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面向对象编程全解析
1. 多线程编程概述
多线程编程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显著提升程序的响应能力和性能。与C++不同,Java 语言本身就内置了对多线程的支持。不过,通过使用外部线程类,C++ 同样可以实现多线程编程。
多线程编程的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多媒体应用中,它能让图形界面更具响应性。例如,当我们通过网络下载一个长视频或音频片段时,如果将下载操作放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执行,那么在下载开始后不久,我们就可以开始观看或收听该片段,而无需等待整个下载过程结束。另外,在库存管理和航空公司预订系统等应用中,多个线程可以让多个用户同时访问一个公共数据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为了防止多个用户同时读写公共数据库时数据出现损坏,多线程编程需要对对象加锁,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修改对象的状态。
多线程和多进程并发运行有着本质的区别。线程是在进程内部执行的,一个进程通常需要自己的地址空间,而多个线程可以共享同一进程的地址空间,这使得多个线程能够更方便地访问内存中的相同数据。此外,线程之间的切换时间比进程之间的切换时间短,线程间的通信速度也比进程间的通信速度快。
在多线程程序中,不同的线程可以被赋予不同的优先级。但不同系统对线程优先级的处理方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优先级最高的线程会被优先执行,直到有更高优先级的线程请求执行。在使用抢占式调度的系统中,线程会被分配时间片,每个线程都有机会使用处理器。对于优先级相同的线程,通常会采用轮询的方式进行调度。
多线程编程语言的性能最终取决于线程如何映射到底层操作系统的本地线程。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可能会有不同的映射方式。以 Java 为例,Java 虚拟机的某些实现使用所谓的“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