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数字浙江”启航。用20年时间,杭州从“风景天堂”迈向“数字天堂”,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第一城”。
20年后,浙江提出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杭州又是这一工程的“头雁”。“头雁”杭州究竟该怎样作答,引领数字经济飞得更高更远?
事实上,在发展数字经济“软实力”的同时,杭州一直不曾放松支持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主攻方向的新制造业,为数字经济提供“硬支撑”。
近年来,杭州相继出台《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专项政策》《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强对企业的扶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在此背景下,杭州集成电路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十分迅速,集成电路设计业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领先优势和持续增长的良好基础,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期。
在产业规模方面,从2018年起,杭州的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规模一直稳居全国前四,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尤其在2021年,杭州集成电路设计业的销售额增速达到72.5%,比全国同业增速高52.4个百分点。
在企业数量方面,截至目前,杭州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超过8600家,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从企业规模看,2021年杭州销售额过亿元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达36家,占全国过亿元企业数量的8.7%。
在创新能力方面,目前杭州已拥有多个细分领域的精尖核心技术,在高压高功率芯片、LED芯片、嵌入式CPU IP核、固态存储(尤其是固态硬盘控制器)、计算机接口控制器(包括磁盘阵列和桥接芯片)、光电集成电路等领域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位置,部分指标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成电路设计业上游、技术壁垒最高的EDA软件领域,杭州广力微、行芯科技、法动科技等企业正在加速推进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并已逐渐在市场崭露头角。
为支持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杭州市制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打造“一核一廊多点”空间格局;打造长三角集成电路核心城市;加强集成电路产业风险控制能力等。
为全面推进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一些列政策措施。政策包括:支持集成电路产线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链主企业、组织集成电路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加大首次流片、关键材料、核心设备和EDA工具的支持、鼓励终端应用、加强集成电路中小设计企业产能保障、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分类认定、推动人才待遇落实、发挥产业基金作用、支持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支持公共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措施。
萧山作为杭州新制造业的领头羊,近年来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重点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为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产业集群,共建产业生态,助力区域半导体产业经济发展,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竞远(杭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的产业创新平台——萧山国际半导体创新中心,该项目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港九期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园。
萧山国际半导体创新中心重点招引芯片设计、智能应用、设备材料等方面项目,配套产业、技术、资本、孵化服务,助力项目落地和发展。
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园是萧山存量升级、腾笼换鸟工作的又一典范,通过对原有工业存量的变革升级,让这片土地焕新风格,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改造后,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53亩,总建筑面积约6.55万平方米,已落户华感科技、奥创光子、御渡半导体、名光微电子、微引科技等20余个优质项目,分布于热成像、超快激光、磁性材料研发、半导体等领域,其中不乏投资10亿元以上的龙头项目、国家级人才领衔项目、准独角兽明星项目等,未来将进一步发挥行业影响力,引领一批上下游优质项目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