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8
金锁记》是张爱玲1943年的作品。同年间的其他作品包括《倾城之恋》、《第一炉香》
、《第二炉香》、《茉莉香片》等。张爱玲本人比较喜欢《倾城之恋》,而许多读者,包括
我在内比较倾向于中篇小说《金锁记》。
张爱玲的大部分作品,读者读下来的感觉是苍凉、凝重。我读《金锁记》这篇,更感受到
了命运的无奈。篇中几位女人都无法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而这一切都操控于当时的社会和社
会下的畸形人。曹七巧便是社会的畸形产物,而社会又通过她来害更多的人,尤其是女性。
曹七巧本是麻油店的姑娘,长相一般,个性泼辣,说话尖刻。为了将来能不再为金钱受苦
,便嫁入大户姜家,配给常年瘫痪在床的二少爷。于是,七巧得到了名分和金钱。名义上,
姜家说给二少爷找个妻子,实际上是找个人照顾他。二少爷整日躺在床上,起不了身,如死
人般沉静,七巧就嫌他,暗地里骂死他了。但也因为他,二奶奶七巧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
活。在姜家,上头有老太太,身边还有大奶奶、三奶奶。七巧一直处于恐惧和焦虑当中。她
怕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换来的金钱会消失不见,所以时时提防着别人。说话做事便尤为苛刻
。时间一长,姜家的人没有一个不讨厌她的,人人都对她惟恐避之不及,就连丫头私底下也
在说她的坏话。七巧也知道别人都厌烦自己,但为了金钱,她不得不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
她已经被黄金的枷紧紧地束缚住了,她想逃也逃不了,而事实上她变得更加的变本加利。
在丈夫、老太太相继过世后,在分家一事上,七巧又怕给人占了便宜,吃了亏,因此闹的
不可开交。她的话讽刺、毒辣,别人听到耳朵里感到不舒服又觉得异常别扭,以至于把请来
帮助分家的九老太爷“气得把桌子一拍道:‘我不管了!是你们求爹爹、拜奶奶邀我来的,
你道我喜欢自找麻烦么?’站起来,脚踢翻了椅子,也不等人搀扶,一阵风走得无影无踪。
”分家依计划照分, 七巧因此觉得孤儿寡妇给欺负了。在这里,七巧对金钱的占有欲已经达
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人际关系和面子可言,只要不被别人拿去属于自
己的金钱就好。
分家之后,七巧扭曲的心理暴露无遗。她不仅仅在金钱上表现出变态的行为,在对待下一
代子女身上,也展露出她刻毒、自私的一面。至于自己的爱情方面,七巧似乎也有着与常人
不同的表现。
“七巧低着头,想着当初是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不是的,为了要遇见(三少爷
),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爱。”七巧认为自己当初嫁给姜家,不是为了钱,她是为了
爱情,为了要和季泽在一起。可是她马上又想到“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
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便使她暴怒起来。。。”在爱情面前,她敌不过金钱
的魅力,她对金钱的信任超过对季泽的信任,爱情在她心中是把握不住的东西,只有金钱是
实实在在的。转而,她又去试探季泽是否是为了她的钱,而似乎她是对的,她赶跑了季泽,
望着季泽远去的背影,想着他曾是她的爱,如今两人的情谊已断,再也没有什么好期待的了
。
生命将逝,七巧想着曾经“喜欢过她的肉店的朝禄,哥哥的结拜弟兄丁玉根、张少泉,还
有沈裁缝的儿子。喜欢她,也许只是喜欢跟她开开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
,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七巧流下泪来。这只能是她临终前
的想法,如果真是这样,那她的人生又该是怎样呢?她至少不会为了背负黄金的枷,而卖了
她整个的一生。可是这只是想像而已,不然当初又怎会做出那种选择。
七巧是旧社会的牺牲品,因为金钱,她情愿嫁给瘫痪的二少爷,她的一生为了守护黄金而
活。黄金守到了,但她却走了。她的一生快不快乐,只有她自己知道。正因为七巧没有抓住
自己的幸福,她便变态地阻碍自己的孩子得到幸福。儿媳芝寿和女儿长安便是其手下完完全
全的牺牲品。
芝寿当年嫁入七巧家,为七巧长子长白的妻子。新娘入洞房,七巧只看了一眼变走了出来
。只听她对长安“冷笑道:‘还说呢!你新嫂子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刚入
门,七巧就对自己的儿媳说出这样的话,以后婆媳间的关系如何,读者不用想也明白。
三朝过后,七巧就开始向亲戚诉说芝寿的不是,挑拨他们夫妻间的关系。时间一长,当着
芝寿的面也说,可想而知,一个嫁入婆家没多久的女孩子,却时常被婆婆羞辱地抬不起头,她
觉得生不如死。对于芝寿的心理描写,文中只有一段,我只捡几几句话说:“她想死,她想
死。她怕这月亮光,又不敢开灯。明天她婆婆会说:‘白哥儿给我多烧了两口烟,害得我们
少奶奶一宿没睡觉。三更半夜点着灯,等着他回来——少不了他吗?’芝寿的眼泪顺着枕头
不停地流。她不用手帕去擦眼睛,擦肿了,她婆婆又该说:‘白哥儿一晚上没回房去睡,少
奶奶就把眼睛哭得桃儿似的!’”芝寿是个不会说话,仁厚的女孩子,有话也不说出来,有
泪也往肚子里面吞。这样的人物是斗不过曹七巧的。
不久,芝寿得了肺痨,挨了些日子,就匆匆离去。嫁给长白,没有得到婆婆的宠爱,也没
有得到丈夫的疼爱,芝寿郁积成病,终于怏怏地死去。就好象只是来姜家走一遭的。一个自
始自终被七巧愚弄的牺牲品。
长安,七巧的女儿也没有逃脱芝寿一样的命运,虽然她的生命没被七巧掌控,但她却失去
了她一生的幸福。同样也生活在苦闷和无奈当中,只因自己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长安和童世舫两个本相好,相处融洽,双方都有意,更何况,长安因为七巧的缘故,一直
拖着没有结婚,如今年岁已大,嫁人心切,只待好好筹备婚事。消息传入七巧耳中,她马上
反对两人的婚事,说出种种理由,百般阻挠一对相爱的人。七巧破口大骂:“不害臊!你是
肚子里有了搁不住的东西是怎么着?火烧眉毛,等不及的要过门,嫁妆也不要了。。。你就
拿准了他是图你的人?你好不自量。你有哪一点叫人看得上眼?趁早别自骗自了!姓童的还
不是看中了姜家的门第!”童世舫出国留学多年,家庭条件也好,而七巧却还恐怕他是看上
了她家的钱财,其实她的借口是很牵强的。他若要找个有钱的姑娘,也可能还轮不上长安。
但他又不为钱,要和长安结婚,纯粹是喜欢长安。七巧对长安软硬皆施,流着眼泪对长安说
:“我的儿,你知道外头人把你怎么长怎么短糟蹋得一个钱也不植!你娘自从嫁到姜家来,
上上下下谁不是势利的,狗眼看人低,明里暗里我不知受了他们多少气。。。无非是指望你
姐儿俩长大成人。。。”
长安和童世舫分分合合,最终给七巧拆散。长安最后一次见童世舫,便是送他离开。这段
描写尤为动人,送走自己爱的人,那种痛苦的折磨如濒临死亡边缘的动物般绝望。“长安静
静地跟在他后面送了出来,她的藏青长袖旗袍上有着淡黄的雏菊。她两手交握着,脸上显出
稀有的柔和。世舫回过身来道:‘姜小姐。。。。。。’她隔得远远地站定了,只是垂着头
。世舫微微鞠了一躬,转身就走了。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的距离看这太阳里的庭院,从高
楼上望下来,清晰,亲切,然而没有能力干涉,天井、树、曳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没有
话——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长按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成全了母亲的愿望。她的生命中再没有爱情来到。
七巧是社会的牺牲品,为了金钱,嫁给了一生都不爱的丈夫,过着没有感情的生活。她心
里极度不平衡,只有金钱才让她有些许安慰。但她又怕这样的安慰是暂时的、不长久的。于
是拼命地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不惜向身边的人射出一把把无形的匕首。她们死的死,伤的
伤。而至死她才有一点醒悟,但为时已晚,人生已过,无法修改,更何况,我们可以做一次
猜测,如果让七巧重新选择,她真的会改变初衷,有其他的选择吗?我们不知道,七巧也不
知道,因为她这个早已畸形的人已经跟随她死去的身体一并消亡。但她留下了长安、长白,
他们仍活着,他们的故事仍将继续,所以悲剧也将会重新上演。一代一代,直至有人变革、
更新、重生。
金锁记》是张爱玲1943年的作品。同年间的其他作品包括《倾城之恋》、《第一炉香》
、《第二炉香》、《茉莉香片》等。张爱玲本人比较喜欢《倾城之恋》,而许多读者,包括
我在内比较倾向于中篇小说《金锁记》。
张爱玲的大部分作品,读者读下来的感觉是苍凉、凝重。我读《金锁记》这篇,更感受到
了命运的无奈。篇中几位女人都无法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而这一切都操控于当时的社会和社
会下的畸形人。曹七巧便是社会的畸形产物,而社会又通过她来害更多的人,尤其是女性。
曹七巧本是麻油店的姑娘,长相一般,个性泼辣,说话尖刻。为了将来能不再为金钱受苦
,便嫁入大户姜家,配给常年瘫痪在床的二少爷。于是,七巧得到了名分和金钱。名义上,
姜家说给二少爷找个妻子,实际上是找个人照顾他。二少爷整日躺在床上,起不了身,如死
人般沉静,七巧就嫌他,暗地里骂死他了。但也因为他,二奶奶七巧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
活。在姜家,上头有老太太,身边还有大奶奶、三奶奶。七巧一直处于恐惧和焦虑当中。她
怕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换来的金钱会消失不见,所以时时提防着别人。说话做事便尤为苛刻
。时间一长,姜家的人没有一个不讨厌她的,人人都对她惟恐避之不及,就连丫头私底下也
在说她的坏话。七巧也知道别人都厌烦自己,但为了金钱,她不得不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
她已经被黄金的枷紧紧地束缚住了,她想逃也逃不了,而事实上她变得更加的变本加利。
在丈夫、老太太相继过世后,在分家一事上,七巧又怕给人占了便宜,吃了亏,因此闹的
不可开交。她的话讽刺、毒辣,别人听到耳朵里感到不舒服又觉得异常别扭,以至于把请来
帮助分家的九老太爷“气得把桌子一拍道:‘我不管了!是你们求爹爹、拜奶奶邀我来的,
你道我喜欢自找麻烦么?’站起来,脚踢翻了椅子,也不等人搀扶,一阵风走得无影无踪。
”分家依计划照分, 七巧因此觉得孤儿寡妇给欺负了。在这里,七巧对金钱的占有欲已经达
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人际关系和面子可言,只要不被别人拿去属于自
己的金钱就好。
分家之后,七巧扭曲的心理暴露无遗。她不仅仅在金钱上表现出变态的行为,在对待下一
代子女身上,也展露出她刻毒、自私的一面。至于自己的爱情方面,七巧似乎也有着与常人
不同的表现。
“七巧低着头,想着当初是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不是的,为了要遇见(三少爷
),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爱。”七巧认为自己当初嫁给姜家,不是为了钱,她是为了
爱情,为了要和季泽在一起。可是她马上又想到“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
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便使她暴怒起来。。。”在爱情面前,她敌不过金钱
的魅力,她对金钱的信任超过对季泽的信任,爱情在她心中是把握不住的东西,只有金钱是
实实在在的。转而,她又去试探季泽是否是为了她的钱,而似乎她是对的,她赶跑了季泽,
望着季泽远去的背影,想着他曾是她的爱,如今两人的情谊已断,再也没有什么好期待的了
。
生命将逝,七巧想着曾经“喜欢过她的肉店的朝禄,哥哥的结拜弟兄丁玉根、张少泉,还
有沈裁缝的儿子。喜欢她,也许只是喜欢跟她开开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
,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七巧流下泪来。这只能是她临终前
的想法,如果真是这样,那她的人生又该是怎样呢?她至少不会为了背负黄金的枷,而卖了
她整个的一生。可是这只是想像而已,不然当初又怎会做出那种选择。
七巧是旧社会的牺牲品,因为金钱,她情愿嫁给瘫痪的二少爷,她的一生为了守护黄金而
活。黄金守到了,但她却走了。她的一生快不快乐,只有她自己知道。正因为七巧没有抓住
自己的幸福,她便变态地阻碍自己的孩子得到幸福。儿媳芝寿和女儿长安便是其手下完完全
全的牺牲品。
芝寿当年嫁入七巧家,为七巧长子长白的妻子。新娘入洞房,七巧只看了一眼变走了出来
。只听她对长安“冷笑道:‘还说呢!你新嫂子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刚入
门,七巧就对自己的儿媳说出这样的话,以后婆媳间的关系如何,读者不用想也明白。
三朝过后,七巧就开始向亲戚诉说芝寿的不是,挑拨他们夫妻间的关系。时间一长,当着
芝寿的面也说,可想而知,一个嫁入婆家没多久的女孩子,却时常被婆婆羞辱地抬不起头,她
觉得生不如死。对于芝寿的心理描写,文中只有一段,我只捡几几句话说:“她想死,她想
死。她怕这月亮光,又不敢开灯。明天她婆婆会说:‘白哥儿给我多烧了两口烟,害得我们
少奶奶一宿没睡觉。三更半夜点着灯,等着他回来——少不了他吗?’芝寿的眼泪顺着枕头
不停地流。她不用手帕去擦眼睛,擦肿了,她婆婆又该说:‘白哥儿一晚上没回房去睡,少
奶奶就把眼睛哭得桃儿似的!’”芝寿是个不会说话,仁厚的女孩子,有话也不说出来,有
泪也往肚子里面吞。这样的人物是斗不过曹七巧的。
不久,芝寿得了肺痨,挨了些日子,就匆匆离去。嫁给长白,没有得到婆婆的宠爱,也没
有得到丈夫的疼爱,芝寿郁积成病,终于怏怏地死去。就好象只是来姜家走一遭的。一个自
始自终被七巧愚弄的牺牲品。
长安,七巧的女儿也没有逃脱芝寿一样的命运,虽然她的生命没被七巧掌控,但她却失去
了她一生的幸福。同样也生活在苦闷和无奈当中,只因自己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长安和童世舫两个本相好,相处融洽,双方都有意,更何况,长安因为七巧的缘故,一直
拖着没有结婚,如今年岁已大,嫁人心切,只待好好筹备婚事。消息传入七巧耳中,她马上
反对两人的婚事,说出种种理由,百般阻挠一对相爱的人。七巧破口大骂:“不害臊!你是
肚子里有了搁不住的东西是怎么着?火烧眉毛,等不及的要过门,嫁妆也不要了。。。你就
拿准了他是图你的人?你好不自量。你有哪一点叫人看得上眼?趁早别自骗自了!姓童的还
不是看中了姜家的门第!”童世舫出国留学多年,家庭条件也好,而七巧却还恐怕他是看上
了她家的钱财,其实她的借口是很牵强的。他若要找个有钱的姑娘,也可能还轮不上长安。
但他又不为钱,要和长安结婚,纯粹是喜欢长安。七巧对长安软硬皆施,流着眼泪对长安说
:“我的儿,你知道外头人把你怎么长怎么短糟蹋得一个钱也不植!你娘自从嫁到姜家来,
上上下下谁不是势利的,狗眼看人低,明里暗里我不知受了他们多少气。。。无非是指望你
姐儿俩长大成人。。。”
长安和童世舫分分合合,最终给七巧拆散。长安最后一次见童世舫,便是送他离开。这段
描写尤为动人,送走自己爱的人,那种痛苦的折磨如濒临死亡边缘的动物般绝望。“长安静
静地跟在他后面送了出来,她的藏青长袖旗袍上有着淡黄的雏菊。她两手交握着,脸上显出
稀有的柔和。世舫回过身来道:‘姜小姐。。。。。。’她隔得远远地站定了,只是垂着头
。世舫微微鞠了一躬,转身就走了。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的距离看这太阳里的庭院,从高
楼上望下来,清晰,亲切,然而没有能力干涉,天井、树、曳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没有
话——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长按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成全了母亲的愿望。她的生命中再没有爱情来到。
七巧是社会的牺牲品,为了金钱,嫁给了一生都不爱的丈夫,过着没有感情的生活。她心
里极度不平衡,只有金钱才让她有些许安慰。但她又怕这样的安慰是暂时的、不长久的。于
是拼命地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不惜向身边的人射出一把把无形的匕首。她们死的死,伤的
伤。而至死她才有一点醒悟,但为时已晚,人生已过,无法修改,更何况,我们可以做一次
猜测,如果让七巧重新选择,她真的会改变初衷,有其他的选择吗?我们不知道,七巧也不
知道,因为她这个早已畸形的人已经跟随她死去的身体一并消亡。但她留下了长安、长白,
他们仍活着,他们的故事仍将继续,所以悲剧也将会重新上演。一代一代,直至有人变革、
更新、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