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间通信—管道

              进程间通信本质上让不同的进程拥有一份公共的资源。管道则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分为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

 管道特点:

 1.管道只能用于单向通信。

 2.匿名只能用于有血缘关系之间的通信,命名管道也能用于无血缘关系之间的通信 。

 3.面向数据流通信。

 4.管道的生命周期随进程。进程退出,管道也随之释放。

 5.管道访问资源时按顺序访问,父子进程同步。

管道其实是一种最基本的IPC机制,由pipe函数创建:int pipe(int filedes[2]);

调用pipe函数时在内核中开辟一块缓冲区(称为管道)用于通信,它有一个读端一个写端,然后通过filedes参数传出给用户程序两个文件描述符,filedes[0]指向管道的读端,filedes[1]指向管道的写端。所以管道在用户程序看起来就像一个打开的文件,通过read(filedes[0]);或者write(filedes[1]);向这个文件读写数据其实是在读写内核缓冲区。pipe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调用失败返回-1。

管道实现进程间通信步骤:

1.父进程调用pipe开辟管道,得到两个文件描述符指向管道的两端。

2.父进程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那么子进程也有两个文件描述符指向同一管道。

3.父进程关闭管道读端,子进程关闭管道写端。父进程可以往管道里写,子进程可以从管道里读,管道是用环形队列实现的,数据从写端流入从读端流出,这样就实现了进程间通信。

下面来看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ring.h>
#include<errno.h>

int main()
{
	int _pipe[2];
	int ret=pipe(_pipe);
	if(ret==-1){
		perror("pipe");
		return 1;
	}
	pid_t id=fork();
	if(id<0){
		perror("fork");
		return 2;
	}else if(id==0){
		//child
		close(_pipe[1]);
		int i=0;
		char msg[100];
		while(i<100){
			memset(msg,'\0',sizeof(msg));
			read(_pipe[0],msg,sizeof(msg));
			printf("%s\n",msg);
			i++;
		}
	}else{
		//father
		close(_pipe[0]);
		int j=0;
		char* msg=NULL;
		while(j<100){
			msg="i am child!";
			write(_pipe[1],msg,strlen(msg)+1);
			sleep(1);
			j++;
		}
	}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但使用管道有一些限制:

两个进程通过一个管道只能实现单向通信。管道的读写端通过打开的文件描述符来传递,因此要通信的两个进程必须从它们的公共祖先那里继承文件描述符。上面是父进程把文件描述符传给子进程之后父子进程之间通信,也可以父进程fork两次,把文件描述符传给两个子进程,然后两个子进程之间通信,总之需要通过fork传递文件描述符使两个进程都能访问同一管道,它们才能通信。

如果所有指向管道写端的文件描述符都关闭了(管道写端的引用计数等于0),而仍然有进程从管道的读端读数据,那么管道中剩余的数据都被读取后,再次read会返回0,就像读到文件末尾一样。

如果有指向管道写端的文件描述符没关闭(管道写端的引用计数大于0),而持有管道写端的进程也没有向管道中写数据,这时有进程从管道读端读数据,那么管道中剩余的数据都被读取后,再次read会阻塞,直到管道中有数据可读了才读取数据并返回。

如果所有指向管道读端的文件描述符都关闭了(管道读端的引用计数等于0),这时有进程向管道的写端write,那么该进程会收到信号SIGPIPE,通常会导致进程异常终止。

如果有指向管道读端的文件描述符没关闭(管道读端的引用计数大于0),而持有管道读端的进程也没有从管道中读数据,这时有进程向管道写端写数据,那么在管道被写满时再次write会阻塞,直到管道中有空位置了才写入数据并返回。

管道大小:

管道容量分为pipe buf和pipe capacity两种。

第一种pipe buf定义的是内核管道缓冲区的容量,这个值是由内核来设定的。可以通过ulimit -a命令查看。


管道的容量为:sizeof(pipe_buf) = 512bytes * 8 = 4kB

第二种pipe capacity由下面的程序来测试大小。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ring.h>
#include<errno.h>

int main()
{
	int _pipe[2]={0,0};
	size_t ret=pipe(_pipe);
	if(ret==-1){
		perror("pipe");
		return 1;
	}
	int count=0;
	int id=fork();
	if(id==0){
		//child->write
		close(_pipe[0]);
		char* msg="i am child";
		while(1){
			count++;
			ssize_t ret=write(_pipe[1],msg,1);
			printf("capacity:%d,ret:%d\n",count,ret);
		}
	}else{
	   //father
		char msg[10];
		while(1){
			memset(msg,'\0',sizeof(msg));
		}
	}
	return 0;
}

子进程关闭读端一直写,父进程不读,写满之后,子进程阻塞式等待父进程读取管道内的数据。

 

 管道的大小为65536个字节。

命名管道:

命名管道是以FIFO的文件形式存储于文件系统中,命名管道是一个设备文件,因此,即使进程与创建FIFO的进程不存在亲缘关系,只要可以访问该路径,就能够通过FIFO相互通信。FIFO总是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工作,第一个被写入的数据将首先从管道中读出。

创建命名管道的系统函数有两个:mknod和mkfifo。

int mknod(const char* path,mode_t mod,dev_t dev)

int mkfifo(const char* path,mode_t mod);

函数mknod参数中path为创建的命名管道的全路径名,mod为创建的命名管道的模式,指明其存取的权限;dev为设备值,该值取决于文件创建的种类,它只在创建设备文件时才会用到。函数调用成功都返回0,失败都返回1。

命名管道创建后就可以使用了,命名管道和管道的使用方法基本是相同的。只是使用命名管道时,必须先调用open()将其打开。因为命名管道是一个存在于硬盘上的文件,而管道是存在于内存中的特殊文件。

调用open()打开命名管道的进程可能会被阻塞。但如果同时用读写方式(O_RDWR)打开,则一定不会导致阻塞;如果以只读方式(O_RDONLY)打开,则调用open()函数的进程将会被阻塞直到有写方式打开管道;同样以写方式(O_WRONLY)打开也会阻塞直到有读方式打开管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