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python快速上手(网络编程必备基础)

各位小伙伴想要博客相关资料的话关注公众号:chuanyeTry即可领取相关资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标:学会网络编程开发的必备知识点。
概要:

  • OSI7 层模型
  • TCP和UDP
  • 粘包
  • 阻塞和非阻塞
  • IO多路复用

1. OSI 7层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的7层模型对于大家来说可能不太好理解,所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讲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你在浏览器上输入了一些关键字,内部通过DNS找到对应的IP后,再发送数据时内部会做如下的事:

  • 应用层:规定数据的格式。

    "GET /s?wd=你好 HTTP/1.1\r\nHost:www.baidu.com\r\n\r\n"
    
  • 表示层:对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压缩(解压缩)、分块、加密(解密)等任务。

    "GET /s?wd=你好 HTTP/1.1\r\nHost:www.baidu.com\r\n\r\n你好".encode('utf-8')
    
  • 会话层:负责与目标建立、中断连接。

    在发送数据之前,需要会先发送 “连接” 的请求,与远程建立连接后,再发送数据。当然,发送完毕之后,也涉及中断连接的操作。
    
  • 传输层: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其实就确定双方的端口信息。

    数据:"GET /s?wd=你好 HTTP/1.1\r\nHost:www.baidu.com\r\n\r\n你好".encode('utf-8')
    端口:
    	- 目标:80
    	- 本地:6784
    
  • 网络层:标记目标IP信息(IP协议层)

    数据:"GET /s?wd=你好 HTTP/1.1\r\nHost:www.baidu.com\r\n\r\n你好".encode('utf-8')
    端口:
    	- 目标:80
    	- 本地:6784
    IP:
    	- 目标IP:110.242.68.3(百度)
    	- 本地IP:192.168.10.1
    
  • 数据链路层:对数据进行分组并设置源和目标mac地址

    数据:"POST /s?wd=你好 HTTP/1.1\r\nHost:www.baidu.com\r\n\r\n你好".encode('utf-8')
    端口:
    	- 目标:80
    	- 本地:6784
    IP:
    	- 目标IP:110.242.68.3(百度)
    	- 本地IP:192.168.10.1
    MAC:
    	- 目标MAC:FF-FF-FF-FF-FF-FF 
    	- 本机MAC:11-9d-d8-1a-dd-cd
    
  • 物理层:将二进制数据在物理媒体上传输。

    通过网线将二进制数据发送出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一层各司其职,最终保证数据呈现在到用户手中。

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发快递:将数据外面套了7个箱子,最终用户收到箱子时需要打开7个箱子才能拿到数据。而在运输的过程中有些箱子是会被拆开并替换的,例如:

最终运送目标:上海 ~ 北京(中途可能需要中转站),在中转站会会打开箱子查看信息,在进行转发。
	- 对于二级中转站(二层交换机):拆开数据链路层的箱子,查看mac地址信息。
	- 对于三级中转站(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拆开网络层的箱子,查看IP信息。

在开发过程中其实只能体现: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其他层的处理都是在网络设备中自动完成的。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client.connect(('110.242.68.3', 80)) # 向服务端发送了数据包


key = "你好"
# 应用层
content = "GET /s?wd={} http1.1\r\nHost:www.baidu.com\r\n\r\n".format(key)
# 表示层
content = content.encode("utf-8")

client.sendall(content)
result = client.recv(8196)
print(result.decode('utf-8'))

# 会话层 & 传输层
client.close()

2. UDP和TCP协议

协议,其实就是规定 连接、收发数据的一些规定。

在OSI的 传输层 除了定义端口信息以外,常见的还可以指定UDP或TCP的协议,协议不同连接和传输数据的细节也会不同。

  •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是⼀个⽆连接的简单的⾯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 UDP不提供可靠性, 它只是把应⽤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 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的地。 由于UDP在传输数据报前不⽤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个连接, 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 故⽽传输速度很快。

    常见的有: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实时游戏画面 等。
    
  •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在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然后再进行收发数据。

    常见有:网站、手机APP数据获取等。
    

2.1 UDP和TCP 示例代码

UDP示例如下:

  •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server.bind(('127.0.0.1', 8002))
    
    while True:
        data, (host, port) = server.recvfrom(1024) # 阻塞
        print(data, host, port)
        server.sendto("好的".encode('utf-8'), (host, port))
    
  •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while True:
        text = input("请输入要发送的内容:")
        if text.upper() == 'Q':
            break
        client.sendto(text.encode('utf-8'), ('127.0.0.1', 8002))
        data, (host, port) = client.recvfrom(1024)
        print(data.decode('utf-8'))
    
    client.close()
    

TCP示例如下:

  •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 1.监听本机的IP和端口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bind(('127.0.0.1', 8001))
    sock.listen(5)
    
    while True:
        # 2.等待,有人来连接(阻塞)
        conn, addr = sock.accept()
    
        # 3.等待,连接者发送消息(阻塞)
        client_data = conn.recv(1024)
        print(client_data)
    
        # 4.给连接者回复消息
        conn.sendall(
  • 19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