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就是从小学习敲代码?如何看待越来越火的少儿编程呢?

        这几年,国内少儿编程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火。这背后不但有全球少儿编程运动的影响,还有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助推。不过,目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少儿编程教育到底是怎样一种教育,是不是就是教孩子敲代码?还有很多人有疑问:少儿编程有没有可能成为像英语一样的基础学科?

少儿编程,有望成为基础学科

        国务院在2017年7月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将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逐步推广编程教育。之后,教育部在2019年3月发布了《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再次明确要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下,一些与编程教育相关的试点项目开始落地。比如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浙江省将信息技术纳入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1]。2018年,南京等地将编程纳入特长招生范围,重庆则规定加强编程教育,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不得少于36课时。

        2020年12月9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一封《答复函》,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稳步推动编程教纳入我国基础教学体系,着力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提案》予以回应。《答复函》称,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的信息技术内容纳入到中小学相关课程中。

        可以预想,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大力发展,以及国家出台更多有利于编程教育的政策,少儿编程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成为一门基础学科。

少儿编程教育就是教孩子敲代码吗?

        首先,小编想回答大家,少儿编程教育不是简单地教孩子敲代码,虽然编程的主要工作涉及写代码。但就此认为,少儿编程就等同于敲代码,就是对少儿编程的一种狭隘认识了。

训练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即使是成年人的编程,其主要目的也并不是敲代码。代码,只是人和计算机之间沟通的工具,最终目的是让计算机替人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不是个简单的事。编程者首先得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怎样一步步地去实现一个目标或者解决一个特定问题,然后再把想法和思维过程所产生的语言描述,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读懂的语言,最终让计算机按代码指令去操作,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

        所以,编程看似只是敲代码,但实际上是思维过程的一种提炼和表达。如果这个思维过程不够完整和严谨,计算机就无法正确地、有效地完成特定的目标。因此,编程是人在和机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不断地编辑和调试编程者自己思维的过程。

        少儿编程的主要目的,同样不是教孩子如何去敲代码,而是以符合孩子认知的方式,让他们在借助代码和计算机沟通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不但在孩子的学习场景下发挥作用,还可以让孩子在其他方面,更好的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高度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社会对编程人才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加上未来会有更多省市将编程上升到高考层面,从小让孩子接触编程就变得更重要了。让孩子学习和机器沟通的语言,培养符合智能时代要求的思维能力和技能,无疑能给他们增添更多的求学机会以及未来职场竞争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