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开发面试准备1:Linux命令

本文介绍了Linux后台开发面试中常见的系统监控和管理命令,包括netstat、tcpdump、ipcs、ipcrm、top等,详细讲解了它们的用途、参数和输出信息,帮助读者掌握Linux系统操作和性能分析。重点讨论了如何查看和管理进程、内存、CPU使用情况以及I/O性能,是Linux后台开发者面试准备的重要参考资料。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netstat :《effective TCP/IP》条款38

2.tcpdump:《effective TCP/IP》条款34

3. ipcs :

ipcs -a  是默认的输出信息 打印出当前系统中所有的进程间通信方式的信息
ipcs -m  打印出使用共享内存进行进程间通信的信息
ipcs -q   打印出使用消息队列进行进程间通信的信息
ipcs -s  打印出使用信号进行进程间通信的信息

输出格式的控制
ipcs -t   输出信息的详细变化时间


ipcs -p  输出ipc方式的进程ID
ipcs -c  输出ipc方式的创建者/拥有者


ipcs -c  输出ipc各种方式的在该系统下的限制条件信息


ipcs -u  输出当前系统下ipc各种方式的状态信息(共享内存,消息队列,信号)

ipcs确定共享内存的使用情况,该命令用于输出系统中处于active状态的消息队列,共享内存段以及信号量的有关消息。

[plain]  view plain copy
  1. DESCRIPTION  
  2.    The  ipcs  utility  shall write information about active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facili-  
  3.    ties.  
  4.   
  5.    Without options, information shall be written in short format for  message  queues,  shared  
  6.    memory segments, and semaphore sets that are currently active in the system. Otherwise, the  
  7.    information that is displayed is controlled by the options specified.  
  8.   
  9.    
  10. -b     Write information on maximum allowable size. (Maximum number of bytes in messages on  
  11.           queue for message queues,  size  of  segments  for  shared  memory,  and  number  of  
  12.           semaphores in each set for semaphores.)  
  13.   
  14.                 
  15. [oracle@simpleit ~]$ ipcs -b  
  16. ipcs: invalid option -- b  
  17. usage : ipcs -asmq -tclup  
  18.         ipcs [-s -m -q] -i id  
  19.         ipcs -h for help.  
  20. [oracle@simpleit ~]$ ipcs  
  21.   
  22. ------ Shared Memory Segments --------  
  23. key        shmid      owner      perms      bytes      nattch     status  
  24. 0xe9b42ad8 2228225    oracle    640        88080384   13  
  25. 0x8cdf18fc 2359299    oracle    640        528482304  26  
  26.   
  27. ------ Semaphore Arrays --------  
  28. key        semid      owner      perms      nsems  
  29. 0xbbe791cc 98304      oracle    640        44  
  30. 0x9d085d3c 491521     oracle    640        154  
  31.   
  32. ------ Message Queues --------  
  33. key        msqid      owner      perms      used-bytes   messages  
  34. [oracle@simpleit ~]$ ipcs -m  
  35.   
  36. ------ Shared Memory Segments --------  
  37. key        shmid      owner      perms      bytes      nattch     status  
  38. 0xe9b42ad8 2228225    oracle    640        88080384   13  
  39. 0x8cdf18fc 2359299    oracle    640        528482304  26  

4.ipcrm 

移除一个消息对象。或者共享内存段,或者一个信号集,同时会将与ipc对象相关链的数据也一起移除。当然,只有超级管理员,或者ipc对象的创建者才有这项权利啦

ipcrm用法 
ipcrm -M shmkey  移除用shmkey创建的共享内存段
ipcrm -m shmid    移除用shmid标识的共享内存段
ipcrm -Q msgkey  移除用msqkey创建的消息队列
ipcrm -q msqid  移除用msqid标识的消息队列
ipcrm -S semkey  移除用semkey创建的信号
ipcrm -s semid  移除用semid标识的信号


[plain]  view plain copy
  1. DESCRIPTION  
  2.    The  ipcrm utility shall remove zero or more message queues, semaphore sets, or shared mem-  
  3.    ory segments. The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to be removed are specified by  the  
  4.    options.  
  5.   
  6.    Only  a user with appropriate privilege shall be allowed to remove an interprocess communi-  
  7.    cation facility that was not created by or owned by the user invoking ipcrm.  
  8.   
  9.  -q  msgid --队列id  
  10.       Remove  the  message  queue identifier msgid from the system and destroy the message  
  11.       queue and data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it.  
  12.   
  13. -m  shmid  --共享内存id  
  14.       Remove the shared memory identifier shmid from the system. The shared memory segment  
  15.       and data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it shall be destroyed after the last detach.  
  16.   
  17. -s  semid  --信号量id  
  18.       Remove  the  semaphore  identifier  semid  from  the  system  and destroy the set of  
  19.       semaphores and data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it.  
  20. 比如 ipcrm -m 2359299  
5.top

http://www.cnblogs.com/fengyv/archive/2012/07/11/2585666.html

top 命令是 Linux 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默认5秒刷新一下进程列表,所以类似于 Windows 的任务管理器。

系统整体当下的统计信息

top命令显示的前五行是系统整体的统计信息。

第一行是任务队列信息,同uptime命令的执行结果。eg.

top  -  15:09:51  up  17  days  ,  3:38  ,  4  users  ,  load  average  :  1.09  ,  3.39  ,  4.76

15:09:51  当前时间
up 17 days , 3:38  系统运行时间,格式为时:分
4  users  当前登录用户数
load average : 1.09 , 3.39 , 4.76  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三个数值分别为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的平均值。

第二、三行为进程和CPU的信息。当有多个CPU时,这些内容可能会超过两行。eg.

Tasks  :  115  total  ,  1  running  ,  114  sleeping  ,  0stopped  ,  0zombie
Cpu(s)  :  16.1%  us  ,  2.0%  sy  ,  0.0%  ni  ,  79.5%  id  ,  1.4%  wa  ,  0.0%  hi  ,  1.0%  si

Tasks : 115 total  进程总数
1 running  正在运行进程
114  sleeping  睡眠进程
0  stopped  停止进程
0  zombie  僵尸进程
Cpu(s) : 16.1%  us  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2.0%  sy  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0.0%  ni  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79.5%  id  空闲CPU百分比
1.4%  wa  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0.0%  hi
0.0%  si

最后两行为内存信息。eg.

Mem  :  8169876  k  total  ,  7686472  k  used  ,  483404  k  free  ,  35272  k  buffers
Swap  :  4096532  k  total  ,  160  k  used  ,  4096372  k  free  ,  2477532  k  cached

Mem : 8169876 ktotal  物理内存总量
7686472 k used  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
483404 k free  空闲内存总量
35272 k buffers  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Swap : 4096532 k total  交换分区总量
160 k used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4096372 k free  空闲交换区总量
2477532 k cached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

内存中的内容被换出到交换区,而后又被换入到内存,但使用过的交换区尚未被覆盖,该数值即为这些内容已存在于内存中的交换区的大小。相应的内存再次被换出时可不必再对交换区写入。

进程信息


统计信息区域的下方显示了各个进程的详细信息。首先来认识一下各列的含义。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序号列名含义
PID    进程id
PPID    父进程id
RUSER    Realusername
UID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id
USER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
GROUP    进程所有者的组名
TTY    启动进程的终端名。不是从终端启动的进程则显示为?
PR    优先级
NInice     值。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P    最后使用的CPU,仅在多CPU环境下有意义
%CPU    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秒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1/100秒
%MEM    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VIRT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
SWAP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中,被换出的大小,单位kb。
RES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RES=CODE+DATA
CODE    可执行代码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DATA    可执行代码以外的部分(数据段+栈)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SHR    共享内存大小,单位kb
nFLT    页面错误次数
nDRT    最后一次写入到现在,被修改过的页面数。

S    进程状态。
D=    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    运行
S=    睡眠
T=    跟踪/停止
Z=    僵尸进程

COMMAND    命令名/命令行
WCHAN    若该进程在睡眠,则显示睡眠中的系统函数名
Flags    任务标志,参考sched.h


按指定列来排序

top里可以设置按照某一项来排序,默认的情况下,是按照CPU的使用情况来排序,

M,(注意大写),按内存使用情况排序

P , 根据CPU使用百分比大小进行排序

T,  根据时间/累计时间进行排序。


如何结束进程

输入字母k(小写),然后再输入想要kill的PID

当然你也可直接运行命令,kill PID

top其他用法

top的其他用法,可以在top界面中,输"h",就可以进入到top命令帮助界面


6.vmstat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Unix最喜爱的命令,一个是Linux/Unix都支持,二是相比top,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内存,IO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使用场景不一样)。

一般vmstat工具的使用是通过两个数字参数来完成的,第一个参数是采样的时间间隔数,单位是秒,第二个参数是采样的次数,如:

root@ubuntu:~# vmstat 2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1  0      0 3498472 315836 3819540    0    0     0     1    2    0  0  0 100  0

2表示每个两秒采集一次服务器状态,1表示只采集一次。

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监控,不想监控直接结束vmstat就行了,例如:

复制代码
root@ubuntu:~# vmstat 2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1  0      0 3499840 315836 3819660    0    0     0     1    2    0  0  0 100  0
 0  0      0 3499584 315836 3819660    0    0     0     0   88  158  0  0 100  0
 0  0      0 3499708 315836 3819660    0    0     0     2   86  162  0  0 100  0
 0  0      0 3499708 315836 3819660    0    0     0    10   81  151  0  0 100  0
 1  0      0 3499732 315836 3819660    0    0     0     2   83  154  0  0 100  0
复制代码

这表示vmstat每2秒采集数据,一直采集,直到我结束程序,这里采集了5次数据我就结束了程序。

好了,命令介绍完毕,现在开始实战讲解每个参数的意思。

r 表示运行队列(就是说多少个进程真的分配到CPU),我测试的服务器目前CPU比较空闲,没什么程序在跑,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了。这个也和top的负载有关系,一般负载超过了3就比较高,超过了5就高,超过了10就不正常了,服务器的状态很危险。top的负载类似每秒的运行队列。如果运行队列过大,表示你的CPU很繁忙,一般会造成CPU使用率很高。

b 表示阻塞的进程,这个不多说,进程阻塞,大家懂的。

swpd 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如果大于0,表示你的机器物理内存不足了,如果不是程序内存泄露的原因,那么你该升级内存了或者把耗内存的任务迁移到其他机器。

free   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我的机器内存总共8G,剩余3415M。

buff   Linux/Unix系统是用来存储,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权限等的缓存,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

cache cache直接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给文件做缓冲,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这里是Linux/Unix的聪明之处,把空闲的物理内存的一部分拿来做文件和目录的缓存,是为了提高 程序执行的性能,当程序使用内存时,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使用。)

si  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表示物理内存不够用或者内存泄露了,要查找耗内存进程解决掉。我的机器内存充裕,一切正常。

so  每秒虚拟内存写入磁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同上。

bi  块设备每秒接收的块数量,这里的块设备是指系统上所有的磁盘和其他块设备,默认块大小是1024byte,我本机上没什么IO操作,所以一直是0,但是我曾在处理拷贝大量数据(2-3T)的机器上看过可以达到140000/s,磁盘写入速度差不多140M每秒

bo 块设备每秒发送的块数量,例如我们读取文件,bo就要大于0。bi和bo一般都要接近0,不然就是IO过于频繁,需要调整。

in 每秒CPU的中断次数,包括时间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例如我们调用系统函数,就要进行上下文切换,线程的切换,也要进程上下文切换,这个值要越小越好,太大了,要考虑调低线程或者进程的数目,例如在apache和nginx这种web服务器中,我们一般做性能测试时会进行几千并发甚至几万并发的测试,选择web服务器的进程可以由进程或者线程的峰值一直下调,压测,直到cs到一个比较小的值,这个进程和线程数就是比较合适的值了。系统调用也是,每次调用系统函数,我们的代码就会进入内核空间,导致上下文切换,这个是很耗资源,也要尽量避免频繁调用系统函数。上下文切换次数过多表示你的CPU大部分浪费在上下文切换,导致CPU干正经事的时间少了,CPU没有充分利用,是不可取的。

us 用户CPU时间,我曾经在一个做加密解密很频繁的服务器上,可以看到us接近100,r运行队列达到80(机器在做压力测试,性能表现不佳)。

sy 系统CPU时间,如果太高,表示系统调用时间长,例如是IO操作频繁。

id  空闲 CPU时间,一般来说,id + us + sy = 100,一般我认为id是空闲CPU使用率,us是用户CPU使用率,sy是系统CPU使用率。

wt 等待IO CPU时间。


7.uptime

uptime命令是用来查询linux系统负载的!系统中的uptime命令主要用于获取主机运行时间和查询linux系统负载等信息。uptime命令可以显示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信息显示依次为:现在时间、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目前有多少登陆用户、系统在过去的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内的平均负载。
用法:直接输入uptime即可.
另外还有一个参数 -V(大写),是用来查询版本的

procps是一个实用程序包,主要包括ps top kill等程序主要用来显示与控制一些系统信息,进程状态之类的内容。

以下显示输入uptime的信息:

04:03:58 up 10 days, 13:19, 1 user, load average: 0.54, 0.40, 0.20
  1. 当前时间 04:03:58
  2. 系统已运行的时间 10 days, 13:19
  3. 前在线用户 1 user
  4. 平均负载:0.54, 0.40, 0.20,最近1分钟、5分钟、15分钟系统的负载

何为系统负载呢?
系统平均负载被定义为在特定时间间隔内运行队列中的平均进程树。如果一个进程满足以下条件则其就会位于运行队列中:

  • 它没有在等待I/O操作的结果
  • 它没有主动进入等待状态(也就是没有调用'wait')
  • 没有被停止(例如:等待终止)

一般来说,每个CPU内核当前活动进程数不大于3,则系统运行表现良好!当然这里说的是每个cpu内核,也就是如果你的主机是四核cpu的话,那么只要uptime最后输出的一串字符数值小于12即表示系统负载不是很严重.当然如果达到20,那就表示当前系统负载非常严重,估计打开执行web脚本非常缓慢.


8.iostat

1. 基本使用

 
 
$iostat -d -k 1 10

参数 -d 表示,显示设备(磁盘)使用状态;-k某些使用block为单位的列强制使用Kilobytes为单位;1 10表示,数据显示每隔1秒刷新一次,共显示10次。

 
 
$iostat -d -k 1 10 Device: tps kB_read/s kB_wrtn/s kB_read kB_wrtn sda 39.29 21.14 1.44 441339807 29990031 sda1 0.00 0.00 0.00 1623 523 sda2 1.32 1.43 4.54 29834273 94827104 sda3 6.30 0.85 24.95 17816289 520725244 sda5 0.85 0.46 3.40 9543503 70970116 sda6 0.00 0.00 0.00 550 236 sda7 0.00 0.00 0.00 406 0 sda8 0.00 0.00 0.00 406 0 sda9 0.00 0.00 0.00 406 0 sda10 60.68 18.35 71.43 383002263 1490928140 Device: tps kB_read/s kB_wrtn/s kB_read kB_wrtn sda 327.55 5159.18 102.04 5056 100 sda1 0.00 0.00 0.00 0 0

tps: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Indicate the number of transfers per second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一次传输”意思是“一次I/O请求”。多个逻辑请求可能会被合并为“一次I/O请求”。“一次传输”请求的大小是未知的。

kB_read/s:每秒从设备(drive expressed)读取的数据量;kB_wrtn/s:每秒向设备(drive expressed)写入的数据量;kB_read:读取的总数据量;kB_wrtn:写入的总数量数据量;这些单位都为Kilobytes。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磁盘sda以及它的各个分区的统计数据,当时统计的磁盘总TPS是39.29,下面是各个分区的TPS。(因为是瞬间值,所以总TPS并不严格等于各个分区TPS的总和)

2. -x 参数

使用-x参数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统计信息。

 
 
iostat -d -x -k 1 10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sda 1.56 28.31 7.80 31.49 42.51 2.92 21.26 1.46 1.16 0.03 0.79 2.62 10.28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sda 2.00 20.00 381.00 7.00 12320.00 216.00 6160.00 108.00 32.31 1.75 4.50 2.17 84.20

rrqm/s:每秒这个设备相关的读取请求有多少被Merge了(当系统调用需要读取数据的时候,VFS将请求发到各个FS,如果FS发现不同的读取请求读取的是相同Block的数据,FS会将这个请求合并Merge);wrqm/s:每秒这个设备相关的写入请求有多少被Merge了。

rsec/s:每秒读取的扇区数;wsec/:每秒写入的扇区数。r/s:The number of read requests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per second;w/s:The number of write requests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per second;

await:每一个IO请求的处理的平均时间(单位是微秒毫秒)。这里可以理解为IO的响应时间,一般地系统IO响应时间应该低于5ms,如果大于10ms就比较大了。

%util:在统计时间内所有处理IO时间,除以总共统计时间。例如,如果统计间隔1秒,该设备有0.8秒在处理IO,而0.2秒闲置,那么该设备的%util = 0.8/1 = 80%,所以该参数暗示了设备的繁忙程度。一般地,如果该参数是100%表示设备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了(当然如果是多磁盘,即使%util是100%,因为磁盘的并发能力,所以磁盘使用未必就到了瓶颈)。

3. -c 参数

iostat还可以用来获取cpu部分状态值:

 
 
iostat -c 1 10 avg-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dle 1.98 0.00 0.35 11.45 86.22 avg-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dle 1.62 0.00 0.25 34.46 63.67

4. 常见用法

 
 
$iostat -d -k 1 10 #查看TPS和吞吐量信息 iostat -d -x -k 1 10 #查看设备使用率(%util)、响应时间(await) iostat -c 1 10 #查看cpu状态

5. 实例分析

 
 
$$iostat -d -k 1 |grep sda10 Device: tps kB_read/s kB_wrtn/s kB_read kB_wrtn sda10 60.72 18.95 71.53 395637647 1493241908 sda10 299.02 4266.67 129.41 4352 132 sda10 483.84 4589.90 4117.17 4544 4076 sda10 218.00 3360.00 100.00 3360 100 sda10 546.00 8784.00 124.00 8784 124 sda10 827.00 13232.00 136.00 13232 136

上面看到,磁盘每秒传输次数平均约400;每秒磁盘读取约5MB,写入约1MB。

 
 
iostat -d -x -k 1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sda 1.56 28.31 7.84 31.50 43.65 3.16 21.82 1.58 1.19 0.03 0.80 2.61 10.29 sda 1.98 24.75 419.80 6.93 13465.35 253.47 6732.67 126.73 32.15 2.00 4.70 2.00 85.25 sda 3.06 41.84 444.90 54.08 14204.08 2048.98 7102.04 1024.49 32.57 2.10 4.21 1.85 92.24

可以看到磁盘的平均响应时间<5ms,磁盘使用率>80。磁盘响应正常,但是已经很繁忙了。


iostat用于输出CPU和磁盘I/O相关的统计信息. 
命令格式:

<span class="search_hit">iostat</span> [ -c | -d ] [ -k | -m ] [ -t ] [ -V ] [ -x ] [ device [ ... ] | ALL ] [ -p [ device | ALL ]  ]
       [ interval [ count ] ]

1)iostat的 简单使用

iostat可以显示CPU和I/O系统的负载情况及分区状态信息. 
直接执行iostat可以显示下面内容:

# <span class="search_hit">iostat</span>
Linux 2.6.9-8.11.EVAL (ts3-150.ts.cn.tlan)      08/08/2007

avg-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dle
             12.01    0.00        2.15    2.30       83.54

Device:            tps   Blk_read/s   <span class="search_hit">Blk_wrtn</span>/s   Blk_read   <span class="search_hit">Blk_wrtn</span>
hda               7.13       200.12        34.73     640119     111076

各个输出项目的含义如下:

avg-cpu段:
%user: 在用户级别运行所使用的CPU的百分比.
%nice: nice操作所使用的CPU的百分比.
%sys: 在系统级别(kernel)运行所使用CPU的百分比.
%iowait: CPU等待硬件I/O时,所占用CPU百分比.
%idle: CPU空闲时间的百分比.
Device段:
tps: 每秒钟发送到的I/O请求数.
Blk_read /s: 每秒读取的block数.
<span class="search_hit">Blk_wrtn</span>/s: 每秒写入的block数.
Blk_read:   读入的block总数.
<span class="search_hit">Blk_wrtn</span>:  写入的block总数.
2)iostat参 数说明

iostat各个参数说明:

-c 仅显示CPU统计信息.与-d选项互斥.
 -d 仅显示磁盘统计信息.与-c选项互斥.
 -k 以K为单位显示每秒的磁盘请求数,默认单位块.
 -p device | ALL
  与-x选项互斥,用于显示块设备及系统分区的统计信息.也可以在-p后指定一个设备名,如:
  # <span class="search_hit">iostat</span> -p hda
  或显示所有设备
  # <span class="search_hit">iostat</span> -p ALL
 -t    在输出数据时,打印搜集数据的时间.
 -V    打印版本号和帮助信息.
 -x    输出扩展信息.
3)iostat输 出项目说明
Blk_read
  读入块的当总数.

              <span class="search_hit">Blk_wrtn</span>
  写入块的总数.

              kB_read/s
  每秒从驱动器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K.

              kB_wrtn/s
  每秒向驱动器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K.

              kB_read
  读入的数据总量,单位为K.

              kB_wrtn
  写入的数据总量,单位为K.

              rrqm/s
  将读入请求合并后,每秒发送到设备的读入请求数.

              wrqm/s
  将写入请求合并后,每秒发送到设备的写入请求数.

              r/s
  每秒发送到设备的读入请求数.

              w/s
  每秒发送到设备的写入请求数.

              rsec/s
  每秒从设备读入的扇区数.

              wsec/s
  每秒向设备写入的扇区数.

              rkB/s
  每秒从设备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K.

              wkB/s
  每秒向设备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K.

              avgrq-sz
  发送到设备的请求的平均大小,单位是扇区.

              avgqu-sz
  发送到设备的请求的平均队列长度.

              await
  I/O请求平均执行时间.包括发送请求和执行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svctm
  发送到设备的I/O请求的平均执行时间.单位是毫秒.

              %util
  在I/O请求发送到设备期间,占用CPU时间的百分比.用于显示设备的带宽利用率.
  当这个值接近100%时,表示设备带宽已经占满.

9.free

free命令可以显示Linux系统中空闲的、已用的物理内存及swap内存,及被内核使用的buffer。在Linux系统监控的工具中,free命令是最经常使用的命令之一。

 
 
  1. [root@scs-2 tmp]# free  
  2.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3. Mem: 3266180 3250004 16176 0 110652 2668236  
  4. -/+ buffers/cache: 471116 2795064  
  5. Swap: 2048276 80160 1968116 

下面是对这些数值的解释: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d:磁盘缓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就不多解释了。

区别:第二行(mem)的used/free与第三行(-/+ buffers/cache) used/free的区别。 这两个的区别在于使用的角度来看,第一行是从OS的角度来看,因为对于OS,buffers/cached 都是属于被使用,所以他的可用内存是16176KB,已用内存是3250004KB,其中包括,内核(OS)使用+Application(X, oracle,etc)使用的+buffers+cached.

第三行所指的是从应用程序角度来看,对于应用程序来说,buffers/cached 是等于可用的,因为buffer/cached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的性能,当应用程序需在用到内存的时候,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说,可用内存=系统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 0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