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说谎的微反应

一,前言
坊间俗称的微表情在国内的专业术语被称为——应激微反应。所以后文都将统一使用微反应这个称谓,而所谓的微表情,我将只狭义的定义为脸部的微表情。

如果想依靠微反应来探究目标心理,你必须掌握三项不可或缺的条件。

基线——刺激源——应激微反应


此三项缺一不可!
基线用于比对,刺激源用于分析,而应激微反应才是目标内心不可伪装的真实表现。
由于这一块太大,我不可能此篇幅内详细作答,所以推荐阅读书籍《微反应》,《微表情》,《身体语言密码》,《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注意:以下所有的一切内容均默认您已初步阅读了前文列出的相关书籍。


二,基线


有不少对微反应有兴趣的知友问过这个问题——什么基线?和如何建立基线?

基线可以被定义为目标在当前环境下的一个生理常态,它是一条基准线,用来比对和寻找出目标背离基线的反应,基线的建立应该贯穿于整个观察过程的始终。
比如,如果你没有确定目标的眼裂的大小,眉毛口唇的形态,你又怎么能确定目标脸部表情出现的微小变化呢?
干说没意思,咱上图。

这是去年有位女模特冒充逃北者所拍的一组照片,上图所想传达的讯息我想应该是恐惧。我们假设作出如下分析:
模特的右手自然下垂,右脚伸直(裙子没有隆起),并没有在身体前形成屏障,这明显与恐惧的肢体语言不符,所以恐惧是假的。
嗯,那有没有可能会不会是手脚全骨折了呢?甚至会不会是,拍摄其余照片时没有骨折,单单拍这一张时骨折了呢?
虽然可能性很低,但也不能排除,是吧?
那还有没有更严谨的分析了呢?
当然是有的,恐惧的眉眼特征为,眉头上扬,眉型下压,上眼睑提升,从图片看似乎一样也没有,可是我们还是要来比对基线,也就是下图:


第一副除了有轻度的皱眉外,其余部分均与基线没有差别,可见恐惧是假的。

确立一条基线对于判别一个人是否说谎,及其重要。
比如有一期《非常了得》,这个出现于1:05:34的出题者(平底锅控)几乎看不出破绽(可能也和戴了眼镜有关系)
非常了得之“徐洪福”现身吓坏孟非郭德纲
http://www.iqiyi.com/zongyi/20110714/2a4b9cfe3def9c27.html#vfrm=13-0-0-1

但是如果你比对他肢体动作的基线时就会发现,在和郭老师的两次比较轻松的互动时(无压状态),均伴随着相应的手部动作。



但是一旦开始回答题目内容(有压状态)时,手部的伴随动作就消失了。


这个细微差异正体现了出题者说谎时内心的紧张情绪。

下一个案例也来自《非常了得》,它可以让你更深刻的体会到建立基线和相信基线的重要性。
请注意视频1:02:49左右时的那位出题者——女诗人。
非常了得之柳岩智斗“乡村兽医”
http://www.iqiyi.com/zongyi/20110616/fc977b683c83a693.html#vfrm=13-0-0-1

她从始至终都在重复一个经典的安慰反应,抿嘴。任何一本讨论微反应的书籍里都会告诉你这是内心有压力的一个外在表现,极为常见的说谎特征。

可是如果你深入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安慰动作伴随她整个表述的始终,是一条稳定的基线,它可能来自于本人对现场环境的不适应,或者是一个少见个人习惯。就是说无论其原因为何,这个动作都不可作为判断谎言的依据(如果您认真学过微反应,或者可以体会这情况当时给我造成了多么巨大的困扰)。
相反,她本人背离基线的状态是出现在现场作诗,且表现出了很高的兴奋度。

一开始作诗,手就举起来了。

甚至最后这个远景还拍摄到了一个极有力的手臂挥舞的动作。



所以,这是一个真的不能在真的案例,同时还令我印象深刻。

最后请一定牢记——时刻寻找基线,建立基线而且要相信基线!

————————2014.05.26更新的分割线——————————


三,困难

在普及了基线概念之后,接下来我要做的是先泼您一头冷水。 因为如果你不能清楚自己能力的极限,那你也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强,微反应不是上帝的魔法,如果你把自己当作神,那你注定会成为一个神经。
在我答这道题之前,它只有一人关注,孤单单的已悬了很多天。我没想到它现在会引来这么多人关注,我知道在这观者中真转身去系统学习一下微反应的,肯定极少,但看了一些概念,然后在生活中随手试试的估计会有不少。所以不得已,我一定要划出篇幅来强调,这行为很危险!真正微反应分析的流程远比你能想象的更系统,更严谨。打个比方吧,据说《非常了得》的嘉宾微反应专家姜振宇在与司法机关合作中,最终有物证支持的,分析正确的成功率在70%,而在《非常了得》中他的正确率却只能在50%左右徘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节目中首先面临的就是用于分析的时间不足,同时所能掌握的目标资料也很少,也没有随时回看录像的条件,而且在娱乐节目里也不太好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以使用较强的刺激来激发目标的应激微反应,所以在《非常了得》里与其说是分析,其实真得不比瞎猜好多少。

记得!永远不要刻意去分析你在意的人!尤其是在只学了些皮毛的情况下!

好了,不得已说了这么多废话,我们回归正题。当然,今天的正题 依然是泼冷水!
嗯,先看视频(如果能截成一小段一小段就好了,每次都上一整集真心不方便):
非常了得之美丽“阿姨”哄逗郭德纲
http://www.iqiyi.com/zongyi/20110609/adda7b208590716a.html#vfrm=13-0-0-1

我们来注意两个案例,第一个是0:25:22左右的哄逗阿姨


第二个是0:34:16出现的白宫实习生:


为什么特地提出这两个案例?
因为她们在技术上毫无破绽啊啊啊……!


哄逗阿姨我至少看了三遍,而白宫实习生我至少看了五遍以上,时至今日我仍不无遗憾的表示,虽然我的技术已经比三年前进步了不少,但是这两段视频无论我再看多少遍,依旧找不出能让我确认为假的可靠证据!

哄逗阿姨虽然整体表演略显浮夸,但她前后保持了一致性,也就是说她没有脱离过基线,虽然在回答工资数额时眼部没有出现回忆反应,同时语速变慢,但仅凭这一点点,我是不敢断然为假的。至于姜老师的以整体气质所作出的判断,其实也不太严谨,您知道这社会上开着宝马奔驰,本身月薪不足两千的富二代多了去了,这实在不能算是个很确凿的证据。

而那个白宫实习生就更可怕了,她不但没有出现过脱离基线的反应,而且居然还出现了很多偏真的行为。比如某些具体名称想不出合适的中文,需要切换回英文来表达,而且整个过程自然且毫无刻意的痕迹。一句话,表现完美!

那么,我们为什么找不出她们的破绽呢?
还记得我最初提出的微反应分析所必备的三要素么? 基线——刺激源——应激微反应


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特点其实在于,问题没有问到点子上,也就是说提问者的问题均没有超出出题者的准备范围!比如,哄逗阿姨在收入问题上出现了轻微的弱势,却没有被深挖。白宫实习生对于自己的工作细节,以一句“我不方便透露”为由进行搪塞。

从理论上上来说就是,询问者没有找到有效的 刺激源! 所以也就无法激发出有效的 应激微反应!


所以谨记,在微反应分析中提问目的不是询问事实,而是主动去制造有效的刺激,来激发背离基线的反应,用以进行逻辑分析!

这期说完了么?当然没有,我这么残忍,怎么还会留给你们希望!

下一个视频^_^

非常了得之柳岩智斗“乡村兽医”
http://www.iqiyi.com/zongyi/20110616/fc977b683c83a693.html#vfrm=13-0-0-1

依旧来自《非常了得》(好像之前也发过了),请注意出现在0:15:40左右的这个树叶晚礼服。
他所说的内容统统都不靠谱,如果我不做微反应分析,80%我会确认他是假的,但当我开始仔细分析,说实话,我吓尿了,他太特么真了!
从一开始的稍显紧张

到说到礼服具体构造时的高度兴奋,看他那丰富的肢体动作!


如果不是刘岩追问了一个罩杯的问题,他在技术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点!反正我自我评估了一下,如果是我在现场,我绝对问不出刘岩想到的这个绝妙问题,我一定一定会被他骗过!
但为什么他可以这么真实呢?(我甚至觉得从真实度来说远超前两个案例)
我在节目里看到一张设计图。我想,他可能真的仔仔细细的设计了一件树叶晚礼服吧,所差的只是把它真的做出来而已。

他的心里装着一个真实的答案……
嗯,所以各位一定要明白, 要拆穿一个精心准备过的谎言很难,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对分析者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一种考验。

-----------------------------------------最后的案例分析,致  @哈目  -------------------------------------
视频之前也贴过
非常了得之柳岩智斗“乡村兽医”
http://www.iqiyi.com/zongyi/20110616/fc977b683c83a693.html#vfrm=13-0-0-1

这次要说的是54分左右的这个南极科考员


他的第一个破绽出现在回答科考队有多少人
眼部没有回忆反应,而且回答的太快了

这里我要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叫作—— 双向推导
就是说,观察到一个可疑的反应,你必须至少从正,反两个角度去思考原因。

我先插句题外话,你先试着想想自己工作的小组里有几个人?

怎么样?需要想一下才能回答的吧?

所以这个南极科考员对于科考团成员人数的回答,可以做到完全不加思索,没有回忆反应的原因只可能会有两个。

一,他是假的,这是刚刚背熟的资料,所以完全不用去费力回忆。

二,他是真的,他对自己的这次经历很自豪,同时极其想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所以他在上节目前做过细致的准备,也把这些都背熟了。

那么,如果他的身份是真的,那么心理状态会怎样呢?
首先,自豪。
正如刘岩说的,完全没有!
其次,如果他是特别想与他人分享经历,以至于连随团人数都能背的烂熟,为什么又后面会对答题者问有几艘船的问题表示出了轻蔑,以至于甚至说出了——你不要问我关于南极有没有北极熊这样的问题这种话。



于是情绪上的自相矛盾,导致出卖了自己身份。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