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 卷积神经网络

出现的原因,解决的问题,(优点)

(1)减少数据量

(2)能够体现出,纵向的数据的关联性

 

思想来源:人脑识别物体的过程:

深度学习的许多研究成果,离不开对大脑认知原理的研究,尤其是视觉原理的研究。

1981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了 David Hubel(出生于加拿大的美国神经生物学家) 和TorstenWiesel,以及 Roger Sperry。前两位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可视皮层是分级的。

人类的视觉原理如下:从原始信号摄入开始(瞳孔摄入像素 Pixels),接着做初步处理(大脑皮层某些细胞发现边缘和方向),然后抽象(大脑判定,眼前的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然后进一步抽象(大脑进一步判定该物体是只气球)。下面是人脑进行人脸识别的一个示例:

对于不同的物体,人类视觉也是通过这样逐层分级,来进行认知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底层特征基本上是类似的,就是各种边缘,越往上,越能提取出此类物体的一些特征(轮子、眼睛、躯干等),到最上层,不同的高级特征最终组合成相应的图像,从而能够让人类准确的区分不同的物体。

 

那么我们可以很自然的想到:可以不可以模仿人类大脑的这个特点,构造多层的神经网络,较低层的识别初级的图像特征,若干底层特征组成更上一层特征,最终通过多个层级的组合,最终在顶层做出分类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许多深度学习算法(包括CNN)的灵感来源。

 

例子:LeNet

原始图像进来以后,先进入一个卷积层C1,由6个5x5的卷积核组成,卷积出28x28的图像,然后下采样到14x14(S2);

接下来,再进一个卷积层C3,由16个5x5的卷积核组成,之后再下采样到5x5(S4)。

注意,这里S2与C3的连接方式并不是全连接,而是部分连接,如下图所示:

其中行代表S2层的某个节点,列代表C3层的某个节点。

我们可以看出,C3-0跟S2-0,1,2连接,C3-1跟S2-1,2,3连接,后面依次类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实就是排列组合:

 

0 0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1 1 0 0

...

1 1 1 1 1 1

 

我们可以领悟作者的意图,即用不同特征的底层组合,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高级特征,例如:/ + \ = ^ (比较抽象O(∩_∩)O~),再比如好多个斜线段连成一个圆等等。

最后,通过全连接层C5、F6得到10个输出,对应10个数字的概率。

这里C1的卷积核为什么是6个5x5的卷积核???

因为0~9其实能用以下6个边缘来代表:

 

 

参考

深度学习简介(一)——卷积神经网络

经典CNN之:LeNet介绍

B站视频:计算机如何模仿大脑识别图像(博客解读)

偏科普的文章:卷积神经网络 – CNN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