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IO满负荷性能分析

磁盘IO满负荷性能分析  

2011-06-26 22:30:59|  分类:linux优化 |举报|字号 订阅

磁盘IO满负荷性能分析(一)
 
 
有个项目最近发现在执行一些oracle数据库的数据补入的sql语句时非常慢,经查发现来自存储的硬盘io会冲到100busy

device  r/s   w/s           kr/s         kw/s   wait           actv        svc_t           %w            %b
sd2   18.2  1204.5    5480.8      9524.5    0.0            14.0        11.4          1             100


 
分析:
每秒有1K多次写, 即平均来讲,每次写的时间只有1ms,或者说 每1ms就要完成1次写操作

分析硬盘
存储硬盘:1W转/分。平均寻道时间3.5ms, 假设10个硬盘做raid5(不太确定)

磁头平均等待时间按磁头每次都等待半圈计算,磁碟每转半圈需要的时间=60秒/10000转/2=3ms

每个硬盘的平均寻址时间=3.5ms+3ms=6.5ms

假设需求平摊到RAID5的硬盘上,按有效率提高7倍算, 6.5ms/7<=1ms

结论:应付每秒1千多次的随机写,存储已经满负荷了

估计得从oracle上去想办法,看能否优化查询语句或合并一些随机写请求


同一台机器,另外一组不同时刻的数据


extended device statistics tty cpu
device r/s w/s kr/s kw/s wait actv svc_t %w %b
sd2 0.4 79.8 3.2 638.3 0.0 0.0 0.3 0 2
sd2 0.4 74.8 1.7 598.3 0.0 0.0 0.3 0 2
sd2 0.2 71.4 1.6 571.1 0.0 0.0 0.3 0 2
sd2 0.0 68.1 0.0 543.5 0.0 0.0 0.3 0 2
sd2 36.5 62.5 30700.1 500.0 0.0 0.7 7.2 0 43
sd2 74.9 48.8 65637.8 390.7 0.0 1.6 12.6 090
sd2 45.2 87.6 42729.4 701.0 0.0 1.9 14.0 0 93
sd2 76.6 74.4 73397.6 595.0 0.0 1.5 10.1 0 90


这个就复杂了,读写才几十MB字节,每秒读写次数都不到100,负荷居然也满了...

尝试分析

从第一行90busy的开始

每秒种读写有 123.7次,消耗的总寻址时间为120+ms,即只有880ms不到的时间用于数据读写,完成了读写70MB左右。理论最高值读写合计可达到70MB/880ms×1000ms=80MB/S

第二行 132.8,消耗132+ms,剩余870ms,完成50MB,50/870×1000=57MB/S
第三行 151.0,消耗150+ms,剩余850ms,完成80MB,80/850×1000=94MB/S

晕了,存储的磁盘RAID-5,从实际情况反推出来,最高理论值才接近100MB/S的水准??

哦对了, 和阵列连接的光纤卡速率也有关系,如果光纤卡是1gb, 最高吞吐量200MBps,读写同时理论值最高可达100MBps,那差不多也就才到一半嘛怎么回事?如果是2gb的和4gb的,这么低的速率明显就不对了。

 

$iostat -x 1  Linux 2.6.33-fukai (fukai-laptop)          _i686_    (2 CPU)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5.47    0.50    8.96   48.26    0.00   36.82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sda    6.00   273.00   99.00    7.00  2240.00  2240.00    42.26     1.12   10.57   7.96  84.40  
sdb    0.00     4.00    0.00  350.00     0.00  2068.00     5.91     0.55    1.58   0.54  18.80

r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delta(rmerge)/s
w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delta(wmerge)/s
r/s:           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rio)/s
w/s:         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wio)/s


rsec/s:    每秒读扇区数。即 delta(rsect)/s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即 delta(wsect)/s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需要计算)
wkB/s:    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需要计算)


avgrq-sz: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
avgqu-sz: 平均I/O队列长度。即 delta(aveq)/s/1000 (因为aveq的单位为毫秒)。


await: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即 delta(ruse+wuse)/delta(rio+wio)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即 delta(use)/delta(rio+wio)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或者说一秒中有多少时间 I/O 队列是非空的。即 delta(use)/s/1000 (因为use的单位为毫秒)

如果 %util 接近 100%,说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荷,该磁盘
可能存在瓶颈。
idle小于70% IO压力就较大了,一般读取速度有较多的wait.
同时可以结合vmstat 查看查看b参数(等待资源的进程数)和wa参数(IO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高过30%时IO压力高)
另外 await 的参数也要多和 svctm 来参考。差的过高就一定有 IO 的问题。
avgqu-sz 也是个做 IO 调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个就是直接每次操作的数据的大小,如果次数多,但数据拿的小的话,其实 IO 也会很小.如果数据拿的大,才IO 的数据会高。也可以通过 avgqu-sz × ( r/s or w/s ) = rsec/s or wsec/s.也就是讲,读定速度是这个来决定的。

 

下面是别人写的这个参数输出的分析

# iostat -x 1  
avg-cpu: %user %nice %sys %idle  16.24 0.00 4.31 79.44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dev/cciss/c0d0  0.00 44.90 1.02 27.55 8.16 579.59   4.08 289.80 20.57    22.35    78.21 5.00 14.29

上面的 iostat 输出表明秒有 28.57 次设备 I/O 操作: 总IO(io)/s = r/s(读) +w/s(写) = 1.02+27.55 = 28.57 (次/秒) 其中写操作占了主体 (w:r = 27:1)。

平均每次设备 I/O 操作只需要 5ms 就可以完成,但每个 I/O 请求却需要等上78ms,为什么? 因为发出的 I/O 请求太多 (每秒钟约 29 个),假设这些请求是同时发出的,那么平均等待时间可以这样计算:

平均等待时间 = 单个 I/O 服务时间 * ( 1 + 2 + … + 请求总数-1) / 请求总数

应用到上面的例子: 平均等待时间 = 5ms * (1+2+…+28)/29 = 70ms,和 iostat 给出的78ms 的平均等待时间很接近。这反过来表明 I/O 是同时发起的。

 

每秒发出的 I/O 请求很多 (约 29 个),平均队列却不长 (只有 2 个 左右),这表明这 29 个请求的到来并不均匀,大部分时间 I/O 是空闲的。

一秒中有 14.29% 的时间 I/O 队列中是有请求的,也就是说,85.71% 的时间里 I/O 系统无事可做,所有 29 个 I/O 请求都在142毫秒之内处理掉了。

delta(ruse+wuse)/delta(io) = await = 78.21 => delta(ruse+wuse)/s =78.21 * delta(io)/s = 78.21*28.57 = 2232.8,表明每秒内的I/O请求总共需要等待2232.8ms。所以平均队列长度应为 2232.8ms/1000ms = 2.23,而 iostat 给出的平均队列长度 (avgqu-sz) 却为 22.35,为什么?! 因为 iostat 中有 bug,avgqu-sz 值应为 2.23,而不是 22.35。

 

IO系统性能之三:在Linux中监视IO性能

dd命令

dd其实是工作于比较低层的一个数据拷贝和转换的*nix平台的工具,但是因为dd命令支持*nix平台的一些特殊设备,因此我们可以利用dd命令的这个特性来简单的测试磁盘的性能。

先说一下两个相关的特殊设备

/dev/null
空设备,通常用作输出设备,这个是*nix系统上面的黑洞,所有送到这个空设备上的内容都会凭空消失。
/dev/zero
空字符,通常用作输入,从/dev/zero中读取时,它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空字符(ASCII NUL, 0×00)出来,要多少有多少。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用法:

  • 测试磁盘的写入
/usr/bin/time dd if=/dev/zero of=/tmp/foo bs=4k count=1024000

这个命令时往磁盘的文件/tmp/foo中写入一个4G大小的文件,当然文件的内容全部是空字符了,同时用/usr/bin/time来对命令的执行进行计时,命令中的bs指的是写入文件时的块大小,其实就相当于Oracle中的block大小了,count是写入的块数。采取这种方法来写入数据时只是测试的连续读磁盘的性能,而不是随机读的性能,不能采取这种方法检查一个机器的IOPS的,只能检查磁盘的吞吐率。

  • 测试磁盘的读取
/usr/bin/time dd if=/tmp/foo of=/dev/null bs=4k

上面的命令是从/tmp/foo文件中读取数据,然后扔掉,这里bs用的是读取时块的大小。和上面写入的命令一样,这样测试的仅仅是最大的读取性能,而不是随机IO的性能。

  • 还能读写同时测试
/usr/bin/time dd if=/tmp/foo of=/tmp/foo2 bs=4k

在上面的命令中都用到了time命令对操作进行计时,这样才能正确的进行判断。要记住的一点是dd命令只能够提供一个大概的测试,通过这个简单的命令可以对磁盘系统的最大性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还要通过其他方法来查看。


topiostat命令


top理解iostat的各项输出

在Linux中,我们执行一个iostat -x命令,我们能看到如下的输出

$iostat -x
Linux 2.4.21-50a6smp (linux)         11/03/2009

avg-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dle
           0.42    0.00    0.26    0.47   98.86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hdc          0.01   0.00  0.00  0.00    0.07    0.00     0.03     0.00    24.48     0.00    4.90   4.57   0.00
hda          0.89   8.54  0.74  4.49   12.60  104.22     6.30    52.11    22.32     0.03    5.41   1.01   0.53

我们先列举一下各个性能指标的简单说明。

rrqm/s
每秒进行merge的读操作数目。
wrqm/s
每秒进行merge的写操作数目。
r/s
每秒完成的读I/O设备次数。
w/s
每秒完成的写I/O设备次数。
rsec/s
每秒读扇区数。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
wkB/s
每秒写K字节数。
avgrq-sz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扇区)。
avgqu-sz
平均I/O队列长度。
await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毫秒)。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毫秒)。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I/O操作,或者说一秒中有多少时间I/O队列是非空的。

要理解这些性能指标我们先看下图

IO的执行过程的各个参数
IO的执行过程的各个参数

(上图中,io合并发生于io调度层非OS buffer cache上,/dev/sda是作用于一个物理磁盘的驱动程序,而/dev/sda1则是在自己这个分区范围里封装调用了/dev/sda的驱动程序?)

上图的左边是iostat显示的各个性能指标,每个性能指标都会显示在一条虚线之上,这表明这个性能指标是从虚线之上的那个读写阶段开始计量的,比如说图中的w/s从Linux IO scheduler开始穿过硬盘控制器(CCIS/3ware),这就表明w/s统计的是每秒钟从Linux IO scheduler通过硬盘控制器的写IO的数量。

结合上图对读IO操作的过程做一个说明,在从OS Buffer Cache传入到OS Kernel(Linux IO scheduler)的读IO操作的个数实际上是rrqm/s+r/s,直到读IO请求到达OS Kernel层之后,有每秒钟有rrqm/s个读IO操作被合并,最终转送给磁盘控制器的每秒钟读IO的个数为r/w;在进入到操作系统的设备层(/dev/sda)之后,计数器开始对IO操作进行计时,最终的计算结果表现是await,这个值就是我们要的IO响应时间了;svctm是在IO操作进入到磁盘控制器之后直到磁盘控制器返回结果所花费的时间,这是一个实际IO操作所花的时间,当await与svctm相差很大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磁盘的IO性能了;而avgrq-sz是从OS Kernel往下传递请求时单个IO的大小,avgqu-sz则是在OS Kernel中IO请求队列的平均大小。

现在我们可以将iostat输出结果和我们前面讨论的指标挂钩了。

平均单次IO大小(IO Chunk Size) <=> avgrq-sz

平均IO响应时间(IO Response Time) <=> await

IOPS(IO per Second) <=> r/s + w/s

吞吐率(Throughtput) <=> rkB/s + wkB/s


topiostat的应用实例

top观察IO Scheduler的IO合并(IO Merge)

前面说过IO在执行过程中会被合并以提高效率,下面就结合dd命令和iostat命令看一下。

我们先执行dd命令,设置bs参数值为1k,完整命令如下

dd if=/dev/zero of=test bs=1k count=1024000
(dd命令中bs(block size)参数值要为扇区大小的整数倍,因为dd命令在操作系统的设备层上运行,即dd命令直接调用了操作系统的设备层的接口,而如上图所说“从这往下的每个操作都是512字节大小(的整数倍)”)

同时打开另外一个终端执行iostat命令,这里只查看变化那个磁盘的更改,每秒刷新一次数据,完整命令如下

iostat -x hdc7 1

iostat -x hdc7 1
hdc7 表示(块)设备名称
1表示每秒刷新一次iostat命令显示的统计数据
附加:
2.这个IO队列和调度的目标是针对某个块设备而言的,换句话说就是每个块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IO队列。
3.本篇所涉及的所谓的块设备就是iostat命令里面列出的形如sda,sdb这样的块设备,并不是指物理磁盘。假如一个盘被分成5个分区,那么在这个主题下,5个分区代表5个块设备,每个块设备都有自己独立的IO队列。
http://blog.chinaunix.net/xmlrpc.php?r=blog/article&uid=20764167&id=4053801

然后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果

1、-----------------------------------------------------------------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hdc7         0.00 9447.00  0.00 776.00    0.00 80616.00     0.00 40308.00   103.89   480.18  805.95   1.29 100.00

avg-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dle
           0.50    0.00   56.00   43.50    0.00
2、-----------------------------------------------------------------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hdc7         0.00 9534.00  0.00 872.00    0.00 81384.00     0.00 40692.00    93.33   274.56  401.19   1.14  99.00

avg-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dle
           2.50    0.00   46.50   14.00   37.00
3、-----------------------------------------------------------------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hdc7         0.00 6766.00  1.00 276.00    8.00 58808.00     4.00 29404.00   212.33   197.27  321.66   1.95  54.00

avg-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dle
           0.50    0.00    0.50    0.00   99.00

看结果中第一组数据中的avgrq-sz,为103.89个扇区,磁盘的每个扇区为512字节,因此平均IO大小为103.89*512/1024=52k字节,远远大于我们dd命令时给定的参数1k字节,也就是说IO在中间被合并了。看巨大的wrqm/s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top附:在Windows中监视IO性能

本来准备写一篇windows中监视IO性能的,后来发现好像可写的内容不多,windows在细节这方面做的不是那么的好,不过那些基本信息还是有的。

在Windows中监视性能基本都用性能监视器了,与IO性能相关的有两个大类,一个是”LogicalDisk”,另外一个是”PhysicalDisk”,”LogicalDisk”更多的是用来监视文件相关的IO性能,而”PhysicalDisk”则是用来监视LUN或者是磁盘卷,下面就列举下与前面所列举的IO性能相关的计数器,具体的自己研究了:

单次IO大小
  • Avg. Disk Bytes/Read
  • Avg. Disk Bytes/Write
IO响应时间
  • Avg. Disk sec/Read
  • Avg. Disk sec/Write
IOPS
  • Disk Reads/sec
  • Disk Writes/sec
  • Disk Transfers/sec
IO吞吐率
  • Disk Bytes/sec
  • Disk Read Bytes/sec
  • Disk Write Bytes/sec




IOPS (Input/Output Per Second)即每秒的输入输出量(或读写次数),是衡量磁盘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IOPS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处理的I/O请求数量,一般以每秒处理的I/O请求数量为单位,I/O请求通常为读或写数据操作请求。随机读写频繁的应用,如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IOPS是关键衡量指标。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指单位时间内可以成功传输的数据数量。对于大量顺序读写的应用,如VOD(Video On Demand),则更关注吞吐量指标。

传统磁盘本质上一种机械装置,如FC, SAS, SATA磁盘,转速通常为5400/7200/10K/15K rpm不等。影响磁盘的关键因素是磁盘服务时间,即磁盘完成一个I/O请求所花费的时间,它由寻道时间、旋转延迟和数据传输时间三部分构成。
寻道时间Tseek是指将读写磁头移动至正确的磁道上所需要的时间。寻道时间越短,I/O操作越快,目前磁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在3-15ms。
旋转延迟Trotation是指盘片旋转将请求数据所在扇区移至读写磁头下方所需要的时间。旋转延迟取决于磁盘转速,通常使用磁盘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1/2表示。比如,7200 rpm的磁盘平均旋转延迟大约为60*1000/7200/2 = 4.17ms,而转速为15000 rpm的磁盘其平均旋转延迟约为2ms。
数据传输时间Ttransfer是指完成传输所请求的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数据传输率,其值等于数据大小除以数据传输率。目前IDE/ATA能达到133MB/s,SATA II可达到300MB/s的接口数据传输率,数据传输时间通常远小于前两部分时间。

因此,理论上可以计算出磁盘的最大IOPS,即IOPS = 1000 ms/ (Tseek + Troatation),忽略数据传输时间。假设磁盘平均物理寻道时间为3ms, 磁盘转速为7200,10K,15K rpm,则磁盘IOPS理论最大值分别为,
IOPS = 1000 / (3 + 60000/7200/2) = 140
IOPS = 1000 / (3 + 60000/10000/2) = 167
IOPS = 1000 / (3 + 60000/15000/2) = 200
固态硬盘SSD是一种电子装置, 避免了传统磁盘在寻道和旋转上的时间花费,存储单元寻址开销大大降低,因此IOPS可以非常高,能够达到数万甚至数十万。实际测量中,IOPS数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I/O负载特征(读写比例,顺序和随机,工作线程数,队列深度,数据记录大小)、系统配置、操作系统、磁盘驱动等等。因此对比测量磁盘IOPS时,必须在同样的测试基准下进行,即便如何也会产生一定的随机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IOPS可细分为如下几个指标:
Toatal IOPS,混合读写和顺序随机I/O负载情况下的磁盘IOPS,这个与实际I/O情况最为相符,大多数应用关注此指标。
Random Read IOPS,100%随机读负载情况下的IOPS。
Random Write IOPS,100%随机写负载情况下的IOPS。
Sequential Read IOPS,100%顺序负载读情况下的IOPS。
Sequential Write IOPS,100%顺序写负载情况下的IOPS。

IOPS的测试benchmark工具主要有IometerIoZoneFIO等,可以综合用于测试磁盘在不同情形下的IOPS。对于应用系统,需要首先确定数据的负载特征,然后选择合理的IOPS指标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据此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和软件系统。下面的磁盘IOPS数据来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IOPS,给大家一个基本参考。

 

 

 

Device IOPS Interface Notes
7200 RPM SATAdrives ~90 IOPS SATA II  
10k RPM SATAdrives, queue depth 1 ~130 IOPS SATA II fio -readonly -name iops -rw=randread -bs=512 -runtime=20 -iodepth 1 -filename /dev/sda -ioengine libaio -direct=1
10k RPM Serial Attached SCSIdrives ~140 IOPS SAS  
15k RPM Serial Attached SCSIdrives ~180 IOPS SAS  
10k RPM SATAdrives, queue depth 24 ~290 IOPS SATA II fio -readonly -name iops -rw=randread -bs=512 -runtime=20 -iodepth 24 -filename /dev/sda -ioengine libaio -direct=1
Simple SLC SSD ~400 IOPS SATA II  
Intel X25-M G2 (MLC; As of March 2010) ~8,600 IOPS SATA II Intel's data sheet claims 6,600/8,600 IOPS (80GB/160GB version) and 35,000 IOPS for random 4KB writes and reads, respectively.
Intel X25-E (SLC; As of March 2009) ~5,000 IOPS SATA II Intel's data sheet claims 3,300 IOPS and 35,000 IOPS for writes and reads, respectively. 5,000 IOPS are measured for a mix. Intel X25-E G1 has around 3 times higher IOPS compared to the Intel X25-M G2.
OCZ Z-Drive e84, a PCI Express SLC Solid State Drive 16,000 IOPS PCIe Maximum read/write speed of 800/750 MB/s).
G.Skill Phoenix Pro et. al. ~20,000 IOPS SATA III SandForce-1200 based SSD drives with enhanced firmware, states up to 50,000 IOPS, but real-world performance shows for all drives from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25,000 IOPS for random read and ~15,000 IOPS for random write.
ioDrive, a PCI-Express card with Flash 140,000 Read IOPS, 135,000 Write IOPS PCIe  
ioDrive Duo 250,000+ IOPS PCIe  
DDRdrive X1, a May 2009 PCI Express based solid-state drive 300,000+ (512B Random Read IOPS) and 200,000+ (512B Random Write IOPS) PCIe  
Texas Memory System

RamSan-20

120,000+ Random Read/Write IOPS PCIe Inlude RAM cache and UltraCapacitor to preserve the memory non-volatile
Texas Memory System

RamSan-630 Appliance

1,000,000+ Random Read/Write IOPS FC / InfiniBand  
Violin Memory Appliance 1,000,000+ Random Read/Write IOPS Proprietary interconnect  
ioDrive Octal (single PCI Express card) 1,000,000+ Random Read/Write IOPS PCIe  
阅读(6352) | 评论(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