腕是可以左右、上下摆动的,那么是左右摆动舒服还是上下摆动舒服?试试就知道了,肯定是上下摆动舒服、快速而易稳定。so,摇指就用手腕上下摆动去带动指尖来回拨弦。但是上下没办法来回拨弦啊?仔细想想看,真的没有办法吗?其实当然是有办法的。我们把平放的手腕顺时针转个将近90度,手腕接近竖直了。这时,我们再看摇指,你会惊喜的发现手腕上下动的同时,甲尖正好垂直面板,然后就可以很舒服的摇指了。也正因为这样的摇指,手腕上下摆动很小,基本不超过手腕那一直线,所以才很形象的说成锁腕。如果这时候还看不懂我说的,那么你可以把锁腕看成是用右手,从后面把一只熊猫的脖子锁住,当熊猫快要断气的时候,看看你的右手手腕,那就是个锁腕的状态(注:我不会告诉大家,其实我说的这只熊猫就是那只熊猫,哈哈哈。。。)。上面的说明看着好像有些深奥,还真不好写,有很多东西不是纯粹文字就能表达清楚的。如果从外形上来讲,锁腕其实也就是利用手腕,把手掌往身边的方向弯一点,让手掌、手腕、手臂呈现一个类似半圆的弧形~~~只能说到这儿了,剩下的就靠自己理解与领悟了。但也因为锁腕后,动作幅度减小,摇起来有些拘束,所以那些需要抒情性长音就不适合用锁腕摇去处理了。因此,我认为锁腕摇比较适合中低音区进行大力而密集的摇指时使用。
            这种摇指是最难稳定的,所以稳定性的训练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要摇起来很容易,但是要摇得舒服自由、摇得好听,我估计最少需要一年,要做好心理准备。再次重申!!!以上仅为我个人观点,被误导者,后果自负!!!


 6、扫摇
           扫摇,就是扫+摇,扫即为扫弦,摇即为摇指(貌似好废话......)。扫,就是扫弦,通常用中指扫3-4根弦,也有的是中指+无名指扫弦,主要看音效需求。摇,就是摇指,但是是四个音一组的短摇,通常第一个音比较重一点,突显其节奏性。$ x2 Y5 ^0 s7 V' I. `0 o! U  d9 }
          我的扫摇练到现在,其实还不太满意。尽管大家听着我的扫摇貌似还挺像那么回事的,但自我感觉,有时候的确挺像那么回事,但有时候就非常不顺手了。当我一再问晓雾(筝友网名)、楼上筝客(筝友网名)扫摇怎么练,“晓雾”给我的只有一句话“扫摇重点不在扫而在摇”,“楼上筝客”给我的提醒是“扫的时候中指要侧伸直”。晓雾的扫摇很有气势,楼上筝客的扫摇干净而节奏感强。他们的这两句话,给了我很大的提示,虽然现在的扫摇我还不太满意,但有了大的突破,也颇有心得。现在记录下来,也许不久的将来还会再调整喔。
          (1)时值要均匀& h1 B& ]% c3 ]# J6 ^! u' t0 ~! O
           扫摇是四个音四个音一组的,一组音=扫劈+托+劈+托。时值要均匀指的是四个音的时值要相同,即扫劈=托=劈=托。也就是说,扫弦后顺势劈,[扫+(四点短摇中的第一个)劈]的时值占这一组音的1/4,这点非常重要。有不少人在练扫摇的时候,让扫弦占了1/5的时值,于是旋律音模糊了、节奏感也不那么鲜明,失去了扫摇原本的意义。扫摇中的扫弦,其实有点像逆向的花指,它是用来装饰主旋律摇指的音的。
           我以前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练中指扫+大指劈,目的是练扫弦与劈的连贯性;二是练有音头的四点短摇,目的是稳定摇指的同时找到加入扫弦的节奏点。
          (2)动作要连贯
            在扫摇的动作当中,最别扭的就是扫与劈的那一下,这里我也纠结了好久好久。有人说,手要甩动,借由甩的动作与惯性扫劈,即用手腕的带动;有人说,中指要往前伸直,往回收的瞬间扫弦,即用手掌的带动。我都试过,结果依然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找不到扫摇的感觉。最后在“晓雾”与“楼上筝客”的提醒下,我突然间领悟了,原来所有的问题不在于有人说的对或错,而在于自己的摇指与众不同。说扫要甩手的,用的一定是压碗摇;说扫要根关节带动的,用的一定是提腕摇。这两种摇指的共同点都是摇的密度不大,扫与摇的连贯性问题不容易被发现......
           而我的摇指虽说也是提腕摇,但却有所不同,手腕很多时候是锁住的,即摇的时候指尖拨弦的速度快而动作小,这时候,需要扫弦的动作也是越小越好。因此,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就是中指扫的动作也要小,即中指指关节带动扫弦。到底是中关节还是根关节呢?于是开始一一尝试。。。首先,中指中关节弯曲成90度,但很快会发现中指能扫的弦太少了,就那一两根弦,如果强制中指去够弦,那么动作幅度就大了,会影响摇指的稳定性。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根关节了,但动作按原理来讲,离指尖远,动作幅度肯定会大。于是又纠结了一段时间。。。某天,在一个很懒的练琴状态下,我把整个手掌侧完全放了下来,即小指掌侧那边差不多了贴在琴弦上了,然后用中指根关节侧扫了一下琴弦。哇,那扫弦的感觉舒服而自然,那声音特别像那么一回事。现在回过头来一想,这样手掌一侧放下来有两好处:一是让中指、无名指也侧了点,呈现一个触弦最自然、最统一的“抓”的手型;二是指尖非垂直触弦,侧面触弦的阻力自然就小,扫弦省力的同时不容易卡、不会有音头(第一个音比较重,即所谓的音头)。于是,扫与劈就能很连贯地接上了。。当然,现在扫摇还未完全调整过来,有时候还会回复原型,但时间久了,就能慢慢调整过来了。哈哈哈。。。
          
(3)音色要统一7 s( M% p% o8 J# }+ f! c5 C
            音色统一,主要是指扫与摇的第一个音的力度或音量要一样。扫摇从听觉上来讲,绝大多数的问题是扫得很重,摇指基本就听不见了,又或者扫的第一个音很重,后面的音就显得弱了。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我是这样提醒自己的:刻意地摇,随意地扫;注意配合古筝面板的弧度。7 w2 M6 I4 ?7 ~3 U" F: M) e
          刻意地摇,随意地扫。摇指一定要很熟练,扫摇才能解决好。所以,摇指还不过关的,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练好摇指再练扫摇,否则会非常非常纠结。扫弦一般是扫3根弦左右,不用刻意去数,随便扫几根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的手像“晓雾”“楼上筝客”的手那么长,也可以八度扫,即从摇指低八度的那根弦往高音扫4根弦,那扫出来的音效真的非常不一样。所以,每次看到“楼上筝客”上视频,我总是忍不住一再要求他扫摇(5555.....天生没法做到的事情,只能逮住机会解解眼馋了)。0 |9 a2 Q8 d" g5 n* d
         注意配合古筝面板的弧度。意思是说古筝面板是有弧度的,我们扫或摇或扫摇的时候,触弦与手型都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在不同的音区,手的重心必须要有所调整。例如高音区扫的时候,手的重心要偏身体这边,中指才不至于显得太长、指尖入弦太深而卡弦或出现音头;低音区扫的时候,手的重心要往前送一点,即远离身体这边,中指才够得着弦而不至于只扫到1根或2根弦。( ~! {* G" y4 L2 }, n/ @2 n
         扫摇里的扫,我一般是这样练习的。把要摇的那根弦用左手捂住去练扫摇,这时候,基本只能听到扫的音而听不到摇的音。那么就可以很好的判断自己扫的音色是否统一而均匀,也可以看看自己的摇指是不是总会摇到相邻的琴弦。然后自己再适当做些调整,让扫摇出来的音色更好一些。


转载:http://www.qinzheng.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453&page=1&authorid=16307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