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小玄将为大家逐渐更新布鲁克.艾诺尔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将为大家带来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和思维导图,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 1.1 信念和断言
-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 用理性的标准来评估我们(他人)的思维
- 客观断言和主观断言
- 客观断言:它是否为真并不取决于人们是否认为它为真
- 主观断言:与人们的观念息息相关
- 事实和观点
- 事实的观点称作关于事实的观点或信念
- 客观断言的真假与思考主体的看法无关
- 相对主义(relativism)
- 概念:即真理与特定的文化的标准有关
- 如果你的文化和其他文化具有不同的真理或者证据标准,就不存在独立的“上帝视角”来判断一种文化标准是否比另一种更为正确
- 道德主观主义(moral subjectivism)
- "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哈姆雷特
-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 1.2 论题
- 客观问题或问题(objective question or issue)
- 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个论题到底指的是什么,就无从评价或支持或反驳该论题
- 1.3 论证(argument)
- 论证是作为一个接收断言给出理由
- 论证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 前提(premise)是为另一个断言提供理由的陈述
- 结论(conclusion)被前提支持或证明的断言
- 对于所有的论证而言,论证的结果就是在表明对论题所持的立场,而论证的前提则是要给出持特点立场的理由
- 1.4 认知偏差
- 心理学家将时常难以预见的心理因素称为认知偏差
- 通过结论的可信度来判断一个推论的正确与否被称作信念偏差
- 确认偏差 --> 对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给予更多权重的倾向
- 确认偏差和信念偏差都是人类倾向的无意识表达
- 有时候认知偏差会掺杂着启发(heuristics)也就是我们下意识锁定某些情况来预测事件的可能性
- 错误共识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 --> 指人们默认自己和周围人的观点,与整个社会的观点一致的倾向
- 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 指人们下意识的让自己的想法向大多数人的方向靠拢的倾向
- 消极偏见(negativity bias)--> 人们在评估时,相较于积极信息更看重消极信息的倾向使然
- 我们的大脑神经对负面信息比对正面信息更加敏感活跃
- 经济学中的消极偏见的推论:损失规避 --> 人们往往更愿意避免损失而不是积累收入
- 圈内偏见(in-group bias)
- 对隶属于异于自己的社团,教派,党派,党派或者国籍的人,人们更容易形成负面看法
-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 认为自己才会被意外和现实所制约而外人不会的倾向
- 过度自信效应(overconfidence effect)
- 当人们预估自己对某事的判断正确的概率时,预测值通常比实际值高 --至少在问题很难或者不是很熟悉的领域时
- 关于平均水平的错觉(better-than-average illusion)
- 这种错觉使人们认为自己比大多数的人要更加足智多谋或者有更好的驾驭能力
- 1.5 “真”和“知识”
- 1.6 批判性思维所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 批判性思维就是评估你自己或者他人就特定情形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
- 总结
- 论题只是一个问题。论证用来确认对论题的立场,立场是论证的结论
以下是思维导图,方便大家复习记忆。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待大家的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