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春节刚结束,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打工人从广西自驾回上海,路上堵车开了30+个小时,已经请了1天假的情况下,因为凌晨3点才到目的地,想跟领导再请1天假调整一下,结果被领导回怼为什么不提前规划好并且不予批假。
我自己作为被管理者和管理者,觉得事件两方的应对方式都有改进空间。
作为被管理者,我会提前规划好,因为这种事情的发生会让我在领导心目中不靠谱的数值上升,影响我后面的工作和升职、加薪,我想要在这个公司继续长久地干下去,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是一定需要的。有时候人的偏见可能就是那么一两件事形成的,而且很难以消除。
那如果已经和这位打工人面临一样的情况了,分情况说,看当天是否有例会,工作是否已经提前安排好。有例会的情况下我肯定不会请假,起码去公司把例会开掉,以好的面貌呈现给领导们,我已经到岗,能很好地胜任工作,中午、晚上再补觉。确实坚持不下来的,开完例会安排好工作再以身体不适为由请假,可能更好。如果没有例会,那我有可能上午晚一点过去,而不是请一整天假。请假的措辞也很重要,“开了30多个小时车,凌晨3点才能到,想要请假一天调整一下”改为“领导,我们想到会堵,没想到会这么堵,连续开了30多个小时车,明天凌晨3点才能到,明天工作上主要的任务是XXXX,我现在的状态去做这些工作我觉得会出现XX的问题,领导帮忙看看有没有办法调整一下时间和人手,等我调整好状态之后多加几个班赶一赶,尽量不耽误公司的事。” 因为我知道,请假有时候会影响好多人,比如我的公司,2.19号开例会,会上讨论年后要安排发货的设备是不是都调整好了,打包物流各个环节都要逐一确认是否OK,后续要发货设备的采购要对缺货的物料逐个供应商确实是否已经排期生产是否能如期到货,会上说到有商品要清关,按照平常的日期时间是没问题的,但是春节积压的货会比较多,时间会增加。很多工作不是我们公司内部没问题就能完成的,而是整个上下游供应链大家都给力才能顺利完成。所以一个人请假可能意味着公司的供应商没有及时跟进到货、自己公司产品不能及时产出供给客户、客户无法向他的客户交代,一环扣一环。同时一个人请假可能意味着另一些人工作增多。有时候一个部门人员到岗率会影响部门主管当月的绩效。
作为管理者,我是信说话做事是要有技巧的,我是觉得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在工作任务确实需要他到岗的情况下,我会先说公司有规定,超过1天的请假我这边没有权限审批;我还会说有哪些比较紧急的工作需要他;会说公司多少人已经到岗了,建议你坚持一下,不要做负面的显眼包;如果确实状态差,可以晚来一点,没有必要请一整天。那如果确实工作任务上今天可以请假,我大概率会同意,并协助他说服领导批假。有时候多说几句可能是更省时间的方法。
人天然具有多种角色,在公司是打工人,在家里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是兄弟姐妹,在社会上是朋友闺蜜等等,所以在工作日发生点什么事要请假真的是太正常不过了。
我以自己的想法来讲一讲我对于请假的处理方式,仅供大家讨论参考。
明确请假的规则
主管有1天假期的批准权,多余1天需要更高层的领导审批。
如果需要请假,事假请先请年假,因为年假不跨年。
长假前后会控制请假名额,特殊情况不在此列,因为长假前后工作任务都需要安排好都要有人来做才行。
如果需要请长假的,一定要提前通知到我,好对工作进行调整和交接。
在明确的规则下再来提人情世故。
我开会的时候会说,生病请假不要有顾虑,好的身体是持续工作的基础;家里红白事请假按照公司规定来,事假以不耽误工作为主,因为大家既然来公司上班了,就是要挣钱养家的,想要有自己的事业的,好好工作才能实现这一切。大家是一个团队,我们平时尽量有计划地去做事情;有时候有人请假其他人就多做一点,毕竟谁都有请假的时候,互帮互助。另外,请假太多会影响个人绩效,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去说明这条,但到了年底,肯定会根据大家加班/请假的情况来微调年终奖和涨薪幅度,不是决定性因素,但会影响。
规则和人情话都讲在前面了,大多数情况下,请假我都是秒批。
对于一段时间内经常请假的,要么是主动跟我说原因,要么我会主动问。
目前还没有遇到团队成员经常性地请假到无法完成工作,对于这种情况,我也只能遗憾地说个人绩效会比其他人员差。
其实说得再多,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想请假还是诸多不便的。既然选择了上班,我们只能更多地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让自己虽然请假了还是能够轻松应对工作。成年人找工作就是要在稳定、轻松、高薪、离家近等等因素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没办法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