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or其实是在NIO多路复用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高性能IO设计模式。
它的核心思想是把响应IO事件和业务处理进行分离,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线程来处理IO事件。
然后把就绪的事件分发给业务线程进行异步处理。
Reactor模型有三个重要的组件:
- Reactor:把I/O事件分发给对应的Handler
- Acceptor:处理客户端连接请求
- Handlers:执行非阻塞读/写,也就是针对收到的消息进行业务处理。
在Reactor的这种设计中,有三种模型分别是:
- 单线程Reactor模型。
- 多线程Reactor模型。
- 主从多Reactor多线程模型。
(如图),单线程Reactor模型,就是由同一个线程来负责处理IO事件以及业务逻辑。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handler的执行过程是串行,如果有任何一个handler处理线程阻塞,就会影响整个服务的吞吐量。
所以,就有了多线程Reactor模型(如图)。
也就是把处理IO就绪事件的线程和处理Handler业务逻辑的线程进行分离,每个Handler由一个独立线程来处理,在这种设计下,即便是存在Handler线程阻塞问题,也不会对IO线程造成影响。
在多线程Reactor模型下,所有的IO操作都是由一个Reactor来完成的,而且Reactor运行在单个线程里面。
对于并发较高的场景下,Reactor就成为了性能瓶颈,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做了更进一步优化。
提出了多Reactor多线程模型(如图),这种模式也叫Master-Workers模式。
它把原本单个Reactor拆分成了Main Reactor和多个Sub Reactor,
Main Reactor负责接收客户端的链接,然后把接收到的连接请求随机分配到多个sub Reactor里面。
Sub Reactor负责IO事件的处理。
这种方式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对sub Reactor做灵活扩展,从而适应不同的并发量,解决了单个Reactor模式的性能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