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
一门课程是由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这些知识在一本书中如何组织则是一种信息组织和加工的艺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事情,因为任何不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的学习,都将出现盲目探索和不成系统的情况,最终学到的也都是相对零散的知识,并不能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非循序渐进的学习,也都达不到循序渐进学习所能达到的深度,因为后者是步步深入的,每一步都以前一步为基础。
你也许会问:“我们不是一直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学习的吗?有哪本书不是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又有哪门课不是从头讲到尾的呢?”
知识屏蔽
一本书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一门课从头到尾,这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这并不等于就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学习。我们是否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想认真地学习一门比较难的课程,可是却经常看不懂书上的内容,有时觉得懂了,可又总有一种不能通透的感觉,觉得书上的内容再反复看,也不能深入下去了。这些情况都说明,我们并未真正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 知识屏蔽 之分的重要,这是一个重点突出的问题。计算机是一门交叉学科,一部分知识往往还连带其他相关的内容,这些连带的相关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学习者对目前要掌握的知识的理解。学习的过程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最小化分割,力求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当前唯一要去理解的东西。我们在看到这个知识点之前,已理解了以前所有的内容;在学习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以后的知识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干扰。我们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每一步都要走得清楚而扎实,不知不觉中,由当初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在经历了每一步都相对简单的过程以后,被带入了一个深层次。这同沿着楼梯上高楼一样,迈出的每一步都不高,结果却上了楼顶。
没有通过检测点不要向下学习;
没有完成当前的实验不要向下学习
没有完整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即使你在学习单个知识点的时候理解力和速度高于一般人,但你整体的学习效率依然会很低,原因有三点:
1、对知识的理解就不深
大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是相通的,缺少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你就好似失去了知识间联系的地图,对知识的理解就不深。
2、陷入在被动学习当中
没有完整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你只能是碰到什么问题就被动地去学什么,零散而无系统,从而不自觉地陷入在了被动学习当中。
3、知识整体积累的速度下降
知识之间是相关联的,不同的人在经历同一段工作或上同一堂课时会因为知识体系框架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数量级的经验吸收。
构造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1、构建自己的能力模型
2、持续更新知识体系
完成整体的知识体系框架构建后,在具体的学习、工作实践中,就可以直接成体系地应用知识,并能及时结构化地总结实践经验,以持续更新知识体系。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可以快速地归拢到知识体系中,而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让我们自己系统、快速地了解到能力薄弱环节,从而有目的地主动学习。还可以将相隔较长时间的同类知识点和心得归纳在同一个地方:
1、每次编辑时都可以实现相关知识的反复参照,加强记忆
2、实现知识的增量积累,彻底避免知识点和心得经验随时间丢失
参考
1、部分内容摘自《汇编语言(第3版)》王爽 前言部分
2、《论构建知识体系框架的重要性》~ 感谢前人的经验和付出,让我们可以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