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芝加哥大学海德公园。芝大是经济学重镇,其学者开创了著名的芝加哥经济学派,共产生了 100 位诺奖、10 位菲尔兹奖、4 位图灵奖。今天量化人追逐的 Alpha, 最早就来自于 Michael Jessen 在芝大时的博士论文。
很多人对基于机器学习的量化策略很好奇,常常问什么时候有机器学习的课。其实,对很多人(我自己就是)来说,没有能力改进机器学习的算法和框架,机器学习都是作为黑盒子来学习,难度主要是卡在训练数据上。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种数据标注方法和工具。
有监督的机器学习需要标注数据。标注数据一般是一个二维矩阵,其中一列是标签(一般记为 y),其它列是特征(一般记为 X)。训练的过程就是:
$$
fit(x) = WX -> y’ \approx y
$$
训练就是通过反向传播来调整权重矩阵 W W W,使之得到的 y ′ y' y′最接近于 y y y。
特征矩阵并不困难。它可以是因子在某个时间点上的取值。但如何标注是一个难题。它实际上反应的是,你如何理解因子与标签之间的逻辑关系:因子究竟是能预测标的未来的价格呢,还是可以预测它未来价格的走势?
应该如何标注数据
前几年有一篇比较火的论文,使用 LSTM 来预测股价。我了解到的一些人工智能与金融结合的硕士专业,还把类似的题目布置给学生练习。
作为练习题无可厚非,但也应该讲清楚,使用 LSTM 来预测股价的荒谬之处:你无法利用充满噪声的时序金融数据,从价格直接推导出下一个价格。
坊间还流传另一个方法,既然数据与标签之间不是逻辑回归的关系,那么我们把标签离散化,使之转换成为一个分类问题。比如,按第二天的涨跌,大于 3%的,归类为大幅上涨;涨跌在 1%到 3%的,归类为小幅上涨。在-1%到 1%的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