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团队,是不是在祸害公司?

8e4363e5199c1ead0b8e0cb63a2a807f.gif

会说话的波吉

揭露行业真相

2021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整体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无论是2C还是2B,社交还是云计算,都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的时期。尤其是美股的中概股全年的走低,加上互联网公司很多其实也没有盈利,盈利的公司也会遇到相对的调整期。脉脉上越来越多的裁员传闻此起彼伏,要不就是年终奖缩水或者根本就没有了年终奖,到了2022年也不见得减少。

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基本逻辑都将改变,本质上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是用互联网连接产业的,本质是具体业务而非IT技术,早先年的高速成长以及资本的助推,互联网企业的高速成长,粗放型的管理,招募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加上开源的助力,使得不少企业的团队迷恋于基于开源自研,然而在此时此刻,你们还坚持得下去么?

本波吉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了技术团队的过去的几种怪现象供大家欣赏。

560988bc1ff02919725716680261e44a.png

利用技术决策权,谋取私利

其实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懂,前一阵子一位好几个知名公司的技术管理者都因为这个锒铛入狱。由于自己掌握着技术采购的大权,所以可以左右大规模的IT采购,自然也是众多乙方打点的对象,一不小心就腐坏了。早些年云计算公司的产品因为价格太过透明,所以这些决策者非常讨厌云计算,毕竟线下不透明的采购可以玩味的东西就太多了。

不过,随着上云的趋势不可改变,云计算厂商也学聪明了,大量的代理商出现了,代理商很大一个作用就是掮客身份,帮助云计算厂商打点甲方这些技术决策人,从而长期获得这个甲方客户的利益,近些年来CDN这个产品流水开销巨大,价格弹性区间巨大,往往明明可以与乙方直接签署相关协议的,却要通过一个第三方公司进行采购,个中原因大家懂的都懂。

f6a1fcf34c55a5516b44fa859e4cf49c.png

技术人员并不单纯天真

e641abecadf9e3d00097940b50e55ced.png

公司是试验场,

为了自己下一步跳槽做准备

本“波吉”曾经遇到过一个公司,本身是一个医药相关的电商公司,公司在技术平台上要加大投入,但是因为管理层并不是技术出生,所以在技术选型都相信自己的技术团队,奈何技术团队本身实力有限,管理层们也是知道的,也愿意通过选择一些第三方的SaaS服务来提升自己整体的技术实力。

但是最终确执行不下去,所有的合作伙伴都很难进入这个体系,原因是他们的技术团队希望掌控一切的技术,希望自己用开源系统构建平台,而本身团队力量也非常不足。

与其中一个刚毕业没几年的内部同学沟通,他直言不讳的表示,加入这个公司就是来学习的,如果使用了第三方的产品,可能无法有效的得到所谓技术上的锻炼,还不如借用当前这个公司自己开源搞,就当学习,反正也不会在这个公司干很久。

他们心理都清楚,引入了第三方产品和服务,公司会更好。于是这个技术团队从内心深处只是将这个公司作为自己跳槽的一个修炼场。

89725b736d31fbeb9a3bd15ee4e1b4a8.png

职场超级玛丽

0786cca3b4fd00ef73df06f8671c6069.png

热衷造轮子绑架公司

另外有一类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特别主张自研,美其名曰要有可控性,并且热衷于自己基于开源搭各种内部平台,为了构建内部平台向公司申请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把自己的团队搞得大大的。

其实所谓的自研只不过是服务一家公司,往往外部采购只需要几十万就可以搞定的需求,为了所谓的自研,招聘一年超过几百万工资的团队来研发维护,其实不过也只是搞一些开源软件的缝合,做一点自研的UI,实现一些开源软件的调优。

这么做目的也很简单,有了这些自研的平台,如果自己撤退了,公司就没办法正常运营了,以此来要挟公司,要挟管理层,最终变得尾大不掉。很多不懂技术的企业管理者往往被这种技术大牛给诓骗,初期给了很多资源和信任,到头来却变得不可收场,最终这个技术负责人带着自己的技术团队“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只留下管理者在那边傻傻的守望。

c7a512a744ab2b5fed8a927fe41f018b.png

某个大厂的开源项目

a3a07d1c619556e65ed46405997c2b47.gif

一切为了自己为了KPI

一些互联网大厂则是另外一种场景,拼命的造各种各样的轮子,目的有可能只是为了自己刷新简历和为了能够在公司内部评定上有所谓优秀的贡献,一切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真的解决一个业务问题提升效率。

我听说某个知名大厂的各个团队光KV型的数据平台就自研超过了50套,自研数据库更是层出不穷,其实公司的核心业务根本不是这些产品,这些东西也不一定真的能够帮助到公司的业务,但是每个技术团队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力,每个技术员工为了让自己刷存在感和晋升,所能够采取的手段也不过是不断的造轮子。

尤其是云计算这种乙方产品的技术团队造KPI产品更可怕,一个新产品上线其实是为了KPI,也忽悠了一部分真实的用户使用,但最终无论是公司还是团队都支撑不了这个轮子的发展,于是就草草收场,不再更新,结果害死了使用这个产品的用户。

3e2b3e336f8cabec57d3c77ac3d59a9f.png

上文摘抄自脉脉

16a05084af4ec1adc3ef1e8ff61d9e61.gif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套新架构

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都能非常明白,但是在很多技术团队,一个新的CTO,或者新的架构师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技术团队,更重要的往往还会带来所谓的新的技术架构,其实没有一个技术喜欢在前任的技术路线上修修补补,往往选择的是另起炉灶,从头来过。

所以一个技术负责人动荡的公司往往技术线每天996,其实也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价值,大部分时间只不过是用一个新的技术架构去重复前一任已经实现过的业务功能,周而往复,公司虽然花了大量的技术投入,但却带来非常小的价值。

“波吉”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CTO,凡是加入一个公司就推行他自己掌握的一套技术架构,把现有的平台换掉,招了不少人,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换好了,但是老板觉得技术支出比原来大增,但实际业务却没什么变化,于是与他矛盾加深,最终决裂离开。

8ca4f59034953d5a714ea6f768c87d13.png

各种中台就是最好忽悠的....

de6908c52ce659fc8f785c20739848c7.png

技术开发的妄念

前几年创业市场火爆,加上这几年部分开源项目也获得了很多资本的青睐,所以很多技术开发的负责人和团队心中升起了将自己在公司造得轮子变成一个项目出去融资创业的妄念,很多人认为从投资人那边拿到钱就是成功,却不知道一个在自己公司内部使用的东西和一个能商业化对外的产品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概念。

包括很多大厂中的技术团队,其实他们个中掌握的技术理念和技术能力并不优秀,和外部九死一生已经经历过大大小小战役活下来的创业团队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但因为本身这个公司的光环使得他们内心相当膨胀,所以在公司开发各种技术平台的时候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独立创业,然后真的出去创业大多数都是草草收场,这种情况现在是比比皆是。

c2a5cca4a10165e440e7d0897fa7e985.png

以上这些现象都存在在不同公司的不同技术团队上,实际上随着这个互联网行业的红红火火,大量的资本,各行各业互联网化的趋势,使得技术工程师出现了很多红利,所以有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的IT相关培训都获得不得了,但是一个公司如果构建了一个不良的技术团队,其浪费程度不亚于直接贪污,甚至错误的技术投入搞垮了很多公司。

随着互联网从新兴的高速发展的产业逐步常态化,每一个公司为了活下去必然会采取很多措施,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团队裁撤1/3甚至1/2都能正常的运转,内卷的背后恰恰是企业本身的发展预期与其所拥有的员工规模不成比例,这样势必要调整。

而在这个过程中,无法真正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所谓技术团队和这些技术大牛们将何去何从?

而另一方面,中国在互联网技术工具领域又缺乏美国一样的完善的技术服务软件市场,可以利用第三方的能力提供各种专业IaaS,PaaS,SaaS,也使得很多公司不得不自己造轮子。

40c345c9d1edaa7fde9bba45852d4e78.png

所以展望未来,必然是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情,各类公司站在理性的思维上必然也会专业的技术需求寻找专业的技术服务,而不是通过组建一个庞大的技术开发团队去解决了。

我想这也恐怕为什么现在资本都在往企业服务领域加大投入的基本逻辑。

1  #  云计算厂商们,你们辜负了中国的用户

2  #  甲方!你们愿意被乙方侮辱吗?

3  #  必读!如何有效的进行沟通

4  #  中国AIOps们,你们究竟是在骗谁?

5cad978fc888138c3a340a7e207b82ba.gif

长按扫码

快关注我吧!

f117ea52cb3c20a6648fa091dd1b6a61.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