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虚拟机技术已成为许多开发者、系统管理员以及技术爱好者的得力助手。VMware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且广泛应用的虚拟化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环境来运行各种操作系统。而 Ubuntu 凭借其开源、稳定和易用性,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本文将详细分享如何在 VMware 上安装 Ubuntu 系统,帮助大家轻松搭建这一实用且高效的虚拟环境。通过在 VMware 中安装 Ubuntu,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虚拟机的优势,如资源隔离、环境定制等,同时体验 Ubuntu 操作系统带来的独特魅力。无论是进行开发测试、学习研究还是日常使用,这一组合都能为我们提供极大的便利。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帮助 CSDN 的各位小伙伴顺利完成 VMware 上 Ubuntu 的安装,开启探索开源世界的新旅程。
前期准备
在开始安装之前,我们需要先准备好所需的软件和文件。
下载 VMware Workstation Pro
VMware Workstation Pro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虚拟机软件,可从 VMware 官方网站(https://www.vmware.com/products/workstation-pro.html)下载。进入官网后,在产品页面找到对应版本的 VMware Workstation Pro,选择适合操作系统的安装包进行下载。对于希望获得最新版软件的用户来说,这是最推荐的方式,因为可以确保得到安全更新和技术支持。此外,也可以在一些知名的软件下载平台上搜索下载,但要注意选择可靠的资源,避免下载到盗版或携带恶意软件的版本。在下载时,务必注意软件版本与主机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例如 Windows 系统需要下载对应 Windows 版本的 VMware Workstation Pro。同时,要留意许可证问题,如果是商业使用,需购买合法的许可证;若只是个人学习和测试,可先使用试用版。 下载完成后,得到一个安装文件,通常是.exe 后缀的可执行文件,接下来就准备安装 VMware Workstation Pro 了。
下载 Ubuntu 镜像文件
Ubuntu 镜像文件可以从 Ubuntu 官方网站(https://ubuntu.com/download)获取。进入官网后,会看到最新版本的镜像下载地址,直接点击下载即可获取最新版。如果需要下载历史版本的镜像,可以点击 “Ubuntu Desktop” 进入新的界面,根据提示点击其他版本的下载链接,然后拉到后面选择想要下载的版本。
在选择 Ubuntu 版本时,主要有桌面版(Desktop)和服务器版(Server)。桌面版适合普通用户日常办公、学习和娱乐使用,它拥有丰富的图形界面应用程序,操作便捷,易于上手;服务器版则侧重于服务器环境的搭建和运行,更注重稳定性、性能和管理功能,通常用于企业级服务器、云计算等场景。
Ubuntu 系统每 2 年还会出一个 LTS 版本(Long-Term Support 长期支持),LTS 版本都会有长达 5 年的支持维护时间,并在该版本编号后缀加上 LTS,而没有带 LTS 的系统版本则多半为开发测试版本,支持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安装 Ubuntu 系统时建议尽量采用带有 LTS 的版本,如 Ubuntu 24.04 LTS 就是长期支持的稳定版本,该版本搭载最新的 Linux 6.8 内核,包含 Python 3.12、Ruby 3.2、PHP 8.3、Go 1.22、OpenJDK 21 和.NET 8 ,能为用户提供更长期的技术支持和更新保障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主机硬件配置,选择好合适的 Ubuntu 镜像文件进行下载,下载完成后得到一个.iso 后缀的镜像文件,这就是我们后续安装 Ubuntu 系统所需的文件。
安装 VMware Workstation Pro
安装步骤详解
- 运行安装程序:找到下载好的 VMware Workstation Pro 安装文件(.exe 格式),双击运行。等待片刻后,会弹出安装向导界面,点击 “下一步”。
-
- 配图 1:安装向导初始界面,展示 “下一步” 按钮位置。
- 接受许可协议:仔细阅读许可协议内容,勾选 “我接受许可协议中的条款”,然后点击 “下一步”。
-
- 配图 2:许可协议界面,突出勾选框和 “下一步” 按钮。
- 选择安装路径:默认安装路径通常为系统盘(一般是 C 盘),建议安装到非系统盘,以避免占用过多系统盘空间。点击 “更改”,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想要安装的磁盘和文件夹,例如选择 D 盘下的 “VMware” 文件夹作为安装路径,然后点击 “确定”,再点击 “下一步”。
-
- 配图 3:选择安装路径界面,展示 “更改” 按钮和路径选择窗口。
- 自定义安装选项:在这一步可以选择是否创建桌面快捷方式以及是否加入 VMware 客户体验改进计划等。一般保持默认勾选 “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取消勾选 “加入 VMware 客户体验改进计划”(可根据个人需求决定是否取消),然后点击 “下一步”。
-
- 配图 4:自定义安装选项界面,展示各个勾选框。
- 开始安装:确认前面的设置无误后,点击 “安装” 按钮,开始正式安装 VMware Workstation Pro。安装过程中会显示安装进度条,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时间,具体取决于计算机性能。
-
- 配图 5:安装进度界面,显示进度条和安装时间预估。
- 输入许可证密钥:安装完成后,会弹出输入许可证密钥的界面。如果已经购买了许可证,输入对应的密钥,然后点击 “输入”;若只是试用,可以选择稍后输入,点击 “完成” 即可进入试用阶段。
-
- 配图 6:输入许可证密钥界面,展示密钥输入框和 “输入” 按钮。
- 启动 VMware Workstation Pro:安装完成后,在桌面找到 VMware Workstation Pro 的快捷图标,双击打开软件,即可看到 VMware Workstation Pro 的主界面,至此安装完成。
-
- 配图 7:VMware Workstation Pro 主界面。
安装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安装失败,提示没有足够权限:
-
- 原因:没有写入注册表的权限。
-
- 解决方法:
-
-
-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程序。找到安装文件,右键点击,选择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
-
-
- 更改注册表权限。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按下 Win+R 键,输入 “regedit” 并回车),找到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CLASSES”,右键点击该项,选择 “权限”,在弹出的窗口中,为指定用户勾选 “完全控制” 和 “读取” 权限。
-
- 安装过程中弹出提示 Microsoft Runtime DLL 安装程序未能完成安装:
-
- 原因:安装 VMware 需要特定的 C++ 运行库环境,而当前系统缺少相关组件或安装过程出现问题。
-
- 解决方法:
-
-
- 进入临时文件夹(在运行框中输入 “% temp%” 并回车),找到安装日志文件(如 vminst.log),查看具体错误信息。通常是因为安装 C++ 运行库(vcredist_x86/x64)时出错。
-
-
-
- 检查系统中 C++ 运行库的安装情况,如果缺失,从微软官方网站下载对应版本的 C++ 运行库安装包进行安装。
-
-
-
- 如果在安装 vcredist 过程中出现写入文件失败等问题,例如发现 C:/ProgramData/Package Cache 文件夹是一个快捷方式且无法打开,显示引用地址无效,可删除该文件夹后重新安装 vcredist_x86,然后再安装 VMware。
-
- VMware Workstation Pro 无法在 Windows 上运行:
-
- 原因:可能是 Windows 系统更新后与 VMware 版本不兼容,例如 Windows 10 更新到 1903 版本后,VMware 14 可能出现此问题。
-
- 解决方法:
-
-
- 卸载最近安装的 Windows 更新。按下 Win+R 键,输入 “control” 打开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中找到 “查看已安装的更新”,找到最近更新的内容并卸载,然后重启电脑。但此方法存在隐患,后期系统仍可能自动更新,导致问题再次出现,且禁止更新会使电脑存在安全风险。
-
-
-
- 升级 VMware 到最新版本。进入控制面板,卸载之前旧的 VMware 软件,注意保存产品配置和产品许可信息。然后登录 VMware 官网,下载最新版本的 VMware Workstation Pro(如 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 15 Pro 等),下载完成后进行正常安装,并输入有效的许可证密钥。
-
在 VMware 中创建 Ubuntu 虚拟机
新建虚拟机向导
打开 VMware Workstation Pro 软件,在主界面中点击 “创建新的虚拟机” 选项,此时会弹出 “新建虚拟机向导” 对话框。在这个向导中,有两种配置类型可供选择:典型和自定义(高级)。典型配置相对简单,适合初学者快速创建虚拟机;而自定义配置则提供了更详细的参数设置选项,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虚拟机的个性化需求。为了更好地掌控虚拟机的各项设置,我们这里选择 “自定义(高级)”。选择自定义配置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虚拟机的硬件兼容性、处理器、内存、网络等多个方面进行精细调整。例如,对于需要在虚拟机中运行大型软件或进行复杂计算任务的用户来说,通过自定义配置可以合理分配更多的处理器核心和内存资源,以确保虚拟机的性能表现。
配置虚拟机参数
- 硬件兼容性:在 “选择虚拟机硬件兼容性” 这一步,默认选项通常是与当前 VMware 版本相匹配的兼容性设置。一般情况下,保持默认即可。如果需要在不同版本的 VMware 软件之间迁移虚拟机,或者有特殊的兼容性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低版本的兼容性,如 VMware 8.0 等。较低版本的兼容性可能会限制一些新硬件特性的支持,但能提高在不同环境下的通用性。比如,当你需要将虚拟机迁移到一个安装了较旧版本 VMware 软件的电脑上时,选择较低版本的兼容性可以确保虚拟机能够正常运行。
- 稍后安装操作系统:选择 “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是因为我们将通过手动加载 Ubuntu 的 ISO 镜像文件来进行安装,这样可以更灵活地控制安装过程,避免 VMware 自动安装时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选择安装程序光盘映像文件,VMware 可能会根据其内置的安装向导自动进行安装,这种方式虽然快捷,但可能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的安装需求,比如自定义分区、选择特定的安装源等。而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我们可以在创建虚拟机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个性化的安装设置。
- 客户机操作系统选择:在 “选择客户机操作系统” 步骤中,明确选择 “Linux” 作为操作系统类型,然后在版本下拉菜单中,根据之前下载的 Ubuntu 镜像版本,选择相应的 “Ubuntu 64 位”(如果下载的是 64 位版本的镜像)。准确选择操作系统类型和版本非常重要,这关系到 VMware 为虚拟机分配的默认硬件资源是否合适,以及后续安装 VMware Tools 时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例如,如果选择错误的操作系统版本,可能会导致虚拟机在运行时出现性能问题,或者 VMware Tools 无法正常安装。
- 虚拟机命名和位置选择:为虚拟机起一个有意义且易于识别的名称,比如 “Ubuntu_VM”,这样在后续管理多个虚拟机时能够方便区分。同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存储位置,建议不要将虚拟机文件存储在系统盘(一般是 C 盘),因为系统盘空间通常比较紧张,而且如果系统出现问题需要重装,可能会导致虚拟机文件丢失。可以选择其他空间较大的磁盘分区,如 D 盘或 E 盘,并在其中创建一个专门的文件夹来存放虚拟机文件,例如 “D:\VMware\Ubuntu_VM”。
- 处理器和内存配置:处理器配置方面,根据主机的 CPU 核心数和实际使用需求来分配。如果主机的 CPU 核心数较多,且主要用于日常办公和简单的开发测试,为虚拟机分配 1 - 2 个处理器核心通常就足够了;如果需要在虚拟机中运行大型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处理等对 CPU 性能要求较高的任务,可以适当增加处理器核心数,但不要超过主机 CPU 核心数的一半,以免影响主机的正常运行。例如,主机有 8 个 CPU 核心,那么可以为虚拟机分配 3 - 4 个核心。内存配置同样要根据主机内存大小和虚拟机的使用场景来确定。一般来说,为 Ubuntu 虚拟机分配 2GB 以上的内存能保证其基本的流畅运行。如果主机内存充足,且虚拟机需要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或大型软件,可以分配 4GB 甚至更多的内存。如果内存分配过少,虚拟机在运行时可能会出现卡顿、响应迟缓等问题;而分配过多则会浪费主机资源,影响主机上其他程序的运行。
- 网络适配器设置:VMware 提供了桥接模式、NAT 模式、仅主机模式三种网络连接模式,它们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
-
- 桥接模式:在桥接模式下,虚拟机与主机处于同等地位,就如同在同一个局域网中添加了一台独立的主机。虚拟机和主机的 IP 地址需要在同一个网段,并且虚拟机要占据局域网中的一个 IP 地址。此时,虚拟机可以与同一局域网内的其他设备(包括主机、其他虚拟机、真实主机等)进行相互通信,也可以通过局域网的网关与路由器实现上网。适用于需要在局域网内建立虚拟服务器,并为局域网用户提供服务的场景,比如搭建 Web 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例如,当你需要在虚拟机中运行一个网站,并让局域网内的其他用户能够访问时,就可以选择桥接模式。
-
- NAT 模式:NAT 模式指的是让虚拟系统借助 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通过宿主机器所在的网络来访问公网。在这种模式下,虚拟机位于主机的虚拟网络(通常是私有子网)中,主机充当虚拟机的网络 “代理”,通过 NAT 机制将虚拟机的私有 IP 地址转换为主机的公有 IP 地址。虚拟机共享主机的 IP 地址,其 TCP/IP 配置信息由 VMnet8(NAT)虚拟网络的 DHCP 服务器提供,无法进行手工修改,因此虚拟系统也就无法和本局域网中的其他真实主机进行通讯(除非进行特殊配置)。采用 NAT 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虚拟系统接入互联网非常简单,只要宿主机器能访问互联网,虚拟机就可以上网,无需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信息(但 DNS 还是要填)。适用于虚拟机需要访问互联网,但外部网络不需要访问虚拟机的场景,比如虚拟机用于浏览网页、下载软件、进行在线学习等。例如,你只是在虚拟机中进行日常的网络浏览和软件开发,不需要让外部设备访问虚拟机,那么 NAT 模式就非常合适。
-
- 仅主机模式:在仅主机模式下,虚拟机连接到 VMware 创建的一个独立虚拟网络(vnet1),不连接真实的物理网卡,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是隔离开的。所有的虚拟系统之间可以相互通信,虚拟系统和宿主机器系统也可以相互通信,相当于这两台机器通过双绞线互连,但虚拟机无法访问外部网络。适用于需要将虚拟机与外部网络隔离,同时允许虚拟机与主机进行通信的场景,比如进行渗透测试实验、搭建隔离网络环境等。例如,当你需要在一个安全隔离的环境中进行网络安全测试,不想让虚拟机与外部网络有任何联系,仅主机模式就能满足你的需求。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模式,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只是进行一般的学习和测试,推荐选择 NAT 模式,因为其配置简单,且能满足虚拟机上网的基本需求。
- 磁盘设置:选择 “创建新的虚拟磁盘” 来为虚拟机分配存储空间。磁盘大小方面,一般分配 20GB - 30GB 即可满足 Ubuntu 系统的基本安装和日常使用,如果需要在虚拟机中安装大量的软件、存储较多的数据,可适当增加磁盘大小。在选择磁盘类型时,常见的有 SCSI 和 IDE。SCSI 磁盘性能较好,兼容性也不错,适用于大多数场景,因此通常选择 SCSI 磁盘;IDE 磁盘相对较为老旧,性能略逊一筹,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有更好的兼容性。另外,还需要选择将虚拟磁盘存储为单个文件还是多个文件。将虚拟磁盘存储为单个文件便于管理,文件结构清晰,而且在移动或备份虚拟机时更加方便;但如果磁盘空间较大,单个文件可能会占用较多的磁盘索引空间,并且在文件损坏时可能导致整个磁盘数据丢失。将虚拟磁盘存储为多个文件可以避免单个文件过大的问题,在文件损坏时可能只影响部分数据,但管理起来相对复杂一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将虚拟磁盘存储为单个文件即可。
安装 Ubuntu 操作系统
加载镜像文件
完成虚拟机参数配置并点击 “完成” 后,返回 VMware Workstation Pro 主界面,找到刚刚创建好的 Ubuntu 虚拟机,点击 “编辑虚拟机设置”。在弹出的设置窗口中,选择 “CD/DVD (SATA)” 选项,在右侧选择 “使用 ISO 映像文件”,然后点击 “浏览” 按钮,找到之前下载好的 Ubuntu 镜像文件(.iso 格式),选中并点击 “打开”,最后点击 “确定” 保存设置。这样就成功将 Ubuntu 镜像文件加载到虚拟机中,为后续的系统安装做好了准备。
启动虚拟机并安装 Ubuntu
- 选择安装语言:加载镜像文件后,在 VMware 主界面中点击 “开启此虚拟机”。虚拟机启动后,会进入 Ubuntu 安装界面,首先需要选择安装语言。常见的语言选项有英文(English)、中文简体(Chinese (Simplified))等。对于开发者或经常使用英文文档的用户来说,选择英文可以避免因语言翻译问题导致的一些软件或命令显示异常,而且很多开源软件的官方文档和社区讨论主要以英文为主,使用英文系统更便于查阅和交流。如果英文基础较差,为了方便日常使用和操作,选择中文简体则能更直观地理解安装过程和系统界面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后,点击 “继续”。
- 安装类型选择:接下来是安装类型选择界面,主要有正常安装(Normal Install)和最小安装(Minimal Install)。正常安装会默认安装一个完整的桌面环境和一系列常见应用程序,如文件管理器(Nautilus)、文本编辑器(Gedit)、终端(Terminal)、办公软件(LibreOffice)、网络工具(Firefox 浏览器)、多媒体播放器(Rhythmbox、Totem)等,适合普通用户日常办公、学习和娱乐使用,能够快速搭建一个功能齐全的 Ubuntu 桌面环境,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 。最小安装则只会安装核心系统和最基本的软件包,不包含桌面环境和常见应用程序,适合对系统资源要求较高、希望自定义安装的用户,例如服务器环境或者希望自己选择喜欢的桌面环境和应用程序的用户。最小安装方式可以减少系统占用的磁盘空间和内存消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手动安装所需的软件和工具,具有更高的可定制性。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安装类型,若只是进行一般的学习和测试,建议选择正常安装;如果是搭建服务器或者对系统定制化要求较高,可选择最小安装。选择好安装类型后,点击 “安装”。
- 磁盘分区设置:在 Ubuntu 系统中,磁盘分区采用挂载点的方式。分区原理是将硬盘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将这些区域与特定的目录(挂载点)关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文件系统结构。常见的分区方案示例如下:
-
- 根分区(/):根分区是整个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几乎包含了系统运行所需的所有文件和目录,是必须要创建的分区。一般分配 15GB - 30GB 的空间,如果系统中要安装大量软件或存储较多数据,可适当增加根分区的大小。例如,对于只进行简单开发和日常办公的用户,15GB 的根分区基本能满足需求;而对于需要安装大型数据库、运行多个大型软件的用户,建议分配 30GB 以上的空间。
-
- 交换分区(swap):交换分区的作用类似于 Windows 系统中的虚拟内存,当物理内存不足时,系统会将一部分内存数据转移到交换分区中,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交换分区的大小一般设置为物理内存的 1 - 2 倍。例如,如果主机的物理内存是 4GB,那么交换分区可以设置为 4GB - 8GB。但如果主机物理内存充足(如 8GB 及以上),且不运行对内存需求极高的程序,交换分区可以适当减小,设置为 2GB - 4GB 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系统进行大量内存密集型操作(如大数据处理、图形渲染等)时,交换分区过小可能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
- /home 分区:/home 分区用于存储用户的个人文件、文档、程序等数据,每个用户在 /home 目录下都有自己的专属文件夹。为了保证用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建议将剩余的磁盘空间大部分分配给 /home 分区。比如,在一个总磁盘空间为 100GB 的虚拟机中,根分区分配 20GB,交换分区分配 4GB,那么 /home 分区可以分配 76GB 左右的空间。这样可以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来存储各种数据,并且当系统出现问题需要重新安装时,/home 分区的数据不会受到影响。
-
- /boot 分区:/boot 分区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对于大多数 PC 机来说,由于 BIOS 的限制,创建一个单独的 /boot 启动分区是有必要的。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一般在 60MB - 150MB 之间,不超过 150MB。例如,对于一般的 Ubuntu 系统安装,/boot 分区设置为 100MB 即可满足需求。如果用户需要研究内核或者进行内核相关的开发工作,可以适当增大 /boot 分区的大小,设置为 1GB 左右。
在磁盘分区设置界面,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上述分区方案示例进行分区设置。如果对分区不太熟悉,也可以选择让 Ubuntu 自动分区,但自动分区可能无法满足一些特殊需求,如对特定分区大小的精确控制。
- 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是登录 Ubuntu 系统的重要凭证,设置一个安全且易于记忆的用户名和密码非常重要。用户名建议采用字母、数字组合,尽量避免使用特殊字符,且长度适中,便于记忆和输入。密码设置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长度不少于 8 位。例如,一个强度较高的密码可以是 “Abc@123456”。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如生日、电话号码等,以免系统安全受到威胁。在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界面,按照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再次确认密码,确保输入无误后,点击 “继续”。
- 安装过程等待:完成上述设置后,Ubuntu 系统开始正式安装。安装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具体取决于虚拟机的配置和网络速度(如果安装过程中需要下载更新)。在安装过程中,屏幕上会显示安装进度条,期间可能会出现进度条卡顿等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不要轻易中断安装过程。例如,在配置较低的虚拟机上,安装过程可能需要 30 分钟到 1 小时不等;而在配置较高的虚拟机上,安装过程可能只需要 15 - 30 分钟。耐心等待安装完成,安装完成后,会提示重启虚拟机,点击 “现在重启”,待虚拟机重启后,即可进入 Ubuntu 系统桌面。
安装后的配置与优化
安装 VMware Tools
VMware Tools 是 VMware 虚拟机软件的一个组件,它为虚拟机提供了额外的功能和性能优化,在 Ubuntu 虚拟机的使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增强性能:通过优化虚拟机的图形显示和磁盘性能,提高虚拟机的运行速度。例如,在未安装 VMware Tools 时,虚拟机的图形显示可能会出现卡顿、分辨率受限等问题,而安装后可以显著提升图形性能,使界面显示更加流畅、清晰。
- 无缝窗口:允许虚拟机窗口在全屏和窗口模式之间无缝切换,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用户在使用虚拟机时,能够更加方便地在不同窗口模式下进行操作,无需频繁调整窗口大小和位置。
- 拖放功能:实现在主机和虚拟机之间拖放文件,方便文件传输。这大大提高了数据交换的效率,用户可以直接将主机中的文件拖入虚拟机,或者将虚拟机中的文件拖到主机,无需借助外部存储设备。
- 自动调整分辨率:根据虚拟机窗口的大小自动调整显示分辨率,保持界面清晰。无论用户如何调整虚拟机窗口的大小,VMware Tools 都能自动适配合适的分辨率,确保用户始终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 时间同步:确保虚拟机的系统时间和主机系统时间同步。这对于一些对时间要求严格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例如在进行数据分析、系统测试等工作时,保证时间的一致性可以避免因时间差异导致的数据错误或操作异常。
- 共享文件夹:设置主机和虚拟机之间的共享文件夹,方便文件共享和管理。用户可以在主机和虚拟机之间共享重要的文件和资料,实现数据的互通,提高工作效率。
- 支持 3D 加速:如果虚拟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支持 3D 图形,VMware Tools 可以提供 3D 加速功能。这使得在虚拟机中运行一些对图形性能要求较高的游戏、设计软件等成为可能,拓展了虚拟机的应用范围。
- 更好的网络性能:优化虚拟机的网络性能,减少网络延迟。在进行网络访问、文件下载等操作时,能够感受到更快的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
- 系统服务:提供一些系统服务,如自动登录、自动关闭等。这些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虚拟机使用的便捷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置,提高工作效率。
- 更好的打印支持:改善虚拟机对打印机的支持,使得打印更加方便。用户可以在虚拟机中直接使用主机连接的打印机进行打印操作,就像在物理机上一样方便。
下面详细讲解安装步骤:
- 打开 VMware Workstation Pro 软件,进入 Ubuntu 虚拟机的主界面。在菜单栏中,点击 “虚拟机” 选项,然后选择 “安装 VMware Tools”。此时,VMware 会将 VMware Tools 的安装文件挂载到虚拟机的光驱中。
- 进入 Ubuntu 系统,打开文件管理器。在文件管理器中,可以看到光驱设备,通常显示为 “VMware Tools”。双击打开光驱,里面包含一个压缩文件,一般命名为 “VMwareTools - xxxx.tar.gz”(xxxx 为版本号)。
- 将压缩文件复制到主目录(Home 目录)下,方便后续操作。在文件管理器中,选中压缩文件,右键点击,选择 “复制”,然后进入主目录,右键点击空白处,选择 “粘贴”。
- 打开终端(Terminal),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进行解压:
tar -xzvf VMwareTools - xxxx.tar.gz
解压完成后,会在主目录下生成一个名为 “vmware - tools - distrib” 的文件夹。
5. 进入解压后的文件夹,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
cd vmware - tools - distrib
- 运行安装脚本,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
sudo./vmware - install.pl
运行该命令后,会提示输入管理员密码,输入正确的密码后回车。
7. 安装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提示信息。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回车采用默认设置即可完成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关于配置的提示,例如是否启用某些功能、选择安装路径等,一般保持默认设置就能满足需求。例如,在询问是否启用 3D 加速功能时,如果你的虚拟机不需要运行 3D 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回车跳过;如果需要使用 3D 加速功能,则根据提示输入相应的选项。
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 安装按钮为灰色无法点击:这可能是由于虚拟机设置或系统状态问题导致。解决方法是先关闭 Ubuntu 虚拟机,然后在 VMware 主界面中,右键点击虚拟机,选择 “设置”。在设置窗口中,找到 “硬件” 选项卡下的 “CD/DVD (SATA)”,点击 “使用 ISO 映像文件”,并重新选择 VMware Tools 的 ISO 文件(一般在 VMware 安装目录下的 “programs” 文件夹中)。接着,找到 “选项” 选项卡下的 “VMware Tools”,确保 “自动检测和安装 VMware Tools” 选项未被勾选。完成设置后,重启虚拟机,此时 “安装 VMware Tools” 按钮应该可以正常点击。
- 安装过程中提示缺少依赖包:在运行安装脚本时,可能会提示缺少某些依赖包,例如 “perl” 等。解决方法是使用 Ubuntu 的包管理器安装相应的依赖包。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安装依赖包(以安装 perl 为例):
sudo apt - get install perl
安装完成后,再次运行安装脚本即可。
- 安装完成后 VMware Tools 功能未生效:如果安装完成后,发现 VMware Tools 的某些功能(如共享文件夹、拖放文件等)未生效,可以尝试重启虚拟机。有时候,需要重启后系统才能正确识别和加载 VMware Tools。如果重启后问题仍然存在,可以检查 VMware Tools 的安装日志,查看是否有安装错误信息。安装日志一般位于 “/var/log/vmware - tools - install.log” 文件中,通过查看日志可以找到具体的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解决。例如,如果日志中提示某个驱动安装失败,可以尝试重新安装该驱动或查找相关的解决方法。
更新系统软件源
更新软件源在 Ubuntu 系统的使用中具有重要意义。Ubuntu 默认的软件源通常指向国外服务器,由于网络延迟等原因,在使用这些软件源下载软件或更新系统时,速度可能会非常缓慢,甚至会出现连接超时、下载失败等问题。而更新软件源到国内的镜像源,如阿里云、清华大学等,可以显著提高下载速度和软件更新的成功率。这些国内镜像源具有更快的网络连接速度,能够更稳定地提供软件包下载服务,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下面展示更新软件源的具体步骤:
- 备份原软件源文件:为了防止在更新软件源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系统无法正常更新,首先需要备份原软件源文件。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进行备份: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
此命令将原软件源文件 “sources.list” 复制一份,并命名为 “sources.list.bak”,保存在相同目录下。如果后续更新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恢复这个备份文件来还原原软件源设置。
2. 编辑软件源文件: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软件源文件 “sources.list”,这里推荐使用 “nano” 编辑器,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
sudo nano /etc/apt/sources.list
打开文件后,会看到文件中包含一系列的软件源地址。将原有的软件源地址全部删除,然后添加国内镜像源地址。以阿里云镜像源为例,对于 Ubuntu 24.04 版本,可以添加以下内容: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 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focal - 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 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focal - 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focal - 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 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focal - 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focal - 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 src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focal - 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如果使用清华大学镜像源,对于 Ubuntu 24.04 版本,可以添加以下内容: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 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focal - 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 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focal - 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focal - 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 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focal - 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focal - 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 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focal - 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添加完成后,按下 “Ctrl + X” 组合键,然后输入 “Y”,最后回车保存并退出编辑器。
3. 更新软件源: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来更新软件源,使系统读取新添加的镜像源地址:
sudo apt - get update
执行该命令后,系统会连接到新的软件源,并下载最新的软件包列表。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具体取决于网络速度和软件源的响应情况。在下载过程中,会显示下载进度和相关信息。如果更新过程中出现错误,例如网络连接问题或镜像源不可用,会提示相应的错误信息。此时,可以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或者尝试更换其他镜像源地址,重新执行更新命令。
设置中文界面和输入法
- 设置中文界面:
-
- 安装语言包:打开 “设置”(Settings)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点击系统左上角的 “活动”(Activities)按钮,在搜索框中输入 “设置” 来找到它。进入设置界面后,找到 “区域与语言”(Region & Language)选项,点击进入。在 “区域与语言” 界面中,点击 “管理已安装的语言”(Manage Installed Languages)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找到 “汉语(简体)”(Chinese (Simplified))并勾选,然后点击 “应用”(Apply)按钮。此时系统会提示输入管理员密码,输入正确的密码后点击 “认证”(Authenticate)按钮,系统将开始下载并安装中文语言包,这个过程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网络速度。
-
- 系统语言切换:安装完成后,回到 “区域与语言” 界面,在 “语言”(Languages)列表中,点击当前的默认语言(通常是英文),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汉语(简体)”(Chinese (Simplified))。然后点击右上角的 “应用系统范围”(Apply System - Wide)按钮,系统会提示是否重启以使语言更改生效,点击 “立即重启”(Restart Now)按钮。重启后,Ubuntu 系统的界面就会变为中文显示。
- 安装中文输入法:以搜狗输入法为例,安装步骤如下:
-
- 下载搜狗输入法:打开浏览器,访问搜狗输入法官方网站(搜狗输入法linux-首页),在网站上找到适合 Ubuntu 系统的搜狗输入法安装包,一般为.deb 格式。点击下载按钮,将安装包下载到本地。
-
- 安装依赖包:在安装搜狗输入法之前,需要先安装一些依赖包。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安装依赖包:
sudo apt - get install fcitx fcitx - config - gtk fcitx - table - pinyin
这些依赖包是搜狗输入法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安装过程中系统会提示是否继续安装,输入 “Y” 并回车确认安装。
- 安装搜狗输入法:下载完成后,找到下载的搜狗输入法安装包(.deb 格式),右键点击安装包,选择 “在终端中打开”(Open in Terminal)。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进行安装(假设安装包名为 sogoupinyin_xxx.deb,xxx 为版本号):
sudo dpkg - i sogoupinyin_xxx.deb
如果安装过程中提示缺少某些依赖包,系统会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此时,需要根据提示安装缺少的依赖包。例如,如果提示缺少某个库文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以安装 libqt5qml5 库为例):
sudo apt - get install libqt5qml5
安装完成后,再次尝试安装搜狗输入法。
- 配置搜狗输入法:安装完成后,打开 “设置”(Settings)应用程序,进入 “区域与语言”(Region & Language)界面。在 “输入源”(Input Sources)选项中,点击 “+” 按钮添加新的输入源。在弹出的窗口中,找到 “汉语(智能拼音)”(Chinese (Intelligent Pinyin))并选择,然后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Add)按钮。添加完成后,在系统右上角的输入法图标处,可以切换到搜狗输入法。此时,就可以在 Ubuntu 系统中使用搜狗输入法输入中文了。
优化系统性能
- 调整虚拟机硬件资源: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合理调整虚拟机的硬件资源可以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在 VMware Workstation Pro 中,调整虚拟机硬件资源的方法如下:
-
- 关闭虚拟机:首先确保 Ubuntu 虚拟机处于关闭状态。如果虚拟机正在运行,点击 VMware 主界面中的 “关闭此虚拟机” 按钮,将虚拟机安全关闭。
-
- 进入设置界面:在 VMware 主界面中,右键点击 Ubuntu 虚拟机,选择 “设置” 选项,打开虚拟机设置窗口。
-
- 调整处理器资源:在设置窗口中,选择 “处理器” 选项卡。在这里,可以根据主机的 CPU 核心数和实际需求来调整虚拟机的处理器核心数量。如果主机的 CPU 核心数较多,且虚拟机需要运行一些对 CPU 性能要求较高的任务,如编译代码、运行大型数据库等,可以适当增加处理器核心数,但不要超过主机 CPU 核心数的一半,以免影响主机的正常运行。例如,主机有 8 个 CPU 核心,那么可以为虚拟机分配 3 - 4 个核心。同时,还可以调整处理器的虚拟化引擎设置,一般保持默认即可,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
- 调整内存资源:选择 “内存” 选项卡,根据主机内存大小和虚拟机的使用场景来调整虚拟机的内存分配。一般来说,为 Ubuntu 虚拟机分配 2GB 以上的内存能保证其基本的流畅运行。如果主机内存充足,且虚拟机需要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或大型软件,可以分配 4GB 甚至更多的内存。但要注意,内存分配过多会浪费主机资源,影响主机上其他程序的运行。例如,如果主机内存为 16GB,虚拟机可以分配 4GB - 8GB 的内存,具体数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调整完成后,点击 “确定” 按钮保存设置。
-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Ubuntu 系统在启动时会自动加载许多服务,其中一些服务在日常使用中可能并不需要,关闭这些不必要的服务可以释放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性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必要服务以及关闭方法:
-
- 使用命令行关闭服务:在终端中使用 “systemctl” 命令来管理服务。例如,关闭 “cups” 服务(打印机服务,如果不需要使用打印机功能),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
sudo systemctl disable cups
此命令将禁用 “cups” 服务,使其在系统启动时不再自动加载。如果需要临时停止该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udo systemctl stop cups
要查看当前系统中所有已启动的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ystemctl list - unit - files -- type = service -- state = enabled
该命令会列出所有处于启用状态的服务,通过查看这些服务,可以判断哪些服务是不必要的。
- 使用图形界面工具关闭服务:也可以使用图形界面工具来管理服务,例如 “System Monitor”(系统监视器)。打开 “系统监视器”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在 “活动” 搜索框中输入 “System Monitor” 来找到它。在系统监视器中,切换到 “服务” 选项卡,这里会列出所有正在运行的服务。找到需要关闭的服务,右键点击该服务,选择 “停止” 选项即可临时停止该服务。如果想要禁用该服务,使其在系统启动时不再自动加载,可以在服务列表中找到该服务,然后在 “启动类型” 列中选择 “禁用”。例如,如果想要关闭 “avahi - daemon” 服务(零配置网络服务,如果不需要使用该功能),在系统监视器的服务列表中找到 “avahi - daemon”,右键点击选择 “停止”,然后在 “启动类型” 中选择 “禁用”。
通过以上安装后的配置与优化步骤,可以使 Ubuntu 虚拟机在 VMware 中运行得更加稳定、高效,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无论是进行开发测试、学习研究还是日常办公,优化后的虚拟机都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安装过程中报错
- “This kernel requires an x86 - 64 CPU, but only detected an i686 CPU” 错误:
-
- 原因分析:出现这个错误,通常是因为在创建虚拟机时选择的操作系统版本与下载的 Ubuntu 镜像不匹配。比如,创建虚拟机时选择了 32 位的 Ubuntu 版本,但实际下载的是 64 位的镜像文件,就会导致虚拟机在检测 CPU 架构时出现错误提示。
-
- 解决方法:关闭虚拟机,在 VMware 主界面中右键点击虚拟机,选择 “设置”。在设置窗口中,找到 “客户机操作系统” 选项,将其版本重新设置为正确的 64 位 Ubuntu 版本(如果下载的是 64 位镜像)。然后重新启动虚拟机,再次尝试安装 Ubuntu 系统,此时应该就不会出现该错误了。
- 电脑不支持虚拟化报错:
-
- 原因分析:当电脑不支持虚拟化技术时,在 VMware 中安装 Ubuntu 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无法正常安装。虚拟化技术是一种硬件辅助技术,它允许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如果电脑的 BIOS 中没有启用虚拟化技术,VMware 可能无法充分利用硬件资源来运行虚拟机,从而导致安装失败或虚拟机运行不稳定。
-
- 解决方法:不同品牌的电脑进入 BIOS 设置界面的方法和虚拟化设置步骤有所不同。
-
-
- 联想电脑:开机时,按下 F1 或 F2 键(部分机型可能是 Fn+F1 或 Fn+F2),进入 BIOS 设置界面。在 BIOS 中,找到 “Configuration” 选项,在该选项中找到 “Virtualization” 或 “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如果是 Intel 处理器),将其设置为 “Enable”。设置完成后,按下 F10 键保存设置并退出 BIOS,然后重新启动电脑,再次尝试在 VMware 中安装 Ubuntu 系统。
-
-
-
- 戴尔电脑:开机时,按下 F2 键进入 BIOS 设置界面。在 BIOS 中,找到 “Processor Settings” 选项,在该选项中找到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将其设置为 “Enabled”。保存设置并退出 BIOS,重新启动电脑后即可进行安装。
-
-
-
- 惠普电脑:开机时,按下 F10 键进入 BIOS 设置界面。在 BIOS 中,选择 “Advanced” 选项,在该选项中找到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将其设置为 “Enabled”。保存设置并退出 BIOS,重新启动电脑后再进行安装操作。
-
网络连接问题
- 无法连接网络:
-
- 原因分析:无法连接网络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首先,网络适配器设置错误是常见原因之一,比如在创建虚拟机时选择了不适合的网络连接模式,或者网络适配器的相关参数配置不正确。另外,VMware 服务未启动也可能导致网络连接问题,VMware 依赖一些服务来实现虚拟机的网络功能,如果这些服务没有正常启动,虚拟机就无法连接到网络。例如,VMware NAT Service 和 VMware DHCP Service 这两个服务未启动,就会影响虚拟机通过 NAT 模式连接网络。
-
- 解决方法:如果是网络适配器设置错误,先关闭虚拟机,在 VMware 主界面中右键点击虚拟机,选择 “设置”。在设置窗口中,找到 “网络适配器” 选项,检查网络连接模式是否正确。如果需要使用 NAT 模式上网,确保选择了 NAT 模式;如果需要与局域网内其他设备通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桥接模式或仅主机模式。如果是 VMware 服务未启动,按下 Win+R 键,输入 “services.msc” 并回车,打开服务窗口。在服务列表中找到 “VMware NAT Service” 和 “VMware DHCP Service”,右键点击它们,选择 “启动”。启动完成后,再次尝试连接网络,看是否能够正常上网。
- 网络连接不稳定:
-
- 原因分析:网络连接不稳定可能是由于网络适配器驱动问题导致的,旧版本的驱动程序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或性能缺陷,从而影响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此外,网络模式的选择也可能对网络稳定性产生影响,不同的网络模式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表现可能有所差异。
-
- 解决方法:对于网络适配器驱动问题,可以在主机的设备管理器中找到对应的 VMware 网络适配器,右键点击它,选择 “更新驱动程序”。按照提示进行操作,让系统自动搜索并安装最新的驱动程序。如果更新驱动后问题仍然存在,可以尝试更改网络模式。比如,如果当前使用的是 NAT 模式,可以尝试切换到桥接模式或仅主机模式,看网络连接是否变得更稳定。在切换网络模式时,需要注意重新配置网络参数,以确保虚拟机能够正常连接到网络。例如,在桥接模式下,需要手动设置虚拟机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使其与局域网内其他设备处于同一网段。
分辨率问题
在 Ubuntu 系统中调整分辨率的方法如下:点击系统右上角的 “设置” 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显示” 选项。在显示设置界面中,可以看到当前的分辨率选项,点击下拉菜单,选择适合虚拟机窗口大小的分辨率。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分辨率选项,可能是因为显卡驱动未安装或 VMware Tools 未正确安装。解决方法是先安装显卡驱动,对于 NVIDIA 显卡,可以在 Ubuntu 系统中打开 “软件和更新” 应用程序,切换到 “附加驱动” 选项卡,在列表中选择适合的 NVIDIA 显卡驱动,然后点击 “应用更改” 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重启系统,看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分辨率选项。如果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尝试更新 VMware Tools。按照前面介绍的安装 VMware Tools 的步骤,重新安装或更新 VMware Tools,安装完成后,再次进入显示设置界面,此时应该就能够找到合适的分辨率选项,从而使 Ubuntu 系统的分辨率适应虚拟机窗口大小 。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详细步骤,相信大家已经成功在 VMware 上安装了 Ubuntu 系统,并完成了一系列的配置与优化工作。在安装过程中,从前期准备、VMware 安装、虚拟机创建、Ubuntu 系统安装到安装后的各项配置,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需要我们仔细操作并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Ubuntu 系统作为一款强大的开源操作系统,拥有丰富的软件资源和强大的功能,在开发、服务器部署、学习研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希望大家在安装完成后,能够充分利用 Ubuntu 系统的优势,不断探索和学习,挖掘其更多的潜力。同时,这也是深入学习 Linux 操作系统的良好开端,Linux 世界博大精深,掌握 Ubuntu 系统的使用将为后续学习 Linux 的各种高级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任何问题或有独特的经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让我们共同进步,一起在技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