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206—202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

大家读完觉得有帮助记得关注和点赞!!!

一、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信息 系 统 第 一 级 到 第 四 级 密 码 应 用 的 通 用 测 评 要 求 、技 术 测 评 要 求 、管 理 测 评 要 求 ,并给出了整体测评要求 、风险分析和评价 、测评结论的要求 。

注 : 本文件描述的信息系统密码应用等级与 GB/T 39786—2021规定的密码应用等级一致 ,其中第五级密码应用的 测评要求不在本文件中描述 。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 、规范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工作中的测评活动 。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 注 日期的引用文 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 本文件 。

GB/T 25069—2022 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

GB/T 39786—202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GM/Z 4001 密码术语

三、术语和定义


GB/T 25069—2022、GB/T 39786—2021 和 GM/Z 4001 界 定 的 以 及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件 。

3. 1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人员


commercialcryptography applic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 staff

通过国家密码管理部 门 认 可 的 考 核 或 具 有 密 码 技 术 应 用 员 、密 码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职 业 技 能 等 级 证 书 ,从事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的人员 。

注 : 简称 “密评人员 ”。

3.2 核查

examine


密评人员对测评对象进行访谈 、文档审查 、实地查验和分析 , 以帮助密评人员理解 、澄清或取得证据 的过程 。

注 : 核查时可选用的测评方式以及方式的选用说明参考 GM/T 0116—2021。

[来源 :GB/T 25069—2022,3. 237,有修改]

3.3 测评单元

unitoftesting and evaluation
一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测评内容 , 由测评指标 、测评对象 、测评实施和结果判定组成 。

3.4 测评指标

indexoftesting and evaluation
测评单元中第一级到第四级密码应用测评的具体要求 。

3.5测评对象

targetoftesting and evaluation
测评单元中密码应用的测评实施对象 。

注 : 主要包括物理安防设施 、通信信道 、密码产品 、通 用 设 备 、应 用 、重 要 数 据 、人 员 、制 度 文 档 等 。测 评 对 象 基 于 密 码应用方案和信息系统保护目标的实际安全需求确定 ,具体确定方法参考 GM/T 0116—2021。

四、通则


本文件对信息系统各密码应用等级的测评指标以 “应 ”“宜 ”“可 ”方式进行描述 ,密评人员在开展实 际测评时 ,按照如下方法确定是否纳入测评和结果判定范围 。

a) 对于 “应 ”的条款 , 密评人员应按照第 6 章和第 7 章中相应的测评指标要求进行测评 和 结 果 判定 。

如根据信息系统的密码应用方案和方案评估意见 , 密评人员应判定信息系统确实不存在与测 评指标相关的密码应用需求 ,则相应测评指标为 “不适用 ”;否则 ,相关条款纳入测评和结果判 定范围 。

b) 对于 “宜 ”的条款 ,密评人员应确认信息系统是否具有已通过评估的密码应用方案 。

1)  如信息系统没有通过评估的密码应用方案 ,或方案评估意见中未对 “不适用 ”项作出明确 说明 ,则 “宜 ”的条款纳入测评和结果判定范围
 2)  如信息系统有已通过评估的密码应用方案 ,且方案评估意见中对 “宜 ”条款作出了明确说 明 ,则密评人员应根据信息系统的密码应用方案和方案评估意见决定是否纳入测评和结 果判定范围 。

–如纳入测评和结果判定范围 ,则密评人员应按照第 6 章和第 7 章相应的测评指标要 求进行测评和结果判定 。

–如未纳入测评和结果判定范围 ,且判定信息系统确实不存在与测评指标相关的密码 应用需求时 ,则相应测评指标为 “不适用 ”。

–如未纳入测评和结果判定范围 ,但信息系统有与测评指标相关的密码应用需求 ,密评 人员应根据信息系统的密码应用方案和方案评估意见 ,在测评中进一步核实该信息 系统是否满足密码应用方案描述的风险控制措施使用条件 ,且信息系统的实施情况 与所描述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一致 ,并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报告中体现核实过程 和结果 。如满足使用条件且风险控制措施一致 ,该测评指标为 “不适用 ”;如不满足使 用条件或风险控制措施不一致 ,密评人员应按照第 6 章和第 7 章中相应的测评指标 要求进行测评和结果判定 。

c) 对于 “可 ”的条款 , 由信息系统责任方自行决定是否纳入测评和结果判定范围 。

1)  如信息系统责任方确认纳入测评和结果判定范围 ,且密评人员经核实后判定信息系统不 存在与测评指标相关的密码应用需求 ,则密评人员应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报告中体现 核实过程和结果 ,相应测评指标为 “不适用 ”。
2)  如信息系统责任方确认纳入测评和结果判定范围 ,且密评人员经核实后判定信息系统存 在与测评指标相关的密码应用需求 ,则密评人员应按照第 6 章和第 7 章中相应的测评指 标要求进行测评和结果判定 。

如信息系统通过评估的密码应用方案要求高于其自身对应等级的测评指标要求 ,则密评人员应按 照密码应用方案要求进行测评 。例如 ,密码应用方案要求第三级的信息系统部分指标按照第四级进行 规划 、建设 、运行 ,则对 应 指 标 按 照 密 码 应 用 等 级 第 四 级 进 行 测 评 , 并 在 密 码 应 用 安 全 性 评 估 报 告 中 记录 。

五、 通用测评要求


5.1密码算法


5.1.1 测评指标


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算法符合法律 、法规的规定和密码相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适用于第一级到第四级) 。

5.1.2 测评对象


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算法 。

5.1.3 测评实施


了解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算法的名称 、用途 、何处使用 、执行设备及其实现方式(软件 、硬件或固件) ,核查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算法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密码相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 。

5.2 密码技术


5.2. 1 测评指标


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技术应遵循密码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适用于第一级到第四级) 。

5.2.2 测评对象

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技术 。

5.2.3 测评实施


了解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技术的名称、用途、何处使用、执行设备及其实现方式(软件、硬件或固件) ,核查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技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密码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

5.3 密码产品


5.3. 1 测评指标


本单元测评指标如下 。
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密码相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适用于第一级到第四级) 。
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产品如遵循密码模块相关标准 ,则应 :
— 达到密码模块安全等级一级及以上安全要求(适用于第二级) ;

— 达到密码模块安全等级二级及以上安全要求(适用于第三级) ;

— 达到密码模块安全等级三级及以上安全要求(适用于第四级) 。

5.3.2 测评对象


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产品 。

5.3.3 测评实施


了解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产品的型号和版本等配置信息 ,
核查密码产品是否经商用密码认证机构认证合格 ,
并核查密码产品的使用是否满足其安全运行的条件 ,例如其安全策略或使用手册说明的部署条件 。
遵循了密码模块相关标准的密码产品,还要核查其是否满足密码模块相应安全等级及以上安全要求 。


5.4 密码服务


5.4. 1 测评指标


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服务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适用于第一级到第四级) 。

5.4.2 测评对象


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服务 。

5.4.3 测评实施


核查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密码服务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 。

5.5 密钥管理


5.5. 1 测评指标


本单元测评指标如下 :
— 信息系统密钥管理使用的密码产品 、密码服务符合法律法规和密码相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要求(适用于第一级到第四级) ;
— 信息系统密钥管理应符合密码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适用于第一级到第四级) 。

5.5.2 测评对象


信息系统密钥管理使用的密码产品 、密码服务以及密钥管理实现 。

5.5.3 测评实施


本单元测评实施如下 :
a) 核查密钥管理使用的密码产品 、密码服务是否满足 5. 3 和 5. 4 的要求 ;
b) 核查信息系统密钥管理实现是否安全 、正确 、有效 。例如 :非公开密钥是否能被非授权访问 、使 用 、泄露 、修改和替换 ,公开密钥是否能被非授权修改和替换 。详细测评实施要点可见附录 A。

六、技术测评要求


6.1物理和环境安全


6.1.1 身份鉴别


6.1.1.1 测评指标


本单元测评指标如下 :
— 可采用密码技术进行物理访问身份鉴别 ,保证重要区域进入人员身份的真实性(适用于第 一 级) ;
— 宜采用密码技术进行物理访问身份鉴别 ,保证重要区域进入人员身份的真实性(适用于第二级 到第三级) ;
— 应采用密码技术进行物理访问身份鉴别 ,保证重要区域进入人员身份的真实性(适用于第四 级) 。

6.1.1.2 测评对象


信息系统所在机房等重要区域及其电子门禁系统 。

6.1.1.3 测评实施


本单元测评实施如下(涉及的密码功能和密码产品应用的测评技术可分别见附录 B 和附录 C) :
a) 核查是否符合 5. 1 和 5. 2 的要求 ;
b) 核查是否符合 5. 3、5. 4 和 5. 5 的要求 ;
c) 核查电子门禁系统是否采用基于对称密码算法或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鉴别码机制 、基于公钥 密码算法的数字签名机制等密码技术对重要区域进入人员进行身份鉴别 ,并验证进入人员身 份真实性实现机制是否正确和有效 。

6.1.1.4 结果判定


本单元可能涉及多个测评对象 。
对于单个测评对象 ,

如果 6. 1. 1. 3测评结果均为是 ,则该测评对象符合本单元的测评指标要求 ;
如果 6.1.1.3c) 测评结果为否,则不符合本单元的测评指标要求;
否则,部分符合本单元的测评指标要求。
本单元如只涉及单个测评对象 ,

单个测评对象的测评结果即为本单元的测评结果 。
本单元如涉及多个测评对象 ,对本单元涉及的所有测评对象的判定结果进行汇总 。

如果判定结果均为符合 ,则本单元的测评结果为符合 ;
如果判定结果均为不符合 ,则本单元的测评结果为不符合 ;
否 则 ,本单元的测评结果为部分符合 。


6.1.2 电子门禁记录数据存储完整性


6.1.2.1 测评指标


本单元测评指标如下 :
— 可采用密码技术保证电子门禁系统进出记录数据的存储完整性(适用于第一级到第二级) ;
— 宜采用密码技术保证电子门禁系统进出记录数据的存储完整性(适用于第三级) ;
— 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电子门禁系统进出记录数据的存储完整性(适用于第四级) 。

6.1.2.2 测评对象


信息系统所在机房等重要区域及其电子门禁系统 。

6.1.2.3 测评实施


本单元测评实施如下(涉及的密码功能和密码产品应用的测评技术可分别见附录 B 和附录 C) :
a) 核查是否符合 5. 1 和 5. 2 的要求 ;
b) 核查是否符合 5. 3、5. 4 和 5. 5 的要求 ;
c) 核查是否采用基于对称密码算法或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鉴别码机制 、基于公钥密码算法的数字签名机制等密码技术对电子门禁系统进出记录数据进行存储完整性保护 ,并验证完整性保护机制是否正确和有效 。

6.1.2.4 结果判定


本单元可能涉及多个测评对象 。
对于单个测评对象 ,

如果 6. 1. 2. 3测评结果均为是 ,则该测评对象符合本单元的测评指标要求 ;
如果 6.1.2.3c) 测评结果为否,则不符合本单元的测评指标要求;
否则,部分符合本单元的测评指标要求。
本单元如只涉及单个测评对象 ,

单个测评对象的测评结果即为本单元的测评结果 。
本单元如涉及多个测评对象 ,对本单元涉及的所有测评对象的判定结果进行汇总 。

如果判定结果 均为符合 ,则本单元的测评结果为符合 ;
如果判定结果均为不符合 ,则本单元的测评结果为不符合 ;
否 则 ,本单元的测评结果为部分符合 。


6.1.3 视频监控记录数据存储完整性


6.1.3.1 测评指标


本单元测评指标如下 :
— 宜采用密码技术保证视频监控音像记录数据的存储完整性(适用于第三级) ;
— 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视频监控音像记录数据的存储完整性(适用于第四级) 。

6.1.3.2 测评对象


信息系统所在机房等重要区域及其视频监控系统 。

6.1.3.3 测评实施


本单元测评实施如下(涉及的密码功能和密码产品应用的测评技术可分别见附录 B 和附录 C) :
a) 核查是否符合5. 1 和 5. 2的要求 ;
b) 核查是否符合 5. 3、5. 4 和 5. 5 的要求 ;
c) 核查是否采用基于对称密码算法或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鉴别码机制 、基于公钥密码算法的数字签名机制等密码技术对视频监控音像记录数据进行存储完整性保护 ,并验证完整性保护机制是否正确和有效 。

6.1.3.4 结果判定


本单元可能涉及多个测评对象 。
对于单个测评对象 ,

如果 6. 1. 3. 3测评结果均为是 ,则该测评对象符合本单元的测评指标要求 ;
如果6.1.3.3c)测评结果为否,则不符合本单元的测评指标要求;
否则,部分符合本单元的测评指标要求。
本单元如只涉及单个测评对象 ,

单个测评对象的测评结果即为本单元的测评结果 。
本单元如涉及多个测评对象 ,对本单元涉及的所有测评对象的判定结果进行汇总 。

如果判定结果 均为符合 ,则本单元的测评结果为符合 ;
如果判定结果均为不符合 ,则本单元的测评结果为不符合 ;
否 则 ,本单元的测评结果为部分符合 。

6.2 网络和通信安全


6.2. 1 身份鉴别


6.2.1.1 测评指标


本单元测评指标如下 :
— 可采用密码技术对通信实体进行身份鉴别 ,保证通信实体身份的真实性(适用于第一级) ;
— 宜采用密码技术对通信实体进行身份鉴别 ,保证通信实体身份的真实性(适用于第二级) ;
— 应采用密码技术对通信实体进行身份鉴别 ,保证通信实体身份的真实性(适用于第三级) ;
— 应采用密码技术对通信实体进行双向身份鉴别 ,保证通信实体身份的真实性(适用于第四级) 。

6.2.1.2 测评对象


信息系统与网络边界外建立的网络通信信道 , 以及提供通信保护功能的设备或组件 、密码产品等 。

6.2.1.3 测评实施


本单元测评实施如下(涉及的密码功能和密码产品应用的测评技术可分别见附录 B 和附录 C) :
a) 核查是否符合 5. 1 和 5. 2 的要求 ;
b) 核查是否符合 5. 3、5. 4 和 5. 5 的要求 ;
c) 核查是否采用基于对称密码算法或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鉴别码机制 、基于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