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公司有使用filebeat作为日志采集的agent,然而最近发现其在一些node采集吞吐不足,现就其配置项与吞吐调优进行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有:
Input输入配置项
通用以及全局配置项
Output输出配置
一、Input输入配置项
Filebeat支持众多的Inputs,以日志文本类为例梳理其配置项,主要配置项如下:
配置项 | 说明 |
---|---|
type | 取值log或者filestream,7.16.0以后log声明为废弃 |
enabled | 是否开启,默认关闭 |
paths | 抓取的日志文件配置,例如:- /var/log/*.log |
encoding | 读取使用的编码,默认为plain,可选utf-8、gbk等 |
exclude_lines | 读取文件时丢掉哪些行,默认没有丢弃。例如:['^DBG'] 排除以DBG开头的行 |
include_lines | 指定需要读取的行,默认所有行均会读取。例如:['^ERR', '^WARN']读取以ERR和WARN开头的行 |
exclude_files | 排除哪些文件不采集,例如:['.gz$']排除.gz结尾的文件 |
file_identity.native | 判断两个文件是否相同,默认使用inode和device id |
fields | 在输出的每条日志增加额外的信息,默认会在fields新建子目录 |
fields_under_root | 表示新增的字段fields为顶级目录 |
keep_null | 是否在事件中发布具有null的字段,默认false |
publisher_pipeline.disable_h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