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计算机网络
Android端双击横屏观看,效果更佳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分成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
-->第二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的 APPANET 与 分组交换技术 为重要标志,APPANRET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第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汇聚 会导致三网融合(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网络的特征也是资源共享。资源有硬件软件、数据组成。
判断计算机是否互联成计算机网络,主要看他是不是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局域网的规模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 广域网的通信子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利用公网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互联。
--> 广域网扩大了资源共享的范围,局域网增强了资源共享的深度。
--> 早期的计算机实质上是广域网结构。
功能:数据处理与数据通讯。逻辑上功能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个中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主要包括主机和终端。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器、通信线路 和 其他通讯设备组成。完成网络的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城域网
早期的城域网产品主要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协议:802.2 与 802.5);
城域网:
--> 传输介质采用光纤;
--> 交换节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器或ATM交换机,
--> 在体系结构上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和接入层 三层模式
--> 城域网是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传输网络
局域网的传输技术
广播式 网络(通过一条公共信道实现)
点 - 点 网络(通过分组存储转发实现)
采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是 点 - 点 与网络广播 的重要区别之一; 计算机的网络拓扑
计算机的网络拓扑是通过网络节点和通信线路之间的集合关系表示网络结构。
只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拓扑设计是设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对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通信费用由重大影响
网络拓扑分类
广播式通信子网拓扑:总线型、树形、环形、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型
点 - 点 通信线路子网的拓扑: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型(广域网实际应用)
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
--> 微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
--> 局域网 和 广域网、广域网和广域网 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来实现的;
--> 用户计算机通过校园网(企业网 或 IPS )连入地区主干网 --> 连入国家间高速主干网 --> 连入互联网;
--> 其中路由器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描述数据通信的基本参数
数据传输率和误码率
--> 数据传输速率是 在数值上等同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位。单位为:比特 / 秒 (bit / s)记作 :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 S = 1 / T;(bps),其中 T 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
--> 数据误码率是:二级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它在数值上近似等于 PE = NA / N; (传输的 / 总的)
A:误码率应该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下的可靠的参数
B:对于一个世纪的数据传输系统,不能笼统的说误码率越低越好,要根据实际传输提出误码率要求。
C: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码元,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来计算。
D:差错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在实际测量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时,只有被传输的二进制码元越大,才会越接近真实的误码率
分组交换技术概念
电路交换 和 存储转发交换(又分为:报文存储转发交换 也就是 报文交换、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分组交换))
-- 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分组交换)又分为:数据报方式 和 虚电路方式
-->数据报方式
1: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
2: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径;
3:可能会出现 乱序、重复、丢失;
4:必须带地址;
-->虚电路方式
1:需要预先建立逻辑连接;
2:所有分组依次传送,不必带地址;
3:不会出现 乱序、重复、丢失;
4:不需要路由选择,线路不专用,可一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