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环境变量解释

u-boot的环境变量是使用u-boot的关键,可以自己定义,但是其中有一些是大家经常使用约定俗成的,更改这些名字会出现错误,下表中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环境变量:

bootdelay

执行自动启动的等候秒数

baudrate

串口控制台的波特率

netmask

以太网接口的掩码

ethaddr

以太网卡的网卡物理地址

bootfile

缺省的下载文件

bootargs

传递给内核的启动参数

bootcmd

自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

serverip

服务器端的ip地址

ipaddr

本地ip 地址

stdin

标准输入设备

stdout

标准输出设备

stderr

标准出错设备

上面只是一些最基本的环境变量,板子里原本是没有环境变量,u-boot的缺省情况下会定义一些基本的环境变量,以u-boot-2010为例来说明,这些缺省环境变量在u-boot源代码目录include/configs下的omap3_evm.h通过宏CONFIG_EXTRA_ENV_SETTINGS来定义。当然用户也可以自己定义环境变量,执行saveenv环境变量会保存到flash中,之后对环境变量的使用,都是基于保存在flash中的环境变量的操作。

U-boot的环境变量值得注意的有两个: bootcmd 和bootargs。

一、bootcmd

前面有说过bootcmd是自动启动时默认执行的一些命令,因此你可以在当前环境中定义各种不同配置,不同环境的参数设置,然后设置bootcmd为你经常使用的那种参数。

举例:

setenv bootcmd if mmc init; thenif run loadbootscript; then run bootscript; else if run loaduimage; then runmmcboot; else run nandboot; fi; fi; else run nandboot; fi

二、bootargs

    bootargs是环境变量中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整个环境变量都是围绕着bootargs来设置的。bootargs的种类非常多,我们平常只是使用了几种而已。bootargs非常灵活,内核和文件系统的不同搭配就会有不同的设置方法,甚至也可以不设置bootargs,而直接将其写到内核中去(在配置内核的选项中可以进行这样的设置),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bootargs使用上的困难。

下面介绍一下bootargs常用参数,bootargs参数种类很多,而且随着kernel的发展会出现一些新的参数,使得设置会更加灵活多样。

A. root

用来指定rootfs的位置, 常见的情况有:

    root=/dev/ram rw 

    root=/dev/ram0 rw

请注意上面的这两种设置情况是通用的,我做过测试甚至root=/dev/ram1rw和root=/dev/ram2rw也是可以的,网上有人说在某些情况下是不通用的,即必须设置成ram或者ram0,但是目前还没有遇到,还需要进一步确认,遇到不行的时候可以逐一尝试。

    root=/dev/mtdx rw

    root=/dev/mtdblockx rw

    root=/dev/mtdblock/x rw

    root=31:0x #指定设备的主设备号与次设备号

上面的这几个在一定情况下是通用的,当然这要看你当前的系统是否支持,不过mtd是字符设备,而mtdblock是块设备,有时候你的挨个的试到底当前的系统支持上面那种情况下,不过root=/dev/mtdblockxrw比较通用。此外,如果直接指定设备名可以的话,那么使用此设备的设备号也是可以的。

   root=/dev/nfs

在文件系统为基于nfs的文件系统的时候使用。当然指定root=/dev/nfs之后,还需要指定nfsroot=serverip:nfs_dir,即指明文件系统存在那个主机的那个目录下面。

B. rootfstype

 这个选项需要跟root一起配合使用,一般如果根文件系统是ext2的话,有没有这个选项是无所谓的,但是如果是jffs2,squashfs等文件系统的话,就需要rootfstype指明文件系统的类型,不然会无法挂载根分区.

C. console

console=tty<n> 使用虚拟串口终端设备<n>.

console=ttyS<n>[,options] 使用特定的串口<n>,options可以是这样的形式bbbbpnx,这里bbbb是指串口的波特率,p是奇偶校验位,n是指的bits。

console=ttyO<n>[,options] 同上面。

console=ttySAC0<n>[,options]同上面。

到底用ttyS<n>还是ttyO<n>,要根据具体环境,例如本系统arch/arm/plat-omap/include/plat目录下的omap-serial.h头文件下有 #define OMAP_SERIAL_NAME "ttyO"一行,说明内核已经写死,所以u-boot环境变量向内核传递的console值与文件系统/etc/inittab文件下串口使用必须与内核一致。

D. mem

mem=xxM 指定内存的大小,不是必须的

E. ramdisk_size

ramdisk=xxxxx       不推荐 

ramdisk_size=xxxxx   推荐

上面这两个都可以告诉ramdisk 驱动,创建的ramdisk的size,默认情况下是4M,你可以查看Documentation/ramdisk.txt找到相关的描述,不过ramdisk=xxxxx在新版的内核都已经没有提了,不推荐使用。

F. initrd, noinitrd

当你没有使用ramdisk启动系统的时候,你需要使用noinitrd这个参数,但是如果使用了的话,就需要指定initrd=r_addr,size,r_addr表示initrd在内存中的位置,size表示initrd的大小。

G. init

init指定的是内核启起来后,进入系统中运行的第一个脚本,一般init=/linuxrc,或者init=/etc/preinit,preinit的内容一般是创建console,null设备节点,运行init程序,挂载一些文件系统等等操作。请注意,很多初学者以为init=/linuxrc是固定写法,其实不然,/linuxrc指的是/目录下面的linuxrc脚本,一般是一个连接罢了。

H. mtdparts

mtdparts=fc000000.nor_flash:1920k(linux),128k(fdt),20M(ramdisk),4M(jffs2),38272k(user),256k(env),384k(uboot)

要想这个参数起作用,内核中的mtd驱动必须要支持,即内核配置时需要选上DeviceDrivers ---> Memory Technology Device (MTD) support ---> Command linepartition table parsing

mtdparts的格式如下:

mtdparts=<mtddef>[;<mtddef]

<mtddef> :=<mtd-id>:<partdef>[,<partdef>]

<partdef> :=<size>[@offset][<name>][ro]

<mtd-id> := unique id usedin mapping driver/device

<size> := standard linuxmemsize OR "-" to denote all remaining space

<name> := (NAME)

因此你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按照下面的格式来设置:mtdparts=mtd-id:<size1>@<offset1>(<name1>),<size2>@<offset2>(<name2>)这里面有几个必须要注意的:

a. mtd-id 必须要跟你当前平台的flash的mtd-id一致,不然整个mtdparts会失效

b. size在设置的时候可以为实际的size(xxM,xxk,xx),也可以为'-'这表示剩余的所有空间。

举例:

假设flash 的mtd-id是sa1100,那么你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来设置:

mtdparts=sa1100:-     → 只有一个分区

mtdparts=sa1100:256k(ARMboot)ro,-(root)→ 有两个分区

可以查看drivers/mtd/cmdlinepart.c中的注释找到相关描述。

I. ip

指定系统启动之后网卡的ip地址,如果你使用基于nfs的文件系统,那么必须要有这个参数,其他的情况下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了。设置ip有两种方法:

 ip = ip addr

 ip=ip addr:server ipaddr:gateway:netmask::which netcard:off

这两种方法可以用,不过很明显第二种要详细很多,请注意第二种中whichnetcard 是指开发板上的网卡,而不是主机上的网卡。

 

说完常见的几种bootargs,那么我们来讨论平常我经常使用的几种组合:

1). 假设文件系统是ramdisk,且直接就在内存中,bootargs的设置应该如下:

setenv bootargs ‘initrd=0x32000000,0xa00000 root=/dev/ram0console=ttySAC0 mem=64M init=/linuxrc’

2). 假设文件系统是ramdisk,且在flash中,bootargs的设置应该如下:

setenv bootargs ‘mem=32M console=ttyS0,115200 root=/dev/ramrw init=/linuxrc’

注意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要在bootm命令中指定ramdisk在flash中的地址,如bootmkernel_addr ramdisk_addr (fdt_addr)

3). 假设文件系统是jffs2类型的,且在flash中,bootargs的设置应该如下

setenv bootargs ‘mem=32M console=ttyS0,115200 noinitrdroot=/dev/mtdblock2 rw rootfstype=jffs2 init=/linuxrc’

4). 假设文件系统是基于nfs的,bootargs的设置应该如下

setenvbootargs ‘noinitrd mem=64M console=ttySAC0 root=/dev/nfs nfsroot=192.168.0.3:/fsip=192.168.0.5:192.168.0.3:192.168.0.3:255.255.255.0::eth0:off’或者

setenvbootargs ‘noinitrd mem=64M console=ttySAC0 root=/dev/nfsnfsroot=192.168.0.3:/nfs ip=192.168.0.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