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虚拟服务器——LVS

简介

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称,也就是Linux虚拟服务器, 是一个由章文嵩博士发起的自由软件项目,它的官方站点是www.linuxvirtualserver.org现在LVS已经是 Linux标准内核的一部分,在Linux2.4内核以前,使用LVS时必须要重新编译内核以支持LVS功能模块,但是从Linux2.4内核以后,已经完全内置了LVS的各个功能模块,无需给内核打任何补丁,可以直接使用LVS提供的各种功能。
LVS自从1998年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项目了。可以利用LVS技术实现高可伸缩的、高可用的网络服务,例如WWW服务、Cache服务、DNS服务、FTP服务、MAIL服务、视频/音频点播服务等等,有许多比较著名网站和组织都在使用LVS架设的集群系统,例如:Linux的门户网站(www.linux.com)、向RealPlayer提供音频视频服务而闻名的Real公司(www.real.com)、全球最大的开源网站(sourceforge.net)等。

特点

通过LVS提供的负载均衡技术和Linux操作系统实现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服务器群集,它具有良好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以低廉的成本实现最优的服务性能。LVS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并发连接:LVS基于内核网络层面工作,有超强的承载能力和并发处理能力。单台LVS负载均衡器,可支持上万并发连接。稳定性强:是工作在网络4层之上仅作分发之用,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它在负载均衡软件里的性能最强,稳定性最好,对内存和cpu资源消耗极低。
2:成本低廉:硬件负载均衡器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LVS只需一台服务器和就能免费部署使用,性价比极高。
3:配置简单:LVS配置非常简单,仅需几行命令即可完成配置,也可写成脚本进行管理。
4:支持多种算法:支持多种论调算法,可根据业务场景灵活调配进行使用
5:支持多种工作模型:可根据业务场景,使用不同的工作模式来解决生产环境请求处理问题。
6:应用范围广:因为LVS工作在4层,所以它几乎可以对所有应用做负载均衡,包括http、数据库、DNS、ftp服务等等
缺点:工作在4层,不支持7层规则修改,机制过于庞大,不适合小规模应用。

可伸缩网络服务的几种结构,它们都需要一个前端的负载调度器(或者多个进行主从备份)。我们先分析实现虚拟网络服务的主要技术,指出IP负载均衡技术是在负载调度器的实现技术中效率最高的。在已有的IP负载均衡技术中,主要有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将一组服务器构成一个高性能的、高可用的虚拟服务器,我们称之为VS/NAT技术(Virtual Server vi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在分析VS/NAT的缺点和网络服务的非对称性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通过IP隧道实现虚拟服务器的方法VS/TUN (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和通过直接路由实现虚拟服务器的方法VS/DR(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它们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伸缩性。VS/NAT、VS/TUN和VS/DR技术是LVS集群中实现的三种IP负载均衡技术。

LVS内核工作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当客户端的请求到达负载均衡器的内核空间时,首先会到达PREROUTING链。
2.当内核发现请求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本机时,将数据包送往INPUT链。
3.LVS由用户空间的ipvsadm和内核空间的IPVS组成,ipvsadm用来定义规则,IPVS利用ipvsadm定义的规则工作,IPVS工作在INPUT链上,当数据包到达INPUT链时,首先会被IPVS检查,如果数据包里面的目的地址及端口没有在规则里面,那么这条数据包将被放行至用户空间。
4.如果数据包里面的目的地址及端口在规则里面,那么这条数据报文将被修改目的地址为事先定义好的后端服务器,并送往POSTROUTING链。
5.最后经由POSTROUTING链发往后端服务器。

LVS的管理工具和内核模块ipvsadm/ipvs

ipvsadm:用户空间的命令行工具,用于管理集群服务及集群服务上的RS等;
ipvs:工作于内核上的netfilter INPUT钩子之上的程序,可根据用户定义的集群实现请求转发;
VS:Virtual Server #虚拟服务器
Director Balancer #负载均衡器、分发器
RS:Real Server #后端请求处理服务器
CIP:Client IP #客户端IP
Director Virtual IP:VIP #负载均衡器虚拟IP
Director IP:DIP #负载均衡器IP
Real Server IP:RIP #后端请求处理服务器IP

LVS的常用模式

LVS有很多种模式来供我们选择,生产场景中一般使用的都是NAT模式和DR模式,当然,也并不是说其他模式并不会使用,还是要根据实际的生产场景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方案。

NAT模式(网络地址转换)

Virtual Server via NAT(VS-NAT):用地址翻译实现虚拟服务器。地址转换器有能被外界访问到的合法IP地址,它修改来自专有网络的流出包的地址。外界看起来包是来自地址转换器本身,当外界包送到转换器时,它能判断出应该将包送到内部网的哪个节点。优点是节省IP 地址,能对内部进行伪装;缺点是效率低,因为返回给请求方的流量经过转换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当用户请求到达DirectorServer,此时请求的数据报文会先到内核空间的PREROUTING链。 此时报文的源IP为CIP,目标IP为VIP 。
(2) PREROUTING检查发现数据包的目标IP是本机,将数据包送至INPUT链。
(3) IPVS比对数据包请求的服务是否为集群服务,若是,修改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为后端服务器IP,然后将数据包发至POSTROUTING链。 此时报文的源IP为CIP,目标IP为RIP ,在这个过程完成了目标IP的转换。
(4) POSTROUTING链通过选路,将数据包发送给Real Server。
(5) Real Server比对发现目标为自己的IP,开始构建响应报文发回给Director Server。 此时报文的源IP为RIP,目标IP为CIP 。
(6) Director Server在响应客户端前,此时会将源IP地址修改为自己的VIP地址,然后响应给客户端。 此时报文的源IP为VIP,目标IP为CIP。

NAT模式中的一大缺点就是无论是请求的数据包,还是返回的数据包,都必须要经过负载的这个点,请求的数据包一般内容较少,系统所能接受的负载量还是相当多的,而返回的数据包,一般都是图片,视频等等,这会给中间的调度器带来巨大的负担。如下如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R模式(直接路由)

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VS-DR):用直接路由技术实现虚拟服务器。当参与集群的计算机和作为控制管理的计算机在同一个网段时可以用此方法,控制管理的计算机接收到请求包时直接送到参与集群的节点。直接路由模式比较特别,很难说和什么方面相似,前种模式基本上都是工作在网络层上(三层),而直接路由模式则应该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二层)。
工作原理 :DR和REAL SERVER都使用同一个IP对外服务。但只有DR对ARP请求进行响应,所有REAL SERVER对本身这个IP的ARP请求保持静默。也就是说,网关会把对这个服务IP的请求全部定向给DR,而DR收到数据包后根据调度算法,找出对应的 REAL SERVER,把目的MAC地址改为REAL SERVER的MAC并发给这台REAL SERVER。这时REAL SERVER收到这个数据包,则等于直接从客户端收到这个数据包无异,处理后直接返回给客户端。由于DR要对二层包头进行改换,所以DR和REAL SERVER之间必须在一个广播域,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同一台交换机上。
相对于NAT模式来言,DR模式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其数据在服务器集群中的流向如下图所示,请求报文经过LVS到达后端真实的WEB服务器,而响应报文,则直接发给客户端,并不需要通过调度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包流转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当用户请求到达DirectorServer,此时请求的数据报文会先到内核空间的PREROUTING链。 此时报文的源IP为CIP,目标IP为VIP
(2) PREROUTING检查发现数据包的目标IP是本机,将数据包送至INPUT链
(3) IPVS比对数据包请求的服务是否为集群服务,若是,将请求报文中的源MAC地址修改为DIP的MAC地址,将目标MAC地址修改RIP的MAC地址,然后将数据包发至POSTROUTING链。此时的源IP和目的IP均未修改,仅修改了源MAC地址为DIP的MAC地址,目标MAC地址为RIP的MAC地址
(4) 由于DS和RS在同一个网络中,所以是通过二层来传输。POSTROUTING链检查目标MAC地址为RIP的MAC地址,那么此时数据包将会发至Real Server。
(5)client的请求被Director转发并经过链路层寻址到达Realserver后,由于Realserver的lo接口配置了VIP(请求中的目标IP正是VIP),所以接收请求并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将响应报文通过lo接口传送给eth0网卡(这个网卡一般指和调度器在一个网段的网卡)然后向外发出。此时的源IP地址为VIP,目标IP为CIP
(6) 响应报文最终送达至客户端
DR模式的特性
1、保证前端路由将目标地址为VIP报文统统发给Director Server,而不是RS
2、RS可以使用私有地址;也可以是公网地址,如果使用公网地址,此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对RIP进行直接访问
3、RS跟Director Server必须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
4、所有的请求报文经由Director Server,但响应报文必须不能进过Director Server
5、不支持地址转换,也不支持端口映
6、RS可以是大多数常见的操作系统
7、RS的网关绝不允许指向DIP
8、RS上的lo接口配置VIP的IP地址

TUN模式(隧道)

LVS-TUN模式:它的连接调度和管理与VS/NAT中的一样,利用ip隧道技术的原理,即在原有的客户端请求包头中再加一层IP Tunnel的包头ip首部信息,不改变原来整个请求包信息,只是新增了一层ip首部信息,再利用路由原理将请求发给RS server,不过要求的是所有的server必须支持”IPTunneling”或者”IP Encapsulation”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客户端将请求发往前端的负载均衡器,请求报文源地址是CIP,目标地址为VIP。
2.负载均衡器收到报文后,发现请求的是在规则里面存在的地址,那么它将在客户端请求报文的首部再封装一层IP报文,将源地址改为DIP,目标地址改为RIP,并将此包发送给RS。
3.RS收到请求报文后,会首先拆开第一层封装,然后发现里面还有一层IP首部的目标地址是自己lo接口上的VIP,所以会处理此请求报文,并将响应报文通过lo接口送给eth0网卡(这个网卡一般指和调度器在一个网段的网卡)直接发送给客户端。注意:需要设置lo接口的VIP不能在公网上出现。
LVS负载均衡模式—TUN模式特点
1:各RIP 与 DIP 不需要在同一个网络中,这样一来lvs/tun就可以应用在夸网络跨机房环境集群环境中;
2:RS 的 RIP 可以使用私有地址,也可以使用公网地址,以方便配置;
3:不支持支持端口映射;
4:RS可以使用必须为uninx操作系统(OS),需要在loopback配置vip,必须支持ip tunnel隧道,即 modprobe tun; modprobe ipip;
5:Director 仅负责处理入站请求,响应报文由 Realserver 直接发往客户端,也是属于半链接状态;
6:Realserver 不能将网关指向 DIP,而直接使用前端网关响应请求报文。
优点:负载均衡器只负责将请求包分发给物理服务器,而物理服务器将应答包直接发给用户。所以,负载均衡器能处理很巨大的请求量,这种方式,一台负载均衡能为 超过100台的物理服务器服务,负载均衡器不再是系统的瓶颈。使用VS-TUN方式,如果你的负载均衡器拥有100M的全双工网卡的话,就能使得整个 Virtual Server能达到1G的吞吐量。
不足: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所有的服务器支持”IP Tunneling”(IP Encapsulation)协议。
总结:LVS-tun是三种模式中性能仅此于LVS/DR的一种模式,解决了LVS/NAT和LVS/DR这两种模式因调度器和RS因距离太远无法做到异地容灾局限性问题,而LVS/tun模式存在实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因为lvs-tun模式中调度器和各种RS可以不再同一网络,只要路由可达,就可以跨越千山万水,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异地灾备了。

full-nat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点
(1)RIP,DIP可以使用私有地址;
(2)RIP和DIP可以不再同一个网络中,且RIP的网关未必需要指向DIP;
(3)支持端口映射;
(4)RS的OS可以使用任意类型;
(5)请求报文经由Director,响应报文也经由Director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