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1协议族

目录

IEEE 802标准

IEEE 802.11标准

IEEE 802.11与OSI模型

802.11 物理层标准

物理层调制格式

直序扩频

正交频分复用(OFDM)

速率表

信道资源

帧结构

名词

信噪比 SNR(signal-to-noice ratio)

功率单位

路径损耗

多重路径衰落(multipath fading)或多重路径干扰(multipath interference)

RF系统

直接序列物理层: DSSS与HR/DSSS

展频码

差分相移键控(DPSK)

PLCP物理层收敛程序

CS/CCA

DS PHY参数

CDMA



IEEE 802标准

802.2  逻辑链路控制

802.3  以太网-CSMA/CD接入方法

802.10  安全

802.11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标准

802.11  定义微波和红外线的物理层和MAC子层(2.4GHz,1Mbit/s或2Mbit/s,20MHz 1997)

3种PHY:

  • 以1Mbit/s工作的散射红外线
  • 以2Mbit/s工作的跳频扩频技术
  • 以2Mbit/s工作的直序扩频技术

802.11a  定义了微波物理层及MAC子层(5GHz,54Mbit/s,20MHz,1999, OFDM)

802.11b  物理层补充DSSS(2.4GHz,11Mbit/s,20MHz,1999)

802.11g  物理层补充OFDM(2.4GHz,54Mbit/s,20MHz, 2003)

802.11n  导入MIMO(多输入输出)技术(2.4G/5GHz,1*1: ht20-65, ht40-150, 最大4*4: 600, 20MHz/40MHz, 最大4MIMO  2007)

802.11ac  5GHz, 引入MU-MIMO。 Enhancements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for Operation in Bands below 6 GHz. (5G/Hz, 2013 Wave 1,2016 Wave 2 , 1*1: ht40-200, ht80-433.3, vht160-866, 最大8*8: 6928, 40/80/160MHz, 最大8MIMO)

802.11e  对服务等级QoS的支持(2004)

802.11d  关于国际间漫游的规范(2000)

802.11k  提供无线资源管理. 为WLAN信道选择,漫游服务和传输功率控制提供了标准(2008)

802.11r  快速漫游。Fast BSS Transition。旨在减少漫游期间身份验证所需的时间(2008)

[CCKM(Cisco Centralized Key Management ) https://www.cisco.com/c/en/us/support/docs/wireless-mobility/wireless-lan-wlan/116493-technote-technology-00.html#anc8 ]

802.11v  无线网络管理。负载平衡,加快网络的部署(2011)

802.11ai Fast Initial Link Setup(2016)

802.11ad  Enhancements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in the 60 GHz Band(2012)

802.11ay  Based mmWave WLANs(2018/2019)

802.11i  security mechanisms for IEEE 802.11. security associ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s called the 4-Way Handshake and the Group Key Handshake. e.g. WEP/WPA/WPA2, TKIP/CCMP (2004)

802.11h  DFS and TPM for 5G in EUrope. Spectrum and Transmit Power Management Extensions in the 5 GHz Band in Europe(2003)

802.11h是对802.11a的补充,确保其符合关于5GHz无线局域网的欧洲标准。802.11家族是为无线局域网提供的标准,802.11h则是对这个家族的的新发展。802.11h主要是用于解决由于在某些场所,尤其是军事雷达系统和医疗设备,使用802.11a所产生的干扰。

802.11h规则是由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这主要是为了克服欧洲卫星通信网络的干扰。
802.11h涉及两种技术,一种是动态频率选择 (DFS),它用于检测在一个信道上有其他信号出现,当这样的信号被检测到时,就会自动将网络转移到另一个信道。另一种技术是传输功率控制(TPC),它主要是减少网络传输的无线频率输出功率,使系统间干扰最小,而且还可以达到更好的网络性能。

802.11w  Protected Management Frames (2007)

IEEE 802.11与OSI模型

802.11标准只处理OSI参考模型的最低的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或介质访问控制层)。

各项802.11标准的差异只在于物理层特点。因为采用802.11标准的不同技术的设备硬件的设计要求在物理层实现。

MAC层为在网络实体之间传送数据、检测以及可能校正物理层可能发生的错误提供了功能手段和程序手段。它可以访问不同类型的物理层上基于争用的业务或无争用的业务。在MAC层中,其职责分为MAC子层和MAC管理子层。MAC子层定义了访问控制和分组格式。MAC管理子层定义了功率管理、安全和漫游服务。

物理层规定了设备的电气参数和物理参数。特别是,它规定了设备与传输介质之间的关系。物理层分为三个子层:

  • 物理层收敛程序(PLCP, 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作为适配层使用。PLCP 会为来自MAC层的准备传送的所有帧加上自己的标头;PLCP负责无干扰信道评估(CCA)模式,为不同的物理层技术构建分组。
  • 物理介质相关(PMD,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层规定了调制技术和编码技术,PMD 负责将 PLCP 所传来的每个位元,利用天线传送至空中。
  • PYH管理层负责信道调谐等管理问题。

电台管理子层负责协调MAC层与PHY层之间的交互。

802.11 物理层标准

802.11

  • IR:红外线(Infrared light, 简称IR)物理层。 便宜,不受限制
  • FHSS:跳频(Frequency-hopping, 简称FH)扩频(spread-spectrum)无线电波物理层(radio PHY)
  • DSSS:直接序列(Direct-sequence,简称DS)扩频无线电波物理层

802.11a

  • OFDM:正交分频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 OFDM)物理层

802.11b

  • DSSS:高速直接序列(High-Rate Direct Sequence,简称 HR/DS 或 HR/DSSS)物理层。

802.11g

  • ERP:延伸速率物理层(Extended Rate PHY,简称 ERP)
  • 基本上ERP PHY跟OFDM PHY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运作在较低的频率上(11g-ERP, 11a-OFDM)。

802.11n

  • MIMO:俗称多进多出(MIMO )或高传输量(High-Throughput) 物理层

MIMO使用多天线,以想干方式解析的信息数量要超过使用单天线。其实现方式之一是空分复用,即在空间中复用多条独立的数据流,并在一条频谱带宽的信道内同时传送这些数据流。

802.11ac

  • MU-MIMO

物理层调制格式

物理层调制格式和编码速率决定着怎样在空中以什么数据速率发送802.11数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