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下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是通过非接触方式传输功率的技术,无需电源线,提高了设备的防水性和可靠性。主要方式包括电磁感应、磁场共振、电场耦合和电波接收,各有优缺点,如电磁感应效率高但传输距离短,电波接收则适合长距离但效率较低。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1.什么叫无线供电(充电)?

2.无线充电的优点

3.无线充电方式    


1.什么叫无线供电(充电)?

        相信有不少人知道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是不通过连接器、金属接点等作为媒介,传输功率的技术。被称为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功率传输、无线供电等。无线供电技术在充电时不需要电源线,因此有望提高设备连接的安全性、防水性、防尘性,同时具有标准规格,一个供电装置能用于各种终端,有望得到极大的普及。

2.无线充电的优点

        向便携式设备充电时,以往普遍的方法,是用适配器以有线方式充电。还有用USB充电的方式。这些都是通过连接器,经电缆供电。而无线供电,只需放在充电座上就可以充电。因为不需要连接器,所以能提高设备的防水性、可靠性,没有连接器不良的情况发生。另外,还能制造出设计感十足的产品。如果这个充电座得到普及,那么能在外出地点对各种设备进行充电,不需要携带适配器、电缆等。

3.无线充电方式    

        无线充电有多种方式,下表为代表性的方式:

■电磁感应方式
        利用送电侧与受电侧间产生的感应磁通量来传输功率,是普遍的无线供电方式,电路结构简单,小型且成本低。
        另外高效率也是其优点。
        传输距离短,容易受位置偏离的影响是其缺点。

■磁场共振方式
        使送电侧与受电侧的谐振器与磁场共振,从而传输功率的方式。
        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作为EV(电动汽车)的充电用途正在推进开发。
        其中效率的提高成为了课题。

■电场耦合方式
        送电侧与受电侧分别连接电极,使形成电容器,通过高频传输功率及在对面侧电极也有电流流过的现象(谐波电流),从而传输功率的方式。
        虽然与电磁感应方式同为短距离传输,但不易受到位置偏离的影响,且供电部发热少,这是其优点。
        产生高电压的变压器厚度变大是其缺点。

■电波接收方式
        在送电侧将电流转换为电磁波,而受电侧的天线接收该电磁波,在整流电路中将其转换为直流电流,是利用电磁场进行供电的方式。具有数米的长距离传输,但效率低是其缺点。


↓↓↓更多技术内容和书籍资料获取,入群技术交流敬请关注“明解嵌入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haremaker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