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据库集群,云计算的胡言乱语(1)

1. jim gray提出的十二点
2. 数据库集群
3. 云计算和xml
4. 分析:云计算或是数据库集群的终结者

前言
    毕业一年多来,都在从事DBMS复制和集群的开发工作。这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工作。与一般的dbms开发相比,复制和集群的开发,更加贴近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趋势,所面对的都是当今顶级牛人们考虑的问题:如何开发软硬件,将普通的计算机联合起来,构造一个具有可伸缩性能力的系统:通过将新的机器加入到系这个统中,系统的计算和存储性能获得和加入规模成线性比的提升,同时系统具有容错和永不停机的能力?
    问题非常明确,但是牛人们却吵闹异常。他们在不停的制造概念:分布式计算,集群,网格,云计算...,还喋喋不休地得争论它们的好坏。新的结构和软件不断出现:share-nothing, share-disk, DB2 ICE, ORACLE RAC, Google file System, Google Map-Reduce, hadoop...。所有的这些,对于普通的程序员来说,不啻于是一场灾难。牛人们站在各大公司灯光闪亮的新闻发布台上,不断地往程序员已经够混乱的脑子里面塞进更多东西。面对这个不幸的事实,作为一个普通的程序员,我想只能从历史出发,从本质的需求出发,回到问题的本源,来对这团混沌做一番彻底的探究和审视。当然基于我的水平与牛人们相差十万八里这又一不幸的事实,我所做的只能是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很多的观点,可能缺少理论或证据的支撑,有些想法可能只是夜不能寐导致的大脑短路,或者是早晨起来面对初升太阳的灵光一现。直觉多于推理。当然,随着工作的深入,更多资料的收集,更多的实验,相信能够对这一问题,给出一个牢靠的认识。 
    在此之前,我暂时在这胡言乱语,大伙也胡看乱拍砖吧。

一. jim gray提出的十二点
    计算机科学家们总是能够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些人大脑里面的东西,总能够很快地变成实实在在的IT产品。1970年,E.F.Codd才发表第一篇关于关系型数据的论文,9年之后,oracle便推出了可以商用的RDBMS软件,其实要不是IBM由于自己的IMS卖得太火而不愿转向关系型数据库,这个时间可能还会大大缩短;1997年,google的两位创始人还在鼓捣网页搜索的关键算法, 人们还不太能够想象,可以从互联网海量的网页上精确且足够快地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10年后,大家都在享受着搜索引擎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一年一度的图灵奖颁奖礼上,牛人们在收获行业最高的荣誉并笑纳一笔丰厚奖金的同时,也会表达一下对行业未来的一些看法。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99年Jim Gray的演讲。在演讲中,Gray提出了十二个问题,现在看来,最近十年间出现的几个技术热点,多少跟这十二个问题中有所关系。其中, Gray所说的世界memex存储器,预言google的搜索引擎,file system等技术。而系统的可扩展性,无差错系统,永不down机等问题,对应了以前炒得火热的集群技术,以及现在炒得更热的云计算技术。
    对于可扩展性,Jim Gray认为,将来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具备横向的扩展性。也就是说,对于同一类型的计算问题,当计算量和数据量增加,导致单个节点不能够承担过重的负荷,或提供用户期望的响应能力时,可以通过再增加节点的数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购买更计算能力强大,存储能力更大的节点来解决问题。 对于无差错系统和用不down机等问题,Jim Gray提出了两个非常苛刻的要求:构建一个每天可以被上百万人使用的系统,而系统只需要一个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确保系统在一百年的时间内至多只有一秒钟不可用。
 
 二. 数据库集群:Oracle一统江湖
    几乎在Gray发表演讲的同一段时间,Oracle和DB2也面临着使自己的数据库产品具有可扩展性,容错和性能上的需求:IT系统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用户的数据越来越多地保存在数据库中,系统访问量越来越大,用户需要系统不间断地工作,升级时用户不想扔掉以前高价购买的硬件设备...。所有这些需求,靠在单节点上运行DBMS已经不能满足。自然,数据库集群应运而生。
    然而,面对同样的需求,Oracle和DB2却走了两条不一样的路线。2001年Oracle发布的集群产品Oracle RAC,采用的是share-disk结构(共享磁盘结构),所有的数据都只有单一映像,数据库中各节点访问同一份数据,通过数据块交换来传输并共享数据。同时,通过Data Guard技术,配置一个冗余的RAC集群来保证系统的容错性:当主RAC出现故障时,使应用程序切换到冗余的RAC集群来进行访问。而IBM推出的DB2 ICE采用的是share-nothing结构,既不共享磁盘也不共享内存,各个节点单独承担存储和计算任务。用户数据通过划分的方式,均匀保存在各个节点中,为了支持容错性,一份用户数据可分成多份,分别保存在不同的节点上,当一个节点垮掉时,还可以从另外的节点获得垮掉节点的用户数据。除这两家外,MS的sql server集群,采用的也是share-nothing结构,以及数据划分的方式,只不过其对容错性的支持还不够。
    对于share-disk和share-nothing结构这两种结构的优缺点,一开始oracle和db2两家公司莫衷一是,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几年过去了,oracle 的RAC集群春风得意,许多客户纷纷采购,RAC方面的培训班,培训网站热闹非凡。今天你打开oracle technology的主页,都能找得到RAC资料的链接。而ibm的db2集群却偃旗息鼓,悄无声息,甚至在ibm developworks上面也没有关于db2集群的技术资料。在http://bytes.com/forum/thread180706.html中可以看到,05年一个哥们打算采购db2 ice集群,为了了解其性能,先在论坛上发帖询问,是否有人安装了db2 ice集群。3年过去了,大伙只帮他找到db2 ice的tpch测试报告,以及一个号称DB@ ICE customer 写的,但现在已经打不开的链接。
    事情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呢?share-nothing结构的db2 ice,和share-disk结构的oracle rac相比,技术上究竟差在哪儿?
   
    oracle发布的一份白皮书上是这样说的:
    (详见:technical comparison of 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11g vs. IBM db2 v9.5 for linux, unix and windows)
1. 系统结构
    DB2采用的是share-nothing结构,但是在物理层次上,DB2集群并不是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单独的磁盘,而是所有节点共享一个磁盘阵列,因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share-nothing。DB2的share-nothing,更多地是指逻辑层面上的,即:每个节点在运行时,拥有并管理磁盘阵列上面的一部分数据。同时,每份数据会连接到多个node,以支持容错。
    Oracle RAC采用的是share-disk结构,所有节点连接到一个磁盘阵列上。每个节点都能够访问所有数据。但是RAC在数据的并发访问上,采用了比传统的share-disk更先进的技术:传统的share-disk结构,两个节点要同时修改一份数据时,需要利用磁盘IO来进行同步,而RAC中采用了Cache Fusion技术,这是一种是一种保证各节点数据缓存的一技术,当要修改某个数据块时,不是直接从磁盘中取取得数据块,而是通过网络从其他节点的数据缓冲区中获取,通过一定的加锁机制,就能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这种技术,避免了需要通过磁盘IO来进行数据同步,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这种结构,也称之为share-cache结构。
2. 性能
    从三个方面来比较:
(1)OLTP应用。
     OLTP类型的应用,性能采用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事务数)或响应时间(处理一个事务需要的时间)来衡量。
    对于Oracle RAC,提交一个事务,只需要在执行这个事务的节点上写一次日志。如果此节点需要其他节点的数据块,通过 cache Fushion技术,能够很快地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获得这个数据块,而不需要进行磁盘IO。
    对于DB2集群,提交一个事务,采用两阶段提交方式,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这样,提交一个事务就需要写两次日志,以及需要在各节点之间传送数据和提交命令。另外,如果db2集群数据库中,有的索引,并没有建立分区列上,那么,对于这些索引的修改,就需要在各个节点上进行。
(2)数据仓库和BI应用。
    数据仓库和BI应用,存储以几何级增长的数据供用户查询。同时也提供用户瞬时请求。工作负荷具有复杂,长时间查询的特点。
    DB2集群:DB2集群在BI上面的性能,取决于数据的划分。
    Oracle RAC:RAC引入了一个并行查询体系结构,它通过权衡当前各个数据仓库上的负载来决定并行的程度。RAC在同时执行多个并行查询时,能够提高大型数据仓库的吞吐量,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可用的资源。RAC并行查询体系结构能够让负载分布在多个节点或处理器上。这个能力使得它能够在尽量让查询在本地执行,减少节点间的通信,从而提高查询性能。Oracle是唯一一个能够利用多节点能力来提供并行查询技术的数据库。
(3)负载均衡的实现。
    DB2集群不能够很好的划分工作负荷,因为DB2工作负荷的划分决定于数据分区。为了划分工作负荷,管理员需要了解数据分区的细节。而且随着数据分别的变化,数据分区需要重新划分。
    RAC不需要划分数据。RAC基于连接池技术提供一个更加动态的方法。1. RAC包含一个负载平衡顾问来监视数据库中的工作负荷,并且提供将负荷放在何地的建议。2. 具有实现事务最优吞吐量的能力,通过JDBC implicit Connection Cache和ODB.net连接池等技术来实现智能化的负载平衡。
3. 可扩展性
    oracle rac的cache fusion技术能够保证,rac集群系统的性能,和系统内节点的规模具有线性比。
    而db2集群的性能,不仅取决于节点的规模,还要取决于数据能否被有效划分。
    在oracle rac中增加一个节点非常容易,在不中断rac工作的前提下,只需要安装新节点的软硬件,以及修改系统的参数即可。
    为db2集群增加一个节点的操作比较繁琐。与rac相比,还需要重新定义数据分区,在各节点之间重新分派数据等。
4. 易部署性
    Oracle RAC比IBM DB2拥有更好的易部署性。
    Oracle RAC,对应用程序提供与单机Oracle数据库一样的视图和操作。应用程序从单机移植到集群时,不需要做任何修改,标准的Oracle的数据管理工具也能够应用RAC集群上。所有的SQL语句,包括DDL语句,数据的一致性约束,数据的备份,恢复操作,对于单机Oracle和Oracle RAC都是一样的。只要你搭建好了RAC集群系统,你就很很容易的通过Oracle 11G企业管理器将应用程序移植到RAC集群。
    与此相反,在DB2上,将应用程序从单机版本移植到DB2集群上面将是一个复杂的任务。为了利用DB2集群的优势,你需要对数据进行划分。DB2集群的性能好坏,取决于你是否正确地划分了数据,使得在做查询的连接操作时,连接操作只需要在单个节点的数据上进行,如果连接操作需要涉及到多个节点的数据,那么DB2集群的性能将大大降低。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个系统可能有成百上千张表,使用DB2集群,你就得首先对所有这些表的数据分别,进行精确的分析,然后定义划分列,对数据进行划分。当应用程序有改变,表的结构改变时,你又得重新分析和划分数据,则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工作。虽然IBM DB2 V8以来,提供了Design Advisor来帮助管理员进行数据划分,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工作还是需要DBA来手动完成。
5. 可靠性
    一个集群系统应该具备高可靠性。而高可靠性建立在对计划内的停机(设备检修,维护等)和非计划的停机(断电,操作故障等)的有效处理。
(1)非计划的停机处理
    Oracle RAC与IBM DB2相比,对非计划的停机处理有以下优越性:
    1. 对于磁盘故障,RAC具有磁盘自动管理技术(ASM)。ASM通过本地镜像机制,来将各磁盘数据拷贝到一个有一系列共享一个磁盘控制器,称之为失效组的磁盘设备中。这样,当某些磁盘出现故障时,就能够从失效组中恢复出数据。而DB2只能依靠操作系统来处理磁盘故障。
    2. RAC还具有Fast-Start Fault Recovery技术和Fast application Notification技术。使用Fast-Start Fault Recovery技术,可以缩短高负载数据库的重启时间,保证系统在要求的恢复时间内启动。而Fast application Notification技术,则可以保证在很短的时间内,通知用户连接系统出现故障,并将用户连接切换到其他活动的节点。
(2)计划内的停机处理
    计划内的停机指由于数据修改或系统变化而导致的停机。一般发生在数据维护或系统维护时。在一个全球企业型里,计划内的停机对操作造成的影响不亚于非计划的停机。
    因此,处理计划内的停机的最好办法就是:保证不出现计划内的停机。
    Oracle RAC通过Oracle Clusterware和Oracle ASM可以保证,集群系统在升级或者打补丁时,让升级和打补丁操作,自动而且渐进地在各个节点进行,而不需要让集群停止服务。同时,对于操作系统的升级,只要操作系统的型号是经Oracle认证过的,使用Oracle RAC通过Oracle Clusterware和Oracle ASM也可以让操作系统进行自动和渐进式的升级。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db2采用的share-nothing结构,在理论上,有利于进行真正的并行计算,有利于横向扩展。但是,db2没有考虑到关系型数据的结构和关系运算的特性——关系运算需要大量的连接,选择操作。然而实际应用中,却很难真正做到连接操作不需要涉及其他节点数据,只在本节点的数据中进行。更为重要的是,对关系型数据进行划分的操作,是不能自动化的。需要手工进行。当系统规模很大,表的数量一多,手工对表进行划分,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特别地,数据划分必须定义划分列。但是往往有些表可能没有主键,或者没有适合划分的列,此时只能在每个节点上保存这种表的全部数据,而在各节点间维持数据的唯一性,肯定会大大降低数据库的性能。
    而Oracle RAC采用share disk结构,所有节点共有一份数据,使得数据的一致性很容易维护,从而使得用户部署,系统扩展和故障处理非常容易;引入了share cache结构和cache fusion这些关键的设计和技术,使得节点获取数据块的速度很快,不会造成性能瓶颈,相对于db2集群来说,虽然由于数据没有被划分,导致理论上的并行计算的效率不高,但是对于关系型数据来说,其实际性能却并不逊色于DB2。反而DB2集群在实际应用上,对于关系型数据,需要处理索引不包含分区列,事务必须进行两阶段提交这样的问题,其实际性能,有时候不如Oracle RAC。
    如此说来,我们对目前Oracle RAC集群春风得意,DB2 ice黯然神伤的状况,基本上就能够理解了。

三 云计算和xml
    虽然数据库集群之争,oracle笑道了最后,却不一定能笑得最好。IBM几年来一直在鼓吹的两项技术:XML数据库和云计算,很有可能,通过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方式,颠覆oracle RAC所建立的巨大优势(玩不过你,咱就改变游戏规则)。
(这个以后再写)。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