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配置优化,让你的构建速度飞起

前言

越来越多的项目使用webpack5来构建项目了,今天给大家带来最前沿的webpack5配置,让我们代码在编译/运行时性能更好~
我们会从以下角度来进行优化:

  1. 提升打包构建速度
  2. 减少代码体积
  3. 优化代码运行性能

提升打包构建速度

在进行打包速度优化之前,需要对当前项目每个部分的打包时间了解清楚。

我们借助 speed-measure-webpack-plugin 插件,它分析 webpack 的总打包耗时以及每个 plugin 和 loader 的打包耗时,从而让我们对打包时间较长的部分进行针对性优化。
通过以下命令安装插件:

yarn add speed-measure-webpack-plugin -D

build就能看到各个部分的打包耗时

缩小构建范围
构建过程是默认全局查找,这非常的耗时。通过手动配置rules中的文件查找范围,可以减少打包的范围,从而提升打包的速度。
在webpack.config.js文件中如下配置:

module.exports =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js$/,
        use: ['babel-loader'],
        exclude: /node_modules/,
      },
    ],
  },
};

由于babel-loader对文件的转化是非常耗时的,所以缩小构建范围首先就是缩小需要babel-loader处理的文件范围。

可以通过 test 、 include 、 exclude 三个配置项来命中 Loader 要应用规则的文件,用include去命中需要被babel-loader处理的文件,exclude去排除不需要被处理的文件,从而缩小了 Loader 处理文件的范围。

HotModuleReplacement

开发时我们修改了其中一个模块代码,Webpack 默认会将所有模块全部重新打包编译,速度很慢。
所以我们需要做到修改某个模块代码,就只有这个模块代码需要重新打包编译,其他模块不变,这样打包速度就能很快。 HotModuleReplacement(HMR/热模块替换):在程序运行中,替换、添加或删除模块,而无需重新加载整个页面。

  1. 基本配置
module.exports = {
   
  // 其他省略
  devServer: {
   
    host: "localhost", // 启动服务器域名
    port: "3000", // 启动服务器端口号
    open: true, // 是否自动打开浏览器
    hot: true, // 开启HMR功能(只能用于开发环境,生产环境不需要了)
  },
};

此时 css 样式经过 style-loader 处理,已经具备 HMR 功能了。 但是 js 还不行。

  1. JS 配置
    在js模块当中要加上module.hot的判断才可以
// 判断是否支持HMR功能
if (module.hot) {
   
  module.hot.accept("./js/aaa.js", function (count) {
   
    //xxx
    console.log(111);
  });

  module.hot.accept("./js/bbb.js", function (sum) {
   
    //xxx
    console.log(222);
  });
}

但实际上我们很少看到有这样的写法,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上面开发我们会使用其他 loader 来解决。

比如:vue-loader, react-hot-loader。他们在处理文件的时候已经帮我们做了处理。
这里我们来简单了解下HMR的原理,面试时面试官最喜欢问原理性问题了。

HMR 的工作原理图解

初识 HMR 的时候觉得其很神奇,一直有一些疑问萦绕在脑海。

  1. webpack 可以将不同的模块打包成 bundle 文件或者几个 chunk 文件,但是当我通过 webpack HMR 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在我的 dist 目录中找到 webpack 打包好的文件,它们去哪呢?
  2. 通过查看 webpack-dev-server 的 package.json 文件,我们知道其依赖于 webpack-dev-middleware 库,那么 webpack-dev-middleware 在 HMR 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3. 使用 HMR 的过程中,通过 Chrome 开发者工具我知道浏览器是通过 websocket 和 webpack-dev-server 进行通信的,但是 websocket 的 message 中并没有发现新模块代码。打包后的新模块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发送到浏览器端的呢?为什么新的模块不通过 websocket 随消息一起发送到浏览器端呢?
  4. 浏览器拿到最新的模块代码,HMR 又是怎么将老的模块替换成新的模块,在替换的过程中怎样处理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
  5. 当模块的热替换过程中,如果替换模块失败,有什么回退机制吗?

带着上面的问题,于是决定深入到 webpack 源码,寻找 HMR 底层的奥秘

db9c5bb9bf55457cfd3406f7b7584455.jpg HMR 工作流程图解

上图是webpack 配合 webpack-dev-server 进行应用开发的模块热更新流程图。

  • 上图底部红色框内是服务端,而上面的橙色框是浏览器端。
  • 绿色的方框是 webpack 代码控制的区域。蓝色方框是 webpack-dev-server 代码控制的区域,洋红色的方框是文件系统,文件修改后的变化就发生在这,而青色的方框是应用本身。

上图显示了我们修改代码到模块热更新完成的一个周期,通过深绿色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已经将 HMR 的整个过程标识了出来。

  1. 第一步,在 webpack 的 watch 模式下,文件系统中某一个文件发生修改,webpack 监听到文件变化,根据配置文件对模块重新编译打包,并将打包后的代码通过简单的 JavaScript 对象保存在内存中。
  2. 第二步是 webpack-dev-server 和 webpack 之间的接口交互,而在这一步,主要是 dev-server 的中间件 webpack-dev-middleware 和 webpack 之间的交互,webpack-dev-middleware 调用 webpack 暴露的 API对代码变化进行监控,并且告诉 webpack,将代码打包到内存中。
  3. 第三步是 webpack-dev-server 对文件变化的一个监控,这一步不同于第一步,并不是监控代码变化重新打包。当我们在配置文件中配置了devServer.watchContentBase 为 true 的时候,Server 会监听这些配置文件夹中静态文件的变化,变化后会通知浏览器端对应用进行 live reload。注意,这儿是浏览器刷新,和 HMR 是两个概念。
  4. 第四步也是 webpack-dev-server 代码的工作,该步骤主要是通过 sockjs((webpack-dev-server 的依赖)在浏览器端和服务端之间建立一个 websocket 长连接,将 webpack 编译打包的各个阶段的状态信息告知浏览器端,同时也包括第三步中 Server 监听静态文件变化的信息。浏览器端根据这些 socket 消息进行不同的操作。当然服务端传递的最主要信息还是新模块的 hash 值,后面的步骤根据这一 hash 值来进行模块热替换。
  5. webpack-dev-server/client 端并不能够请求更新的代码,也不会执行热更模块操作,而把这些工作又交回给了 webpack,webpack/hot/dev-server 的工作就是根据 webpack-dev-server/client 传给它的信息以及 dev-server 的配置决定是刷新浏览器呢还是进行模块热更新。当然如果仅仅是刷新浏览器,也就没有后面那些步骤了。
  6. HotModuleReplacement.runtime 是客户端 HMR 的中枢,它接收到上一步传递给他的新模块的 hash 值,它通过 JsonpMainTemplate.runtime 向 server 端发送 Ajax 请求,服务端返回一个 json,该 json 包含了所有要更新的模块的 hash 值,获取到更新列表后,该模块再次通过 jsonp 请求,获取到最新的模块代码。这就是上图中 7、8、9 步骤。
  7. 而第 10 步是决定 HMR 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在该步骤中,HotModulePlugin 将会对新旧模块进行对比,决定是否更新模块,在决定更新模块后,检查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新模块的同时更新模块间的依赖引用。
  8. 最后一步,当 HMR 失败后,回退到 live reload 操作,也就是进行浏览器刷新来获取最新打包代码。

webpack视频讲解:进入学习

OneOf

打包时每个文件都会经过所有 loader 处理,虽然因为 test 正则原因实际没有处理上,但是都要过一遍。比较慢。实际上就是匹配上一个 loader, 剩下的就不匹配了。

代码如下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ESLintWebpackPlugin = require("eslint-webpack-plugin");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main.js",
  output: {
   
    path: undefined, // 开发模式没有输出,不需要指定输出目录
    filename: "static/js/main.js", // 将 js 文件输出到 static/js 目录中
    // clean: true, // 开发模式没有输出,不需要清空输出结果
  },
  module: {
   
    rules: [
      {
   
        oneOf: [
          {
   
            // 用来匹配 .css 结尾的文件
            test: /\.css$/,
            // use 数组里面 Loader 执行顺序是从右到左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test: /\.(ttf|woff2?)$/,
            type: "asset/resource",
            generator: {
   
              filename: "static/media/[hash:8][ext][query]",
            },
          },
          {
   
            test: /\.js$/,
            exclude: /node_modules/, // 排除node_modules代码不编译
            loader: "babel-loader",
          },
        ],
      },
    ],
  },
  plugins: [
    new ESLintWebpackPlugin({
   
      // 指定检查文件的根目录
      context: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
    }),
    new HtmlWebpackPlugin({
   
      // 以 public/index.html 为模板创建文件
      // 新的html文件有两个特点:1. 内容和源文件一致 2. 自动引入打包生成的js等资源
      template: path.resolve(__dirname, "../public/index.html"),
    }),
  ],
  // 开发服务器
  devServer: {
   
    host: "localhost", // 启动服务器域名
    port: "3000", // 启动服务器端口号
    open: true, // 是否自动打开浏览器
    hot: true, // 开启HMR功能
  },
};

Cache

每次打包时 js 文件都要经过 Eslint 检查 和 Babel 编译,速度比较慢。
我们可以缓存之前的 Eslint 检查 和 Babel 编译结果,这样第二次打包时速度就会更快了。对 Eslint 检查 和 Babel 编译结果进行缓存。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ESLintWebpackPlugin = require("eslint-webpack-plugin");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main.js",
  output: {
   
    path: undefined, // 开发模式没有输出,不需要指定输出目录
    filename: "static/js/main.js", // 将 js 文件输出到 static/js 目录中
    // clean: true, // 开发模式没有输出,不需要清空输出结果
  },
  module: {
   
    rules: [
      {
   
        oneOf: [
          {
   
            // 用来匹配 .css 结尾的文件
            test: /\.css$/,
            // use 数组里面 Loader 执行顺序是从右到左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test: /\.le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less-loader"],
          }{
   
            test: /\.js$/,
            // exclude: /node_modules/, // 排除node_modules代码不编译
            include: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 // 也可以用包含
            loader: "babel-loader",
            options: {
   
              cacheDirectory: true, // 开启babel编译缓存
              cacheCompression: false, // 缓存文件不要压缩
            },
          },
        ],
      },
    ],
  },
  plugins: [
    new ESLintWebpackPlugin({
   
      // 指定检查文件的根目录
      context: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
      exclude: "node_modules", // 默认值
      cache: true, // 开启缓存
      // 缓存目录
      cacheLocation: path.resolve(
        __dirname,
        "../node_modules/.cache/.eslintcache"
      ),
    }),
    new HtmlWebpackPlugin({
   
      // 以 public/index.html 为模板创建文件
      // 新的html文件有两个特点:1. 内容和源文件一致 2. 自动引入打包生成的js等资源
      template: path.resolve(__dirname, "../public/index.html"),
    }),
  ],
  // 开发服务器
  devServer: {
   
    host: "localhost", // 启动服务器域名
    port: "3000", // 启动服务器端口号
    open: true, // 是否自动打开浏览器
    hot: true, // 开启HMR功能
  },

};

持久化缓存

我们还可以通过通过配置 webpack 持久化缓存 cache: filesystem,来缓存生成的 webpack 模块和 chunk,改善构建速度。

简单来说,通过 cache: filesystem 可以将构建过程的 webpack 模板进行缓存,大幅提升二次构建速度、打包速度,当构建突然中断,二次进行构建时,可以直接从缓存中拉取,可提速 90% 左右。
配置方式如下:

module.exports = {
   
  cache: {
   
    type: "filesystem", // 使用文件缓存
  },
};

Network Cache

将来开发时我们对静态资源会使用缓存来优化,这样浏览器第二次请求资源就能读取缓存了,速度很快。

但是这样的话就会有一个问题, 因为前后输出的文件名是一样的,都叫 main.js,一旦将来发布新版本,因为文件名没有变化导致浏览器会直接读取缓存,不会加载新资源,项目也就没法更新了。

所以我们从文件名入手,确保更新前后文件名不一样,这样就可以做缓存了。

它们都会生成一个唯一的 hash 值。

  • fullhash(webpack4 是 hash)

每次修改任何一个文件,所有文件名的 hash 至都将改变。所以一旦修改了任何一个文件,整个项目的文件缓存都将失效。

  • chunkhash

根据不同的入口文件(Entry)进行依赖文件解析、构建对应的 chunk,生成对应的哈希值。我们 js 和 css 是同一个引入,会共享一个 hash 值。

  • contenthash

根据文件内容生成 hash 值,只有文件内容变化了,hash 值才会变化。所有文件 hash 值是独享且不同的。

// cpu核数
const threads = os.cpus().length;

// 获取处理样式的Loaders
const getStyleLoaders = (preProcessor) => {
   
  return [
    MiniCssExtractPlugin.loader,
    "css-loader",
    {
   
      loader: "postcss-loader",
      options: {
   
        postcssOptions: {
   
          plugins: [
            "postcss-preset-env", // 能解决大多数样式兼容性问题
          ],
        },
      },
    },
    preProcessor,
  ].filter(Boolean);
};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main.js",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 生产模式需要输出
    // [contenthash:8]使用contenthash,取8位长度
    filename: "static/js/[name].[contenthash:8].js", // 入口文件打包输出资源命名方式
    chunkFilename: "static/js/[name].[contenthash:8].chunk.js", // 动态导入输出资源命名方式
    assetModuleFilename: "static/media/[name].[hash][ext]", // 图片、字体等资源命名方式(注意用hash)
    clean: true,
  },

  plugins: [

    ],
    // 代码分割配置
    splitChunks: {
   
      chunks: "all", // 对所有模块都进行分割
      // 其他内容用默认配置即可
    },
  },
  // devServer: {
   
  //   host: "localhost", // 启动服务器域名
  //   port: "3000", // 启动服务器端口号
  //   open: true, // 是否自动打开浏览器
  // },
  mode: "production",
  devtool: "source-map"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