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一个老同学聊天了解到他前不久刚在上海周浦买的房子,当时5w,一夜之间竟然跳变成了8w。原因嘛,当然是浦东又有了好的政策,希望浦东能够肩负起科技进步的重任。没想到,最先反应的竟然是房价。
回想从前,成绩差不多的同学,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有的选择在家乡当了公务员,稳定,随着阅历的提高,价值也越来越高。
有的到别的城市当了职场白领,年轻时工资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贬值的压力。
也有创业的,但是成功的是少数,多数也只是混口饭吃。
我们排除各种选择中的极为成功的不具备代表性的特例之外,同学之间的差别竟然主要来自于当初选择的工作所在的城市。
当时一起到上海工作的同学,现在不管工作做得怎么样,起码他的房产由于几次跳涨,可能大概率已经1000万了,即便有部分房贷没有还,但是也不会差太多。
而当时选择中小城市的同学呢?薪水会低一些,但是开销也会低一些,我们权当剩余的差不多吧。由于中小城市的房产近期甚至开始贬值,那么他所拥有的财产也会随之贬值。
此消彼长,选择大城市的同学和选择中小城市的同学的财富差异就更大了。导致同学之间差异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竟然不在于你工作努力与否,实在令人唏嘘。
现在各个城市都在提出鼓励人才的措施,那么应该选择一线还是二线?我认为优先一线以及一些有潜力的二线。下面是我的理由。
很简单,你到了上海,并且结了婚,那么你就是有资格参加新房的抽签。
由于新房旧房之间的巨大差价,抽中了就是相当于中了几百万的大奖,这可能是一线城市的最大优势。
至于其他的什么眼界,机会了,一二线城市差别越来越小了,个人认为反而并不是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
不过对于真正有雄心壮志,有抱负的年轻人说,主要还是考虑哪里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