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结构(1)

HTTP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基于字符(ASCII码)传输,建立在 TCP/IP 协议之上的应用层规范,HTTP1.1版本中给出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规范把 HTTP 报文分为四个部分:请求行/状态行、头域(请求头部/响应头部)、空行、实体(请求实体/响应实体)
HTTP的头域包括通用头(general header)请求头(request header),响应头(response header)和实体头(entity header)四个部分。


通用报头
既可以出现在请求报头,也可以出现在响应报头中
Date:表示消息产生的日期和时间

Connection:允许发送指定连接的选项,例如指定连接是连续的,或者指定“close”选项,通知服务器,在响应完成后,关闭连接

Cache-Control:用于指定缓存指令,缓存指令是单向的(响应中出现的缓存指令在请求中未必会出现),且是独立的(一个消息的缓存指令不会影响另一个消息处理的缓存机制)
请求时的缓存指令包括no-cache、no-store、max-age、 max-stale、min-fresh、only-if-cached,响应消息中的指令包括public、private、no-cache、no- store、no-transform、must-revalidate、proxy-revalidate、max-age。

Cache-Control字段

在请求中使用Cache-Control 时,它可选的值有:

在响应中使用Cache-Control 时,它可选的值有:

å¨è¿éæå¥å¾çæè¿°

请求报头

请求头域允许客户端向服务器传递关于请求或者关于客户机的附加信息。 
请求头域可能包含下列字段Accept、Accept-Charset、Accept- Encoding、Accept-Language、Authorization、From、Host、If-Modified-Since、If- Match、If-None-Match、If-Range、If-Range、If-Unmodified-Since、Max-Forwards、 Proxy-Authorization、Range、Referer、User-Agent。 
对请求头域的扩展要求通讯双方都支持,如果存在不支持的请求头域,一般将会作为实体头域处理

请求报头通知服务器关于客户端的信息,典型的请求头有:

Host:请求的主机名,允许多个域名同处一个IP地址,即虚拟主机

User-Agent:发送请求的浏览器类型、操作系统等信息

Accept-Charset: 浏览器申明自己接收的字符集

Accept:客户端可识别的内容类型列表,用于指定客户端接收那些类型的信息

Accept-Encoding:客户端可识别的数据编码

Authorization:当客户端接收到来自WEB服务器的 WWW-Authenticate 响应时,用该头部来回应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给WEB服务器

Accept-Language:表示浏览器所支持的语言类型

Referer: 该头域允许客户端指定请求uri的源资源地址,这可以允许服务器生成回退链表,可用来登陆、优化cache等。他也允许废除的或错误的连接由于维护的目的被追踪。如果请求的URI没有自己的URI地址,Referer不能被发送。如果指定的是部分URI地址,则此地址应该是一个相对地址。
Range:用来告知服务器请求返回实体的一个或者多个子范围。在一个 Range 首部中,可以一次性请求多个部分,服务器会以 multipart 文件的形式将其返回。如果服务器返回的是范围响应,需要使用 206 Partial Content 状态码。假如所请求的范围不合法,那么服务器会返回 416 Range Not Satisfiable 状态码,表示客户端错误。服务器允许忽略 Range 首部,从而返回整个文件,状态码用 200 .

Connection:允许客户端和服务器指定与请求/响应连接有关的选项,例如这是为Keep-Alive则表示保持连接。

请求: 
close(告诉WEB服务器或者代理服务器,在完成本次请求的响应后,断开连接,不要等待本次连接的后续请求了)。
keep-alive(告诉WEB服务器或者代理服务器,在完成本次请求的响应后,保持连接,等待本次连接的后续请求)。
响应: 
close(连接已经关闭)。
keep-alive(连接保持着,在等待本次连接的后续请求)。
Keep-Alive (该特性是非标准的,请尽量不要再生产环境中使用) 
如果浏览器请求保持连接,则该头部可以用来设置超时时长和最大请求数。例如:

Keep-Alive: timeout=5, max=1000

需要注意的是,把Connection头域的值设置为 “keep-alive” 时,这个首部才有意义。 
HTTP 1.0中默认是关闭的,需要在HTTP头加入”Connection: keep-alive”,才能启用Keep-Alive;HTTP 1.1中默认启用Keep-Alive,如果加入”Connection: close “,才关闭;而在HTTP/2 协议中, Connection 和 Keep-Alive 是被忽略的,其中采用其他机制来进行连接管理。 
目前大部分浏览器都是用HTTP 1.1协议,也就是说默认都会发起Keep-Alive的连接请求了,所以是否能完成一个完整的Keep-Alive连接就看服务器设置情况。
Transfer-Encoding:告知接收端为了保证报文的可靠传输,对报文采用了什么编码方式。

 

响应报头

响应头域允许服务器传递不能放在状态行的附加信息,这些域主要描述服务器的信息和 Request-URI进一步的信息。 
响应头域包含Age、Location、Proxy-Authenticate、Public、Retry- After、Server、Vary、Warning、WWW-Authenticate。 
对响应头域的扩展要求通讯双方都支持,如果存在不支持的响应头 域,一般将会作为实体头域处理。

用于服务器传递自身信息的响应,常见的响应报头:

Location:用于重定向接受者到一个新的位置,常用在更换域名的时候

Server:包含可服务器用来处理请求的系统信息,与User-Agent请求报头是相对应的

 

实体报头

实体头域包含关于实体的原信息,包括Allow、Content- Base、Content-Encoding、Content-Language、Content-Length、Content-Location、Content-MD5、Content-Type、 Etag、Expires、Last-Modified、扩展头(extension-header,允许客户端定义新的实体头,但是这些域可能无法被接收方识别)。
实体报头用来定于被传送资源的信息,既可以用于请求也可用于响应。请求和响应消息都可以传送一个实体,常见的实体报头为:

Allow :枚举资源所支持的 HTTP 方法的集合(如GET、POST等)。

Content-Type:发送给接收者的实体正文的媒体类型

Content-Lenght:实体正文的长度

Content-Language:描述资源所用的自然语言,没有设置则该选项则认为实体内容将提供给所有的语言阅读

Content-Encoding:实体报头被用作媒体类型的修饰符,它的值指示了已经被应用到实体正文的附加内容的编码,因而要获得

Content-Type报头域中所引用的媒体类型,必须采用相应的解码机制。

Last-Modified:实体报头用于指示资源的最后修改日期和时间Expires:实体报头给出响应过期的日期和时间

 

空行

http协议规定的格式,一般采用\r\n

 

消息主体

一般用于http的post method。通过实体报头规定消息主体的格式内容、

例如 Content-Type=text/plain

该实体报头规定了消息主体的数据是纯文本格式

常见的还有

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定义为Key=value格式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定义为序列化为的json字符串

Content-Type= multipart/form-data,定义为表单数据提交,该格式比较复杂,详细解释一下。

multipart/form-data

1. 该格式是post的常见提交方式,也就是说是由post方法来组合实现的

2. 使用该提交方法需要规定一个内容分割符用于分割请求体中的多个post的内容,如文件内容和文本内容自然需要分割开来,不然接收方就无法正常解析和还原这个文件了。具体的头信息如下:

Content-Type: multipart/form-data; boundary=${bound} 

其中${bound}是自定义的分隔符,一般情况用一长串不会和业务数据重复的字符串表示 ,例如9431149156168

3. 分割符前面需要加上--

4. 最后的分割符后面也需要加上—

5. 所有的数据请求头和数据之间都用\r\n\r\n分开,两个数据间用 --${bound}\r\n分开

 

 

Content-Type


Content-Type(MediaType),即是Internet Media Type,互联网媒体类型,也叫做MIME类型。在互联网中有成百上千中不同的数据类型,HTTP在传输数据对象时会为他们打上称为MIME的数据格式标签,用于区分数据类型。最初MIME是用于电子邮件系统的,后来HTTP也采用了这一方案。

在HTTP协议消息头中,使用Content-Type来表示请求和响应中的媒体类型信息。它用来告诉服务端如何处理请求的数据,以及告诉客户端(一般是浏览器)如何解析响应的数据,比如显示图片,解析并展示html等等。

Content-Type的格式:
Content-Type:type/subtype ;parameter

type:主类型,任意的字符串,如text,如果是*号代表所有;
subtype:子类型,任意的字符串,如html,如果是*号代表所有,用“/”与主类型隔开;
parameter:可选参数,如charset,boundary等。
例如: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常见Content-Type
常见的Content-Type有数百个,下面例举了一些

HTML文档标记:text/html;
普通ASCII文档标记:text/html;
JPEG图片标记:image/jpeg;
GIF图片标记:image/gif;
js文档标记:application/javascript;
xml文件标记:application/xml;

上面的Content-Type,我们只认得就好,但是下面有4种是需要我们清楚他们的区别及牢记在心的。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HTTP会将请求参数用key1=val1&key2=val2的方式进行组织,并放到请求实体里面,注意如果是中文或特殊字符如"/"、","、“:" 等会自动进行URL转码。不支持文件,一般用于表单提交。

请求参数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请æ±åæ°

http 请求报文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æ¥æ

multipart/form-data
与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不同,这是一个多部分多媒体类型。首先生成了一个 boundary 用于分割不同的字段,在请求实体里每个参数以------boundary开始,然后是附加信息和参数名,然后是空行,最后是参数内容。多个参数将会有多个boundary块。如果参数是文件会有特别的文件域。最后以------boundary–为结束标识。multipart/form-data支持文件上传的格式,一般需要上传文件的表单则用该类型。
下面是一个例子:
请求参数

multipart/form-data请æ±åæ°

http 请求报文

multipart/form-dataæ¥æ

 

application/json

JS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格式,以“键-值”对的方式组织的数据。这个使用这个类型,需要参数本身就是json格式的数据,参数会被直接放到请求实体里,不进行任何处理。服务端/客户端会按json格式解析数据(约定好的情况下)

请求参数

application/json请æ±åæ°

http 请求报文

application/jsonæ¥æ

application/xml 和 text/xml

与application/json类似,这里用的是xml格式的数据,text/xml的话,将忽略xml数据里的编码格式

 

 

 

http报头举例

这里我们就用常用的百度搜索举例吧。

image

公共头部

Remote Address
请求的远程地址

Request URL
请求的域名

Request Method
页面请求的方式:GET/POST

Status Code
请求的返回状态

 

请求头

Accept
表示浏览器支持的 MIME 类型

Accept-Encoding
浏览器支持的压缩类型

Accept-Language
浏览器支持的语言类型,并且优先支持靠前的语言类型

Cache-Control
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

Connection
当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时对于长连接如何进行处理:close/keep-alive

Cookie
向服务器返回cookie,这些cookie是之前服务器发给浏览器的

Host
请求的服务器URL

Referer
该页面的来源URL

User-Agent
用户客户端的一些必要信息

 返回头

Cache-Control
告诉浏览器或者其他客户,什么环境可以安全地缓存文档

Connection
当client和server通信时对于长链接如何进行处理

Content-Encoding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压缩编码方式

Content-Type
数据的类型

Date
数据从服务器发送的时间

Expires
应该在什么时候认为文档已经过期,从而不再缓存它?

Server
服务器名字。Servlet一般不设置这个值,而是由Web服务器自己设置

Set-Cookie
设置和页面关联的cookie

Transfer-Encoding
数据传输的方式

 

 几个字段的说明

ACCEPT

  例子中的Accept字段是这样子的:Accept: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image/webp,/;q=0.8。意思是:浏览器支持的MIME类型分别是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和/,优先顺序是它们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   Accept表示浏览器支持的 MIME 类型;

  MIME的英文全称是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多功能 Internet 邮件扩充服务),它是一种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协议,在1992年最早应用于电子邮件系统,但后来也应用到浏览器。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 都是 MIME 类型,也可以称为媒体类型和内容类型,斜杠前面的是 type(类型),斜杠后面的是 subtype(子类型);type 指定大的范围,subtype 是 type 中范围更明确的类型,即大类中的小类。

  Text:用于标准化地表示的文本信息,文本消息可以是多种字符集和或者多种格式的;

  text/html表示 html 文档;

  Application:用于传输应用程序数据或者二进制数据;

  application/xhtml+xml表示 xhtml 文档;

  application/xml表示 xml 文档。

user-agent

  User-Agent的值是:用户使用的客户端的一些必要信息,比如操作系统、浏览器及版本、浏览器渲染引擎等。

Transfer-Encoding

  transfer-encoding的可选值有:chunked,identity,从字面意义可以理解,前者指把要发送传输的数据切割成一系列的块数据传输,后者指传输时不做任何处理,自身的本质数据形式传输。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传输一本“红楼梦”小说到服务器,chunked方式就会先把这本小说分成一章一章的,然后逐个章节上传,而identity方式则是从小说的第一个字按顺序传输到最后一个字结束。

 

 

参考资料

浅谈http中的Cache-Control

http协议报头详解HTTP协议结构

Content-Type 详解

 

 

  • 3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