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hread组件之elmfat文件系统浅析

上一文主要是讲到RTT的文件系统顶层dfs框架及其实现,接下来这篇博文主要是讲述其中间层的一个具体文件系统--elmfat文件系统。

rt-thread的elmfat文件系统是一个开源的小型嵌入式文件系统,它的官网是http://elm-chan.org/fsw/ff/00index_e.html,RTT当前版本V1.1.0版本下的elmfat文件系统是从它的R0.08b版本移植而来。本文不打算详情介绍其实现原理,读者如有兴趣可以到其官网下载源码来做学习研究。

1 elmfat文件系统提供哪些接口

从elmfat文件系统的官网来看,elmfat提供以下接口:

同时elmfat也需要移植时用户提供以下函数的实现:

同时elmfat文件系统提供ffconf.h头文件以供用户配置elmfat文件系统的一些特性,这里就不做详情介绍。

2 RTT如何移植elmfat的?

首先在elmfat提供的ffconfig.h中RTT根据自身特点可配置自己需要的FAT特性。其次从上一篇文章的3.2可知,在RTT文件系统的初始化第二步骤时,即RTT在进行elm_init时,向dfs注册dfs_elm。RTT在移植elmfat文件系统时,专门为其添加了一个dfs_elm.c文件,这个文件一方面实现elmfat文件系统的初始化(即刚提到的elm_init),将上层的文件操作映射到elmfat提供的文件操作接口上。此外,此文件还为elmfat文件系统提供了其所需要的接口函数实现(见第1章提到的disk_initialize等6个用户需要提供的函数 实现):

#include "diskio.h"

/* Initialize a Drive */
DSTATUS disk_initialize(BYTE drv)
{
    return 0;
}

/* Return Disk Status */
DSTATUS disk_status(BYTE drv)
{
    return 0;
}
这两个函数直接置空。

/* Read Sector(s) */
DRESULT disk_read(BYTE drv, BYTE *buff, DWORD sector, BYTE count)
{
    rt_size_t result;
    rt_device_t device = disk[drv];//获取设备

    result = rt_device_read(device, sector, buff, count);//通过设备驱动提供读取函数实现读取操作
    if (result == count)
    {
        return RES_OK;
    }

    return RES_ERROR;
}
dfs_elm.c文件内部通过一设备数组dsk来虚拟磁盘。

其定义如下:

static rt_device_t disk[_VOLUMES] = {0};
每个磁盘在进行挂载操作时记录一文件系统设备。

这里需要注意地是,sector表示的是起始扇区编号,count表示需要读取扇区的数量,此函数是一次读多个扇区的操作。

/* Write Sector(s) */
DRESULT disk_write(BYTE drv, const BYTE *buff, DWORD sector, BYTE count)
{
    rt_size_t result;
    rt_device_t device = disk[drv];

    result = rt_device_write(device, sector, buff, count);
    if (result == count)
    {
        return RES_OK;
    }

    return RES_ERROR;
}

同样,elmfat文件系统是通过设备驱动来实现其写的操作,与读取操作类似,写操作同样是对多个扇区的写操作。

/* Miscellaneous Functions */
DRESULT disk_ioctl(BYTE drv, BYTE ctrl, void *buff)//磁盘控制接口
{
    rt_device_t device = disk[drv];

    if (device == RT_NULL)
        return RES_ERROR;

    if (ctrl == GET_SECTOR_COUNT)//获取扇区个数
    {
        struct rt_device_blk_geometry geometry;

        rt_memset(&geometry, 0, sizeof(geometry));
        rt_device_control(device, RT_DEVICE_CTRL_BLK_GETGEOME, &geometry);

        *(DWORD *)buff = geometry.sector_count;
        if (geometry.sector_count == 0)
            return RES_ERROR;
    }
    else if (ctrl == GET_SECTOR_SIZE)//获取扇区大小
    {
        struct rt_device_blk_geometry geometry;

        rt_memset(&geometry, 0, sizeof(geometry));
        rt_device_control(device, RT_DEVICE_CTRL_BLK_GETGEOME, &geometry);

        *(WORD *)buff = (WORD)(geometry.bytes_per_sector);
    }
    else if (ctrl == GET_BLOCK_SIZE) /* Get erase block size in unit of sectors (DWORD) *///获取一个块的大小
    {
        struct rt_device_blk_geometry geometry;

        rt_memset(&geometry, 0, sizeof(geometry));
        rt_device_control(device, RT_DEVICE_CTRL_BLK_GETGEOME, &geometry);

        *(DWORD *)buff = geometry.block_size / geometry.bytes_per_sector;
    }
    else if (ctrl == CTRL_SYNC)//同步操作
    {
        rt_device_control(device, RT_DEVICE_CTRL_BLK_SYNC, RT_NULL);
    }
    else if (ctrl == CTRL_ERASE_SECTOR)//擦除扇区操作
    {
        rt_device_control(device, RT_DEVICE_CTRL_BLK_ERASE, buff);
    }

    return RES_OK;
}

由以上实现可以,磁盘操作函数共提供5种操作。

rt_time_t get_fattime(void)
{
    return 0;
}

这一函数,同样置空。

#if _FS_REENTRANT
int ff_cre_syncobj(BYTE drv, _SYNC_t *m)//创建同步对象接口的实现
{
    char name[8];
    rt_mutex_t mutex;

    rt_snprintf(name, sizeof(name), "fat%d", drv);
    mutex = rt_mutex_create(name, RT_IPC_FLAG_FIFO);
    if (mutex != RT_NULL)
    {
        *m = mutex;
        return RT_TRUE;
    }

    return RT_FALSE;
}

int ff_del_syncobj(_SYNC_t m)//删除同步对象的实现
{
    if (m != RT_NULL)
        rt_mutex_delete(m);

    return RT_TRUE;
}

int ff_req_grant(_SYNC_t m)//获取同步对象的实现
{
    if (rt_mutex_take(m, _FS_TIMEOUT) == RT_EOK)
        return RT_TRUE;

    return RT_FALSE;
}

void ff_rel_grant(_SYNC_t m)//释放同步对象的实现
{
    rt_mutex_release(m);
}

#endif
elmfat文件系统需要用户为其提供一套同步对象的实现,在RTT中用互斥锁来实现。

/* Memory functions */
#if _USE_LFN == 3
/* Allocate memory block */
void *ff_memalloc(UINT size)//内存动态分配实现
{
    return rt_malloc(size);
}

/* Free memory block */
void ff_memfree(void *mem)//内存释放实现
{
    rt_free(mem);
}
#endif /* _USE_LFN == 3 */

同样,如果用户配置使用了长文件名特性,那么用户得为elmfat文件系统提供动态分配和动态释放的函数实现。


最后,RTT根据自身特点做了些小修改,这里就不做详情介绍,读者可以通过比较两者区别来学习设计者的思路。






  • 5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RT-Thread诞生于2006年,是一款以开源、中立、社区化发展起来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RT-Thread主要采用 C 语言编写,浅显易懂,且具有方便移植的特性(可快速移植到多种主流 MCU 及模组芯片上)。RT-Thread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应用到实时系统设计中,使得代码风格优雅、架构清晰、系统模块化并且可裁剪性非常好。 RT-Thread有完整版和Nano版,对于资源受限的微控制器(MCU)系统,可通过简单易用的工具,裁剪出仅需要 3KB Flash、1.2KB RAM 内存资源的 NANO 内核版本;而相对资源丰富的物联网设备,可使用RT-Thread完整版,通过在线的软件包管理工具,配合系统配置工具实现直观快速的模块化裁剪,并且可以无缝地导入丰富的软件功能包,实现类似 Android 的图形界面及触摸滑动效果、智能语音交互效果等复杂功能。 RT-Thread架构 RT-Thread是一个集实时操作系统(RTOS)内核、中间件组件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架构如下: 内核层:RT-Thread内核,是 RT-Thread的核心部分,包括了内核系统中对象的实现,例如多线程及其调度、信号量、邮箱、消息队列、内存管理、定时器等;libcpu/BSP(芯片移植相关文件 / 板级支持包)与硬件密切相关,由外设驱动和 CPU 移植构成。 组件与服务层:组件是基于 RT-Thread内核之上的上层软件,例如虚拟文件系统、FinSH命令行界面、网络框架、设备框架等。采用模块化设计,做到组件内部高内聚,组件之间低耦合。 RT-Thread软件包:运行于 RT-Thread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上,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通用软件组件,由描述信息、源代码或库文件组成。RT-Thread提供了开放的软件包平台,这里存放了官方提供或开发者提供的软件包,该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众多可重用软件包的选择,这也是 RT-Thread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包生态对于一个操作系统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这些软件包具有很强的可重用性,模块化程度很高,极大的方便应用开发者在最短时间内,打造出自己想要的系统。RT-Thread已经支持的软件包数量已经达到 180+。 RT-Thread的特点: 资源占用极低,超低功耗设计,最小内核(Nano版本)仅需1.2KB RAM,3KB Flash。 组件丰富,繁荣发展的软件包生态 。 简单易用 ,优雅的代码风格,易于阅读、掌握。 高度可伸缩,优质的可伸缩的软件架构,松耦合,模块化,易于裁剪和扩展。 强大,支持高性能应用。 跨平台、芯片支持广泛。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