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面试题

目录

1 tcp可靠性,然后问十六位校验和怎么实现的

2 TCP粘包

3 进程协程线程

4 跳表怎么实现

5 gostruct能不能比较?

6 godefer(fordefer)

7 go select可以用于什么?

8  client如何实现长连接?

1. HTTP Keep-Alive

2. WebSocket

3. 长轮询 (Long Polling)

4. Server-Sent Events (SSE)

9 go 主协程如何等其余协程完再操作

10 slice,len,cap,共享,扩容

11 map如何顺序读取?

12 实现set

13 实现消息队列(多生产者,多消费者) go

14 大文件排序

15 基本排序,哪些是稳定的

16  归并排序

17 httpget跟head

18 http401,403


1 tcp可靠性,然后问十六位校验和怎么实现的

TCP(传输控制协议)的可靠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一个关键机制是通过校验和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TCP使用16位的校验和来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以下是TCP校验和实现的基本步骤:

  1. 构造伪首部

    • 在计算TCP段的校验和之前,先构造一个伪首部,它包含了IP报头的部分信息以及TCP报头的一部分固定值。这个伪首部的目的是让校验和能够验证整个IP/TCP包的有效性。
  2. 初始化校验和字段

    • 在实际发送前,将TCP报头中的校验和字段设置为0。
  3. 按位求反加法

    • 将伪首部、TCP报头以及TCP数据部分(不包括校验和字段本身,因为它当前被清零了)的所有16位字按照网络字节顺序(大端序)拼接起来。
    • 对这些连续的16位字进行逐个相加,但不是普通的加法,而是采用“按位求反”的加法算法(即1's complement addition)。如果在累加过程中产生了进位,则需要在最终结果中再次取反以得到正确的16位校验和。
  4. 折叠到16位

    • 如果原始数据不是16位对齐的,可能会出现最后几个字节不足16位的情况,这时通常会补足到16位再进行累加。
    • 累加的结果应当是一个32位数,然后取其16位的1's complement来得到最终的16位校验和。
  5. 存储和验证

    • 计算出的16位校验和填入到TCP报头的校验和字段中。
    •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重复上述过程重新计算校验和,并与接收到的校验和字段比较,如果两者一致,则认为数据没有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

具体实现时,操作系统或网络栈会提供相应的函数来执行这样的校验和计算。例如,在Linux内核中,do_csum()这样的函数就是用来处理这类校验和计算任务的。

2 TCP粘包

TCP粘包(TCP Packet Coalescing)是指在TCP协议传输数据时,由于TCP协议本身的特性,在接收端可能会出现将原本连续发送的多个小的数据包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包进行接收的情况。这是因为TCP作为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其设计目标是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而不是数据包边界的一致性。

TCP粘包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1. Nagle算法:为了提高网络效率,TCP实现中可能使用Nagle算法,它会尽量合并小的输出数据块为更大的报文段再发送,以减少网络中的小包数量。

  2. 延迟确认与累积确认:TCP允许累积确认,即接收方可以一次确认多个数据包,这可能导致发送方认为多个数据包已经被成功接收,并且继续发送更多的数据,从而造成数据包在接收缓冲区内的“粘连”。

  3. 缓冲区管理:接收端应用进程不及时读取缓冲区中的数据,TCP协议栈会在接收缓冲区中累积数据,如果新的数据到来并且缓冲区未满,则新数据可能会紧跟在旧数据之后,这样从应用的角度看,就出现了粘包。

解决TCP粘包问题的方法通常由应用程序自己处理,常见的解决方案包括:

  • 定长消息:如果每个消息的长度固定,那么可以通过预先知道消息长度来准确拆分数据。

  • 消息头包含长度信息:在每个消息前添加一个表示消息长度的字段,接收方可以根据这个长度字段正确地分离出每个独立的消息。

  • 分隔符标识:在每条消息间加入特定的分隔符,接收方通过识别分隔符来区分不同的消息。

  • 应用层协议设计:设计自定义的应用层协议,规定消息边界或消息结束标志,以便于上层应用能够正确解析接收到的数据流。

对于实时性强、需要严格按顺序处理每个数据包的应用,合理设计应用层协议来处理粘包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3 进程协程线程

进程、协程和线程是计算机科学中用于执行并发任务的三种不同抽象概念:

  1. 进程(Process)

    • 进程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独立地址空间(包括代码、数据、堆栈和其他系统资源),以及一个单独的进程控制块PCB(Process Control Block),记录了进程的状态信息。
    • 操作系统能够同时调度多个进程在CPU上运行,通过时间片轮转等方式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的假象。进程间通信(IPC,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需要通过专门的机制如管道、共享内存、消息队列等来完成。
  2. 线程(Thread)

    • 线程是进程中执行的实体,也称为轻量级进程。一个进程内可以包含多个线程,这些线程共享同一进程的地址空间(包括全局变量、文件描述符等),但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栈、程序计数器(PC)和寄存器状态。
    • 多线程可以在一个进程中并发执行,使得进程内部的多个任务能更有效地利用CPU资源,实现并行计算或提高响应速度。由于线程间的切换开销比进程小,所以多线程在很多场景下比多进程更高效。
  3. 协程(Coroutine)

    • 协程是一种用户态的轻量级线程,由程序自身而非操作系统内核直接进行调度。与线程相比,协程没有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因为它不涉及操作系统层面的调度。
    • 协程允许在一个线程内并发地执行多个函数,每个函数都能在执行过程中保存自己的状态,并能在将来某个时刻恢复执行。这样,协程可以实现非阻塞式的异步编程模型,在IO密集型任务或者避免大量线程上下文切换开销的场景中有很好的性能表现。
    • 在Python等语言中,协程可以通过asyncio库或其他第三方库(如geventtornado中的协程)实现,并且使用关键字如asyncawait来编写异步代码。

总结起来,进程提供了操作系统级别的隔离性和资源管理;线程提供了进程内的并发执行,以减少资源创建开销并共享某些资源;而协程则是在单个线程内通过协作式调度实现的轻量级并发机制,它依赖于程序员定义的任务切换点,并且通常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和更简洁的编程模型。

4 跳表怎么实现

跳跃表(Skip List)是一种概率数据结构,它通过在原有的有序链表的基础上增加多级索引结构来提高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效率。跳跃表可以达到接近于平衡树的查询性能,但实现相对简单,并且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 N)。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跳跃表实现的基本步骤和关键点:

  1. 节点定义: 定义一个跳表节点类,每个节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值(value):存储元素的实际值。
    • 下一节点指针(next pointers):每一层都有一个指向同层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 向下指针(down pointers):除了最底层节点外,每层节点都有一个指向下一层相同位置节点的指针。

    示例代码片段(Java或C++风格):

     Java 
    1class SkipListNode<T> {
    2    T value;
    3    SkipListNode<T>[] next; // 一个数组用于存储不同层级的下一个节点
    4    SkipListNode<T> down; // 指向下一层节点
    5
    6    SkipListNode(T value, int level) {
    7        this.value = value;
    8        // 初始化next数组和down指针
    9    }
    10}
  2. 层次生成: 跳跃表的每一层都是一个有序链表,层数由随机算法决定。新插入节点时,根据一定的概率分布(如抛硬币)决定其应该出现在哪几层。

  3. 查找: 查找操作从最高层开始,沿着next指针遍历,如果当前节点的值大于目标值,则移动到下一个节点;否则,在同一层继续搜索。当遇到相等或无法向右移动时,向下一层级检查,直到找到目标值或到达最低层。

  4. 插入: 插入新节点时首先进行查找以确定插入位置,然后根据随机算法生成新的层级,并将新节点按照顺序插入到各层链表中。

  5. 删除: 删除操作类似查找,找到要删除的节点后,将其从所有包含它的层级链表中移除。

  6. 更新: 如果需要对已存在的元素进行更新(比如改变其排序依据),通常也是先删除旧节点再插入新节点。

下面是一个简化版的插入操作伪代码示例:

 

Python

1function insert(value):
2    newNode = createNode(value)
3    currentLevel = highestLevel()
4    
5    while currentLevel >= 0:
6        updateNextPointers(newNode, currentLevel)
7        currentLevel -= 1
8    
9    adjustMaxLevel(newNode.level) // 如果新节点层级比当前最大层级高,则更新最大层级
10
11function updateNextPointers(newNode, level):
12    predecessor = findPredecessorAtLevel(level, newNode.value)
13    newNode.next[level] = predecessor.next[level]
14    predecessor.next[level] = newNode

实际编程实现时还需要处理细节,例如实现随机层级生成函数、查找前驱节点函数以及维护跳表的层级结构等。

5 go的调度

Go 语言的并发模型基于轻量级线程 Goroutine 和其独特的调度器设计。Goroutine 是 Go 中的用户级线程,创建和销毁的成本很低,并且可以在多个 OS 线程(M)上运行。Go 调度器的设计目标是实现高效、低延迟和高并发能力。

Go 调度器的主要组件包括:

  1. Goroutine (G):代表了执行单元,每个 Goroutine 包含一个函数调用栈。在 Go 中,通过 go 关键字启动一个新的 Goroutine。

  2. 工作线程 (M):与操作系统线程对应,负责实际的执行工作。每个 M 都有一个上下文(goroutine scheduler state)和一个指向当前正在运行的 G 的指针。M 会从全局队列或者关联的 P 中获取可运行的 G 来执行。

  3. 处理器 (P):处理器代表逻辑处理器或核心,它是 M 和 G 之间的桥梁。每个 P 都有自己的本地任务队列,用于存放待执行的 Goroutine。系统中 P 的数量由 GOMAXPROCS 环境变量决定,默认情况下等于可用 CPU 核心数。

  4. 全局队列:包含所有尚未分配给 P 的 Goroutine。当某个 P 的本地队列为空时,它可以从全局队列获取 Goroutine 执行。

调度流程概览:

  • 当程序启动新的 Goroutine 时,首先会被放入全局队列或者某个 P 的本地队列。
  • 如果没有空闲的 M,调度器会创建一个新的 OS 线程(M)来绑定一个闲置的 P 并开始执行队列中的 Goroutine。
  • M 在执行完一个 Goroutine 后,会从自己的本地队列或其他 P 的队列中取出下一个 Goroutine 进行执行,或者将自己暂时闲置并等待更多的工作到来。
  • 当 Goroutine 遇到阻塞操作(如 I/O)时,它会让出控制权,M 会切换到其他可以运行的 Goroutine,从而避免了因阻塞而浪费 CPU 资源的问题。

通过这种设计,Go 调度器能够有效利用多核CPU资源,快速进行 Goroutine 间的上下文切换,并保持较低的系统开销。

5 gostruct能不能比较?

在 Go 语言中,结构体(struct)是否可以直接比较取决于其包含的字段类型。以下是一些规则:

  1. 如果结构体的所有字段都是可比较的(比如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其他结构体等,并且这些结构体也是可比较的),那么这个结构体就是可比较的,可以使用 == 或 != 进行比较。

  2. 但如果结构体中包含不可比较类型的字段,如:

    • slice
    • map
    • function
    • channel
    • interface{} 类型(其中包含上述不可比较类型)

    那么整个结构体就变得不可比较,不能直接用 == 来判断两个结构体实例是否相等。

  3. 对于结构体指针,虽然它们所指向的结构体内容可能包含不可比较的字段,但指针本身是可比较的,可以用来比较两个指针是否指向同一个结构体实例。

  4. 不同类型的结构体不能直接进行数值比较,即使它们的字段完全相同。若要比较,必须先通过类型断言或显式转换为相同的类型,然后才能进行比较。当然,在转换之前需要确保两个结构体具有兼容的内存布局和字段顺序。

总结来说,Go 中的结构体能否比较主要看其成员变量是否都是可比较的类型,如果不是,则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操作。

6 godefer(fordefer)

在 Go 语言中,defer 是用于延迟函数执行的关键字,它并不会直接与 for 循环一起使用形成一个特殊的语法结构如 fordefer。但是,你可以在 for 循环内部使用 defer 来确保在循环每次迭代结束时(或者在退出循环的代码块之前)执行某些操作。

例如,如果你在一个循环里打开了文件或数据库连接,并希望在每次迭代结束后都关闭它们,你可以这样做:

 

Go

1for _, file := range files {
2    f, err := os.Open(file)
3    if err != nil {
4        // 处理错误
5        continue
6    }
7    defer f.Close() // 在当前循环迭代结束时确保关闭文件
8
9    // 对文件f进行操作...
10}

在这个例子中,defer f.Close() 将确保无论循环体内的代码如何运行(即使有 panic),在退出到下一次迭代前都会调用 f.Close() 关闭文件。

7 go select可以用于什么?

在Go语言中,select 关键字用于实现通道(channel)的多路复用,它能够阻塞等待多个通道操作中的任何一个完成。select 语句主要用于并发编程中处理多个通道的读写事件,类似于一个控制结构,当有任意一个case条件满足时执行相应的操作。

使用 select 的常见场景包括:

  1. 等待多个通道: 当程序需要同时监听多个通道,以便在任意一个通道准备好进行通信(即可以发送或接收数据)时立即执行相应操作。

  2. 避免死锁: 通过在多个通道操作和一个默认操作间选择,可以防止因为某个通道长时间不准备就绪而导致的程序挂起。

  3. 超时处理: 结合 time.After 函数创建一个定时器通道,可以在等待其他通道的同时设置超时时间。

  4. 同步多个 goroutine: 在复杂的并发逻辑中,select 可以用来协调不同 goroutine 之间的通信。

一个简单的 select 示例:

 

Go

1ch1 := make(chan int)
2ch2 := make(chan string)
3
4go func() {
5    time.Sleep(1 * time.Second)
6    ch1 <- 1 // 向 ch1 发送整数
7}()
8
9go func() {
10    time.Sleep(2 * time.Second)
11    ch2 <- "hello" // 向 ch2 发送字符串
12}()
13
14for {
15    select {
16    case num := <-ch1:
17        fmt.Println("从 ch1 收到:", num)
18    case str := <-ch2:
19        fmt.Println("从 ch2 收到:", str)
20    }
21}

在这个例子中,select 将会阻塞直到 ch1 或 ch2 中有任何一个通道可接收数据,然后执行对应的 case 分支。

8 context包的用途?

Go 语言中的 context 包主要用来在 Goroutine(协程)之间传播取消信号、 deadlines(截止时间)和请求相关的值。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控制并协调服务间的并发操作,尤其是在涉及网络请求、数据库查询等可能需要长时间运行的任务时。

context 包的主要用途包括:

  1. 取消信号传递: 当父 goroutine 需要取消其派生的子 goroutine 中的某个操作时,可以通过 context 实现。当上下文被取消时,所有从该上下文派生出的子上下文也会立即感知到,并能够优雅地终止执行。

  2. 超时处理: 可以为操作设置一个截止时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相关联的 context 就会被自动取消,从而使得依赖此 context 的任务也能及时停止。

  3. 资源管理: 当关联的请求或任务完成时,可以使用 context 来释放与之相关的资源,如关闭文件、释放网络连接等。

  4. 跨层级通信: 上下文可以携带请求范围内的元数据,这些信息可以在调用链中向下传递给多个层次的函数或服务,无需显式传递参数。

  5. 服务端并发控制: 在服务端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时,每个请求都可以拥有独立的 context,从而确保服务器在接收到取消请求或者达到限制条件时,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清理资源。

示例用法:

 

Go

1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5*time.Second)
2defer cancel() // 当函数退出时取消 context
3
4// 启动一个 goroutine 去执行耗时操作
5go func() {
6    select {
7    case result := <-doSomeWork(ctx):
8        fmt.Println("工作结果:", result)
9    case <-ctx.Done(): // 检查 context 是否已取消
10        fmt.Println("工作超时或被取消")
11        return
12    }
13}()
14
15// doSomeWork 函数应该接收 context 参数并在适当时候检查其 Done() 方法
16func doSomeWork(ctx context.Context) <-chan SomeResultType {
17    resultsCh := make(chan SomeResultType)
18
19    go func() {
20        if ctx.Err() == context.DeadlineExceeded { // 检查截止时间是否已过期
21            return
22        }
23
24        // 执行耗时操作...
25        result := calculateSomething()
26
27        select {
28        case resultsCh <- result: // 发送结果
29        case <-ctx.Done(): // 如果 context 被取消,则不发送结果直接退出
30            return
31        }
32    }()
33
34    return resultsCh
35}

通过这样的方式,context 包提供了在复杂的并发场景中管理和控制goroutine行为的强大机制。

8  client如何实现长连接?

在客户端实现长连接(long-lived connection)通常指的是维持一个与服务器的持久连接,这样多个请求可以在同一个TCP连接上进行,而不需要为每个请求都新建一个连接。这种技术可以显著减少网络延迟和资源消耗,尤其是在HTTP/1.1中的Keep-Alive机制、WebSocket协议或者专门设计的长轮询(long polling)机制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长连接实现方式:

1. HTTP Keep-Alive

  • HTTP/1.1 默认支持Keep-Alive,在一个HTTP响应完成后,连接不会立即关闭,而是保持一段时间以处理更多的请求。客户端可以通过设置Connection: keep-alive头来明确要求服务器保持连接打开。
  • 客户端代码在发送请求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只要HTTP库默认启用了Keep-Alive即可。

2. WebSocket

  • WebSocket 是一种双向通信协议,提供全双工通信通道,允许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实时、低延迟的数据交换。一旦WebSocket握手成功建立,连接就会一直保持开放状态,直到客户端或服务器主动断开连接。
  • 客户端代码需要通过WebSocket API创建并管理连接,例如在JavaScript中:
     Javascript 
    1var socket = new WebSocket("ws://example.com/ws");
    2socket.onopen = function(event) {
    3    // 连接已建立
    4};
    5socket.onmessage = function(event) {
    6    // 收到服务器消息
    7};
    8socket.onerror = function(error) {
    9    // 处理错误
    10};
    11socket.onclose = function(event) {
    12    // 连接关闭
    13};

3. 长轮询 (Long Polling)

  • 在长轮询中,客户端发起一个HTTP请求,但服务器并不立即返回结果,而是等到有数据更新时才返回响应。然后客户端立即发出下一个请求,以此保持“伪”长连接。
  • 客户端代码会定期或持续地发起HTTP请求,并在收到响应后再次发起新的请求:
     Javascript 
    1function longPoll() {
    2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3    xhr.open('GET', '/long-polling-endpoint', true);
    4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5        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
    6            // 处理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7            handleServerResponse(xhr.responseText);
    8            // 立即开始下一次轮询
    9            longPoll();
    10        }
    11    };
    12    xhr.send(null);
    13}
    14
    15longPoll(); // 启动长轮询

4. Server-Sent Events (SSE)

  • Server-Sent Events (SSE) 是另一种从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实时更新的技术,它基于HTTP长连接,服务器可以在单个不断开的连接上推送事件到客户端。
  • 客户端使用EventSource对象订阅服务器的SSE流:
     Javascript 
    1var eventSource = new EventSource('/sse-endpoint');
    2eventSource.onmessage = function(event) {
    3    // 处理服务器推送的消息
    4    handleMessage(event.data);
    5};
    6
    7// 对于其他事件类型,如连接打开、关闭等,可以添加相应的监听器
    8eventSource.addEventListener('open', function() {...});
    9eventSource.addEventListener('error', function() {...});

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你的应用需求和技术栈。WebSocket提供了最直接的双向实时通信,而HTTP Keep-Alive和Server-Sent Events适合一方向为主的更新推送场景,长轮询则是一种跨平台兼容性较好的折衷方案。

9 go 主协程如何等其余协程完再操作

在Go语言中,主协程等待其余协程完成操作通常使用sync.WaitGroup这个同步原语。以下是一个示例:

 

Go

1package main
2
3import (
4	"fmt"
5	"sync"
6)
7
8func worker(wg *sync.WaitGroup) {
9	defer wg.Done() // 当worker函数结束时,通知WaitGroup减少计数器
10
11	// 这里执行协程任务
12	fmt.Println("Worker is doing its job...")
13	// 假设这里是耗时操作
14}
15
16func main() {
17	var wg sync.WaitGroup // 创建一个WaitGroup实例
18
19	// 假设有5个协程需要并发执行
20	for i := 0; i < 5; i++ {
21		wg.Add(1) // 每启动一个协程前增加WaitGroup的计数器
22
23		go func() {
24			worker(&wg) // 在新创建的协程中执行worker函数
25		}()
26	}
27
28	// 等待所有已添加到WaitGroup的任务完成
29	wg.Wait()
30
31	fmt.Println("All goroutines have finished.")
32	// 主协程在这里继续执行后续的操作...
33}

在这个例子中,每当启动一个新的goroutine(协程)去执行worker函数时,都会先调用wg.Add(1)来表示有一个新的工作单元开始。每个worker函数内部通过defer wg.Done()确保在函数退出时会减少WaitGroup的计数器。当wg.Wait()被调用时,主协程将阻塞直到WaitGroup的计数器归零,这意味着所有已添加的工作单元都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任务。

10 slice,len,cap,共享,扩容

在Go语言中,slice(切片)是一种灵活的数据结构,它代表了一个数组的部分视图。切片包含三个核心属性:

  1. 指针:指向底层数组的起始元素地址。
  2. 长度(len):表示当前切片所包含的元素个数,即从起始位置到末尾的有效元素数量。
  3. 容量(cap):表示从切片的起始位置开始直到底层数组结束可以容纳的元素总数。这意味着,如果切片需要扩容,其现有容量是判断是否需要分配新数组的一个重要因素。
  • len(s):返回切片s的长度,即有效元素的数量。
  • cap(s):返回切片s的容量,即最多可容纳的元素数量,包括已有的和额外可用但未被使用的空间。

共享: 多个切片可以共享同一段底层数组,这意味着对一个切片的修改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共享相同底层数组的切片。

扩容: 当向切片追加元素导致长度达到容量时,Go语言会自动进行扩容操作。扩容的具体策略是扩展到当前容量的两倍再加一定量(通常是一个最小值),以确保有足够空间容纳新增元素。扩容操作会创建一个新的更大的底层数组,并将原有切片的元素复制到新的数组中,之后更新原切片的指针、长度和容量信息。

例如:

 

Go

1s := make([]int, 0, 5) // 创建一个初始长度为0,容量为5的切片
2
3// 向切片添加元素直至超过容量
4for i := 0; i < 10; i++ {
5    s = append(s, i)
6}
7
8fmt.Println(len(s)) // 输出: 10 (因为现在有10个元素)
9fmt.Println(cap(s)) // 输出: 大于等于10(取决于扩容策略,实际可能是10或大于10)

在这个例子中,随着我们不断地通过append函数添加元素,当达到容量5后,切片将会被扩容,以便能够继续添加更多的元素。

收起

go slice 扩容策略

Go语言中的切片在需要扩容时,其具体的扩容策略是这样的:

  1. 初始容量:当你创建一个新的切片或者使用make函数初始化一个切片时,可以指定初始的长度和容量。如果没有指定容量,则会根据长度自动分配合适的容量。

  2. 第一次扩容:如果初始时未指定容量或容量较小(如0),当首次通过append操作导致容量不足时,切片将至少扩容到10个元素的容量。

  3. 后续扩容:一旦切片的长度达到了它的当前容量,Go语言会尝试按照以下规则扩容:

    • 新容量通常是旧容量的两倍。
    • 如果两倍于当前容量仍然不足以容纳新添加的元素,则新容量会增加到足以容纳所有要添加的元素。

具体来说,扩容后的新容量 newCap 计算方式为:

 

Go

1if cap < 1024 {
2    newCap = 2 * cap + min(10, cap) // 当前容量小于1024时,扩容至原来的2倍再加10(如果10大于cap则按cap)
3} else {
4    newCap = 1.25 * cap // 当前容量大于等于1024时,扩容至原来的1.25倍
5}

请注意,上述描述是一种常见的实现策略,并非Go语言规范中规定的细节,实际的扩容算法可能因Go版本而有所差异。但无论如何,Go语言总是试图以尽可能高效的方式进行切片扩容,尽量减少内存分配次数和数据复制的成本。

11 map如何顺序读取?

在Go语言中,map(映射)是无序的数据结构,其内部实现不保证元素的迭代顺序与插入顺序一致,甚至在不同编译器版本或运行时环境下可能会有差异。因此,直接通过for range遍历map无法按特定顺序读取。

若要按照特定顺序(如升序、降序或其他自定义顺序)读取map中的键值对,你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将map的所有键提取到一个切片(slice)中。
  2. 对这个切片进行排序,可以使用sort包中的函数来实现升序或降序排列。
  3. 遍历排序后的切片,并根据每个键从原始map中获取对应的值。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按照升序顺序读取map:

 

Go

1package main
2
3import (
4	"fmt"
5	"sort"
6)
7
8func main() {
9	// 假设我们有一个map
10	m := map[int]string{
11		4: "four",
12		1: "one",
13		3: "three",
14		2: "two",
15	}
16
17	// 创建一个空切片用来存储map的key
18	keys := make([]int, 0, len(m))
19
20	// 将所有key添加到切片中
21	for k := range m {
22		keys = append(keys, k)
23	}
24
25	// 对切片进行排序
26	sort.Ints(keys)
27
28	// 按照排序后的key顺序读取并打印map的键值对
29	for _, k := range keys {
30		fmt.Printf("Key: %d, Value: %s\n", k, m[k])
31	}
32}

这段代码首先将map的所有键存入一个整数切片中,然后对其进行排序,最后按照排序后切片的顺序访问map的键值对。这样就能确保每次执行都能得到相同顺序的输出结果。

12 实现set

在Go语言中,标准库并没有提供一个名为set的内置数据结构。然而,我们可以使用map来模拟一个集合(Set),因为map的键集合具有唯一性,并且查找速度快。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用map实现一个基础的整数集合:

 

Go

1package main
2
3import (
4	"fmt"
5)
6
7// IntSet 使用map[int]bool实现一个整数集合
8type IntSet map[int]bool
9
10// NewIntSet 创建一个新的空整数集合
11func NewIntSet() IntSet {
12	return make(IntSet)
13}
14
15// Add 向集合中添加一个元素
16func (s IntSet) Add(value int) {
17	s[value] = true
18}
19
20// Remove 从集合中移除一个元素
21func (s IntSet) Remove(value int) {
22	delete(s, value)
23}
24
25// Contains 检查集合中是否包含指定元素
26func (s IntSet) Contains(value int) bool {
27	_, ok := s[value]
28	return ok
29}
30
31// Union 计算两个集合的并集
32func (s IntSet) Union(other IntSet) IntSet {
33	result := NewIntSet()
34	for k := range s {
35		result.Add(k)
36	}
37	for k := range other {
38		result.Add(k)
39	}
40	return result
41}
42
43// Intersection 计算两个集合的交集
44func (s IntSet) Intersection(other IntSet) IntSet {
45	result := NewIntSet()
46	for k := range s {
47		if other.Contains(k) {
48			result.Add(k)
49		}
50	}
51	return result
52}
53
54func main() {
55	set1 := NewIntSet()
56	set1.Add(1)
57	set1.Add(2)
58	set1.Add(3)
59
60	set2 := NewIntSet()
61	set2.Add(2)
62	set2.Add(3)
63	set2.Add(4)
64
65	fmt.Println("Set1:", set1)
66	fmt.Println("Set2:", set2)
67
68	union := set1.Union(set2)
69	fmt.Println("Union:", union)
70
71	intersection := set1.Intersection(set2)
72	fmt.Println("Intersection:", intersection)
73}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IntSet的类型,它基于map[int]bool实现。这里提供了添加、删除和检查元素存在性的方法,以及计算集合之间并集和交集的方法。

如果你需要支持其他类型的集合,只需将int替换为所需的类型即可。

13 实现消息队列(多生产者,多消费者) go

在Go语言中,实现一个消息队列(多生产者、多消费者模型)可以利用channel的并发特性。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基础的消息队列系统:

 

Go

1package main
2
3import (
4	"fmt"
5	"sync"
6)
7
8// Message 定义消息结构体
9type Message struct {
10	Data interface{}
11}
12
13// MessageQueue 消息队列定义,使用channel和互斥锁保证线程安全
14type MessageQueue struct {
15	queue   chan Message
16	closing chan bool
17	mutex   *sync.Mutex
18}
19
20// NewMessageQueue 创建一个新的消息队列实例
21func NewMessageQueue(capacity int) *MessageQueue {
22	return &MessageQueue{
23		queue:   make(chan Message, capacity),
24		closing: make(chan bool),
25		mutex:   &sync.Mutex{},
26	}
27}
28
29// Produce 生产者函数,向队列中发送消息
30func (mq *MessageQueue) Produce(data interface{}) error {
31	mq.mutex.Lock()
32	defer mq.mutex.Unlock()
33
34	select {
35	case mq.queue <- Message{Data: data}:
36		return nil
37	case <-mq.closing:
38		return fmt.Errorf("Message queue is closed")
39	}
40}
41
42// Consume 消费者函数,从队列中接收消息
43func (mq *MessageQueue) Consume(consumerFunc func(interface{})) {
44	for {
45		select {
46		case msg, ok := <-mq.queue:
47			if !ok {
48				return // 队列关闭,退出消费者
49			}
50			consumerFunc(msg.Data)
51		case <-mq.closing:
52			return // 接收到关闭信号,退出消费者
53		}
54	}
55}
56
57// Close 关闭消息队列,不再接收新的消息并通知所有消费者退出
58func (mq *MessageQueue) Close() {
59	close(mq.queue)
60	close(mq.closing)
61}
62
63func main() {
64	// 创建一个容量为10的消息队列
65	messageQueue := NewMessageQueue(10)
66
67	// 启动两个消费者
68	var wg sync.WaitGroup
69	wg.Add(2)
70	go func() {
71		defer wg.Done()
72		messageQueue.Consume(func(data interface{}) {
73			fmt.Printf("Consumer 1 received: %v\n", data)
74		})
75	}()
76	go func() {
77		defer wg.Done()
78		messageQueue.Consume(func(data interface{}) {
79			fmt.Printf("Consumer 2 received: %v\n", data)
80		})
81	}()
82
83	// 发送一些消息
84	for i := 0; i < 20; i++ {
85		messageQueue.Produce(i)
86	}
87
88	// 等待所有消息消费完毕后关闭队列
89	wg.Wait()
90	messageQueue.Close()
91}

这个例子中的MessageQueue类型使用了一个带缓冲的channel作为消息队列,并用一个互斥锁来确保在多个生产者同时操作时的安全性。它还提供了一个关闭通道,以便通知所有消费者队列即将关闭。

注意:实际应用中,你可能还需要处理更复杂的逻辑,比如超时、重试、消息确认等。此外,这个简单的实现并未实现公平消费,即消费者间的负载均衡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确保每个消费者都有机会获取到消息

14 大文件排序

对于大文件排序,当文件的数据量超过内存大小时,无法一次性加载到内存进行排序。这时通常采用外排序的方法,它包括多个阶段:

  1. 划分阶段

    • 将大文件分割成若干个子文件,每个子文件的大小适中,能够被一次性读入内存。
    • 对每个子文件分别在内存中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结果写回磁盘,形成多个有序的中间文件。
  2. 归并阶段

    • 通过多路归并排序(例如二路、四路或更多路)来合并这些中间文件。
    • 打开所有中间文件,每次从每个文件中读取最小的一个记录(或者使用多级比较树实现),并将这些最小记录放入新的临时文件中,保持新文件内部有序。
    • 重复此过程直到所有的记录都被归并到新的有序文件中。
  3. 优化策略

    •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减少磁盘I/O和提高效率,可以尝试增大单个子文件的大小,使其尽可能接近但不超过可用内存限制,同时确保每个子文件内部能高效排序。
    • 使用适当的外部存储机制,如缓冲区技术以减少磁盘访问次数。
  4. 现代大数据处理框架中的大文件排序

    • 在Hadoop MapReduce或Spark等分布式计算框架中,数据会被分片分布在集群节点上,各个节点独立对本地数据进行排序,然后在reduce阶段利用网络通信进行全局排序,这种情况下不再需要直接手动管理外排序过程。
  5. 特别算法

    • Z-Tree是一种理论上可以达到线性时间复杂度的大数据排序算法,但是其具体实现细节和适用场景可能较为特殊,并非所有情况下的首选方案。

总之,处理大文件排序的核心在于合理划分任务、充分利用内存资源以及有效组织归并过程。在编程实践中,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技术栈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15 基本排序,哪些是稳定的

在各种基本排序算法中,以下是一些稳定排序算法的例子:

  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2.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3. 归并排序(Merge Sort)
  4. 堆积排序的变种——稳定的优先队列实现的堆排序(通常原始版本的堆排序不保证稳定性)

不稳定的排序算法包括:

  1.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2. 快速排序(Quicksort)
  3. 原始版本的堆排序(Heapsort)

稳定排序算法的特点是当两个元素相等时,在排序过程中不会改变它们原有的相对顺序。对于需要保持相同元素原有相对位置不变的应用场景,稳定排序算法是更合适的选择。

插入排序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 insertionSort 函数对整数切片进行插入排序
func insertionSort(arr []int) {
   for i := 1; i < len(arr); i++ {
      key := arr[i]
      j := i - 1

      // 将大于key的元素向后移动
      for j >= 0 && arr[j] > key {
         arr[j+1] = arr[j]
         j--
      }
      arr[j+1] = key // 插入key到正确的位置
   }
}

func main() {
   nums := []int{54, 26, 93, 17, 77, 31, 44, 55, 20}
   fmt.Println("Before sorting:", nums)
   insertionSort(nums)
   fmt.Println("After sorting:", nums)
}

16  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在Go语言中的实现通常包括两个步骤:分割(divide)和合并(conquer)。以下是使用递归方式实现的归并排序算法:

 

Go

1package main
2
3import (
4	"fmt"
5)
6
7// merge函数将两个已排序切片合并成一个大的有序切片
8func merge(left, right []int) []int {
9	result := make([]int, 0, len(left)+len(right))
10
11	for len(left) > 0 && len(right) > 0 {
12		if left[0] < right[0] {
13			result = append(result, left[0])
14			left = left[1:]
15		} else {
16			result = append(result, right[0])
17			right = right[1:]
18		}
19	}
20
21	if len(left) > 0 {
22		result = append(result, left...)
23	} else if len(right) > 0 {
24		result = append(result, right...)
25	}
26
27	return result
28}
29
30// 归并排序主函数
31func mergeSort(arr []int) []int {
32    // 基线条件,当数组长度小于等于1时,已经有序
33    if len(arr) <= 1 {
34        return arr
35    }
36
37    // 找到中间索引进行分割
38    mid := len(arr) / 2
39    // 分别对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进行递归排序
40    left := mergeSort(arr[:mid])
41    right := mergeSort(arr[mid:])
42
43    // 合并已排序的左右两部分
44    return merge(left, right)
45}
46
47func main() {
48	nums := []int{54, 26, 93, 17, 77, 31, 44, 55, 20}
49	fmt.Println("Before sorting:", nums)
50	sortedNums := mergeSort(nums)
51	fmt.Println("After sorting:", sortedNums)
52}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merge函数,用于合并两个已排序的切片。然后定义了mergeSort函数,该函数通过递归将输入数组一分为二,直到每个子数组只剩下一个元素(基线条件),然后调用merge函数将结果合并。这样确保了最终得到的是整个数组的有序版本。

17 httpget跟head

在HTTP协议中,GETHEAD是两种不同的请求方法,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服务器对它们的响应内容:

  1. HTTP GET

    • GET是最常见的HTTP方法,用于请求指定资源。当客户端发起一个GET请求时,它期望从服务器获取资源的内容,并且通常这些资源是可读的。
    • 服务器响应GET请求时会返回该资源的数据,以及可能包含的状态码、响应头部信息等。
    • GET请求的结果通常是可见的,比如网页、图片或其他类型的数据。
  2. HTTP HEAD

    • HEAD方法与GET非常相似,但它仅请求响应头部信息而不包括资源的实际内容。
    • 当你使用HEAD请求一个URL时,服务器只返回HTTP头部信息,不返回请求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实体部分(即主体数据)。
    • 这种方法常用于检查某个资源是否存在、验证其更新时间(Last-Modified或ETag)、查看响应头中的元数据信息等,而无需传输整个文件内容,从而节省带宽。

总结来说,GET请求用于获取完整资源内容,而HEAD请求用于获取资源的相关元信息,不获取实际资源本身。

18 http401,403

在HTTP协议中,状态码401 Unauthorized和403 Forbidden都是服务器响应客户端请求时表示访问受限的错误代码。

  1. HTTP 401 Unauthorized

    • 当服务器返回401状态码时,意味着客户端尝试访问受保护的资源,但没有提供有效的身份验证凭据或者提供的凭据未通过服务器的验证。
    • 通常,服务器会随这个响应一起发送一个WWW-Authenticate头部信息,指示客户端需要哪种类型的认证机制(例如,基本认证、摘要认证等)来获取授权。
  2. HTTP 403 Forbidden

    • 状态码403 Forbidden则表示客户端可能已成功进行了身份验证,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服务器拒绝了该请求,即客户端当前没有权限访问指定的资源。
    •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用户账号权限不足、文件或目录禁止访问、网站防火墙或访问控制列表设置等原因造成的。

简而言之:

  • 401 Unauthorized:你还没登录或者你的凭证无效。
  • 403 Forbidden:你可能已经登录了,但你没有足够的权限访问那个特定的资源。

19 httpkeep-alive

HTTP Keep-Alive 是一种网络连接复用机制,允许在同一个TCP连接上执行多次HTTP请求和响应,而无需为每个新的请求打开一个新的连接。在传统的HTTP/1.0中,默认不支持Keep-Alive,每次请求后都会关闭TCP连接。

在HTTP/1.1及更高版本中,默认启用了Keep-Alive(除非明确设置Connection: close头部)。这意味着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连接不关闭,在这段时间内,后续的HTTP请求可以通过同一连接发送,从而减少了建立新连接的开销,提高了效率,并且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

当一个HTTP连接启用Keep-Alive时,通常会通过以下两个头部来控制连接的生命周期:

  • Connection:若值为keep-alive,表示客户端希望保持连接。
  • Keep-Alive:可选头部,用于指定额外的参数,如超时时间等。

对于服务器而言,它会根据配置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关闭Keep-Alive连接,这通常基于空闲时间、最大请求数量或其他策略。

在HTTP/2和HTTP/3协议中,连接复用是其核心特性之一,它们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在一个TCP连接(HTTP/2)或QUIC连接(HTTP/3)上传输多个并发的请求和响应流,进一步优化了连接使用效率。

19 http能不能一次连接多次请求,不等后端返回

在HTTP/1.1和早期版本中,标准的HTTP协议不直接支持在一个TCP连接上同时发送多个请求而不等待响应。每个请求必须等待前一个请求的响应到达后才能发送。

然而,在HTTP/2及更高版本中,引入了多路复用(Multiplexing)的概念,使得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并行地处理多个请求和响应,从而实现了一次连接多次请求的功能。在HTTP/2中,这一特性是通过帧、流和头部压缩等技术来实现的,多个请求可以在同一个连接上交错发送和接收,而无需严格遵循先入先出(FIFO)顺序。

对于HTTP/1.x来说,虽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一次连接并发请求,但可以通过管道化(pipelining)的方式部分模拟这个效果。管道化允许客户端在收到上一个请求的响应之前发送下一个请求,但客户端仍需按照请求发送的顺序接收响应,并且如果某个请求处理时间过长,后面的请求可能会被阻塞。

另外,某些特定场景下,例如使用Ajax或Fetch API的异步JavaScript编程,可以在前端发起多个HTTP请求,这些请求在浏览器层面并发执行,但实际上浏览器会根据可用的TCP连接数量和HTTP版本自动管理请求队列和连接复用。

20 tcp与udp区别,udp优点,适用场景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与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两种主要的传输层协议,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主要区别、UDP的优点以及适用场景如下:

TCP与UDP的区别:

  1. 连接性

    • 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需要在数据交换前先建立连接(三次握手),并在数据传输完成后释放连接(四次挥手)。
    • UDP 是无连接的协议,无需预先建立连接即可直接发送数据。
  2. 可靠性

    • TCP 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通过序列号和确认应答机制确保数据包有序到达且不丢失、不重复;当数据包未到达或错误时,TCP 会重新发送。
    • UDP 不提供任何保证,它尽最大努力交付数据,可能会丢包,也可能出现乱序。
  3.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 TCP 包含了复杂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可以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窗口大小,以避免网络拥塞。
    • UDP 没有这些机制,因此对带宽占用没有内置限制。
  4. 速度与延迟

    • TCP 因为需要进行连接管理、确认、重传等操作,所以在速度上可能不如 UDP 快。
    • UDP 的头部较小,传输开销较低,因此在网络环境良好、不需要可靠传输的情况下,UDP 延迟更低。
  5. 消息边界

    • TCP 保证按顺序传递数据,并且能够维护消息边界。
    • UDP 在接收端可能无法保持发送端的消息边界,多个数据包可能被合并或者分片处理。

UDP的优点:

  • 速度更快:由于UDP的简单性,它在发送数据时所需的系统资源更少,减少了额外的开销,从而在网络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 实时应用友好:对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音频/视频流、在线游戏、VoIP电话等,即使丢弃少量数据包也不会严重影响整体效果,此时UDP的优势明显。
  • 广播与多播支持:UDP可以直接用于多播和广播通信,而TCP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间接实现。

适用场景:

  • 实时媒体传输(如音视频流媒体、在线游戏)
  • DNS查询
  • 网络监控工具(ping, traceroute)
  • IoT设备间短小快速的通信
  • 需要广播或多播的应用

总之,UDP适用于那些对数据完整性要求不高但对实时性和低延迟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而在需要保证数据完整性和顺序性的应用,如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则通常使用TCP。

21 time-wait的作用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连接的 TIME_WAIT 状态是一个重要的网络协议设计特性,其作用包括:

  1. 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当主动关闭连接的一端(通常称为客户端)发送最后一个ACK确认报文后进入TIME_WAIT状态。在该状态下等待一段时间(通常是2倍的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即报文最大生存时间),目的是为了接收可能在网络中延迟到达的、来自另一端(通常称为服务器)的数据段或FIN报文。如果这些报文最终到达,TIME_WAIT状态的主机可以再次发出确认以保证对方正确收到并关闭连接。

  2. 防止旧重复报文干扰新连接: 如果不经过TIME_WAIT阶段直接关闭连接,旧连接中的残余报文可能会与新建立的同源同目的地址和端口的连接中的数据混淆。TIME_WAIT状态期间保留的资源会使得旧连接的最后确认报文能够被正确处理,而不会影响到新的相同四元组(源IP、源端口、目标IP、目标端口)的连接。

  3. 实现全双工连接的可靠关闭: TCP是全双工的,每个方向上的连接都需要独立地进行关闭。TIME_WAIT状态确保了主动关闭一端能够正确接收到被动关闭端的最终确认,从而完成整个连接的关闭序列。

  4. 维持网络稳定性: TIME_WAIT状态的存在有助于维护TCP网络的稳定性,因为它强制执行了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样即使在网络中存在丢包或延迟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连接的所有参与者都达到了一致的关闭状态,避免出现死锁或其他不确定性问题。

总结来说,TIME_WAIT状态是TCP协议中一个重要的可靠性机制,它通过确保连接完全终止并且释放资源之前等待足够长的时间来避免各种潜在的问题。

22 孤儿进程,僵尸进程

孤儿进程(Orphan Process): 在操作系统中,当一个进程在其父进程终止之前结束时,它会变成一个孤儿进程。这意味着原本负责收集其资源并完成清理工作的父进程已经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操作系统通常会将该孤儿进程的父进程设置为init进程(PID为1),init进程会自动接管这些孤儿进程,并等待它们运行结束,最终回收它们的资源。

僵尸进程(Zombie Process): 僵尸进程是指已经终止但其父进程尚未通过系统调用wait()waitpid()获取其退出状态信息的进程。在Linux或其他类Unix系统中,这样的进程在进程表中仍然占据了一个条目,尽管它已经不占用任何实际的系统资源(如内存、CPU等),除了进程控制块(PCB)的一小部分。

当一个进程终止时,内核会释放它的所有资源,但保留一些基本信息(如进程ID和退出状态码),直到父进程通过wait()系列函数查询这些信息后,才会完全从系统中移除。如果父进程没有正确处理子进程的退出,那么子进程就会以僵尸状态一直存在于系统中,直至父进程结束或者系统管理员手动干预。

总结来说,孤儿进程是失去了父进程的进程,而僵尸进程是已终止但还没有被父进程正确清理的进程。在现代操作系统的正常维护下,孤儿进程最终不会成为问题,因为init进程会作为它们的“新父母”来妥善处理;而僵尸进程如果不被及时处理,可能会持续消耗进程表的空间,导致进程表满无法创建新的进程,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3 死锁条件,如何避免

死锁是指在多线程或并发程序中,两个或多个进程(或线程)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使得所有进程都无法向前推进。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如下:

  1. 互斥条件(Mutual Exclusion):至少有一个资源是不可共享的,即一次只有一个进程可以使用该资源。
  2. 占有并请求条件(Hold and Wait):已经持有至少一个资源的进程还可以请求新的资源,而不会释放已持有的资源。
  3. 无剥夺条件(No Preemption):资源一旦被分配给一个进程,就只能由该进程主动释放,不能被系统剥夺并重新分配给其他进程。
  4. 循环等待条件(Circular Wait):存在一个进程-资源的环形链,其中每个进程都在等待下一个进程所占用的资源。

要避免死锁,可以破坏上述四个条件之一或多者来设计算法和策略:

  • 互斥条件无法完全避免,因为某些资源确实需要独占访问。

  • 避免占有并请求条件

    • 一次性申请所有资源:确保进程在开始执行前一次性申请所有所需的资源,这样就不会出现占有资源后继续申请新资源导致的死锁。
    • 限制请求次数:设置资源请求的最大次数,超过这个次数的请求将不被允许。
  • 引入资源抢占

    • 当系统检测到可能产生死锁的情况时,允许系统强行从某个进程中回收其持有的部分资源,打破“无剥夺”条件。
  • 资源排序和按序请求

    • 对所有资源进行统一编号,并要求每个进程按照固定的顺序请求资源,这样可以避免循环等待条件的形成。
  • 超时机制

    • 设置资源请求的超时时间,当请求超过一定时间未得到满足时,释放已获得的资源并回滚操作,然后再次尝试获取资源。

实际应用中,通常结合这些策略来减少死锁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在数据库事务处理中采用两阶段锁定协议、资源预分配、死锁检测与恢复等方法来处理并发控制问题。

24 linux命令,查看端口占用,cpu负载,内存占用,如何发送信号给一个进程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端口占用、CPU负载以及内存占用,并发送信号给一个进程:

  1. 查看端口占用

     Bash 
    1netstat -tulnp | grep <port_number>

    或者使用更现代的工具 ss

     Bash 
    1ss -tlp | grep <port_number>

    其中 <port_number> 是你想要检查的端口号。这些命令将显示哪个进程正在监听或使用指定的端口。

  2. 查看CPU负载

     Bash 
    1top

    或者

     Bash 
    1uptime

    top 命令会实时显示所有进程的CPU、内存等资源占用情况;而 uptime 则提供了一个简化的系统负载概览。

  3. 查看内存占用

     Bash 
    1free -h

    或者使用 tophtop(如果已安装)也可以看到内存占用信息。

  4. 发送信号给一个进程: 首先需要找到目标进程的PID(进程ID),例如通过 ps aux | grep <process_name> 找到对应的进程。

    然后,根据要发送的信号类型,使用 kill 命令:

     Bash 
    1kill -<signal> <pid>

    其中 <signal> 是信号名称或者数字代号,例如:

    • 发送中断信号(类似于Ctrl+C):kill -INT <pid> 或 kill -2 <pid>
    • 发送终止信号(强制结束进程):kill -TERM <pid> 或 kill -15 <pid>
    • 强制结束进程(不建议常用,可能导致数据丢失):kill -KILL <pid> 或 kill -9 <pid>

    举例:

     Bash 
    1# 发送中断信号给PID为1234的进程
    2kill -INT 1234

请注意,发送信号前应确保你有足够的权限操作该进程,否则可能因权限不足而失败。

25 git文件版本,使用顺序,merge跟rebase

在Git中,merge 和 rebase 都是用来合并分支的策略,但它们的工作方式和产生的提交历史不同。

merge

  • 工作原理:当你执行 git merge <branch> 时,Git会创建一个新的合并提交,这个提交包含了两个分支(当前分支与指定分支)的共同祖先到各自最新提交之间的所有更改。合并后的历史记录呈现为一个有分支的树形结构。
 

Sh

1A - B - C [master]
2     \
3      D - E [feature]
4
5# 执行 git merge feature
6A - B - C - F [master, feature]

其中,F是一个合并提交,包含了D和E的变化。

rebase

  • 工作原理:当你执行 git rebase <branch>(假设是将特性分支 feature 基于 master 进行变基操作)时,Git会将 feature 分支从 master 最新的提交开始重新应用其变更,生成一系列新的提交,并将 feature 分支指向这些新提交的最后一个。
 

Sh

1A - B - C [master]
2     \
3      D - E [feature]
4
5# 执行 git checkout feature && git rebase master
6A - B - C [master]
7            \
8             D' - E' [feature]
9
10# 或者使用 git rebase master feature 直接在 feature 分支上操作

其中,D'和E'是基于C的新版本进行的重放,相当于将D和E的修改直接“移植”到了C之后。

使用顺序与场景选择:

  1. merge

    • 当你希望保留分支合并的历史记录时。
    • 在多人协作且分支公开的情况下,通常更推荐使用merge,因为它能清晰地展示出开发过程中的并行历史。
  2. rebase

    • 当你想保持一个干净、线性的项目历史记录时。
    • 在私有分支或者团队成员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rebase,它可以使提交历史更加简洁易读,避免了不必要的分支合并点。
    • 在将本地未推送的更改合并到上游更新时,通常建议使用 git pull --rebase origin master 来避免不必要的合并提交。

总之,在决定使用 merge 还是 rebase 时,需要考虑团队规范、代码审查需求以及对项目历史记录简洁性的要求。同时要注意,由于 rebase 会改变提交历史,所以不应用于已经推送到共享仓库且他人可能已经基于该历史进行工作的分支。

26 项目实现爬虫的流程

实现一个网络爬虫项目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需求分析

    • 确定爬取目标:明确需要从哪些网站或API获取数据,以及所需的数据类型和结构。
    • 法律合规性检查:确保爬虫行为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和网站的Robots协议。
  2. 技术选型与环境准备

    •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和相应的爬虫框架(如Scrapy、BeautifulSoup、requests等)。
    • 安装所需的库和依赖,并创建项目文件夹结构。
  3. URL管理与网页抓取

    • 制定URL队列策略,确定起始URL和后续页面的发现规则(如通过链接遍历或Ajax请求等)。
    • 编写代码以发起HTTP请求,获取网页内容(HTML、JSON或其他格式)。
  4. 数据解析

    • 根据网页结构使用正则表达式、CSS选择器、XPath等方式提取有用信息。
    • 如果数据是JSON或XML格式,则可以直接解析响应内容。
  5. 数据清洗与处理

    • 对提取出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字符、空格、标签等。
    • 将数据结构化,转换为易于存储和使用的格式(如列表、字典、DataFrame等)。
  6. 异常处理与错误重试

    • 添加必要的异常捕获逻辑,处理可能出现的网络问题、服务器响应错误等情况。
    • 实现重试机制,对于暂时无法访问的网页可以设置延迟后重新尝试。
  7. 数据持久化

    • 将抓取到的数据保存到本地文件(如CSV、JSON、数据库等),或者上传至云端存储服务(如AWS S3、阿里云OSS等)。
  8. 速率限制与反爬策略应对

    • 设置合理的请求间隔,避免过于频繁导致IP被封禁。
    • 针对特定网站可能存在的反爬措施,如验证码、User-Agent限制、IP限制等,编写对应的解决方案(如模拟登录、更换代理IP、随机User-Agent等)。
  9. 监控与调试

    • 添加日志记录,方便追踪爬虫运行情况和定位问题。
    • 使用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确保爬虫稳定运行。
  10. 部署与维护

    • 将爬虫部署到服务器上,设置定时任务或持续运行。
    • 随着目标网站结构变化,适时更新爬虫代码以适应新布局。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尊重网站的服务条款和版权法规,尽量减少对服务器的压力,构建友好型爬虫。

27 爬虫如何做的鉴权吗?

爬虫进行鉴权通常是为了访问那些需要用户身份验证或授权才能访问的网页内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爬虫鉴权方法:

  1. 基本认证(HTTP Basic Auth) 如果目标网站使用了HTTP基础认证,可以在请求时直接在头部带上用户名和密码:

     Python 
    1import requests
    2
    3auth = ('username', 'password')
    4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example.com/protected-resource', auth=auth)
  2. Cookie 或 Session 认证

    • 对于依赖Cookie进行会话管理的网站,可以先通过登录页面获取到登录成功后的Cookie,然后将这个Cookie添加到后续请求中:
       Python 
      1import requests
      2
      3session = requests.Session()
      4login_data = {'username': 'your_username', 'password': 'your_password'}
      5session.post('https://example.com/login', data=login_data)
      6
      7# 使用同一session发送带cookie的请求
      8response = session.get('https://example.com/protected-resource')
  3. API密钥或Token

    • 若目标网站提供了API并要求提供API密钥或Access Token,可以在请求头中附带这些信息:
       Python 
      1headers = {'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access_token'}
      2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api.example.com/data', headers=headers)
  4. 模拟登录(登录表单提交)

    • 对于复杂的登录流程,可能需要分析登录表单,模拟用户的登录行为,包括POST数据、CSRF令牌等。
  5. OAuth 2.0或其他授权协议

    • 对于支持OAuth等现代授权协议的API,爬虫需要根据其流程获取access token,并在请求中正确使用。
  6. 动态加载与JavaScript执行

    • 对于需浏览器执行JavaScript来完成鉴权的网站,可能需要使用如Selenium这样的自动化工具来驱动浏览器,或者解析并执行JS代码以获取必要的凭证信息。

总之,爬虫进行鉴权的关键是理解和模仿目标网站的认证机制,合法合规地获取和使用认证凭据,同时确保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站的服务条款。

28 怎么实现的分布式爬虫

实现分布式爬虫涉及多个关键组件和步骤,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分布式爬虫实现思路:

1. 分布式架构设计

  • 主节点(Master):负责任务分配、结果收集以及整体调度。
  • 从节点(Worker):执行实际的网页抓取任务,并将抓取到的数据返回给主节点。

2. 任务分配与管理

  • 任务队列:使用消息队列(如RabbitMQ、Kafka等)或分布式队列(如Redis的List或Set结构)存储待抓取的URL列表。
  • 分发策略:主节点将任务队列中的URL按照一定策略(如轮询、优先级等)分配给各个从节点。

3. 数据共享与通信

  • 数据中间件:可以利用数据库(如MySQL、MongoDB等)或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DFS)来统一存储抓取到的数据,确保所有从节点都能访问和写入。
  • 心跳检测与报告机制:从节点定期向主节点发送心跳信息以表明存活状态,并汇报完成任务的情况。

4. 实现代码层面

  • Python 示例
    • 使用Scrapy框架时,可以结合Scrapyd服务进行分布式部署,每个实例就是一个从节点,通过 Scrapyd API 接收并执行爬虫任务。
    • 自定义分布式爬虫时,可以在主节点上创建一个任务分发器,用multiprocessing库或者第三方库(如celery)实现进程间通信和任务分配。
 

Python

1# 示例伪代码
2import multiprocessing
3
4class Worker(multiprocessing.Process):
5    def __init__(self, task_queue, result_queue):
6        self.task_queue = task_queue
7        self.result_queue = result_queue
8        super().__init__()
9
10    def run(self):
11        while True:
12            url = self.task_queue.get()
13            if url is None:  # 如果收到None,则退出循环
14                break
15
16            # 这里执行实际的爬虫逻辑,抓取页面内容
17            data = crawl_page(url)
18
19            # 将结果放入结果队列
20            self.result_queue.put(data)
21
22def main():
23    task_queue = multiprocessing.Queue()
24    result_queue = multiprocessing.Queue()
25
26    # 填充任务队列
27    for url in urls_to_crawl:
28        task_queue.put(url)
29
30    # 创建N个工作进程
31    workers = [Worker(task_queue, result_queue) for _ in range(num_workers)]
32    
33    # 启动工作进程
34    for w in workers:
35        w.start()
36
37    # 等待所有工作进程完成任务
38    for w in workers:
39        w.join()
40
41    # 收集结果
42    while not result_queue.empty():
43        process_result(result_queue.get())

5. 扩展性与容错性

  • 负载均衡:根据从节点的处理能力动态调整任务分配。
  • 错误处理:对于网络异常、解析失败等情况,需要在从节点中捕获并处理,必要时重新加入任务队列等待重试。
  • 资源限制:设置合适的速率限制,避免对目标服务器造成过大压力,同时控制内存和磁盘空间使用,防止过载。

请注意,分布式爬虫开发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及网站的Robots协议,合理合法地进行数据采集。

29 电商系统图片多会造成带宽过高,如何解决?

电商系统中图片过多且未经优化处理,确实可能导致带宽消耗过高,影响网站性能和用户体验。以下是一系列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

  1. 图片压缩

    • 通过使用如TinyPNG、JPEGmini或开源工具等进行有损或无损压缩,减少图片文件大小而不显著降低视觉质量。
  2. 响应式图片

    • 根据用户设备屏幕尺寸和分辨率提供不同大小的图片资源,例如使用srcset属性和sizes属性实现响应式图像加载。
  3. 懒加载(延迟加载)

    • 对于长页面,可以只加载视口内的图片,滚动时再加载后续图片。这可以通过JavaScript库如lozad.js、lazysizes等来实现。
  4. CDN加速

    • 使用内容分发网络(CDN)将图片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服务器上,让用户从最近的节点获取图片,从而降低带宽压力并提高加载速度。
  5. WebP格式支持

    • 考虑使用更高效的WebP图片格式,它通常能提供比JPEG和PNG更好的压缩效果,同时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
  6. 图片存储优化

    • 使用云存储服务,并结合智能缓存策略,以提高访问速度和节约带宽。
  7. 图片尺寸裁剪与缩放

    • 在上传图片时根据实际展示需求对图片进行适当的裁剪和缩放,避免不必要的大图传输。
  8. HTTP/2或HTTP/3协议

    • 利用HTTP/2多路复用特性或HTTP/3 QUIC协议的低延迟优势,使得多个图片请求能够在一个TCP连接内并发发送,从而提高整体加载效率。
  9. 图片编码优化

    • 使用更先进的图片编码技术,比如Google的Brotli或者Zopfli算法对静态资源进行压缩。
  10. 后端优化

    • 如果可能,在服务器端进行图片转换和优化,确保在传输给客户端之前就已达到最佳质量和最小体积。

总之,需要综合运用前端、后端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化手段,确保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有效控制图片资源带来的带宽消耗。

29 micro服务发现

微服务发现(Microservices Discovery)是微服务架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的是在分布式系统中,服务消费者能够自动找到并连接到服务提供者的过程。在微服务架构中,由于服务数量众多且可能会动态增删或更新地址,因此需要一种机制来管理和维护服务注册和发现。

实现微服务发现的主要组件和流程:

  1. 服务注册中心(Service Registry)

    • 服务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其网络地址、端口以及元数据等信息。
    • 注册中心通常是一个高可用的、集中式的组件,例如Netflix的Eureka、HashiCorp的Consul或Kubernetes的服务发现机制。
  2. 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

    • 每个服务实例在启动时会向注册中心注册自身的信息。
    • 当服务实例关闭或重启时,需要在注册中心中注销或重新注册。
  3. 服务消费者(Service Consumer)

    • 服务消费者通过查询服务注册中心获取服务提供者的列表,并从中选择一个进行调用。
    • 使用客户端负载均衡策略从多个服务实例中选择合适的实例进行通信。
  4. 健康检查与失效剔除

    • 注册中心定期对已注册的服务进行健康检查,确认服务是否仍然可用。
    • 如果某个服务实例不可用,则将其从服务列表中移除,确保服务消费者不会访问到不健康的实例。
  5. 服务订阅与通知

    • 服务消费者可以订阅感兴趣的服务变化通知,当服务注册信息发生变化时,注册中心能实时通知服务消费者。

通过微服务发现机制,整个系统的弹性伸缩性得以增强,服务间的依赖关系变得更加灵活,有助于构建更稳定、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

30 mysql底层有哪几种实现方式

MySQL 数据库的底层实现方式主要指的是其存储引擎(Storage Engine)的不同类型,每种存储引擎都有不同的数据处理和管理机制。以下是MySQL支持的一些主要存储引擎:

  1. InnoDB

    • InnoDB 是 MySQL 的默认存储引擎(自 MySQL 5.5 版本之后),提供了事务安全、行级锁定以及外键约束等功能。
    • 使用 B+ 树作为索引结构,支持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以提高读写性能和并发性。
  2. MyISAM

    • 在早期版本中是MySQL的默认存储引擎,不支持事务和行级锁定,但具有较高的插入速度和较小的数据占用空间。
    • 索引采用B+树结构,全文索引使用倒排索引结构。
  3. MEMORY

    • 将所有数据存储在内存中,适合临时表或需要快速访问的小型表。
    • 不持久化存储,重启后数据丢失。
  4. ARCHIVE

    • 为大量很少查询但是需要归档的历史数据设计,只支持INSERT和SELECT操作。
    • 采用压缩存储,节省存储空间。
  5. BLACKHOLE

    • 黑洞引擎,对写入的数据不做任何保存,并且所有查询都返回空结果集,通常用于日志记录或者路由到其他服务器。
  6. NDB Cluster

    • 高可用、高扩展性的分布式存储引擎,适用于集群环境,提供容错和高并发访问能力。
  7. CSV

    • 存储数据为CSV格式文件,便于与其他程序交换数据。
  8. MERGE

    • 允许将多个MyISAM表作为一个逻辑表来访问,主要用于报表等场景,可以合并多个表的数据进行查询。
  9. PERFORMANCE_SCHEMA

    • 提供系统内部运行情况的监控信息。

随着MySQL的发展,InnoDB 已经成为主流选择,因为它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数据一致性保障和更好的并发性能。而其他的存储引擎则根据特定应用场景选择使用。

31 channel底层实现

在Go语言中,channel(通道)是goroutine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核心机制。Channel的底层实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内存结构: Channel是一个数据结构,其内部包含了用于存放数据的队列和相关元信息,如是否已关闭、读写指针等。在Go运行时中,channel是由runtime包中的hchan结构体表示。

  2. 同步原语: Channel的发送和接收操作是线程安全的,并且可以实现阻塞等待,这得益于其对互斥锁(mutex)和条件变量(condvar)的使用。当channel为空时,接收操作会阻塞并等待;当channel满时,发送操作也会阻塞并等待。

  3. 缓冲与非缓冲

    • 无缓冲(Unbuffered)通道:每一次发送必须有对应的接收操作同时进行,否则发送方会阻塞。
    • 有缓冲(Buffered)通道:可以存储一定数量的数据,超过这个数量的发送才会阻塞。
  4. 调度器配合: Go运行时调度器会在遇到channel的阻塞操作时,将当前goroutine置于等待状态,并调度其他就绪的goroutine执行。当channel的状态满足发送或接收条件时,相应的goroutine会被唤醒并继续执行。

  5. 垃圾回收: 当一个channel不再被引用时,Go的垃圾回收器会负责回收其占用的资源。

虽然上述描述了channel的一些基本原理,但具体的底层实现细节依赖于Go运行时的具体实现,这部分代码较为复杂,通常由C语言编写并在标准库runtime中提供。

  go chan 的源码

Go语言标准库的channel实现源码细节较为复杂,涉及到runtime包中的内部数据结构和操作。以下是一个简化版的hchan结构体以及部分核心函数的伪代码表示(并非实际源码),用于解释channel的大致实现原理:

 

Go

1// runtime/chan.go (简化的伪代码)
2
3type hchan struct {
4    qcount   uint // 当前队列中元素数量
5    buf      unsafe.Pointer // 存储数据的缓冲区指针
6    elemsize uint16  // 每个元素的大小
7    closed   uint32  // 标记是否已关闭
8    elemtype *_type // 元素类型信息
9    sendx    uint   // 发送索引
10    recvx    uint   // 接收索引
11    lock     mutex  // 互斥锁,保护channel状态
12    recvq    waitq  // 因接收阻塞的goroutine链表
13    sendq    waitq  // 因发送阻塞的goroutine链表
14}
15
16// 初始化一个channel
17func makechan(t *chantype, size int64) *hchan {
18    ch := new(hchan)
19    // ...分配内存、初始化缓冲区等
20    return ch
21}
22
23// 向channel发送数据
24func chansend(c *hchan, ep unsafe.Pointer, block bool, callerpc uintptr) bool {
25    lock(&c.lock)
26    for {
27        // 如果可以立即写入(有空间或无缓冲channel且接收者存在)
28        if c.qcount < c.dataqsiz || (!c.closed && c.recvq.first != nil) {
29            // 将数据放入缓冲区或从recvq唤醒一个接收者
30            // 更新sendx、qcount等
31            break
32        }
33        // 如果不能立即写入并且不需要阻塞,则返回false
34        if !block {
35            unlock(&c.lock)
36            return false
37        }
38        // 否则将当前Goroutine放入sendq等待
39        goready(gp, waitReasonChanSend, traceEvGoBlockSend, 2)
40        parkunlock(&c.lock)
41    }
42    unlock(&c.lock)
43    return true
44}
45
46// 从channel接收数据
47func chanrecv(c *hchan, ep unsafe.Pointer, block bool, callerpc uintptr) bool {
48    lock(&c.lock)
49    for {
50        // 如果可以立即读取(有数据或无缓冲channel且发送者存在)
51        if c.qcount > 0 || (!c.closed && c.sendq.first != nil) {
52            // 从缓冲区取出数据或将sendq上的发送者唤醒
53            // 更新recvx、qcount等
54            break
55        }
56        // 如果不能立即读取并且不需要阻塞,则返回false
57        if !block {
58            unlock(&c.lock)
59            return false
60        }
61        // 否则将当前Goroutine放入recvq等待
62        goready(gp, waitReasonChanReceive, traceEvGoBlockRecv, 3)
63        parkunlock(&c.lock)
64    }
65    unlock(&c.lock)
66    return true
67}

上述代码仅为示例性质,实际的Go源码会更加详细和严谨,包括了更多边界条件处理、错误检查、调度器接口调用等。由于这部分源码涉及Go运行时系统的具体实现细节,因此建议直接查阅Go的标准库源码以获取准确信息。

32 go-micro微服务架构怎么实现水平部署的,代码怎么实现?

在Go-micro微服务架构中实现水平部署,主要指的是将同一个服务实例复制多份并运行在不同的物理或虚拟机器上,以增加服务的可用性和处理能力。以下是使用go-micro框架实现水平部署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1. 服务注册与发现
    • 在go-micro中,每个服务实例启动时会自动向服务注册中心注册自身的信息,如服务名、版本、网络地址等。
    • 服务消费者通过查询服务注册中心获取服务提供者的列表,并基于负载均衡策略选择一个实例进行调用。
 

Go

1import (
2    "github.com/micro/go-micro"
3)
4
5func main() {
6    // 创建服务实例
7    service := micro.NewService(
8        micro.Name("com.example.service"),
9        // 设置服务注册选项,例如使用 consul 注册中心
10        micro.Registry(micro.ConsulRegistry{}),
11    )
12
13    // 初始化服务
14    service.Init()
15
16    // 注册处理函数(RPC服务)
17    proto.RegisterExampleHandler(service.Server(), new(Example))
18
19    // 启动服务
20    if err := service.Run(); err != nil {
21        log.Fatal(err)
22    }
23}
  1. 配置负载均衡器

    • go-micro默认提供了负载均衡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
    • 水平部署后,框架会自动管理多个服务实例间的负载均衡。
  2. 部署多个服务实例

    • 将编译好的服务二进制文件分别部署到多台服务器上,并确保每台服务器上的服务实例都可以访问到同一个服务注册中心(比如Consul)。
  3. 环境准备

    • 配置好各个服务器的网络连接,确保服务实例间以及服务实例与注册中心之间可以正常通信。
  4. 监控与扩缩容

    • 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实例的数量,可以通过自动化运维工具或云平台提供的服务进行扩缩容操作。

总的来说,水平部署的关键在于利用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来管理和协调分布式环境中的服务实例,而代码层面则主要是正确初始化服务,并确保服务实例能成功注册到注册中心。实际部署过程更多是系统运维的工作内容。

33 micro怎么用

micro 是一个基于 Go 语言的微服务框架,它提供了服务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API 网关、服务治理等能力。以下是使用 micro 框架创建和运行一个简单的微服务的基本步骤:

  1. 安装 micro 工具: 首先确保已经安装了 Go,并设置好 GOPATH 和 PATH。然后通过以下命令安装 micro CLI 工具:
 

Bash

1go get github.com/micro/micro/v3/cmd/micro
  1. 创建服务: 创建一个新的 Go 文件,例如 helloworld.go,并编写如下代码:
 

Go

1package main
2
3import (
4	"context"
5	"fmt"
6
7	"github.com/micro/go-micro/v3"
8	"github.com/micro/go-micro/v3/server"
9)
10
11type Helloworld struct{}
12
13func (e *Helloworld) Call(ctx context.Context, req server.Request, rsp interface{}) error {
14	fmt.Println("Received Helloworld.Call request")
15	rsp.(*string).Value = "Hello World"
16	return nil
17}
18
19func main() {
20	// 初始化服务
21	service := micro.NewService(
22		micro.Name("helloworld"),
23	)
24
25	// 注册处理函数(RPC服务)
26	service.Server().Register(&Helloworld{})
27
28	// 初始化并启动服务
29	if err := service.Run(); err != nil {
30		fmt.Println(err)
31	}
32}
  1. 编译并运行服务: 在终端中切换到包含 helloworld.go 的目录,编译并运行服务。
 

Bash

1go build -o helloworld
2./helloworld
  1. 创建客户端调用服务: 可以在另一个文件中创建客户端来调用该服务,或者直接在终端中使用 micro CLI 工具进行测试。

  2. 服务注册与发现: 默认情况下,micro 使用内置的 MDNS 注册中心,对于生产环境通常会替换为更健壮的服务注册中心如 Consul 或 Etcd。

  3. 查看服务列表及调用服务: 在终端中,可以查看已注册的服务列表以及调用服务:

 

Bash

1# 查看服务列表
2micro services
3
4# 调用服务
5micro call helloworld Call '{"name": "John"}'

以上是构建一个基础微服务的基本流程。实际上,micro 提供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包括但不限于 API Gateway、Event Bus、Stream Processing 等高级功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配置和开发。

怎么做服务发现的

服务发现是微服务架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允许系统自动检测、定位并连接到可用的服务实例。以下是如何在常见的几种场景中实现服务发现:

  1. 使用DNS(Domain Name System)

    • DNS服务可以作为简单的服务发现机制,通过将服务的IP地址映射到特定的域名上,客户端可以通过查询DNS来获取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
    • 例如,AWS Route53等云服务商提供的私有DNS服务可以与负载均衡器集成,动态更新DNS记录指向活动的服务实例。
  2. 使用集中式注册中心

    • 微服务框架如Consul、Etcd、Zookeeper等提供了服务注册与发现的功能。
    • 服务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自己的信息(如服务名、网络地址、健康状态等)。
    • 客户端或服务治理组件通过查询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列表,并根据负载均衡策略选择一个实例进行调用。

以Consul为例:

  • 服务注册: 在服务代码中集成Consul客户端库,服务启动时注册自身信息。
 

Go

1import "github.com/hashicorp/consul/api"
2
3config := api.DefaultConfig()
4config.Address = "localhost:8500" // Consul服务器地址
5
6client, err := api.NewClient(config)
7if err != nil {
8    panic(err)
9}
10
11registration := &api.AgentServiceRegistration{
12    ID:      "service1",
13    Name:    "my-service",
14    Address: "192.0.2.1", // 服务实例IP
15    Port:    8080,
16}
17err = client.Agent().ServiceRegister(registration)
18if err != nil {
19    panic(err)
20}
  • 服务发现: 客户端查询Consul以查找服务。
 

Go

1services, _, err := client.Health().Service("my-service", "", true, nil)
2if err != nil {
3    panic(err)
4}
5
6for _, service := range services {
7    fmt.Printf("Service: %s Addr: %s:%d\n", service.Service.Name, service.Service.Address, service.Service.Port)
8}
  1. 使用Kubernetes服务发现
    • 在Kubernetes集群中,每个Pod都有一个唯一的IP和DNS名称,而Service资源则定义了访问一组Pod的方式。
    • Kubernetes会为每个Service创建一个ClusterIP,同时提供DNS解析功能,使得Pod可以直接通过服务名访问其他服务。

以上就是服务发现的一些基本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和技术栈选择合适的方案,并结合负载均衡、容错和健康管理等机制,构建健壮且可扩展的服务发现体系。

34 mysql索引为什么要用B+树?

MySQL数据库使用B+树作为索引结构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特性:

  1. 有序性: B+树的节点是有序的,这种有序性使得在范围查询和排序操作中非常高效。对于SQL语句中的ORDER BYGROUP BY以及WHERE子句中带有范围条件的查询(如age BETWEEN 20 AND 30),可以直接从索引中获取连续的数据块。

  2. 磁盘友好性: B+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上,而内部节点只存储索引值。由于一个磁盘页或内存页可以加载多个节点,这样一次I/O操作就能检索到更多的索引项,极大地减少了磁盘I/O次数。尤其是在机械硬盘时代,I/O操作的成本非常高昂,减少I/O次数对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3. 深度较小: 相比于其他平衡查找树,B+树的高度较低且更加稳定,因为每个节点可以存储更多键值对。这意味着即使在大规模数据集上,查找操作也能保证相对较短的查找路径。

  4. 全节点扫描效率高: 叶子节点通过双向链表链接起来,使得进行全表扫描时只需遍历叶子节点即可,非常适合需要访问大量连续记录的应用场景。

  5. 缓存效率: 数据库系统通常会利用操作系统缓存(如Buffer Pool)来缓存磁盘上的数据页。B+树的特性使得缓存利用率更高,因为在同一层的节点大小相同,更容易被整页地加载到缓存中。

综上所述,B+树能够提供高度优化的磁盘访问模式,并适应数据库系统的实际需求,从而成为MySQL以及其他许多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首选的索引结构。

35 mysql语句性能评测?

MySQL语句的性能评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执行计划(Execution Plan)

    • 使用 EXPLAIN 关键字分析SQL查询,查看MySQL如何执行特定的查询语句,包括表读取顺序、使用的索引、临时表、文件排序等。例如:
       Sql 
      1EXPLAIN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condition;
  2. 查询响应时间(Query Response Time)

    • 直接执行SQL语句并测量其完成所需的时间。可以使用数据库内置的函数如 SYSDATE() 或者外部工具来记录开始和结束时间。
  3. 资源消耗(Resource Consumption)

    • 观察执行查询时CPU、内存、I/O等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可以通过数据库服务器的监控工具或操作系统提供的监控命令来获取这些信息。
  4. 并发性能测试(Concurrency Testing)

    • 在多用户并发访问的情况下测试SQL语句性能,看是否存在竞争条件或者资源争抢问题。
  5. 索引优化(Index Optimization)

    • 分析查询是否有效地利用了索引,如果发现某些查询未使用索引或者使用了效率低下的索引,应尝试创建更合适的索引或重构查询。
  6. 慢查询日志(Slow Query Log)

    • MySQL提供了一个名为slow_query_log的功能,当一个查询超过指定的执行时间阈值时,会自动记录到慢查询日志中。通过分析慢查询日志可以找出系统中的瓶颈。
  7. 性能分析工具

    • MySQL自带的 mysqladmin extended-status 和 SHOW STATUS 可以提供一些性能指标。
    • 第三方工具如 Percona Toolkit 提供了 pt-query-digest 等工具,用于分析查询日志,给出详细的报告和建议。
    • 开源数据库性能分析器 pt-explain 可以帮助解读 EXPLAIN 输出。
  8. 基准测试(Benchmarking)

    • 使用专门的基准测试工具(如 sysbench 或 mysqlslap)模拟大量数据和复杂查询场景,量化评估SQL语句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综合评估MySQL语句的性能,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优化。

36 服务发现有哪些机制

服务发现机制在分布式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允许服务消费者动态发现并连接到可用的服务提供者。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服务发现机制:

  1. 中心化服务注册与发现

    • DNS(Domain Name System):传统的DNS服务器可用于服务发现,服务实例通过A记录或SRV记录将IP地址和端口映射到域名上。
    • Consul:由HashiCorp开发的工具,提供了服务注册、健康检查、KV存储等功能,支持HTTP和DNS接口查询服务。
    • Etcd:用于键值存储的高可用系统,常作为Kubernetes等平台中的服务发现组件。
    • Zookeeper:Apache开源项目,为大型分布式计算提供配置维护、命名服务、分布式同步和集群管理。
  2. API Gateway模式

    • API Gateway作为系统的入口点,负责路由请求至正确的服务实例,并可以整合服务发现功能。
  3. 客户端负载均衡器

    • 客户端直接从服务注册表获取服务实例列表,并实现自身的负载均衡策略。例如,Netflix的Eureka就采用了这种模式,客户端库会定期从Eureka Server拉取服务实例列表。
  4. Sidecar代理模式

    • 在每个服务实例旁部署一个Sidecar进程(如Envoy),代理处理网络通信并对服务发现进行抽象。Istio Service Mesh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其中Envoy sidecar负责服务间通信和服务发现。
  5. 服务网格(Service Mesh)

    • 服务网格以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分离的方式实现服务发现,数据平面通常由sidecar代理构成,它们自动进行服务发现并通过控制平面获取服务位置信息。
  6. 云原生服务发现

    • Kubernetes的服务发现机制是通过Endpoint资源、Service资源以及kube-proxy组件共同完成的。Pod可以通过环境变量或者DNS解析访问同一Namespace内的其他服务。

每种服务发现机制都有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选择哪种机制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架构需求以及运维复杂性等因素。

37 raft算法是那种一致性算法

Raft算法是一种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用于管理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日志复制和领导选举等过程,以确保在面临网络分区、节点失效等故障时,整个集群能够达成一致的决策。Raft算法通过明确地定义领导者(Leader)的角色以及如何处理日志条目的复制与冲突解决,使得其相比于其他一致性算法如Paxos更为直观和易于理解。

在Raft中,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日志复制:所有服务器上的日志条目顺序完全一致。
  2. 领导选举:在没有活跃领导者或者领导者失效的情况下,能够选举出新的领导者,并且新领导者拥有完整且最新的日志信息。
  3. 安全性:保证了不会出现同一日志条目被多次应用或跳过的情况,从而维护了状态机的一致性。

总之,Raft算法旨在提供一种在工程实践中更容易实现和维护的一致性模型,它为分布式系统的状态机复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raft有什么特点

Raft一致性算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易理解性:设计目标之一就是易于理解和实现,相比其他复杂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如Paxos),Raft通过清晰的角色分工和严格的日志管理机制简化了整个流程。

  2. 领导节点(Leader):Raft使用强领导模型,集群中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领导者,负责处理所有的客户端请求、复制日志到跟随者节点以及维护集群的一致性。

  3. 日志复制:Raft通过复制日志条目来保证状态机在所有服务器上的执行顺序一致。领导者将客户端提交的命令作为新的日志条目附加到其日志,并将这些条目分发给跟随者。

  4. 选举机制:当领导者失效时,Raft通过选举过程选出新的领导者。选举基于随机超时机制,每个节点都有一个随机范围内的超时时间,在没有领导者的情况下,第一个超时的节点会发起选举并尝试成为新的领导者。

  5. 安全性:Raft确保了不会出现同一日志条目的多次应用或跳过应用,即日志的完整性得到保障。通过一系列规则,包括日志匹配原则和任期号检查,Raft能够避免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6. 成员变更:Raft还支持动态的集群成员变更,允许添加新节点或移除现有节点,同时保持数据一致性。

  7. 线性化可读性:一旦某个日志条目在集群中的大多数节点上持久化且该条目之前的领导者已经提交,则任何客户端对该条目的读取请求都将返回一致的结果。

  8. 模块化设计:Raft协议可以分为几个独立的部分,比如领导选举、日志复制和安全性保证等,这使得分析和实现更加简单。

总的来说,Raft通过明确的领导控制、严格有序的日志复制和直观的选举流程,实现了分布式系统中的高可用性和一致性。

40 当go服务部署到线上了,发现有内存泄露,该怎么处理

当Go服务部署到线上并发现内存泄露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排查和解决:

  1. 确认问题

    • 通过系统监控工具(如Prometheus、Grafana等)或操作系统自带的命令(如toppspmap等)观察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是否持续增长。
    • 使用Go语言提供的pprof工具来分析内存使用。在代码中添加pprof端点,并使用 go tool pprof 命令远程抓取内存profile文件进行分析。
  2. 开启pprof端点: 在你的Go服务代码中添加pprof支持,例如:

     Go 
    1import (
    2    "net/http"
    3    _ "net/http/pprof"
    4)
    5
    6func main() {
    7    // ... 初始化应用
    8
    9    go func() {
    10        http.ListenAndServe(":6060", nil) // 启动pprof监听6060端口
    11    }()
    12
    13    // ... 运行应用逻辑
    14}
  3. 获取内存profile

    • 使用 curl 或浏览器访问 http://your_service_host:6060/debug/pprof/heap 获取内存快照。
    • 下载后可以通过 go tool pprof 分析:
     Sh 
    1curl http://your_service_host:6060/debug/pprof/heap > heap.prof
    2go tool pprof heap.prof
    3(pprof) top
  4. 分析内存泄漏原因

    • 在pprof交互式界面中执行 toplist 和 web 等命令查看内存分配热点函数和具体代码段。
    • 检查是否存在长期未释放的大对象、全局变量累积、无限递归或者循环引用导致的goroutine无法回收等问题。
  5. 定位代码问题

    • 根据pprof的结果找到可能导致内存泄露的代码片段,重点关注那些频繁创建新对象但没有被正确释放的情况。
    • 检查是否有资源没有正确关闭,比如数据库连接、网络连接、文件描述符等。
    • 验证程序中是否存在无限递归或死循环导致goroutine数量不断增多的问题。
  6. 修复与测试

    • 根据分析结果修复问题,确保不再有不必要的对象保留或资源泄漏。
    • 修改代码后重新编译并在本地进行严格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验证修复效果。
  7. 上线验证

    • 将修复后的版本部署到预生产环境或部分线上节点进行灰度发布,并密切监控内存使用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 如果验证无误,再将更新推送到整个生产集群。
  8. 持续监控与优化

    • 即使修复了当前已知的问题,也应保持对线上服务内存使用的持续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新的潜在问题。同时,定期审查代码,遵循良好的编程实践以避免内存管理错误。

41 https握手,为什么需要非对称加密和对称加密

HTTPS握手过程中同时使用非对称加密和对称加密,主要是出于安全性和性能的考虑:

  1. 安全性的需要

    • 非对称加密(公钥加密):在握手开始阶段,客户端与服务器首先通过非对称加密交换信息。由于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公开密钥(公钥)和私有密钥(私钥)的特点,其中公钥可以随意发布而不影响数据的安全性。客户端通过服务器证书获取其公钥,用此公钥加密一个随机生成的会话密钥,并发送给服务器。即使这个传输过程被截获,由于只有服务器持有对应的私钥,攻击者也无法解密会话密钥。

    • 身份验证:此外,非对称加密还用于服务器的身份验证。服务器将自身的数字证书发送给客户端,该证书包含了服务器的公钥以及由权威机构签名的信息。客户端可以验证这个证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从而确认服务器的真实身份。

  2. 性能优化

    • 对称加密(共享密钥加密):虽然非对称加密提供了安全性,但其计算复杂度相对较高,不适合大量数据的加密。因此,在完成非对称加密交换阶段后,双方会协商出一个对称密钥(即上述提到的会话密钥)。后续的数据传输则采用对称加密方式,因为对称加密的加解密速度远高于非对称加密,对于频繁和大量的数据通信更加高效。

总结起来,HTTPS握手之所以结合使用非对称加密和对称加密,是为了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兼顾了网络通信性能,实现了既能确保通信双方身份认证、又能快速加密大量数据的双重目标。

  • 15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