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1 隐藏坏消息的策略分析
• 信息排序策略:公司将负面信息安排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部分的后段,而非报告前部,降低负面信息的关注度。
• 掩盖条件:盈利波动较大、竞争压力大或盈利能力低的企业更可能采取这种掩盖策略。
2 “信息位置评分”:揭示信息披露的坦率程度
研究团队开发了信息位置评分(Information Positioning),用来衡量披露信息的透明度:
• 高评分企业:成熟、大型企业倾向于前置重要信息,体现较高的透明度。
• 低评分企业:亏损或收益波动大的企业更倾向于后置关键信息,降低披露透明度。
3 年报章节的重要性排名
模型分析发现,投资者最关注和最不关注的年报章节如下:
• 最重要章节:
• Item 7: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
• Item 8:财务报表及附注
• Item 1:业务描述
• Item 1A:风险因素
• 最不重要章节:
• Item 13:股权关系与交易
• Item 12:股东持股
• Item 10:董事与治理
4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
研究采用Transformer架构中的注意力机制,通过以下步骤捕捉投资者关注点:
1. 段落嵌入向量生成:使用OpenAI的text-embedding-3-large模型,将每段文字转化为64维嵌入向量。
2. 双层注意力机制:
• 第一层注意力:分析段落与上下文的关联性,调整每段文字的语义理解。
• 第二层注意力:权重汇总段落重要性,形成文档级别的重要性评分。
研究进一步揭示,公司在安排段落顺序时具有以下特点:
• 正面信息前置:吸引投资者注意力,提高市场信任度。
• 负面信息后置:淡化负面影响,避免投资者直接关注。
5 量化策略:
1. 段落评分公式:
• 通过注意力权重计算段落评分,评估信息重要性。
• 分析段落位置和重要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信息排序策略。
2. 信息位置评分公式:
• 分数越高,表明公司披露信息越透明。
• 将段落评分与位置指数结合,量化公司披露透明度:
3. 研究发现:
• 大型企业透明度较高,负面消息较少掩盖。
• 盈利波动大或面临压力的公司倾向于隐藏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