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40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升级版微生物16s测序报告|解读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扩增子测序)是基于二代高通量测序对16S/18S/ITS等序列进行测序。可以同时检测样本中的优势物种、稀有物种及一些未知物种的检测,获得样本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相对丰度。相信关注我们的小伙伴对此并不陌生。这次我们整合了大家平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报告进一步完善。报 告 全 新 升 级 想知道总体结果?先看这——项目概述重要指数 :★★★★★这部分内容必看。主要是汇总信息,包括样本数据量,测序质量,重...
2021-03-30 11:12:41
5565

原创 隐藏在发表的宏基因组文章背后故事,如何发掘和学习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微生物群(微生物组)的研究逐渐加深,研究热点越来越多集中于环境和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微生物群。加之测序成本降低,分析技术不断提升,都使得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什么要做宏基因组宏基因组相对16S来说其物种分辨率会更高,随着物种测序完成越来越多,数据库更加完善,在肠道菌群方面基本能实现97%以上的菌都能鉴定到种,90%以上到菌株层面。而且可以同时获得除RNA病毒外的所有物种的分布。此外包括菌基因组CNV等方法的出现,可以直接通过大规模宏基因组测序不仅找到可.
2020-10-20 11:50:07
1072

原创 微生物菌群宏基因组研究技术分享
近年的研究热点集中于环境和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微生物群体,而大量复杂的微生物群体存在培养困难,构成复杂(包括细菌、古菌、真菌、原生生物、病毒甚至小型真核生物)。因此如何用高通量精准的了解这些群体的构成,基因功能分布以及具体的表达活性和代谢状况成为首要问题。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可以不经过培养,一次性了解微生物群落构成甚至基因代谢组成。随着技术的进步,检测方法也逐渐丰富,对应的分析手...
2020-04-27 13:14:26
9903

原创 一文读懂微生物扩增子16s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结果如何看?做过16s测序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测完之后会拿到一份结果报告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开始写文章了看似一大堆数据图表却不知如何下手这是很多人头疼的地方那么怎样给报告中的数据赋予灵魂让它真正成为对你有帮助的分析呢?一文扫除困惑首先什么是16S rRNA?16S rRNA 基因是编码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的基因,长度约为1...
2020-03-20 13:21:58
64857
4
原创 机会病原菌——产气克雷伯菌(Klebsiella aerogenes),产生组胺诱发IBS腹痛
2021年6月份,我们分享过一篇“全面认识——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的文章,当时也是发现该菌在肠道的人群检出率较高,基于想全面了解该菌,我们查阅整理了很多资料,包括统计了谷禾健康数据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等,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该菌的基本知识,人群分布,感染的症状,分类及来源,传播和易感因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及预防。本文我们要介绍的产气克雷伯菌(Klebsiella aerogenes),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的近源菌种,该菌
2025-02-12 18:27:52
809
原创 什么是营养,什么是营养素,什么是宏量和微量营养素?
人体需要必需的成分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和身体的发育。缺乏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慢性健康问题甚至死亡。良好的营养对于儿童快速合成新组织、器官发育和身心成长是必要的。在营养学上,需要两种不同的关键成分,即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我们体内需要大量的常量营养素,也称为宏量营养素,以提供能量和预防健康疾病。我们体内需要少量的微量营养素来促进生理发育和维持健康益处。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都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健康影响。
2025-02-12 18:23:47
936
原创 从肠道菌群到炎症因子:读懂疾病的预警信号
当我们的皮肤被轻微割伤或烧伤时,伤口周围区域可能会变得红肿、发热,甚至伴有疼痛;感冒时,喉咙痛、肿胀;不小心扭伤后,可能会肿胀、疼痛和僵硬…这些都与炎症相关。炎症,作为身体对损伤或感染的自然防御机制,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免疫细胞和多种分子介质的相互作用。它可以帮助身体对抗病原体、清除死亡细胞和促进组织修复。然而,当炎症反应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它也可能成为许多疾病的驱动因素,包括心脏病、糖尿病、某些类型的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因此,了解炎症及其相关症状对于早期识别和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2025-02-12 18:19:43
1393
原创 呼吸道感染高发期,关注“肺肠免疫轴”及可能的防护力
随着冬季到来,天气逐渐转冷,大部分呼吸道病原体在外界存活时间延长,同时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入高发季节。2024年第48周(11月25日—12月1日),对全国哨点医院(不含港澳台)采集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样本,开展了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2025-02-12 18:14:05
1208
原创 CABO-16S:用于环境样本中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16S扩增子分析数据库
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古菌、病毒以及真核生物共同构成了生命的基础,并在多个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和其他大型生物的反应往往可以直接观察到,但看不见的微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也同样重要。在微生物研究中,一直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难题:想要准确识别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却常常遇到技术和成本障碍。传统上,研究人员需要分别测序16S和18S两种核糖体RNA,这不仅增加了研究成本,还可能因为使用"通用"引物导致鉴定结果产生偏差。
2025-02-12 18:07:26
912
原创 科学研究设计主要有哪几种,分别的特点和适用性是什么?
在医学研究中,研究者如要想要弄清楚一个核心问题:某些因素(比如生活习惯、环境污染或药物治疗等)是否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通常要采用两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实验研究可以看作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研究人员会将参与者分成不同的组别,比如一组使用新药,另一组使用安慰剂(空白对照),通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来准确判断新药的效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证明"因果关系",比如某种新药是否真的能治愈特定疾病。
2025-02-12 17:56:54
852
原创 补充益生菌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益生菌在什么样的肠道中能更好定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目前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是:我是否需要补充益生菌?哪些益生菌适合自己?什么的产品或事物是好的益生菌产品或来源?补充的益生菌有没有在体内定植以及其是否发挥了对身体有益和改善健康的作用?
2025-02-12 13:48:24
1025
原创 什么是烟雾病?从症状识别到治疗选择
某天,10岁的豆豆开始感到奇怪,左半身隐约有些麻木,使不上劲儿,还有些“抽搐”的感觉。她的病是逐渐发作的,直到有一天在上学路上摔倒了。这时候家长意识到不对劲,豆豆说她不能运动,不能跳舞...儿科医生怀疑她有神经系统问题,经过核磁共振扫描等系列检测,豆豆最后被确诊为“烟雾病”。▶ 一名37岁男性,因突发性右臂无力和持续30分钟的言语停止而就诊,医生对他进行了头部CT、脑血管造影、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双侧颅内血管病变累及前循环左侧大于右侧,与烟雾病的发展最为一致.
2025-02-12 12:50:18
1314
原创 抑郁症的邪恶三位一体:压力失调、免疫力和微生物组
抑郁症仍然是最普遍的精神疾病之一,许多患者对可用的治疗方法反应不足。慢性或早期生活压力是抑郁症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清楚地表明,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与压力适应不良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和免疫系统失调。在过去的几年里,很明显,这种改变的压力和炎症反应会聚集在大脑功能上,从而破坏正常的神经免疫稳态。与此同时,人们发现肠道微生物群是压力和炎症的关键调节因子,因此它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机理和干预调节机制也越来越清晰。
2025-02-12 12:38:06
880
原创 共生伙伴还是致病元凶?——全面认识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属于厚壁菌门,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呈葡萄串状聚集而得名。已经鉴定出大约89种葡萄球菌及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该菌属的模式菌种。葡萄球菌是兼性厌氧菌,但在有氧条件下生长更快、更丰富,金黄色葡萄球菌亚种和解糖葡萄球菌厌氧除外。它们可在18°C至40°C、pH4.5~9.8范围内生长,最适温度37°C,最适pH7.4。葡萄球菌可以在高盐(15%氯化钠)和高胆汁浓度(40%胆汁)的环境中生存,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
2025-02-12 12:35:35
800
原创 甲流防治的新思路:基于肠道菌群的调节策略
如果近期出现鼻子、喉咙、肺部相关症状,如咽喉痛、发烧(体温迅速升高通常超过38.5℃)、咳嗽、流鼻涕、鼻塞、乏力、发冷、浑身疼痛等情况,很有可能是甲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第1周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截至2025年1月5日),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甲型H1N1流感占比99.4%。
2025-02-12 12:19:43
1134
原创 肠道微生物组如何影响药物反应的变化
药物是我们许多疾病的第一道,有时是最后一道防线,但尽管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我们仍然不完全理解为什么某种药物对一名患者有效,而对另一名患者无效。而人类肠道微生物组是这个环节里缺失的拼图之一,因为它能够平行和扩展药物代谢的宿主途径,以及更复杂的宿主-微生物组相互作用。众所周知,微生物组可以调节宿主健康和疾病的许多方面,并且越来越被认为是药物作用的关键介质。然而,研究药物、微生物群和宿主之间复杂的多向关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且支持这些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机制通常不是很清楚。
2025-02-12 11:25:19
755
原创 活泼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多种疾病风险的潜在标志物
前几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周宏伟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首次揭示一种名为活泼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的细菌产生的物质——苯乙胺,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2025-02-11 20:32:41
830
原创 肠道菌群检测之关键——构建不同人群以及正常肠道微生物组数据库的意义
人体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一个重要的"微生物器官",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体的代谢、免疫,甚至神经系统功能。随着测序技术和分析方法的进步,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已经成为理解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遗传、环境因素以及人类健康结局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强有力工具。这些人群队列研究,特别是那些样本量超过1,000名参与者的研究,为识别不同人群中一致的微生物组模式、建立与各种健康参数的关联,以及理解地理位置、饮食和文化因素对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大样本量和使得研究能够进行稳健的统计分析,有助
2025-02-11 20:27:00
882
原创 微生物学术语和定义 | 微生物学词汇表
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微生物及其与环境、宿主和其他生物相互作用的科学,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和专业术语。然而,由于微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和跨学科融合,许多术语的定义和使用在不同领域中可能存在差异甚至混淆。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微生物知识,但专业的微生物学术语往往让普通大众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因此一个通俗易懂的微生物学词汇表可以搭建一座连接专业知识与公众理解的桥梁。
2025-02-11 20:16:33
747
原创 食物过敏——来龙去脉
食物过敏(FA)是一个当今面临公共卫生问题。一个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食物过敏,但有引起过敏反应最普遍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大豆、小麦、鱼类和贝类。这些过敏反应范围从肿胀和荨麻疹到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更不乐观的是,食物过敏在当今全球工业化社会中的流行率呈现显著代际增长(一代比一代增强)。与此同时食物过敏率的上升与很多疾病的增加相呼应,包括肥胖、糖尿病、哮喘、自闭症和炎症性肠病(以及其他疾病)。我们如何解释这种代际变化?食物过敏是过敏性疾病的一部分,被称为I型超敏反应,是由食物蛋白(抗
2025-02-11 20:11:57
1129
原创 对甲酚——自闭症辅助诊断和干预的关键指标
什么是对甲酚?对甲酚是人体中特定细菌(例如艰难梭菌、部分梭杆菌、肠杆菌)降解蛋白质中的l-酪氨酸产生的一种酚类化合物。目前在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血液、尿液和粪便中均已发现对甲酚及其人体代谢物对甲酚硫酸盐的水平明显升高,并发现ASD患者的重复刻板行为、交流与认知障碍症状的加重与尿液中对甲酚和对甲酚硫酸盐水平升高密切相关。分析还发现,尿液中的对甲酚和对甲酚硫酸盐水平能够很好地区分开ASD儿童与健康儿童,有望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生物标志物和客观定量指标。作为经过肠道代谢和吸收的物质,过量的对
2025-02-11 20:08:40
1174
原创 植物木脂素的肠道微生物代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植物多酚是一大类生物活性化合物,其特点是化学和结构特性不同、生物利用度低,并具有多种体外生物活性。在这些化合物中,木脂素因其类固醇类似物的化学结构而受到广泛研究,被认为是植物雌激素。木脂素是一类与纤维相关的化合物,存在于许多植物家族和常见食物中,包括谷物、坚果、种子、蔬菜以及茶、咖啡或葡萄酒等饮品中。膳食木脂素浓度最高的食物是亚麻籽和芝麻,其中含有一种叫做松脂素二葡萄糖苷的化合物。其他膳食木脂素包括芝麻素、松脂醇、松脂素和落叶松脂素。肠道细菌代谢能够将膳食木脂素转化为治疗相关的多酚(即肠木脂素),例
2025-02-11 19:55:23
1274
原创 微生物测序报告中的多样性数据详细解读
随着技术的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已成为研究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工具。这种技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解析巨量微生物DNA序列,从而获得丰富的微生物组数据,包括16S rRNA基因、ITS序列和宏基因组。然而,这些数据只是迈向揭示微生物群落复杂性的第一步。通过对环境样本的可变区域如16S、18S、ITS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的原始序列数据,再对其进行聚类,数据分析,统计学差异比较等得到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报告。那么,什么是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2024-10-12 16:23:00
2725
原创 多糖——肠菌的能量来源,如何调控菌与我们身体
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疲劳、压力、不均衡的饮食,都在悄悄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多糖,这些来自植物、真菌乃至海洋生物的天然赠礼,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支持。多糖由单糖通过糖苷键结合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和血糖、抗癌、抗病毒、抗肥胖、抗精神病、抗氧化、抗炎、抗凝血、止吐、抗辐射等作用。因此,多糖已成为最重要的天然成分之一,并引起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2024-10-12 14:42:06
1575
原创 感染与疾病,感染的逐步进阶以及伴随的疾病发展
病原微生物和/或有害微生物成功入侵、繁殖并定居于宿主的体内或体内,从而导致健康障碍,称为感染。简单地说,它可以定义为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感染也被称为传染病或传染病或传染性疾病。感染每年导致 1300多万 人死亡;2019 年死亡人数为 1370万人(新英格兰医学,2022年统计)。在这 1370 万人死亡中,有 770 万人与细菌感染有关。由于抗菌素耐药性的迅速出现和蔓延,与传染病相关的病例严重程度和死亡率也在增加。感染和疾病是两个经常互换使用的术语,但它们的含义截然不同。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对于有效
2024-06-28 17:40:02
893
1
原创 从菌群代谢到健康影响——认识肠道丙酸和丁酸
短链脂肪酸这一词经常出现在谷禾的文章和报告中,那你真的了解短链脂肪酸吗?短链脂肪酸(SCFA)主要是肠道微生物群在结肠内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包括膳食和内源性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和一些微生物可利用的蛋白质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主要是乙酸、丙酸和丁酸,在结肠中的浓度比大致为60-70%:20-30%:10-20%。这些代谢产物能够被宿主利用,尤其是丙酸和丁酸,它们发挥一系列促进健康的功能。它们能被肠粘膜有效吸收,作为能量来源,还能作为基因表达调节剂以及特定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对宿主生理产生重
2024-06-28 17:24:49
2010
原创 自闭症早期风险判别和干预新路径
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 是一组神经发育疾病,其特征是社交互动和沟通的质量障碍、兴趣受限以及重复和刻板行为。环境因素在自闭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以及谷禾队列研究文章表明肠道微生物对于自闭症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存在明显的菌群和代谢物的生物标志物。
2024-06-28 16:58:30
1636
原创 找到你的专属健康食谱:结合肠道菌群与疾病状态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是决定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饮食与疾病的发展有关,特别是胃肠道(GI)疾病。与膳食相关的症状发生率很高,例如在吸收不良(如乳糖不耐症)情况下出现的腹痛和腹泻;乳糜泻、食物过敏人群在食用麸质类后出现的腹胀、腹痛、水肿;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摄入一些刺激性食物后(酸、辣)的腹痛、排便异常等。饮食作为胃肠道症状的驱动因素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对出现食物相关症状的机制仍不太清楚。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物群也被认为是胃肠道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促使人们研究微生物作为饮
2024-06-28 16:10:00
1479
原创 免疫防御和代谢控制十字路口的炎性小体
人体的肠道粘膜内层形成物理屏障和免疫防御系统,以防止微生物入侵。当身体受到感染或细胞遭受损伤时,免疫系统会启动炎症反应来应对这些情况。炎症是对感染和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反应,以限制对身体的伤害,这种反应是身体自然的防御机制,旨在清除病原体并修复受损细胞或组织。先天免疫系统包含多种种系编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这些受体可以检测由细胞损伤或组织损伤产生的微生物抗原,称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或损伤关联分子模式(DAMPs)。这些PRRs包括位于细胞膜上的Toll样受体(TLRs)和C型凝集
2024-06-28 14:39:42
1213
原创 衰老过程中肠道菌群变化及其对老年抑郁和认知下降的影响
编辑在老龄化过程中,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伴随着多种疾病的发生,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衰老是一个渐进、持续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生理因素,也有社会、文化等复杂因素的交互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肠道菌群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自然或“健康”的衰老,伴随着普雷沃菌属、粪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以及直肠真杆菌属等减少,被其他共生微生物群所取代,如Butyricimonas、Akkermansia、Odoribacter等,尤其Akk菌与百岁老人的健康有关。而不健康衰
2024-06-07 17:45:14
933
原创 什么是阴道菌群CST分型,不同的分型代表哪些女性健康问题
人体内的各个部位,如皮肤、口腔、肠道和阴道等,都是微生物的重要栖息地,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并能反映人体的疾病状态。这些部位因受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影响,具有独特的菌群特征。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主要器官,阴道微生态对女性生理健康、生殖健康和妊娠过程至关重要。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阴道微生物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妇科感染的辅助诊断和治疗,以及科研。阴道微生物群是维护阴道健康的关键,健康的阴道生态主要由乳杆菌组成,这些细菌通过产生乳酸、过氧化氢来保护阴道,并释放细菌素
2024-06-07 17:39:20
1364
原创 肠道病原体感染定植的三个关键角色——炎症、营养与共生菌群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可能碰到过食用了不卫生或过期变质食物以及水源后,出现过恶心、腹痛,并伴有腹泻、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如果有就要当心,这可能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炎症。但是,即使食用了同样食物水源,不同人表现不一样。有的人表现无严重症状,有的人却症状严重,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病原体进入肠道后定植或无法定植,什么因素影响其进一步的感染?
2024-06-07 17:36:19
1100
原创 微生物共生与致病性:动态变化与识别挑战
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正在上升,而新抗生素的开发由于种种原因在制药行业受重视程度下降。最新在《柳叶刀-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上,科学家提出了基于细菌适应性、竞争和传播的生态原则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可能开辟新途径来对抗抗生素耐药性感染。许多兼性细菌病原体使用人类粘膜表面作为其主要储藏库,并在微生物组和宿主的某些病理状态下诱发传染病,以帮助其横向传播到新的宿主生物体。有益的细菌共生体可以战胜特定的病原体,从而降低病原体传播和引起严重感染的能力。然而,尽管具有临床相关性,
2024-06-07 17:32:51
789
原创 幽门螺杆菌感染关联和有哪些自然战斗者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是革兰氏阴性,螺旋形,微需氧细菌,是一种独特的,能持续定植于人类胃粘膜并能引起胃感染的细菌。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很多没有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与人类宿主之间有着很复杂的关系。21年的时候谷禾整理总结过一篇关于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文章,内容包括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其与人体微生物群的关系,宿主和环境决定因素,细菌定植和持久性决定因素,免疫机制等多方面信息。详见:
2024-06-07 17:30:22
786
原创 产气荚膜梭菌定植与婴儿食物过敏之间的关联
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婴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类型之一。粪便病原菌培养显示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超过30%,明显高于其他细菌。因此推测产气荚膜梭菌定植可能是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因素之一。一项真实世界的研究,杨敏团队从我国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招募患有腹泻、粘液便和/或血便的 0-6 个月婴儿的研究中,通过飞行质谱法证实了用于检测产气荚膜梭菌的粪便病原体培养物,并通过PCR鉴定了潜在的毒素基因。随访12个月后,记录牛奶蛋白过敏和食物过敏的诊断。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相关性。
2024-06-07 17:28:09
1130
原创 血清素是怎么产生的,其过高和过低与我们情绪和胃肠健康有哪些关联?
血清素,5-羟色氨(5-HT)不仅充当体内系统的神经递质和激素,而且还是胃肠系统中的旁分泌信使。5-HT神经元系统起源于中脑中缝核,下面示意图强调了血清素(5-HT)神经元与释放不同神经递质的其他神经元以及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的解剖相互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几乎所有区域的神经末梢都会释放5-HT。换句话说,可能很难找到不受5-HT调节的神经元/细胞通信的单一参与者。血清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会抑制其它神经递质的分泌,比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等)。所以它有时也被人们称为:“幸福激素”或“幸福神经递质”。
2024-06-07 17:24:47
1298
原创 肠道菌群检测报告解读——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等
肠道微生物群在食物消化、免疫激活和肠道内分泌信号通路的调节中扮演关键角色。同时,它们通过产生特定的代谢化合物与中枢神经系统(CNS)及身体其他部位进行密切交流。这些代谢物包括次级胆汁酸、短链脂肪酸(SCFAs)、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肾上腺素、吲哚、血清素(5-HT)和组胺等神经递质以及其他重要信号分子。这些神经递质和主要菌群代谢物对肠道微生物及人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肠道细菌主要利用GABA、多巴胺、谷氨酸、血清素和组胺等神经递质,以及短链脂肪酸、色氨酸和次级
2024-06-07 17:20:15
1957
原创 抗性淀粉:健康益处、食物来源、与肠道菌群的关联
目前越来越多营养概念诸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正在流行,然而,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是不好的吗? 其实并非如此。其中,抗性淀粉就是一种特殊的碳水化合物,它与我们通常所熟知的淀粉有区别。抗性淀粉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能够抵抗人体消化酶的作用,逃离被吸收的命运,直接进入肠道。这种特性使得抗性淀粉拥有许多健康功效,它不仅能调节血糖,还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功能,甚至还能增强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抗性淀粉天然存在于豆类(如扁豆、鹰嘴豆)、某些谷物(如大麦、燕麦)、块茎(如土豆、山药)等食物中。此外,各种食品加
2024-06-07 16:25:12
1051
原创 糖,功能糖,代糖,如何从健康角度看这些肠道菌群的“甜蜜伙伴”
糖,作为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为我们提供能量,还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然而,糖与健康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们可以是单糖(例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或二糖(例如蔗糖、麦芽糖、乳糖)或更复杂的形式(例如聚合物或多糖)。然而,当这些类型的糖作为成分添加到加工食品中以赋予甜味时,它们通常与慢性疾病相关的过量糖摄入有关。例如,添加糖与代谢综合征、肥胖、心脏病、胰岛素抵抗、脂肪生成、糖尿病和相关的视网膜病、肾脏疾病和炎症有关。糖与这些疾病之间的联系至少部分是通过肠道微生物组实现的,这意味
2024-06-07 14:10:21
98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