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AIGC

本文作者通过自身经历讲述了AIGC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催生者的角度观察其从无闻到成熟的四个阶段,同时也反思了内容创作中的质量与创新问题。文中提到国内AIGC应用现状和不同模型的优缺点,以及对文心一言和星火的评价。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因为AIGC的火爆,我开了这个博客。

可以说是催生婆,治好了我23年的拖延症,因为我注册这个博客很久了,但是一篇文章都没写过。

刚刚很惭愧的认证了“人工智能领域新星创作者”,因为我考的腾讯云的人工智能从业者认证,也是因为AIGC,让我有了这样的兴趣。因为突然觉得,AI真的来到每个热的生活和工作中了。

不过最近感觉,AIGC又没有什么动静了。

要小心,没有动静,就是各厂家,又开始憋大招了。

而且任何一个技术的声明周期,都有一个屡试不爽的规律,就是发展有4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闻。就是先默默无闻的发展,比如AI之父,几乎全世界只有他自己和他的学生在坚持。

第二阶段,出名。之后就是一招得道天下闻名,这时往往是讲故事的阶段,好像任何一个领域都要被颠覆了,人人都很激动,不过这个阶段,反而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真正的应用来。

第三个阶段,落地。在没有很多人关注的时候,以为凉凉了,很多人甚至开始说“没戏”了,结果,陆续开始出现真正落地的应用,一些巨头也拿出像样的产品。

第四个阶段,成熟。生态建立,天下已定。

当年的云计算就是如此,大数据是如此,现在AIGC,也将是如此。

我最近用AIGC写文章,真正的原创,少了很多,很多铁粉都离我而去了,非常的痛心和抱歉。

不由得让我反思,真的要为了质量分,去堆积那么多的正确而重复的,看似条理清晰实际废话连篇的文章吗,我一开始的实践+学习笔记的模式,多好呀!

体验各种AIGC模型,然后测试,琢磨+捉弄这些模型,看看大模型的欺骗问题、看看开源问题、看看做出的图到底有多么愚蠢,再出几个脑筋急转弯,看看AIGC到底是不是真聪明。

还研究下危险,所有的技术一开来,总有一些人马上就想着用在骗人钱财的地方,于是写了类似“AIGC”还是"AICF”这样的文章。

AIGC and “AIGF”-CSDN博客

独立思考,而且都很有价值,很有趣。

现在呢?每天就想着骗那点流量券,我真是太过分拉!

最近又看了下AIGC大模型的发展,发现还是国外的速度快,国内基本上基础设施不动了,基本都在行业应用和FINE-TUNING上下功夫,这也是对的。

看了下“通义千问”、“文心一言”、“星火”,感觉还是文心一言的商业路径,AIGC的应用领域,更多更灵活。我猜想就是百度这些年在贴吧、百度文档上的积累,这时发挥作用了。

感觉大家很苦,办公场景、学生的学习、科研人员的论文、人们的生活,甚至个宝宝起名字、测姻缘、写情书,放彩虹屁,都来了。

但是感觉还是有些冷头苍蝇似的,不过这个阶段也是有意义的,要搜集更多的数据。

星火有些让我失望,因为科大讯飞也是通过语音和文字识别,积累了大量人类语言习惯的,但是并没有找到发挥的出口,可能是专业支持不够。

文心一言,从很笨拙的百度直男风格,现在开始头脑风暴开启,百无禁忌,还弄出了角色、脚本等系列,百宝箱也更丰富。不过把生成PPT、做图等重要的功能,弄到文库会员、一格会员中去了,这有点鸡贼了。

就分析这么多,大家关注我,我这是一个以学习笔记为主要风格的博客,全是学习的干货,还有数千元AI课的思维脑图,都免费下载。

加油,向着5000粉丝迈进啦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giszz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