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呢,在我进公司没多久,有一个客户那边出来点事。我们公司为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定制生产管理软件,生产线时不时就卡顿,软件报错,数据传输也时断时续,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客户大发雷霆,立马召集我们软件公司、硬件设备商来一场 “紧急会诊”。
于是,商务经理张哥就带我和另一个程序员,火急火燎地赶到客户会议室。一进门,就能感觉到那股低气压,客户黑着脸,坐在会议桌首位,旁边依次是技术骨干和几个车间负责人;硬件设备商那边来了个销售主管和一个技术支持,两人正低声交谈,眼神却透着几分狡黠。
会议开场,客户 “啪” 地一声把一叠生产延误报告摔在桌上,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再拖下去,损失大家都承担不起,先各自说说吧。”
张哥赶忙起身,脸上堆满歉意:“王总,实在对不住,我们软件这边一接到反馈就紧急排查了,初步怀疑是和硬件对接的部分出了状况,但具体原因还得一起分析。” 这话音刚落,第三方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下子跳起来:“不可能,我们的硬件在业内可是顶尖水平,运行好几年都没出过岔子,肯定是你们软件兼容性太差,代码写得乱七八糟才连累了我们。” 说着还鄙夷地瞥了我和另一个程序员一眼。
我心里窝火,但小李却抢先一步,这小伙儿年轻气盛,但也有一年工作经验了,心理跟明镜似的。他脸涨得通红,“噌” 地站起来,手直指着第三方:“你怎么血口喷人呢?我们软件测试的时候跟模拟硬件对接得好好的,代码都是反复审查过的,怎么到你这儿就成垃圾了?你们安装设备的时候参数都调对了吗?连接协议严格执行了吗?别一出事就甩锅。” 经他这一吼,会议室瞬间安静了几秒,所有人都愣住了。
第三方被当众怼得下不来台,恼羞成怒,正要反击,客户一拍桌子:“都冷静点!现在是吵架的时候吗?” 转头看向技术骨干,“你们去生产线现场,把软件、硬件运行数据都调出来,一项项核对。”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奔赴车间,技术人员们在闷热嘈杂的环境里忙碌起来,我们也跟着仔细检查软件日志、调试接口。折腾了好几个小时,终于发现是硬件设备在更新了一个小固件版本后,传输频率发生了微妙变化,与软件预设的同步机制不匹配,才导致了混乱。
回到会议室,客户方的高层某总突然现身。目光扫过众人:“这次的事给大家都敲了个警钟,合作不易,出了问题要齐心解决。” 接着又客套了一下就走了。随后在客户的协调下,解决了这个问题。
后来有次吃饭,张哥跟我们说:“知道吗?那次暴露问题的客户工作人员被辞退了”。
我说:“为什么呀,跟他有什么关系”。
“你不知道吧,出了那个问题有些部门不高兴,因为是他们采购的,出现问题没经过他们就上报了,他领导能高兴?不得杀杀”
“再说,你们觉得采购设备就像超市买菜,买完就走?各方的利益都得照顾到,你想想买东西经过多少人的手,不得层层扒皮,销售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干的”
接着又说,“职场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人。咱们这行,做事固然重要,可做人更关键,别得罪人,关键时刻还得互相帮衬。”
我们听完,默默无语,心中五味杂陈,那一场 Bug 风波,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职场人性的一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