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旅程中,与后端服务器的顺畅通信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以及复用性,将API接口进行科学合理的封装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以下是我个人在封装与使用API接口方面的一些心得与实践,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与交流的平台,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灵感与讨论。
一、封装API接口
首先创建一个config.js文件,使得baseUrl
等配置可以集中管理,代码如下。
export default{
//基础请求路径
// baseUrl:"http://127.0.0.1:8086",
//图片路径
// imageUrl:"http://127.0.0.1:8086/image/",
}
接着,我们需要创建一个request.js
文件并引入config.js,用于封装网络请求函数。这个函数将负责处理请求的发送、响应的解析以及错误的处理,代码如下。
// 引入配置信息
import config from './config.js';
// 网络请求封装函数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request(url, method, params) {
// 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用于处理异步请求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发起网络请求
wx.request({
url: config.baseUrl + url, // 完整的请求URL
method: method, // 请求方法
data: method === 'GET' ? params : JSON.stringify(params), // 根据请求方法设置参数格式
// 设置请求头
header: {
// 根据后端API的要求设置Content-Type
// 如果后端期望接收JSON格式的数据,则使用'application/json'
// 并相应地修改data参数的格式(例如,使用JSON.stringify(para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